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9分钟
播放:
337
发布:
2天前
主播...
简介...
从券商股看“老登感”
在小登股大行其道,科技牛风靡的当下,谁还在关注老登股呢?
笔者可能就是其中一个。不在于我多看好那些价值股、白马股、蓝筹股,而是基于一个比较浅显的底层逻辑:市场没有永远的赢家,风水总是会轮流转。
这其实就好比某种玄学或者统计学中的大数定律、正态分布等,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又无法得到很精确的解释。
纵观今年以来的股市,以万得行业指数来看,电子元器件、半导体、通信设备等行业的涨幅居前,背后则是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算力基础设施等高科技概念的强势。而如酒类、零售、陆路运输等行业指数则排名靠后,其中不乏老登股的身影。
其中,券商指数年初至今(截至11月7日收盘)的涨跌幅为6.63%,在万得A股行业指数中排在倒数第14名,处于靠后的位置。但其中不乏典型的蓝筹股、白马股,也可以说是老登股的聚集行业了吧?
借着A股上市券商三季报全部发布完毕的时机,正好可以来分析一下上市券商整体的情况,看看老登股是否真的就如此不堪。
A股若好,便是晴天
如果不计东方财富,43家上市券商三季报业绩的总体表现是比较抢眼的。实现营收共计约4216亿元,同比增16.88%,实现归母净利润共计约1692.5亿元,同比上升67.92%。
其中带动增长最大的业务板块就是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三季度43家上市券商的经纪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近68%,占总营收比重大约26.7%;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41%,占总营收比重大约44.5%,这两项妥妥成为券商的“摇钱树”。
经纪业务好,最直观的原因就是股票市场热情高。从今年下半年开始,A股的日均成交额连续创近年来的高位,A股的日均换手率也创造出继去年最后两个月后的又一轮高峰。
另一方面,从去年10月开始,A股的开户数量屡创新高。今年前10个月已累计新开约2246万户,超过去年前十个月约2031万户的新开数量,全年有望突破去年近2500万户的新开户数量。
注意,去年10月的A股新开户数量达到近684万户,成为一个异常高的值,完全是受到当时“9·24”行情的影响。今年增长的月度分布更为均匀。
A股每个月的新开户数量其实和每个月的大盘行情高度相关,一般当月行情不好,开户数就会明显偏低;当月股市行情好,新开户数就会明显增加。
从今年前十个月的新开户数表现看,2月、3月和8~10月这五个月的新增开户数都比较高,显然和当月股市行情有相关性。
对于券商来讲,经纪业务是营收中权重最大的来源之一,也完全受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总结就是,今年前三季度股市的良好表现,对券商的业绩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自营业务是这些年来券商行业最大的变量。凭借其灵活性,往往是券商业绩的核心变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券商业绩的底色。
股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券商自营业务的收益。通常来说,券商凭借拥有顶尖的操盘人才、全面而多元的策略工具、较强的风险管控能力,以及领先的信息获取能力等,在权益类自营业务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在“科技牛”“慢牛”的A股语境下,券商赚到钱也就不足为奇。
同样,券商的投行业务、资管业务和信用业务等也都和股市的好坏有着强烈的正相关关系,说到底就是“A股”赏饭吃,在较好行情下,券商业绩完全是可以得到一定保障的。
根据万得的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市场股票成交额实现约18750亿元,同比增加约135%;截至三季度末,两融规模已达约2.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约41%。此外,2025年前三季度共76家公司参与IPO募资,募资规模同比增长约66.7%,上市公司再融资募规模甚至出现了同比增563%的高歌猛进。
这些难道比不上那些在大模型、芯片设计、机器人零部件等领域摸爬滚打的科技上市公司香吗?关键在行业准入方面,券商是国家认可的持牌机构,有稀缺性。而在科技赛道,谁都可以进去一决雌雄,大前提中没有什么准入条件,有的只是现金门槛、技术门槛等硬指标。
老登的魅力这不在券商股身上体现出来了吗?
券商股还有哪些看点?
在今年剩余的不到两个月时间中,上市券商还有哪些需要关注的点呢?
