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55分钟
播放:
511
发布:
21小时前
简介...
这是一期番外,原本和《门道》的主题没有关系
串台《Iris的小宇宙》,这是一档商业类的播客节目。
因为我一毕业就在华与华工作,虽然我现在离那段生活很远了,但想来想去那段职业生涯其实对我后来的人生决策很大。
我原本不打算把这期节目放到《门道》里,因为这和我们的主要内容太不相关了。但,我想把这个声音留在《门道》里。因为,这也是我人生的一部分。
—时间轴-—
00:00 揭秘华与华早期发展与独特运营模式
对话围绕华与华的早期创业状态和独特运营模式展开。小藏回忆了公司从广州迁至上海初期,仅有20人左右的规模,所有项目均由老板亲自参与决策。公司采用月费制收费,强调不比稿的经营理念,公司创立时便已确立。这种模式在国内本土咨询公司中较为先进,体现了华与华的独特性和前瞻性。
03:41 传统媒体时代广告策略与品牌崛起
在传统媒体时代,通过电视广告的大量投放成功塑造了多个知名品牌,如田七牙膏和晨光文具,这些品牌利用创新的广告策略和广泛的媒介资源,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展示了广告对于品牌建立和市场扩展的重要性。
07:30 经典广告案例分析:从口号到包装的创意营销
通过分析多个经典案例,如田七、美罗胃痛宁、可可小药箱和三金双黄连,探讨了如何通过一句口号或独特包装实现品牌认知和市场销售的成功。强调了去媒介化思维、创意口号与视觉符号在品牌推广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精准定位和创新策略提升产品竞争力。
12:13 华与华品牌设计与市场策略的创新实践
讨论了华与华在初创阶段如何通过深入研究国外案例,结合市场调研与产品定位,创造出具有销售力的品牌设计。强调了包装设计、视觉元素和辅助型标识在提升品牌辨识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实用性和美观性之间优先考虑实用性的设计理念。
16:37 超级符号理论与华与华方法论的演变
讨论了超级符号理论在特定媒介环境下的有效性,以及华与华方法论从不打广告到精准营销机场广告的转变。指出华与华兄弟通过树立权威和打造个人IP,成功吸引目标客户群。同时,分析了他们策略中可能存在的傲慢态度及其在网络舆情中的负面影响,并提到他们正适应媒介环境变化,探索直播等新形式。
23:34 罗永浩与华与华:商业策略与公众形象的较量
讨论了罗永浩对华与华的批评,以及其背后的商业逻辑。指出罗永浩的言论不仅针对案例,更在于影响华与华的公众形象,从而影响其客户选择。分析了华与华的策略,即不通过销售部而是以真本事赢得客户,强调了与最高决策者建立关系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情绪价值在商业咨询中的作用,以及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场域中,如何将咨询费转化为实际收益的挑战。
29:57 华与华品牌策略与公司运营的创新之道
讨论了华与华通过影响客户和合作伙伴实现品牌价值的方法,以及其在多个行业成功案例中的策略创新,如晨光文具的门头改造计划。此外,还探讨了华与华如何解决咨询行业难题,打造高效团队以覆盖大量客户,从而实现高溢价服务的秘诀。
35:04 华与华的管理变革与客户洞察
对话探讨了通过员工直接接触客户来洞察需求的重要性,以及华与华如何借鉴丰田模式进行内部管理改革,实现流程标准化和文化传承,从而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能力。
38:32 在华与华与体制内工作的人生观差异探讨
对话围绕在华与华公司与体制内工作环境的差异展开,指出年轻人与中年人在创业发心上的不同,强调了格局、人品及长期主义的重要性。华与华公司创始人早期确立了高格局,注重真心、负责与客户利益;而体制内工作则受限于层级,难以直接对最高决策者负责。此外,提及华与华公司创始人的商业智慧与人脉拓展能力,展现了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与独特魅力。
43:41 评价一家卓越的营销咨询公司及其文化
对话者高度评价了一家在中国非常优秀的营销咨询公司,提到该公司及其领导层在商业上的智慧与合作潜力,强调其实力足以穿越经济周期。此外,还分享了自己入职初期的积极体验,如公司为新员工提供出国培训的机会,体现了公司对员工的慷慨与重视。对话者认为,尽管外界对此类话题可能持有偏见,但播客平台提供了一个更理性的交流空间,适合分享此类正面经历。
46:04 华楠与华杉:低调务实与文化生意人的对比
对话探讨了华南与华山两兄弟的性格差异,华南被描述为低调、聪明且务实,擅长创新,如将卖书类比为卖牙膏的营销策略。而华山则被认为较为冲动。华南在图书行业取得成功,展现出其作为有文化生意人的特质。
48:06 人生无白走之路
对话围绕个人职业生涯转变展开,分享了小藏创立关注古建筑的播客《门道》的经历。强调了人生经验的积累与未来机遇之间的联系,指出即使初期遭遇挑战,也能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提及记者职业目标与中国新闻奖,以及如何在追求荣誉与实现个人价值间找到平衡。最后,通过采访知名博物馆馆长和学者,阐述了在快速发展的领域中保持清醒认知的重要性,提倡长远视角下的个人与时代共鸣。
感谢《Iris的小宇宙》给我这个回忆的机会与契机。最后,这些言论,是我的经历,也是我的个人观点。仅此而已。
