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129分钟
播放:
3,865
发布:
5天前
主播...
简介...
今天这期内容,带大家探索一下,神秘的以色列科技。
嘉宾是耀途资本的创始合伙人杨光。
Eric 的投资生涯起步于以色列基金Infinity Group,他曾亲历以色列科技风靡全球、并被欧美大厂争相收购的时代。2015年,他和Infinity的同事Jerry 共同创立了耀途资本,十年来专注于硬科技的早期投资。
他的投资生涯经历了几个阶段:
阶段一:与欧美大厂抢夺以色列的前沿科技项目;
阶段二:找寻最顶尖的以色列科技创业团队,寻求参投,帮助其开拓中国市场。同时,也copy to china,在中国找寻类似方向、人事匹配的top团队;
阶段三:随着以色列的战争、中美局势紧张,以及中国本土科技与供应链创新越来越耀眼,耀途坚持更加产业化的打法,并保持对全球范围内华人创业的关注。
这是一个非典型美元基金&人民币基金的十年:两个非金融出身、无耀眼光环的理工科年轻人闯入VC行业,经过大浪淘沙,在整个中国VC行业经历巨大转变之际,仍然活在牌桌上。其中,既有硬科技领域的扎实积累、方法论,也能看出,他们充分利用了中国市场和人才。
这期内容中有大量对于以色列科技创新的描述,是中文世界里及其罕见的信息;同时,也提到了诸多硬科技公司的名字,无意中描摹了中国最前列科技创新者所经历的十年浪潮~
本期嘉宾: 杨光(耀途资本 创始合伙人)
本期Shownotes:
Part 1. 关于杨光:一名拥有全球化梦想的交大毕业生的10年
03:46 从欧姆龙、微软,到韩国SK,20年前的高科技与全球化
07:02 加入一家以色列基金:老板是退役战斗机飞行员
09:14 胶囊胃镜,许多生活中的创新都是以色列人发明的
11:00 办公室选址,特意选在犹太难民纪念馆附近
Part 2. 关于硬科技投资:只扣动一次板机
14:06 硬科技的早期充满不确定性,需要坚韧的创始人精神(以盛科网络为例)
19:21 “对人的判断,非常非常重要”
22:06 “我要是变现了8000万,还创什么业?”——硬科技投资是capital intensive(资本密集型),上限要足够高,才有投资的价值
25:55 硬科技企业烧钱,烧出了科技人才
Part 3. 以色列的创新氛围、社会责任感及投资启示
26:59 第一次去以色列:一个极其朴素的国度,“以色列人认为物质都带不走”
28:37 表面上以色列人很乐观,实际上很悲观:“我们只要输一次战争,国家就没了”
29:15 常常见到六七十岁的创始人,“有一个人在讲PPT时已经帕金森了”
30:06 “那个时间点,我们看见了第二个硅谷”
30:55 知名以色列公司 Mobileye 的创立故事
33:00 从与欧美大厂争抢高价值项目,到扶持中国人才复制同类方向
34:32 以色列,硅谷大厂的技术进货市场
38:51 受市场所限,以色列科技更擅长从0到1,出路都是被收购
39:48 英伟达收购的迈络思,也是以色列企业
41:52 受以色列的启发,耀途很早就布局了 AI 基建
42:24 中国有着最卷的下游市场,硬科技需要这样的市场做early adoption(早期应用)
43:54 捕风者,等风来——优秀的人才对市场的认知是很深刻的
45:12 技术的发散与收敛:复盘失败案例,那些被验伪的需求(Magicleap、光波导与Controller)
46:40 要投 must have technology(必需品科技)
47:30 Habana 创立于2016 ,2019 年卖给了英特尔——以色列公司在并购退出方面也十分老道
49:20 战争前,科技大厂很愿意把一部分科研创新放在以色列
50:23 英伟达花了69亿买迈洛思,我们立刻去博通里找优秀的华人
Part 4. 成立耀途:海内外技术和创业模式正在发生变化
54:54 2015 是个好时机,VC 2.0 时代开启
57:55 两个没有背景的31岁年轻人,早期募资艰难:我们一遍遍地带企业家们去以色列游学…
01:04:02 以色列,地中海边的一个美丽国度:为什么一个1000 万人口的国家会有如此强的创新力?
