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节目我们读小说《疼痛部》,作者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这本小说讲述了一群“流亡者”的故事,他们来自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国家,说着一门四分五裂的语言,漂泊在异国他乡。他们能否用已经分裂的语言,回忆、描述和记录自身的痛苦?这样的痛苦是否能被他人感知和理解?


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克罗地亚裔荷兰籍作家,出生于前南斯拉夫。1991年前南斯拉夫内战爆发,因公开反对战争和民族主义,遭到国内舆论猛烈攻击,被迫离开,后定居荷兰。一生致力于推动母语的开放性,维护文化的连续性。她坚持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写作拒绝承认自己是克罗地亚作家,而是将自己定义为“跨国界”或“后-国家”的写作者。代表作《渡过意识之流》《谎言文化》等。


你会听到:

1、小说内容和作者介绍。

2、前南斯拉夫国家的语言和历史变迁。

3、阅读体验和精彩片段分享。

4、如何理解书名“疼痛部”?

5、阅读这本书带来的启示。


片头曲:白西

片尾曲:克罗地亚狂想曲


主播:星光 / 超哥 / 大壹



主播...
杨大壹
文化有限的超哥
星光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kingyo
1年前 美国
6
1:05:05 更有趣的是荷兰也是红白蓝
杉杉666
1年前 吉林
6
43:54 同感,想到《最后一课》
林小妮
1年前 福建
6
刚刚读完《平面国》,一整个震惊住!强烈推荐,希望三位老师能讲一期!
星之葵比
1年前 湖北
6
1:08:49 这本书还有个地狱笑话让人印象深刻,就是“南斯拉夫是个糟糕的地方。人人都撒谎。当然,他们现在也说说,不过现在每个流言都要分成五份,一个国家一份。”
Zitian1027
1年前 北京
6
小说没有看过。但是听三位提及了荷兰,我突然兴奋。荷兰真的是特别神奇的国家,除了大家众所周知的某些自由,我更留恋在阿姆斯特丹吃早餐的氛围。每个早餐店都有大人和小朋友的杂志,包括生物、汽车工程、心理学,真的很爱学习和阅读了。
糖炒小丸子
1年前 江苏
7
23:53 前南斯拉夫,七国国境,六个共和国,五个民族,四种语言,三种宗教,两套文字组成的一个国家。面积确实类似四川省。现在博物馆里面的每一个矮墙后面很可能当年都躲藏过几个绝望的人民。
vivalazy
1年前 上海
8
祝贺我最爱的小宇宙顶流断层top1文化有限粉丝突破60万!有没有什么粉丝福利 哈哈😄
肖申克的舅妈WM
1年前 河南
9
00:04 早呀早呀!头伏饺子啊朋友们,今天记得吃饺子(北方人就是各种节日节气吃饺子。哈哈哈)
星之葵比
1年前 湖北
9
语言和人的关系说起来好复杂。看过《你一生的故事》,里面主角因为学习外星语言改变思维,甚至获得了知晓未来的能力。也曾听过一种说法,说讲某某语系的人有种统一的面部特征,和我们中国人长得不太一样,其实是因为发音习惯导致的,太奇妙了吧。总说人是不能脱离时代存在的,感觉替换成“语言”也未尝不可。语言就是我们族群的集体潜意识。这本书我读起来真是很心碎,因为个人最喜欢的导演是库斯图里卡,最喜欢的电影之一是地下。南斯拉夫作品总是和“荒诞”脱不了关系,《疼痛部》也是这样。说起来印象最深的作者句子中的列举,她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列举一个个单词的时候是否也觉得自己像一座个人博物馆呢🥲?
李二_
1年前 广东
10
29:26 没有类似的经历,但听主播这段描述让我共情的是两三年前那段时间...和自己身处同样文化环境的人共同被困住,却又感觉周围人和自己说的完全不是同一种语言
努力每天闭环
1年前 江苏
11
00:32 好喜欢这期的开头!
不是牛
1年前 上海
13
1:24:40 最后这段配上bgm好有画面感😭😭是直击心灵的痛😭😭
爱走路的费拉
1年前 广东
15