串台《Iris的小宇宙》,这是一档商业类的播客节目。
因为我一毕业就在华与华工作,虽然我现在离那段生活很远了,但想来想去那段职业生涯其实对我后来的人生决策很大。
我原本不打算把这期节目放到《门道》里,因为这和我们的主要内容太不相关了。但,我想把这个声音留在《门道》里。因为,这也是我人生的一部分。
—时间轴-—
00:00 揭秘华与华早期发展与独特运营模式
对话围绕华与华的早期创业状态和独特运营模式展开。小藏回忆了公司从广州迁至上海初期,仅有20人左右的规模,所有项目均由老板亲自参与决策。公司采用月费制收费,强调不比稿的经营理念,公司创立时便已确立。这种模式在国内本土咨询公司中较为先进,体现了华与华的独特性和前瞻性。
03:41 传统媒体时代广告策略与品牌崛起
在传统媒体时代,通过电视广告的大量投放成功塑造了多个知名品牌,如田七牙膏和晨光文具,这些品牌利用创新的广告策略和广泛的媒介资源,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展示了广告对于品牌建立和市场扩展的重要性。
07:30 经典广告案例分析:从口号到包装的创意营销
通过分析多个经典案例,如田七、美罗胃痛宁、可可小药箱和三金双黄连,探讨了如何通过一句口号或独特包装实现品牌认知和市场销售的成功。强调了去媒介化思维、创意口号与视觉符号在品牌推广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精准定位和创新策略提升产品竞争力。
12:13 华与华品牌设计与市场策略的创新实践
讨论了华与华在初创阶段如何通过深入研究国外案例,结合市场调研与产品定位,创造出具有销售力的品牌设计。强调了包装设计、视觉元素和辅助型标识在提升品牌辨识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实用性和美观性之间优先考虑实用性的设计理念。
16:37 超级符号理论与华与华方法论的演变
讨论了超级符号理论在特定媒介环境下的有效性,以及华与华方法论从不打广告到精准营销机场广告的转变。指出华与华兄弟通过树立权威和打造个人IP,成功吸引目标客户群。同时,分析了他们策略中可能存在的傲慢态度及其在网络舆情中的负面影响,并提到他们正适应媒介环境变化,探索直播等新形式。
23:34 罗永浩与华与华:商业策略与公众形象的较量
讨论了罗永浩对华与华的批评,以及其背后的商业逻辑。指出罗永浩的言论不仅针对案例,更在于影响华与华的公众形象,从而影响其客户选择。分析了华与华的策略,即不通过销售部而是以真本事赢得客户,强调了与最高决策者建立关系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情绪价值在商业咨询中的作用,以及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场域中,如何将咨询费转化为实际收益的挑战。
29:57 华与华品牌策略与公司运营的创新之道
讨论了华与华通过影响客户和合作伙伴实现品牌价值的方法,以及其在多个行业成功案例中的策略创新,如晨光文具的门头改造计划。此外,还探讨了华与华如何解决咨询行业难题,打造高效团队以覆盖大量客户,从而实现高溢价服务的秘诀。
35:04 华与华的管理变革与客户洞察
对话探讨了通过员工直接接触客户来洞察需求的重要性,以及华与华如何借鉴丰田模式进行内部管理改革,实现流程标准化和文化传承,从而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能力。
38:32 在华与华与体制内工作的人生观差异探讨
对话围绕在华与华公司与体制内工作环境的差异展开,指出年轻人与中年人在创业发心上的不同,强调了格局、人品及长期主义的重要性。华与华公司创始人早期确立了高格局,注重真心、负责与客户利益;而体制内工作则受限于层级,难以直接对最高决策者负责。此外,提及华与华公司创始人的商业智慧与人脉拓展能力,展现了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与独特魅力。
43:41 评价一家卓越的营销咨询公司及其文化
对话者高度评价了一家在中国非常优秀的营销咨询公司,提到该公司及其领导层在商业上的智慧与合作潜力,强调其实力足以穿越经济周期。此外,还分享了自己入职初期的积极体验,如公司为新员工提供出国培训的机会,体现了公司对员工的慷慨与重视。对话者认为,尽管外界对此类话题可能持有偏见,但播客平台提供了一个更理性的交流空间,适合分享此类正面经历。
46:04 华楠与华杉:低调务实与文化生意人的对比
对话探讨了华南与华山两兄弟的性格差异,华南被描述为低调、聪明且务实,擅长创新,如将卖书类比为卖牙膏的营销策略。而华山则被认为较为冲动。华南在图书行业取得成功,展现出其作为有文化生意人的特质。
48:06 人生无白走之路
对话围绕个人职业生涯转变展开,分享了小藏创立关注古建筑的播客《门道》的经历。强调了人生经验的积累与未来机遇之间的联系,指出即使初期遭遇挑战,也能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提及记者职业目标与中国新闻奖,以及如何在追求荣誉与实现个人价值间找到平衡。最后,通过采访知名博物馆馆长和学者,阐述了在快速发展的领域中保持清醒认知的重要性,提倡长远视角下的个人与时代共鸣。
感谢《Iris的小宇宙》给我这个回忆的机会与契机。最后,这些言论,是我的经历,也是我的个人观点。仅此而已。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汤姆_ucsu
21小时前
浙江
3
这一期很有意思。华与华的成功,可能某种程度也是和时代背景有关,伴随着大批量的民企崛起而出众。

