时长:
80分钟
播放:
44
发布:
1天前
简介...
本期闲聊,我们来聊聊——普罗米修斯。这位古希腊神祇在神话、文学和历史的河流中经历了漫长的旅程,他一次次被不同时代的人们复活、变形、赋予新的含义。
我们从古希腊的赫西俄德、埃斯库罗斯和柏拉图开始,介绍这位泰坦神和宙斯与人类的纠缠关系;也讲到18世纪的歌德,聊聊复兴的自由意识如何与有限意识一起出现。我们会提到19世纪的两位雪莱:玛丽·雪莱将她《弗兰肯斯坦》的副标题取作“现代普罗米修斯”,她在现代科学和实验室中发现了新的造人冲动,写出了这部作品,并开辟了科幻小说这种新的文学类型;《弗兰肯斯坦》直到今天还被反复改编、重写——就在不久前,吉尔莫·德尔·托罗的最新电影改编还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映了。而珀西·雪莱则把普罗米修斯这一异教元素与基督的受难结合起来。
最后,我们会来到20世纪,读一读卡夫卡的短篇作品《普罗米修斯》,谈论卡夫卡那悠远冷漠的笔调下藏着怎样的荒诞,那企图凭借技术实现救赎的渴望如何重新落入循环往复的神话时间里。在此意义上,或许如美国学者维塞尔所说,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普罗米修斯神话。在普罗米修斯神话近三千年的接受史中,我们可以辨认出当今人们乐此不疲在谈论的一个词:主体性,辨认出那亘古不变的追求解放和自由的冲动,却也同时看到了主体意识的界限。
*勘误: 47:17 主播提到《弗兰肯斯坦》创作于19世纪的“无夏之年”时记错了一点:1816年的“无夏”是因为1815年坦博拉火山爆发,并不是因为彗星来访。
【本期主播】
昱彤,德语哲学研究者
安迪,前德语文学研究者
【时间线】
01:07 本期闲聊的缘起
03:46 介绍一下古希腊的普罗米修斯:赫西俄德、柏拉图、埃斯库罗斯
18:37 神的形象身上如何凝聚了人对自身有限性的意识
22:57 神话中的性别因素
26:09 普罗米修斯神话的母题:反叛、解放、自由和力量
29:25 神话及其关于绑缚和解绑的主题从18世纪开始重新出现
31:12 歌德的普罗米修斯:反抗与有限性同时出现
33:50 昱彤德语朗诵歌德诗《普罗米修斯》(作于1774年)
35:39 安迪解释歌德诗内容
39:36 德国思想界的泛神论之争
45:34 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现代的普罗米修斯仍旧按自己形象造人
57:28 珀西·雪莱的《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隐忍和原谅
01:01:21 最后聊聊卡夫卡的《普罗米修斯》——遥远、冷淡、倦怠
关于普罗米修斯有四则传说:
根据第一则:他为人类背叛诸神,因而被紧紧焊在高加索山上,诸神放出一头鹰咬噬他的肝脏,这肝脏却不断地长回来。
根据第二则:受鹰喙咬噬而疼痛难忍的普罗米修斯渐渐把自己往山岩里按,直至与其合为一体。
根据第三则:千百年后,他的背叛被遗忘了,诸神忘了这件事,鹰忘记了这件事,他自己也忘了这件事。
根据第四则:人们对这件毫无根据的事情感到疲惫。诸神累了,鹰累了,不断愈合的伤口也累了。
那无法解释的石山留下来。——传说尝试解释无法解释的东西。因为传说来自根基的真理,它也终将无法被解释。(昱彤译)
01:09:47 马克思的普罗米修斯:现代人、技术对解放的承诺以及永恒工作的现实
【本期节目提到的人物及作品】
* 保罗·策兰(Paul Celan,1920—1970),犹太裔德语诗人,代表作《死亡赋格》《呼吸结晶》《子午线》(欢迎收听我们播客【策兰专题】的节目!)