19年去东欧自驾游,在塞尔维亚时,民宿的主人是一位亲历过北约战争的姐姐,特别热情好客。当时住在山中小木屋,夜晚天气很冷,大姐直接开了瓶白酒给我们喝,白天还带着我们去四周转,走着走着路经一个界碑,一直豪爽的大姐突然严肃起来,冷静的说这是当年战争残留的东西,即使大山深处的人也没躲过。那一刻,仿佛在大姐双眉之间看到了很多记忆。 因为是晚上到的萨拉热窝,白天醒来才发现马路对面就是一大块墓地,白色的十字架密密麻麻的竖立着。但看着眼前的场景却一点都没感到害怕,更多是震撼和触动。白天行走在城市中,随处可见子弹孔和轰炸过的痕迹,当然还有大大小小的墓地。仍记得一个街边转角口,就是一座被大火烧黑了的半边墙壁,上面还贴满了各种纸张,靠着翻译软件弄明白原来是讣告,不禁唏嘘。可能是战争发生时间距离现在并不遥远,无论是人和环境,大家都在照常生活,但烙印却不曾消失。
杨大壹
1年前 北京
16
🙌欢迎朋友们留言说说听完这集节目的感受,或者你是怎么看待语言和人的关系的? 🎁我们会从评论区选出5位朋友,送上《疼痛部》纸质书一本。 🧃下周二,我们会一起聊聊上半年喜欢的影视作品,期待咱们互相安利。
贰货姊妹
1年前 上海
16
真的是为了文化有限来小宇宙,2022年初在苹果手机自带播客无意听到的,最初觉得三个人的观点很正常,而且自己读书特别慢,所以有些题材不喜欢的就听听,有些听后觉得不错的就慢慢花时间看一下。我的待读书单都是文化有限推荐的,目前在读的还是《台北人》。我的上班路上时间都是文化有限丰富的,听完更新的时候还会特意从最初的节目听,还因为自己从头开始,加上了超哥的微信,但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过,因为知道超哥很忙。留言就是因为第一次可以留言☺️☺️从星光单声听到有对象。原本计划是要把所有往期节目都听完再来小宇宙,然后骄傲的留言,可惜还是没有做到,但是想先表达自己真的很喜欢你们的分享,无论最后书有没有读完,但是听到的时候,还是给自己的认知有一些的提升的。不过最后还是说一句:上次你们都说挑的书本都不会长,但是每本书我都花了好多时间读呀!可能因为自己都是插空看书的原因吧!加油,会一直支持。语无伦次了,我应该很难和你们一起读,但是我可以一直跟着后面读,以后可以每次听完写听后感了🥰🥰🥰
香菜夺好吃啊
1年前 湖北
16
刚从随机波动的付费节目听完《疼痛部》,她们解读女性作家的视角,再听听文化有限,感觉结合起来更加立体,完美
小乙Barry
1年前 辽宁
22
语言,人,家乡仿佛是串联起来。无论走到哪里,一听到熟悉的乡音,就有了一份似古人重逢的欣喜和对家乡的怀念。而语言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和理解也有深刻的影响。我是大连人,之前读谈波《捉住那只发情的猫》里面大连方言就给我一种很深的亲切感,平直的表达给人以爽利的接受。又读过林棹的《潮汐图》,文中的粤语部分对于我这个东北人来说确实很难理解,也有了阅读的门槛,但温雅细腻的表达又给我另一种风格的体会。诚然,语言的差异会给阅读带来挑战,但一部优秀文学作品表达的情感并不受语言约束,如细流涓涓,流入读者的心。
石一_Q4lU
1年前 辽宁
27
来了!通宵复习了线代,等会听着文化有限睡觉,下午就去考试了,不能挂科!!😤😤
脑回路会转弯
1年前 西藏
47
学到的新解释:同情说是看到一个人在井底我在上面说下面很黑吧你好可怜哦;共情是看到一个人在井底,拿了把梯子过来下到井底说,我陪你坐会儿。 很新奇的描述,但很切合实际,我们好多时候只是同情,却没法做到共情。
小崔同学
1年前 广西
56
去年的这个时候刚从捷克交换回来,之前在某一期节目给几位老师分享我交换时走过的地方,一转眼我都大学毕业了。我学的是捷克语,非常小众的一种语言,今天得知昆德拉去世也非常恍惚。尽管这个语种很小,国家很小,与中国目前关系也不太好,但我知道这段经历和捷克看似冷酷实则幽默的性格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我身体的一个部分。语言和人的关系真的很微妙,但我在捷克用捷克语,刚开始非常的磕磕巴巴,但大家都很有耐心。车站工作人员顺便会问问我在哪里读书,办电话卡的小哥问我学了多久,楼下两百斤七八十岁的大爷因为我说错了“洗衣房”和“收银台”笑了半天,这样一门小众语言像是一把敲开捷克人坚硬外壳的大门。基于更迭的政治与历史,他们用反讽和黑色幽默来化解战争带给国家和民族的创伤,诞生了无数经典的作品。尽管对共产主义保有天然的警惕和敌意,但当个人层面交往时,大家还是相当的友善,就像我的斯洛伐克舍友会问我为什么睡前要带耳机,我给他介绍“文化有限”播客一样。学完捷克语,也不知道干什么,现在在家准备二战考研,不过我知道,学习捷克语带给我的绝不仅仅是单词语法,更是一种不同于中国的思维方式和民族性格,在这个层面上来说,大学四年没有白学。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