结合上文的观点,其实说白了就是看A股的走势能否延续今年以来的较强态势,能否抵抗住一些突发不利消息的影响。
10月底,高盛在最新研报中指出,中国股市正步入慢牛行情,随着牛市行情的展开,投资者的思维模式应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
摩根士丹利的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近期也表示,从全球投资人的总体配置来看,中国股票资产的仓位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从长期来看,全球投资人对中国资产的进一步增持将是大势所趋。
摩根大通中国股票策略团队也有类似观点,表示在中期维度上,看好沪深300指数截至2026年底的表现,主要原因是居民资产配置逐步向股市转移,有望维持反弹走势。
此外,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旗下智库最新研究指出,对中国股市维持整体中性的观点,尤其看好AI主题等机构性机会。
从外部环境上看,十月底,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3.75%至4.00%之间。这是美联储自2024年9月以来第五次降息。当前美国经济活动一直以温和的速度扩张,但就业增长放缓,失业率略有抬升,且下行风险近期有所增加。
美联储降息预期、美元走弱预期等可能进一步创造对A股有利的“外钱”机遇。
据券商中国的报道,截至10月30日,今年三季度摩根士丹利、阿布达比投资局、摩根大通、澳门金融管理局等QFII虽有部分波段操作,总体上仍在继续加仓A股,至少有121只个股获得增持。
贝莱德智库最近也指出,即便在大国博弈持续与更广泛地缘政治分化重塑供应链的背景下,中美贸易局势近期已经呈现缓和,国际供应链也无法违背经济规律而一夜之间重构。这些将有利于中国的出口贸易环境,可能会反馈到A股。
上述这些信息虽然未必全部都精确,但至少为A股的稳定向好提供了信心支撑。
尾声
有人说,偏好老登股的人本质上代表了坚守价值投资理念的人,其核心逻辑基于现金流贴现与安全边际,偏好成熟行业的蓝筹股;相反,偏好小登股的人则代表看好科技革命的激进派,更关注技术颠覆性与增长弹性,聚焦前沿科技赛道。
其实还有个问题比较有意思,老登股在历史上是否也曾经是作为小登股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呢?我觉得在1990年代,做家电和汽车的上市公司,至少不应该被看做老登股吧?最多算中登?那么当前的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行业到底算什么呢?
最后回到本文的标题,其实券商股是否有老登感并不重要。小登、老登如何区分并不重要,市场没有永远的赢家,类似上市券商这样的股票,如果业绩长期稳定向好,那被贴上老登股的标签也可能阻挡不了其势头。
在小登股大行其道,科技牛风靡的当下,谁还在关注老登股呢?
笔者可能就是其中一个。不在于我多看好那些价值股、白马股、蓝筹股,而是基于一个比较浅显的底层逻辑:市场没有永远的赢家,风水总是会轮流转。
这其实就好比某种玄学或者统计学中的大数定律、正态分布等,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又无法得到很精确的解释。
纵观今年以来的股市,以万得行业指数来看,电子元器件、半导体、通信设备等行业的涨幅居前,背后则是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算力基础设施等高科技概念的强势。而如酒类、零售、陆路运输等行业指数则排名靠后,其中不乏老登股的身影。
其中,券商指数年初至今(截至11月7日收盘)的涨跌幅为6.63%,在万得A股行业指数中排在倒数第14名,处于靠后的位置。但其中不乏典型的蓝筹股、白马股,也可以说是老登股的聚集行业了吧?