* 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奥匈帝国作家
*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德国作家
* 赫西俄德(Ἡσίοδος,前8世纪—前7世纪),古希腊诗人,《神谱》
* 埃斯库罗斯(Αισχύλος,前525年—前456年),古希腊剧作家,《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 柏拉图(Πλάτων,429 B.C.E—347 B.C.E),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
* 奥维德(Publius Ovidius Naso,43 B.C.E—17 B.C.E),古罗马诗人,《变形记》
* 戈特霍尔德·埃弗拉伊姆·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1881),德国作家
* 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雅各比(Friedrich Heinrich Jacobi,1743—1819),德国哲学家
* 摩西·门德尔松(Moses Mendelssohn,1729—1786),德国犹太裔哲学家
* 玛丽·雪莱(Mary Wollstonecraft Shelley,1797—1851),英国小说家,《弗兰肯斯坦:现代的普罗米修斯》(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又译《科学怪人》)
* 珀西·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英国诗人,《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
* 伦纳德·维塞尔(Leonard P. Wessell),《普罗米修斯的束缚——马克思科学思想的神话结构》
*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
* 皮埃尔-约瑟夫·蒲鲁东(Pierre-Joseph Proudhon,1809—1865),法国社会主义者
【音乐、插画来源】
封面设计:Chai
音乐:Franz Schubert, Drei Klavierstücke, i, D. 946(演奏:张础禹)
【关于我们】
抑扬格是一档立足文本的哲学与文学播客。在一个热衷于借助AI回避文本的时代里,我们致力于做一档以文本根基和旨归的播客。文本是要求你我理解和解释的东西,是待破译的符码,值得玩味的物件,甚至是花鸟走兽般活生生的东西。文本可以呈现为多种形式:诗、小说、学术论文,对话、票据、法律文件,展览、音乐、考古材料。去考察和谈论文本,就是去叩问我们赖以为生的语言,在日常生活里识别意义和荒谬,去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和与我们共处的他人。我们希望能在播客里和大家一起走进让人束手无策、敬而远之的——或者相反——在切近的接触中忘了应该如何谈论的文本。
小红书:@抑扬格播客
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们从古希腊的赫西俄德、埃斯库罗斯和柏拉图开始,介绍这位泰坦神和宙斯与人类的纠缠关系;也讲到18世纪的歌德,聊聊复兴的自由意识如何与有限意识一起出现。我们会提到19世纪的两位雪莱:玛丽·雪莱将她《弗兰肯斯坦》的副标题取作“现代普罗米修斯”,她在现代科学和实验室中发现了新的造人冲动,写出了这部作品,并开辟了科幻小说这种新的文学类型;《弗兰肯斯坦》直到今天还被反复改编、重写——就在不久前,吉尔莫·德尔·托罗的最新电影改编还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映了。而珀西·雪莱则把普罗米修斯这一异教元素与基督的受难结合起来。
最后,我们会来到20世纪,读一读卡夫卡的短篇作品《普罗米修斯》,谈论卡夫卡那悠远冷漠的笔调下藏着怎样的荒诞,那企图凭借技术实现救赎的渴望如何重新落入循环往复的神话时间里。在此意义上,或许如美国学者维塞尔所说,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普罗米修斯神话。在普罗米修斯神话近三千年的接受史中,我们可以辨认出当今人们乐此不疲在谈论的一个词:主体性,辨认出那亘古不变的追求解放和自由的冲动,却也同时看到了主体意识的界限。
*勘误: 47:17 主播提到《弗兰肯斯坦》创作于19世纪的“无夏之年”时记错了一点:1816年的“无夏”是因为1815年坦博拉火山爆发,并不是因为彗星来访。
【本期主播】
昱彤,德语哲学研究者
安迪,前德语文学研究者
【时间线】
01:07 本期闲聊的缘起
03:46 介绍一下古希腊的普罗米修斯:赫西俄德、柏拉图、埃斯库罗斯
18:37 神的形象身上如何凝聚了人对自身有限性的意识
22:57 神话中的性别因素
