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本期节目我们读反战小说《西线无战事》,作者雷马克。
《西线无战事》的故事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年轻的德国学生们在战争宣传的鼓动下,被狂热的民族主义裹挟而选择参军,并被派往西线战场与法军作战。最初对战争充满浪漫主义胜利想象的年轻人,犹如身陷人间地狱,被战争严重摧残。战争持续了4年时间,却毁掉了整整一代人——即使他们中有极少数幸运地躲过了炮弹。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德裔美籍作家。18岁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西线作战并负伤。30岁完成了里程碑作品《西线无战事》,开创了新的文学体裁,获得国际畅销小说的地位,分别于1930、1979、2022年被改编为电影。
你会听到:
1、小说的主要内容及改编电影。
2、作者简介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西线战场。
3、为什么从小说问世以来,多次被改编为电影?价值在哪?
4、精彩片段分享。
5、怎样理解书名“西线无战事”?
片头曲:No.2 Remembering Her - Esther Abrami
片尾曲:Nostalgic Place - Myuu
主播:大壹 / 超哥 / 星光
主播...
杨大壹
文化有限的超哥

星光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有机萌
2年前
北京
11
1:28:29 总结的太好了,不要贴着标签看别人,也不要随随便便被别人拉到战壕里,拉到一个宏大的集体里。永远不能失去自我。
小马识途-
2年前
湖南
13
刚刚看完这本书一个月吧……情绪好多次崩溃。但是都忍住没哭。直到看到那句“他才十九岁…”。我二十出头,太知道青春的可贵、自由的舒适感、在学校读书上课、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矫情的幸福感。一切看起来那么顺其自然、那么理所当然。“我默不作声的站在这里,勇气没有了”…政治的斗争,牺牲的确实一个个鲜活的、不会再有的生命
荞麦假面o
2年前
湖北
13
图书馆没借到姜乙译本,感觉外国文学换个译者像换本书,今天听完之后果断京东下单。三件套,文化有限,小说,电影。建议这边上下游企业对给我们主播送送广告。

草莓果凍
2年前
陕西
13
1:09:21 超哥说的好有道理!不要盲目迷信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标签!

阿黄阿黄
2年前
辽宁
14
现在特别害怕那些张嘴闭嘴就是战略,郭嘉,利益,民族,等那些宏大词汇的人,敬而远之!

Whisage
2年前
浙江
14
1:08:06 超哥的这段很棒!一定要学会迟疑,放下标签。

猜火车_
2年前
美国
15
星光这段说的太好了,很感谢文化有限,大家表达的正是我们当下时代所缺失的最珍贵的东西。当所有人浸淫在宣传机器对时代浪潮的鼓吹和刻画下,很多东西缺失了,被替代了。但是我们应该记住文明是在进步的,世界是要变美好的,我们是独立的鲜活的个体,不应该再被无形的大手夺去人生的意义。

小枫Radio
2年前
福建
16
等一个《那不勒斯四部曲》🫡
教父是死神
2年前
浙江
19
1:20:23 可能现在这次俄乌战争的西线无战事级别的作品,除了一名厌倦战争申请伤退又在俄反对派帮助下逃亡瑞典的空降兵写了一部《zov》回忆录外,还有就是各种士兵视角的短视频,23年过年时,有2个俄军士兵可能阵亡了,是西伯利亚雅库特地区的动员兵,90年代有服役经历,被家乡的征兵主任动员来前线,说好的轻松的后方服役变成了前线的壕沟,这两个雅库特人于是满腹怨气自拍视频发到网上,吐槽糟糕的后勤,薄弱的补给,俄军赶着成群的瓦格纳雇佣军做炮灰,讲自己去战线后面的小村喝咖啡,也时刻得带着枪,因为占领区的老百姓充满了对俄军的敌意,阅兵式上的先进武器在战场上根本看不到,斯拉夫脸的军人都留在莫斯科阅兵给外国人看,战场上都是他这样的远东布里亚特人。他满口不列国骂问候家乡忽悠他的征兵主任,于是被网友戏称为不列老哥,他的朋友是个戴眼镜的圆脸胖子,因为真实的战壕生活,以及他俩黄种人的长相,在很多支持乌克兰的网友中引起了关注,看他吐槽过期七年的军粮,要喝沉淀后的水坑里的水,抓阵地周围的土拨鼠,为用手榴弹换到一卷卫生纸开心而共情,也因为他担忧的看天空说乌军的无人机最近经常来侦查而调侃他快躲好,也因为他总是说要回去痛揍征兵主任而称赞他不忘初心。他一共发了七期视频,最后一期视频是几公里外他同乡二舅发来的,视频里不列老哥的战壕已经被炮火覆盖,对讲机里传来机枪连续的射击声和战友眼镜哥一句“我想回家啊”就戛然而止。现代通讯技术第一次让人与战争距离拉的如此之近,也足以使人抛开正义邪恶的立场对一个陌生人产生共情,以致支持乌克兰抵抗战争的人们都纷纷留言希望不列老哥和👓能平安的做俘虏。这是自开战之初,看到俄军被打死义务兵看了一半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画了蜜桃猫的情书,以及被打死俄军身上带着的妻子怀孕的b超照片后动了恻隐之心后第二次久违的共情。
五小羊
2年前
芬兰
29
我得再留一条,希望这期上各种榜,希望更多人听到它,哪怕就多一个