01:04:29 中东MIT:70% 的上市公司 CEO / CTO 来自 Technion
01:05:07 安息日的晚宴:10岁不到的孩子讲的圣经故事,震撼了所有大人
01:08:31 第一期基金格外艰难,也格外珍惜
01:08:44 投资伏达半导体:无线快充,挑战两倍于苹果的充电速率
01:13:14 市场竞争倒逼中国创新,国产手机许多方面已甩掉苹果
01:15:40 海外技术+中国市场,早期产业资源如何布局?
Part 5. 硬科技的投资判断:早期技术趋势的辨别 & 全球局势洞悉
01:19:44 2017年,市场都在做机械激光雷达,为什么敢投固态激光雷达?
01:22:18 一个错误复盘:没想到中国新能源车崛起得如此之快
01:26:49 投以色列公司没有错,但应在中国也投至少一家
01:28:29 “硬科技投资就像开卷考试?”“仍然会存在超纲类的投资”
01:30:47 从一个充分全球化的时代,到逆全球化掀开序幕:耀途开始更注重全球华人的创业
Part 6. 从极夜到极昼,创业公司与投资机构,如何穿越周期?
01:35:06 2022,硬科技从极夜到极昼,“portfolio 的账面增值在快速提升”,但我们没有那么开心…
01:36:34 赛道爆火后,创业公司要如何消化过高的估值?
01:36:49 “中国投资行业,很多时候是情绪驱动”
01:42:00 投资人往往会在熟悉的赛道中过于谨慎,而在陌生的赛道中过于激进
01:42:26 今天,创业公司的死亡谷是什么?
01:48:07 谈硬科技的并购卡点:海外的「acquire hire」、国内的差异化定价与中国的审核机制
01:51:02 募资的挑战再次出现,耐心资本难拿,但耀途还是找到了长期看好中国的投资人
02:00:55 开源改写了中国 AI
02:04:04 谈 AI 泡沫:过多的资源投入到具身智能行业中,会造成一定的浪费
02:07:21 今天的环境可能很难保持充分的乐观,但坚守换来的价值,还是有充分的斗志留在这个行业……
加听友群👇
关于主理人卫诗婕:早年任职于《人物》、GQ报道、字节跳动。代表作:《ofo的终场战事》、《罗永浩:薛定谔的理想主义》、《朱一旦的枯燥生活》、《中东社交十年风云:金矿、折戟、浪潮再起》、《下一站,沙特》等。作品曾获虎嗅2024年度作者、金字节奖年度新锐作者、网易非虚构文学奖年度作者、全球真实故事奖中文报道十佳。
有关「商业漫谈」:努力做最有生命力的科技商业访谈关注科技、商业、人文,致力于记录时代的商业史。聚焦商业趋势、伦理、竞争、价值。
嘉宾是耀途资本的创始合伙人杨光。
Eric 的投资生涯起步于以色列基金Infinity Group,他曾亲历以色列科技风靡全球、并被欧美大厂争相收购的时代。2015年,他和Infinity的同事Jerry 共同创立了耀途资本,十年来专注于硬科技的早期投资。
他的投资生涯经历了几个阶段:
阶段一:与欧美大厂抢夺以色列的前沿科技项目;
阶段二:找寻最顶尖的以色列科技创业团队,寻求参投,帮助其开拓中国市场。同时,也copy to china,在中国找寻类似方向、人事匹配的top团队;
阶段三:随着以色列的战争、中美局势紧张,以及中国本土科技与供应链创新越来越耀眼,耀途坚持更加产业化的打法,并保持对全球范围内华人创业的关注。
这是一个非典型美元基金&人民币基金的十年:两个非金融出身、无耀眼光环的理工科年轻人闯入VC行业,经过大浪淘沙,在整个中国VC行业经历巨大转变之际,仍然活在牌桌上。其中,既有硬科技领域的扎实积累、方法论,也能看出,他们充分利用了中国市场和人才。
这期内容中有大量对于以色列科技创新的描述,是中文世界里及其罕见的信息;同时,也提到了诸多硬科技公司的名字,无意中描摹了中国最前列科技创新者所经历的十年浪潮~
