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感谢小米手机对本期节目的支持。

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读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


城南旧事》出版于1960年,是台湾作家林海音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全书以主题“离别”贯穿,结构严谨、层层递进,充满怀旧的基调,将自身的情感以一种朴实、简单的手法细致地表现。它透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天真纯粹,却又道尽复杂的情感。出版以来,被连续多年选入大江南北,海峡两岸的语文教材。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林海音(1918-2001),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作家、编辑。生于日本大阪,3岁随父母返台湾,5岁来到北京,生活了25年,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和青年岁月。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业,致力于发掘优秀写作人才,并鼓励停笔多年的日治时期作家重新写作,提携了大量台湾文学青年并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同时也曾受聘于省教育厅及国立编译馆编辑儿童读物与编写小学国语教科书,对语文教育贡献良多,被称为“台湾文学的祖母级人物”。代表作《晓云》《冬青树》等。


你会听到:

1、生活中有哪个瞬间堪称“时代微缩风云图”,有想要记录下来的冲动?

2、作品和作者简介。

3、阅读体验和精彩片段分享。

4、比较阅读:《城南旧事》与北岛《城门开》,张北海《侠隐》,老舍《骆驼祥子》,止庵《受命》以及对北京的记录和描写,难点在哪?

5、如果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用小米手机去拍摄,最想去拍什么?


片头曲:送别

片尾曲:白西


主播:大壹 / 超哥 / 星光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参赛作品全部来自于2023小米徕卡影像大赛。找回那些不期而遇的瞬间,以影像为语言,去讲你心里的故事。