zelenskyy
2年前
江苏
29
大多数年轻人以为自己是去冒险、去展现自己的勇气、去享受他们祖辈遥远的传奇,去书写自己的荣耀的回忆。而迎来的却是一场不对面对的大战,他们还未来得及看清对方面孔,自己已经被密集频繁大炮的榴弹给肢解了。

繁星点炮
2年前
北京
33
44:21 不要沉迷宏大叙事

同中書门下平章事
2年前
江苏
35
反战,从来不是简单的喊喊口号,而是从自己开始做到“知行合一”。从看清民族、国家、政府的关系与战争的本质开始,继而抵制战争和一切促成战争形成的事物。诚然,亡国灭种的时代节点面前,人人当奋勇。可活在“局部和平”的当下,被大国主义、民族主义裹挟的普通人中,可悲可怜又可恨的,莫不是那些把“无知且无畏”当作优点,进而引以为傲的人;莫不是那些觉得只有一种途径,只有参与战争才能证明自己价值的人。正如《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的那段开场白,曾经觉得很青春很热血,现在看来,不过是炮灰的自我修养了罢了,最多搀了些青春的荷尔蒙。可这种人,周围少么?仅限于青春期的孩子么?
战争最终都要回到政治上,政治的受益者是政客。因此反战与珍惜和平必将受到统治者的干预。30年的老片子戈培尔抵制,今天的“戈培尔”不仅善用“宏大叙事”来操控上面那些无知无畏的人,更是极尽鼓吹、美化战争之能事。反战与珍惜和平不是自上而下、凭空而来的一句广播,而是从“爱具体的人”开始的、自下而上的全民意识与觉悟。如果说这世上永远有一种战争不可避免,就是我们内心的良知与战争狂热之间的战争。
最后说说自己对“无战事”的理解,第一层,这可能就是前线给上层的一份日常报告“今日无战事”。视角站在发动者的角度,就值得玩味了:平平无奇一句话,千里之外血成河。第二层,所有的战争,都有“被迫”停战的一天,人要么逃光,要么死光。如果真到了那么一天,还有什么生物会替人类感到惋惜与后悔么?
杨大壹
2年前
北京
37
🙋欢迎朋友们留言说说听完这集节目的感受,或者你对电影《西线无战事》的印象。
🎁我们会在评论区选出5位朋友,送上《西线无战事》纸质书一本,截止到4月16日有效。
🦅下周二,我们会一起聊聊《游隼》这本书 祝你拥有亲近大自然的一周。

老布莱克
2年前
广东
41
33:22 说起反思战争,推荐大家看《我们的父辈》

77chen
2年前
浙江
44
早八路上的精神食粮我来了

llllwww
2年前
北京
57
建议主播可以关注一下伊拉克战争文学,今年也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二十周年。美国作家笔下的《黄鸟》、《重新部署》,伊拉克作家笔下的《巴格达的弗兰肯斯坦》,这几本都有中译本,但叙述风格和写作视角却迥然不同。

爱因斯坦的小板凳儿
2年前
黑龙江
88
所有的个人崇拜,尤其是对政治人物的崇拜都应该被警惕;所有的战争,尤其是越境作战都应该被抵制;所有的代价,尤其是普通百姓付出的代价,都应该避免。我不愿听到歌颂战争英雄,是因为一将功成万骨枯,自以为名垂的青史上其实是普通人的斑斑血迹。长叹一声,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某戴同学
2年前
天津
95
43:30 “所有美化战争的都TM是王8🥚”,支持大壹老师

起司Qi4burger
2年前
广东
144
看完22版电影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那两只鹅。战场无疑是人间炼狱,不需要亲身经历才能明白,只要稍有常识,都不会以任何理由来美化任何形式的战争。但对于糊涂的人来说,再完美的视听体验都不能改变他们的执念。战争不仅只是把人当畜牲一样屠戮,它更为邪恶丑陋的地方在后方以及更广阔的大后方——精心打扮的宏大动员叙事以及不断燃烧的战时经济。电影忠于原著的体现蕴藏在许许多多的细节里,比如泛着年轻♂蛋臭味的军歌、深信一举打到巴黎的中年油腻男教师、洗去血衣的女工白皙的双手,因残疾失去大编制幻想而自怼颈大动脉的士兵…没人知道战争的意义是什么,但荒谬绝伦的地方就在于,所有人都在用力维持战时计划体制的惯性,因为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都有份分吃了那只从战场上偷来的大鹅。不反战就是在支持战争,支持野心、愚昧和反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