26:09 普罗米修斯神话的母题:反叛、解放、自由和力量
29:25 神话及其关于绑缚和解绑的主题从18世纪开始重新出现
31:12 歌德的普罗米修斯:反抗与有限性同时出现
33:50 昱彤德语朗诵歌德诗《普罗米修斯》(作于1774年)
35:39 安迪解释歌德诗内容
39:36 德国思想界的泛神论之争
45:34 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现代的普罗米修斯仍旧按自己形象造人
57:28 珀西·雪莱的《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隐忍和原谅
01:01:21 最后聊聊卡夫卡的《普罗米修斯》——遥远、冷淡、倦怠
关于普罗米修斯有四则传说:
根据第一则:他为人类背叛诸神,因而被紧紧焊在高加索山上,诸神放出一头鹰咬噬他的肝脏,这肝脏却不断地长回来。
根据第二则:受鹰喙咬噬而疼痛难忍的普罗米修斯渐渐把自己往山岩里按,直至与其合为一体。
根据第三则:千百年后,他的背叛被遗忘了,诸神忘了这件事,鹰忘记了这件事,他自己也忘了这件事。
根据第四则:人们对这件毫无根据的事情感到疲惫。诸神累了,鹰累了,不断愈合的伤口也累了。
那无法解释的石山留下来。——传说尝试解释无法解释的东西。因为传说来自根基的真理,它也终将无法被解释。(昱彤译)
01:09:47 马克思的普罗米修斯:现代人、技术对解放的承诺以及永恒工作的现实
【本期节目提到的人物及作品】
* 保罗·策兰(Paul Celan,1920—1970),犹太裔德语诗人,代表作《死亡赋格》《呼吸结晶》《子午线》(欢迎收听我们播客【策兰专题】的节目!)
* 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奥匈帝国作家
*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德国作家
* 赫西俄德(Ἡσίοδος,前8世纪—前7世纪),古希腊诗人,《神谱》
* 埃斯库罗斯(Αισχύλος,前525年—前456年),古希腊剧作家,《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 柏拉图(Πλάτων,429 B.C.E—347 B.C.E),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
* 奥维德(Publius Ovidius Naso,43 B.C.E—17 B.C.E),古罗马诗人,《变形记》
* 戈特霍尔德·埃弗拉伊姆·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1881),德国作家
* 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雅各比(Friedrich Heinrich Jacobi,1743—1819),德国哲学家
* 摩西·门德尔松(Moses Mendelssohn,1729—1786),德国犹太裔哲学家
* 玛丽·雪莱(Mary Wollstonecraft Shelley,1797—1851),英国小说家,《弗兰肯斯坦:现代的普罗米修斯》(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又译《科学怪人》)
* 珀西·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英国诗人,《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
* 伦纳德·维塞尔(Leonard P. Wessell),《普罗米修斯的束缚——马克思科学思想的神话结构》
*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
* 皮埃尔-约瑟夫·蒲鲁东(Pierre-Joseph Proudhon,1809—1865),法国社会主义者
【音乐、插画来源】
封面设计:Chai
音乐:Franz Schubert, Drei Klavierstücke, i, D. 946(演奏:张础禹)
【关于我们】
抑扬格是一档立足文本的哲学与文学播客。在一个热衷于借助AI回避文本的时代里,我们致力于做一档以文本根基和旨归的播客。文本是要求你我理解和解释的东西,是待破译的符码,值得玩味的物件,甚至是花鸟走兽般活生生的东西。文本可以呈现为多种形式:诗、小说、学术论文,对话、票据、法律文件,展览、音乐、考古材料。去考察和谈论文本,就是去叩问我们赖以为生的语言,在日常生活里识别意义和荒谬,去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和与我们共处的他人。我们希望能在播客里和大家一起走进让人束手无策、敬而远之的——或者相反——在切近的接触中忘了应该如何谈论的文本。
小红书:@抑扬格播客
邮箱:[email protecte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