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指路:研究生学历如鸡肋?实习在树林捡粑粑,选错专业的我14年

👩🏻🦰嘉宾&主播
星星:13年资深配方师,曾为L'Oréal、Unilever等国内外品牌,研发并上市数百款化妆品,CQAP化妆品质量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
Dora:140w粉的职场博主「姜Dora在此」,致力于为职场中的年轻人提供精神力量和解决方案
视频专栏《姜Dora的100场职业访谈》进行中
🎧收听路标
1:00 认识星星
2:20 冷门专业的我
5:51 研究生学历如同鸡肋?
10:01 动植物保护专业的实习
12:45 “我常常会把狗拎来和我聊天”
15:34 走进新行业的契机
18:35 面试时“碰瓷”老板,收获offer
21:26 转行后恶补专业知识
25:24 凭借主动争取机会
28:41 普通人转行的阻碍
31:19 找到离钱最近的岗位
35:00 人一旦有了精神力量,会自主找到解决方案
37:50 经济危机与求职
40:38 星星工作后的转行经历
42:43 成为自己喜欢的大人
49:03 要么适应客观世界,要么改变它
49:36 放弃幻想 准备斗争
本期金句:
1.我们总是在懵懵懂懂的时候,被迫做出一次又一次的重要人生选择。16- 18 岁,在对各个学科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要求选择专业。22-25岁,对社会的运行机制毫无了解的情况下,被要求要选择工作。在 25-28,对人际交往意知半解的情况下,被要求要选择一生的伴侣。所以就是尚未配好剑,转眼已江湖。那这么看来,人生出错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
2.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我得到了无数的白眼,也坐在马桶上偷偷哭过很多回的。我就想为什么他们会连说一句话都不愿意,这个机会都不愿意给我,但是会擦干了眼泪之后又去打电话去问,因为我需要获得这个知识。
3.他们是比我当时站在更高层次的人,他们的认知对我在这个行业里头能做多远特别有帮助。我虽然也有自己的性格,我也会纠结为什么世界这么不公平,为什么别人对我不好,但是把眼泪哭完了,情绪发泄出来了之后,再把我拿出来,我会说这个事儿我一定要做成什么样。
4.比如说我做配方师,它的专业知识就是化学,除了背后这个专业垂直的东西以外,你还要知道它在行业所处的位置。比如说它是定位在研发领域,它就要根据需求把配方组合出来达成这个需求。如果你不了解这一串业务链条,盲目地进入一个职业,你就很容易发现这个职业可能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5.当某个职业在历史时间轴的时候,你要搞清楚它是因为什么出现的,它现在还在因为哪些需求不断进行更新,因为人10年前的需求跟现在肯定不是一样的,护肤也是一样,你一开始可能只是一个基础保湿的需求,然后逐渐进入到美的需求,然后到现在我们可能有更加的医学方面的,甚至治疗方面的需求,所以你能看到它是一个流动的,你要知道你的行业,你进入到的这个行业它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6.年轻人还是得先就业再择业。
只有你到了这个行业里头,见到了社会是什么样,你才会有更多的想法和认知,这些东西再去帮助你择业。但是如果你不进入这个社会,只是在电脑前投简历的话,你永远就没有这一块的东西,你还是那个起点的那个小雏鸟,你跟那些毕业生还是一直在一个起点上,哪怕你是弯路,也比你站着不动强。
7.要么适应客观世界,要么改变它。
8.经常会有一些小朋友来问我,说我毕业想去做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它并不是我的本专业,但是我好喜欢呀。我到底要不要选?我会跟他说,我说你去做,你即使最后碰了一头伤,你也只有 22 岁,你完全来得及,你回来再去干一个按部就班的工作或者什么的,你现在就是要去做想你自己想做的事,哪怕它错了。
9.你能获得的各种版本人生中,最棒的一定不是最早规划好的那个。
10.正如心理咨询大师欧文亚隆所说,如果每个人都是海上航行的孤独船只,那么遥望其他航船的存在,以及看到旅途伙伴们相似的处境,足以提供莫大的安慰。
制作人员
监制:姜Dora
后期:沛羲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