职场观察猿Daniel
21小时前
北京
3
真是没想到啊哈哈,这不得码住了听👂👂👂

softerstill
18小时前
江苏
2
虽然说只在华与华上了一年班,但很像是华与华派过来的🤔

mojorock
19小时前
浙江
2
居然来了一句,你为什么不抄呢?说的这么理所当然!原来创意 审美也是预制菜啊,恶心🤢 听不下去了,这个女嘉宾三观有问题

霸王吮指原味麦旋风
21小时前
江苏
1
世界真奇妙。。。
西泠女子
20小时前
浙江
1
更好的了解小藏,果然优秀的人起步就高
財迷南瓜
20小时前
甘肃
1
准备与机遇相遇!

小天才涛涛
21小时前
北京
1
咱俩什么时候串一下!

安云雀
19小时前
北京
0
被标题拉进来,但对话磕磕巴巴,很影响好感度和对核心内容的理解。后期努努力,可以让听感更顺畅。加油。

姿宁
16小时前
英国
0
这种成功学大概就是不管你拿多么恶心的广告污染我的审美,但是占据了大脑的背景音就是参与了消费行为的塑造,而坐上了时代的电梯参与了民营企业的快速成长,就要鼓吹下自己的跳高破了世界纪录。和西贝的老板一样,怎么来的就怎么还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