借着A股上市券商三季报全部发布完毕的时机,正好可以来分析一下上市券商整体的情况,看看老登股是否真的就如此不堪。
A股若好,便是晴天
如果不计东方财富,43家上市券商三季报业绩的总体表现是比较抢眼的。实现营收共计约4216亿元,同比增16.88%,实现归母净利润共计约1692.5亿元,同比上升67.92%。
其中带动增长最大的业务板块就是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三季度43家上市券商的经纪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近68%,占总营收比重大约26.7%;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41%,占总营收比重大约44.5%,这两项妥妥成为券商的“摇钱树”。
经纪业务好,最直观的原因就是股票市场热情高。从今年下半年开始,A股的日均成交额连续创近年来的高位,A股的日均换手率也创造出继去年最后两个月后的又一轮高峰。
另一方面,从去年10月开始,A股的开户数量屡创新高。今年前10个月已累计新开约2246万户,超过去年前十个月约2031万户的新开数量,全年有望突破去年近2500万户的新开户数量。
注意,去年10月的A股新开户数量达到近684万户,成为一个异常高的值,完全是受到当时“9·24”行情的影响。今年增长的月度分布更为均匀。
A股每个月的新开户数量其实和每个月的大盘行情高度相关,一般当月行情不好,开户数就会明显偏低;当月股市行情好,新开户数就会明显增加。
从今年前十个月的新开户数表现看,2月、3月和8~10月这五个月的新增开户数都比较高,显然和当月股市行情有相关性。
对于券商来讲,经纪业务是营收中权重最大的来源之一,也完全受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总结就是,今年前三季度股市的良好表现,对券商的业绩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自营业务是这些年来券商行业最大的变量。凭借其灵活性,往往是券商业绩的核心变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券商业绩的底色。
股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券商自营业务的收益。通常来说,券商凭借拥有顶尖的操盘人才、全面而多元的策略工具、较强的风险管控能力,以及领先的信息获取能力等,在权益类自营业务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在“科技牛”“慢牛”的A股语境下,券商赚到钱也就不足为奇。
同样,券商的投行业务、资管业务和信用业务等也都和股市的好坏有着强烈的正相关关系,说到底就是“A股”赏饭吃,在较好行情下,券商业绩完全是可以得到一定保障的。
根据万得的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市场股票成交额实现约18750亿元,同比增加约135%;截至三季度末,两融规模已达约2.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约41%。此外,2025年前三季度共76家公司参与IPO募资,募资规模同比增长约66.7%,上市公司再融资募规模甚至出现了同比增563%的高歌猛进。
这些难道比不上那些在大模型、芯片设计、机器人零部件等领域摸爬滚打的科技上市公司香吗?关键在行业准入方面,券商是国家认可的持牌机构,有稀缺性。而在科技赛道,谁都可以进去一决雌雄,大前提中没有什么准入条件,有的只是现金门槛、技术门槛等硬指标。
老登的魅力这不在券商股身上体现出来了吗?
券商股还有哪些看点?
在今年剩余的不到两个月时间中,上市券商还有哪些需要关注的点呢?
结合上文的观点,其实说白了就是看A股的走势能否延续今年以来的较强态势,能否抵抗住一些突发不利消息的影响。
10月底,高盛在最新研报中指出,中国股市正步入慢牛行情,随着牛市行情的展开,投资者的思维模式应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
摩根士丹利的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近期也表示,从全球投资人的总体配置来看,中国股票资产的仓位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从长期来看,全球投资人对中国资产的进一步增持将是大势所趋。
摩根大通中国股票策略团队也有类似观点,表示在中期维度上,看好沪深300指数截至2026年底的表现,主要原因是居民资产配置逐步向股市转移,有望维持反弹走势。
此外,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旗下智库最新研究指出,对中国股市维持整体中性的观点,尤其看好AI主题等机构性机会。
从外部环境上看,十月底,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3.75%至4.00%之间。这是美联储自2024年9月以来第五次降息。当前美国经济活动一直以温和的速度扩张,但就业增长放缓,失业率略有抬升,且下行风险近期有所增加。
美联储降息预期、美元走弱预期等可能进一步创造对A股有利的“外钱”机遇。
据券商中国的报道,截至10月30日,今年三季度摩根士丹利、阿布达比投资局、摩根大通、澳门金融管理局等QFII虽有部分波段操作,总体上仍在继续加仓A股,至少有121只个股获得增持。
贝莱德智库最近也指出,即便在大国博弈持续与更广泛地缘政治分化重塑供应链的背景下,中美贸易局势近期已经呈现缓和,国际供应链也无法违背经济规律而一夜之间重构。这些将有利于中国的出口贸易环境,可能会反馈到A股。
上述这些信息虽然未必全部都精确,但至少为A股的稳定向好提供了信心支撑。
尾声
有人说,偏好老登股的人本质上代表了坚守价值投资理念的人,其核心逻辑基于现金流贴现与安全边际,偏好成熟行业的蓝筹股;相反,偏好小登股的人则代表看好科技革命的激进派,更关注技术颠覆性与增长弹性,聚焦前沿科技赛道。
其实还有个问题比较有意思,老登股在历史上是否也曾经是作为小登股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呢?我觉得在1990年代,做家电和汽车的上市公司,至少不应该被看做老登股吧?最多算中登?那么当前的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行业到底算什么呢?
最后回到本文的标题,其实券商股是否有老登感并不重要。小登、老登如何区分并不重要,市场没有永远的赢家,类似上市券商这样的股票,如果业绩长期稳定向好,那被贴上老登股的标签也可能阻挡不了其势头。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