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读《呼兰河传》,作者萧红。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写于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萧红从上海离开到武汉,写下了第一和第二章。后来随着抗日战争的扩大化及萧红的各种遭遇,小说创作几乎停滞。直到1940年8月,萧红在香港继续创作,同年12月完稿。小说记录了萧红的故乡和生活在那里的人,共7章,各章故事相对独立,没有主角人物,也没有故事主轴。


萧红(1911-1942),本名张廼莹,黑龙江省呼兰县人,民国时期著名现代女性主义作家,被誉为“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以开阔的悲悯胸怀关注人的生存境遇以及生命意义,浑然天成地创造出富有灵性的文学作品,情感基调悲喜交杂,语言风格刚柔并济,写作视角和行文结构独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独树一帜。代表作《生死场》《商市街》《小城三月》《马伯乐》等。


你会听到:

1、电影《黄金时代》对我们理解萧红有什么帮助?评价人物传记作品的“金线”是什么?

2、《呼兰河传》简介和萧红生平。

3、为什么说《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它和其他回忆故乡、追忆往昔的作品的区别在哪?

4、精彩片段分享。

5、小说中的故事充满了声响和热闹,为什么读起来却感到寂寞与荒凉?

6、如何理解书名“呼兰河传”?


片头曲:白西

片尾曲:靛厂


主播:超哥 / 星光 / 大壹



主播...
杨大壹
文化有限的超哥
星光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QinYi_JG79
1年前 广东
9
1:12:21 “那些被裹挟的人永远不会感到寂寞,他们甚至会因为众人的喧嚣而为放弃思考这件事沾沾自喜。”说得真好
JOJO是个小可爱
1年前 北京
9
1:31:21 有才华的你们真的是闪闪发光!!!!继续表白三位
AmyNi
1年前 广东
9
第一次看萧红是《商市街》,里面写她和萧军同居的旅馆里经常闻到列巴圈的味道,那个味道就无处不在,时时刻刻的萦绕着。第一次发现饥饿写的令人心里发慌,难受。就像《黄金年代》许老师说的:饥饿谁不知道呢,可没人写的像她这么绝望。(大概是这个意思。)
SOUPSOUP
1年前 云南
11
和主播们的感受一样,2014年看《黄金时代》的感觉就是“进入”+“抽离”那样的感觉。但今天听完节目,我也决定再去看一遍。其实每个人的人生走完期间的各种细节和冲动也只有本人是最清楚的,其他人都是旁观者,我们不要急于用自己的认识去强做“参与者”,对于一段历史尊重和理解远比猜测重要。
吃个星球杯
1年前 河北
12
一开始对《呼兰河传》感兴趣是因为看汤唯演的萧红,看电影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压抑想哭,加之我是双鱼女生,自身共情能力强,更觉得她这一生太苦了。今天听到文化有限讲呼兰河传,我真的惊喜死了!正逢辞职,有点迷茫我不知道干啥,本来想gap一下,放松思考人生,可人生是一个想不明白的问题,我果断放弃,不再非要想出来结果!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就是读读书,散散步,旅旅游,调整一下心态再继续上班。感谢超哥,大壹,星光!支持文化有限!👍
失控的零号机
1年前 广西
13
那年高考语文的阅读理解题是萧红《呼兰河传》的选篇,当时看到直接在考场上疯狂掉眼泪。高考以后人就算长大了吗?一遍遍这样想,一遍遍为萧红也为自己感到悲哀。她仿佛就出现在自己身边。萧红的人生经历经常使我联想到《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生而为人,十分抱歉。不同时代、环境的女性都在遭受着各自的苦难,我也挺过了那段灰暗无光的日子。生而为人,何必抱歉。痛苦的童年、学生时代啊,算了吧,和解吧。
冷热拿铁
1年前 广东
13
夏志清:当时没有看,因为图书馆没有书, 后来看了, 发现萧红好得一塌糊涂!萧红真是伟大,茅盾曾为《呼兰河传》写序, 其实茅盾哪里能写出像《呼兰河传》这样读后回味无穷的作品。
山雾海
1年前 上海