主播...
杨大壹
文化有限的超哥
星光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流深_
1年前 广东
6
有很多朋友,有过很多朋友,可能,也没有很多。 一些人离开了,一些人还在,一些人知道会走散,目送他们渐行渐远。 在这段方向未知的旅途中,每个人都只能陪你一段路。因为他们的存在,这条路不再那么漫长,你停下匆匆的脚步,与他携手游遍芳丛。 有时他们对你说,“我到站了”,你们挥手告别,那就,到这里了。你背上行囊,前位下一个站台,一个人,好像,重了些。 后来,你开始独自看风景,你看到了一些从前未曾看到的美妙。那些离别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嬉笑怒骂,若有似无地影响着你,他们从未离开。 毕业那年,我早早离开宿舍,和一个朋友一起。像往常一样,打车、6号线、转2号线、进站、检票,好像只是回趟家。看到她们说在地铁站哭了,暗自庆幸,还好我出发得早,不用承受离别的感伤,看,我多聪明。有天在家,突然意识到,和她们的故事,到这里结束了,顷刻间泪如雨下 即使早就习惯,即使早已看开,我还是,不擅长告别,就像不打上句号这段故事就没有终结
耐撕girl
1年前 上海
7
32:47 脑子里都是“你是来拉屎的吧~”
猫比格
1年前 上海
7
1:11:36 在工位上听到这一段 好像回到了小时候第一次看着篇的感受 笑着笑着觉得很有意思 然后眼泪就莫名其妙掉下来了
yam_yam
1年前 美国
8
前几天还在为“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唏嘘,今天就听到你们讲了!
Betsy姚
1年前 吉林
9
02:28 第一个想到的是《白娘子传奇》中的《千年等一回》😄
纸上卧游
1年前 江苏
11
“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荔枝圆圆冻
1年前 广东
12
29:15 28:50 虽然但是 这一期的听感有点难受 超哥有点磕磕巴巴一直重复前面说的话 后面会好点点~天气转凉啦 希望各位注意保暖~
四分之一牙肉饼
1年前 天津
13
这部作品几乎每年都想重读,能将一座城的精髓把握住的作家不多,林海音在我心中算一个。年幼的英子用一双童真之眼打量那个驼铃悠悠,平和又古老的北平,在质朴天然的叙事中将这座古城的风貌收摄在自己的作品里,无意中在文学的场域里成为它的代言人,这是很多有野心的作家铆足劲还做不到的事情。多年后我们仍然有这样的共识:上海是张爱玲的,而北平是林海音的。
玛丽菊花
1年前 江西
14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说:“我们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一个人难得的是能编织自己的意义之网,而不是为了大房子,穿漂亮衣裳,开好车而成为诸如此类外物的囚徒,这样才能像鸟一样飞往自己。 大人还是要有大人的游戏规则。那些固执的游戏,早已过了可以任性的年纪。 想起李宗盛的歌:想得却不可得,你耐人生何。岁月你别催,该来的我不推。该还的还,该给的我给。 我们就这样,一路跌跌撞撞,向前走着。 当你能读懂这样一本书的时候,你已经不再是个孩子了。现实的世界将你打磨的那么好,不管你心里究竟愿不愿意——你无可奈何的,毫无选择的被长大了。🐟
lenuzi乐之
1年前 湖南
15
“爸爸的花谢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了。”《城南旧事》真的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之一!!
借一朵云
1年前 安徽
17
1:23:44 看这一段的时候,我感受到女性在家庭中受到的压迫和做出的牺牲,她们大多辛苦劳累又忍耐顺从,爸爸有足够的时间去跟别人调情,而妈妈还在厨房里忙碌。我仿佛在这其中看到我的家庭的影子,似乎永远只有妈妈在付出……
田木不姓田
1年前 北京
18
14:32 影视飓风那小伙子😂😂😂哈哈哈哈哈大老师的口吻😂😂😂
祈释然
1年前 广东
18
周二早呀,今天降温了好冷,不晨跑了,被窝里听😁
杨大壹
1年前 北京
22
📱欢迎朋友们留言说说听这集节目的感受,你是怎么理解“送别”的,或者在文化有限fm微博下面分享你的年度照片和故事。 🎁我们会从评论区选出5位朋友,送上小米手环 8 Pro,截止到1月28日有效。 🛵下周二,我们会一起聊聊《我在北京送快递》,祝你有自由飞翔的一周!
桃奈小安
1年前 福建
30
我记得《城南旧事》的结尾说,每一个故事里,都会有人离自己而去😭😭😭
LikuRayukio
1年前 安徽
36
不自觉联想到一个词,“戒断反应”。搜索到的很切实的一段描述是“享受幸福后,那种强烈的反差感和落差感,才是最致命的。” 记忆里第一次出现这种情绪大概是六年级,当时我刚从一个城市搬家到另一个陌生城市,从山到海,距离很遥远。从小一起生活的外公和妹妹一行人来看我,赶海、逛景点,吵吵闹闹了四五天。回想起他们离开那天的自己似乎比现在更为洒脱,已经有了小大人的风范,摆摆手大方说再见。却在回到房间的那一刻落了泪。 十三岁的自己怎么也想不明白,明明房间是我想要的整洁了,明明遥控器可以独占了,内心又为什么会像妹妹偷摘的青橘一般酸涩。 细数那些过去送别的时刻,过完年坐上车一点一点远离家乡的行程中、电影落幕灯光亮起的那一瞬间、和想见的人短暂相见又挥手告别的时刻….…我看着彩色泡沫一点点悬浮,飘远。 我是共情力过于强的一类人,情绪起伏尤其明显。很容易沉浸进某一种情绪,比如电影、演唱会、书,并且很多时候我都很难走出来。 我会在深夜翻阅影评、书评,急于寻找共鸣者,即便上帝视角明白总有一天它们会被遗忘、被替代,但就那些瞬间,是真真切切地停留在那一段故事里。 我会在演唱会结束后反复查看留存的片段,幻想时光倒流回那一段瑰丽的梦境。万人嘶吼还在耳边,心跳仍在澎湃,抬头却是攥不住的彩带和逐渐模糊的身影。 相遇总是一切情绪的开端,无论是蓄谋已久或是无意闯入,感知了,接触了,获得了短暂的愉悦之后,幻灭了,无法自拔了。 描述那种感受,像是走进了一间屋子,四周的墙体涂鸦皆是你笔下的彩色,房间里排满了阳光、鲜花与美食,旧雨新知,觥筹交错,喧嚣顺着暗哑的香气起舞。 突然,场景变幻,家徒四壁,只一只红蜡熊熊燃烧,落了一地的惆怅。寒鸦飞过,一派荒凉,万物沉寂。这个世界仿佛只剩下自己。 时常宽慰自己。没关系,送别过去的,新的开始也就迎来了。但还是会忍不住想,那再见的意思,是不是下次还会再见面呢。
泡泡po33
1年前 安徽
37
就像北岛说,你没有如期归来,这正是离别的意义。英子看到夹竹桃落了的时候,也是明白了最难过的不只是见不到,而是再也见不到了吧。 那天准备从学校回来陪陪爷爷了,离开学校其实是因为感冒了难受,出校门刷到了我大舅发的朋友圈,才知道我的爷爷在今天上午离开了。 当时我突然一下子窒息了,紧接着就迅速地给我妈妈打去了电话,事情大概就这样,特别匆忙,好难受,睡不着,一静下来就想到和爷爷的点滴。我只有不停的刷抖音打游戏才能缓解,一停下来那种自责后悔不由自主的涌了上来。 我好想你啊爷爷,我后悔上周没去再看你一眼,我再也见不到你了,你说好的要参加我的婚礼的。 眼泪快哭干了,但还是啪嗒啪嗒一滴滴的往下掉, 失去亲人真的是一瞬间的事情,那一刻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我不想给正在忙着买出殡东西的妈妈发微信,但我没人可以去诉说了,我真的很想爷爷,我心很疼,眼睛很肿很胀。晚上去看到爷爷的遗照,我眼泪还是很不争气流了下来,我磕头上香一遍遍想着爷爷在我身边的时候,小时候他经常把我举过头顶,还带我在雪地里打滚儿,会骑着他的小摩托车带我去吃好吃的,我真的好想他,我还是不相信我爷爷就这么离开我了,真的太快了。 你在天上好好的,我们都很想你。
我就是爱播客别让我停下来
1年前 广东
49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牛仔很忙_
1年前 陕西
73
00:55 还能想到那句“你是来拉屎的吧”😅
OuYoriZeit
1年前 安徽
107
有一本书里说过,亲人之间啊,就是地上的人一个一个地送,天上的一个一个地接,最后还是会团圆。 在经历那些不可避免的生离死别场景,心痛到难以自已时,我也会用这些非科学的理论来安慰自己。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 常常接触到一些垂危病人,弥留之际,情况各异,大多家人会通知亲朋好友做最后的告别,平时冷冷清清的病房,挤满了络绎不绝的人,大家不约而同的说着善意的谎言,轻描淡写的安慰着病人,当事者大多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或哀伤,或恐惧,或坦然,各有不同。 每一个人都是一辆开往终点的列车,从起始到终点,没有任何人能完整地陪你走完。父母、家人、朋友、同事,都是路途上上下下的乘客,即使相处愉快,到站了,我们还是要感谢她的曾经的陪同,祝福告别。 想想人生没有几个十年,在生离死别之际,珍惜眼前人,活在当下,才最有力量。 未能完成的送别,说不出口的再见,奶奶,我们可以梦里说。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