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85分钟
播放:
50
发布:
15小时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Hello 大家好,欢迎来到这期的播客。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个我最近特别有切身体会的话题——在美国生完孩子之后,产后护理到底怎么办?
我现在已经进入孕晚期,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足月了,所以每天都在一边倒计时、一边做最后的功课。
这期节目,我邀请了一位刚刚在西雅图顺产、现在产后恢复六周的嘉宾Jiali。她在美国同时请过月嫂和 Doula,也经历了从孕晚期到产后那一段最真实、最混乱、也最需要支持的时期。
我们会聊月嫂和 Doula 的区别、产后激素带来的影响、在美国有哪些可以用的资源,以及最重要的——面对“当妈妈”这件事时,怎样在不确定中重新找回自己。
(本期因为收音问题有些混响,可能听起来声音比较“遥远”……实在抱歉又因为音质影响收听了😭)
🎧本期你将听到
00:00 — 01:20|开场:在美国生完孩子,怎么安排产后护理?
* 我的情况:孕 33 周、即将足月,开始研究产后支持体系。
* 中美对比:
国内常见三种模式:家人照护/请月嫂/月子中心。
美国常见:请月嫂(多为华人)、请 Doula(助产/产后支持)、或家人支援。
* 月子中心在美国很少见,仅洛杉矶等地集中。
01:20 — 06:30|选择与纠结:月嫂 or Doula?
* 我父母与公婆因签证、工作无法来美,只能二选一。
* 湾区月嫂市场痛点:价格虚高、资质混乱、非法身份风险高。
* Doula 是新了解到的角色,职能介于护士与心理陪护之间。
* 社群征询意见后发现:
很多妈妈提醒“不要高估自己产后体力”;
Doula 可能是相对安全的“Plan B”。
* 嘉宾Jiali:西雅图顺产、产后 6 周恢复,月嫂+Doula 都请过,经验丰富。
06:30 — 24:09|真实经历:从分娩到产后激素风暴
* 顺产(Ⅱ度撕裂)后恢复快,但激素波动远超想象。
* 第 2–4 周是情绪高峰期:夜汗、浅眠、莫名落泪。
* 心理状态比身体更难恢复。
* 月嫂的利与弊:
✅ 劳动力分担、能承担夜间照护;
⚠️ 理念传统、执行差异大、需要明确边界与监督。
* 月嫂冲突案例:皮肤护理意见不合;
“她是劳动力,不是决策者”,要有书面 SOP 指导。
24:09 — 1:05:00|Doula 的角色:科学支持与情绪安抚
* Birth Doula:
陪产、体位指导、缓解疼痛、与医院沟通;
在关键时刻帮助嘉宾避免剖宫产。
* Postpartum/Night Doula:
夜间照护婴儿,让产妇能连续睡眠;
更懂母乳、心理、泌乳和恢复。
* Doula 与月嫂的核心差异:
Doula 受过正规训练,更科学、可沟通;
善于解释“原理”,更能让现代妈妈信服。
* 成本:约 $50+/h,短期聘用为主。
1:05:00 — 1:25:27|结尾:主体性的回归
* 电影 《Tully》 中的隐喻:“外部支持的意义,不是替你做,而是帮你重新成为自己。”(非常推荐这部“孕妇版搏击俱乐部”的电影🎬)
* 每个阶段都有新的挑战,不确定性无法消除。
* 最终目标:让妈妈在混乱中仍能找到自己。
我们常常以为是月嫂、Doula 或者伴侣拯救了我们,但其实最终能让我们慢慢恢复、重新变强的还是我们自己。
这期节目不是一份完美指南,也没有标准答案。它只是记录了两个女性在成为母亲之前和之后,如何努力在理性与柔软之间寻找平衡。如果你也正在准备迎接一个新生命,希望这期内容能带给你一点点安慰、一点点方向。
谢谢你听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Dolphin张
2周前 北京
0
天 都要生孩子了!恭喜!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