15
1:38:24 集体无意识在如今也是很大部分人的生活,书里从未点明原因,但无处不透露着答案:麻木和从众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最幸福和简单的生活
Go_KiJl
1年前 河北
16
早上通勤听,太舒服了哈哈
十五的月亮是园园
1年前 重庆
22
哈尔滨我的家乡,在重庆的我听到这期,心里暖暖的,这可能就是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吧,真的很爱这期,谢谢你们!愿我们都能守护心里的呼兰河。
杨大壹
1年前 北京
25
🙋‍♂️欢迎朋友们留言说说听完这集节目的感受,或者你对《呼兰河传》、电影《黄金时代》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片段? 🎁我们会从评论区选出5位,送上译林出版社提供的《呼兰河传》纸质书一本,截止到9月17日有效。 🍂下周二是秋天特辑,祝你拥有美好的一周!
纸上卧游
1年前 江苏
30
《呼兰河传》,一部小说,却更像是萧红的自传,能看到她的童年,她的生活,她的环境还有她的心境。“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萧红是鲁迅先生继丁玲之后,最看好的女作家。对萧红的了解不多,但她的《呼兰河传》却是难得的让人看到开篇就忍不住要继续读下去的书。在《呼兰河传》里,她留恋的是和祖父在家里花园玩耍的时光。她说,“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她临终的遗言说自己,“半生尽遭白眼冷遇”。有时候在想,一个人究竟要吃多少苦,才能写出这么悲凉的文字。
kittenylee
1年前 广东
38
59:49 太喜欢超哥讲的这段话了,“很多人是用头脑和观念写作,萧红是用感觉和心灵写作的。”我想这大概也是女性作家的珍贵吧,希望多一些女性作家的作品能够被更多的人阅读,而不是一味地去讨论她们所谓的感情生活。
不自贼
1年前 山东
41
《呼兰河传》是我最爱的作品之一,读了好几遍,暑假早起还朗读过一段时间。 作为一个内蒙东部的乡下“东北人”,即使和萧红笔下的童年生活相隔近百年,却依然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有许多不一样,又好像没什么不一样。 冬去春来脱下棉衣来穿上单衣去、园子里年年种瓜果、买几块豆腐拌小葱、爬上大门洞子捉家雀、去别人家井口扔石子撒尿…… 去年在哈尔滨上学,去过一趟市博物馆,当看到萧红的介绍和作品时,有种说不上来的亲切和对故乡童年复杂的感情。 快要毕业了,真不愿意长大,但有时候好像也还不错。
草莓花
1年前 辽宁
49
特别心疼团圆媳妇,被婆婆家随意处置,打坏了以后被说成是中邪,需要出马仙给治病。出马仙治病的方法就是把团圆媳妇反复放进滚烫的热水中折磨,邻居都跑过来看并不觉得有问题,这份冷漠是和鲁迅先生写看砍头的场景一样。
你好啊王小波
1年前 四川
55
周二因为文化有限而开心🥳
四分之一牙肉饼
1年前 天津
64
作为一名80后,第一次接触萧红是在小学语文课本上,读到《呼兰河传》的节选片段《火烧云》,当时只记住了一堆描写云彩颜色的词语,不了解作品和作者。阔别二十多年后,我已经是一名中年人了,某个冬天下午在家附近的图书馆偶然遇到了一本泛黄发旧的《呼兰河传》,站在书架前翻了两页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找了张桌子坐下一直读到闭馆。萧红笔下那个被严寒封印的大地上有太多命运苦涩的人们,他们和我印象中爷爷奶奶家的村民们那么相似:朴实,善良,但又不乏愚昧和麻木。当时我还不了解萧红的人生经历,但能感受到她童稚朴拙声音背后的沧桑和疲惫。印象最深的片段是买豆芽的王寡妇失去了独子后,不相干的人们在热议后忘光了这事,就是王寡妇本人也是哭闹发疯后,依旧买豆芽,平静地活着,偶尔想起儿子哭一哭。这些最残酷的事情,萧红永远用最平淡的语调讲述,贯穿了整部《呼兰河传》。
豹子小姐
1年前 广东
70
打破第四堵墙的印象深刻的是伦敦生活!
不吃西红柿_Rcz3
1年前 江西
134
1:11:49 很喜欢这句话“那些被裹挟的人永远不会感到寂寞,他们甚至会因为众人的喧嚣而放弃思考这件事情沾沾自喜,”
sailorology
1年前 上海
230
这个标题我就很喜欢,萧红也写过“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