本期嘉宾: 杨光(耀途资本 创始合伙人)
本期Shownotes:
Part 1. 关于杨光:一名拥有全球化梦想的交大毕业生的10年
03:46 从欧姆龙、微软,到韩国SK,20年前的高科技与全球化
07:02 加入一家以色列基金:老板是退役战斗机飞行员
09:14 胶囊胃镜,许多生活中的创新都是以色列人发明的
11:00 办公室选址,特意选在犹太难民纪念馆附近
Part 2. 关于硬科技投资:只扣动一次板机
14:06 硬科技的早期充满不确定性,需要坚韧的创始人精神(以盛科网络为例)
19:21 “对人的判断,非常非常重要”
22:06 “我要是变现了8000万,还创什么业?”——硬科技投资是capital intensive(资本密集型),上限要足够高,才有投资的价值
25:55 硬科技企业烧钱,烧出了科技人才
Part 3. 以色列的创新氛围、社会责任感及投资启示
26:59 第一次去以色列:一个极其朴素的国度,“以色列人认为物质都带不走”
28:37 表面上以色列人很乐观,实际上很悲观:“我们只要输一次战争,国家就没了”
29:15 常常见到六七十岁的创始人,“有一个人在讲PPT时已经帕金森了”
30:06 “那个时间点,我们看见了第二个硅谷”
30:55 知名以色列公司 Mobileye 的创立故事
33:00 从与欧美大厂争抢高价值项目,到扶持中国人才复制同类方向
34:32 以色列,硅谷大厂的技术进货市场
38:51 受市场所限,以色列科技更擅长从0到1,出路都是被收购
39:48 英伟达收购的迈络思,也是以色列企业
41:52 受以色列的启发,耀途很早就布局了 AI 基建
42:24 中国有着最卷的下游市场,硬科技需要这样的市场做early adoption(早期应用)
43:54 捕风者,等风来——优秀的人才对市场的认知是很深刻的
45:12 技术的发散与收敛:复盘失败案例,那些被验伪的需求(Magicleap、光波导与Controller)
46:40 要投 must have technology(必需品科技)
47:30 Habana 创立于2016 ,2019 年卖给了英特尔——以色列公司在并购退出方面也十分老道
49:20 战争前,科技大厂很愿意把一部分科研创新放在以色列
50:23 英伟达花了69亿买迈洛思,我们立刻去博通里找优秀的华人
Part 4. 成立耀途:海内外技术和创业模式正在发生变化
54:54 2015 是个好时机,VC 2.0 时代开启
57:55 两个没有背景的31岁年轻人,早期募资艰难:我们一遍遍地带企业家们去以色列游学…
01:04:02 以色列,地中海边的一个美丽国度:为什么一个1000 万人口的国家会有如此强的创新力?
01:04:29 中东MIT:70% 的上市公司 CEO / CTO 来自 Technion
01:05:07 安息日的晚宴:10岁不到的孩子讲的圣经故事,震撼了所有大人
01:08:31 第一期基金格外艰难,也格外珍惜
01:08:44 投资伏达半导体:无线快充,挑战两倍于苹果的充电速率
01:13:14 市场竞争倒逼中国创新,国产手机许多方面已甩掉苹果
01:15:40 海外技术+中国市场,早期产业资源如何布局?
Part 5. 硬科技的投资判断:早期技术趋势的辨别 & 全球局势洞悉
01:19:44 2017年,市场都在做机械激光雷达,为什么敢投固态激光雷达?
01:22:18 一个错误复盘:没想到中国新能源车崛起得如此之快
01:26:49 投以色列公司没有错,但应在中国也投至少一家
01:28:29 “硬科技投资就像开卷考试?”“仍然会存在超纲类的投资”
01:30:47 从一个充分全球化的时代,到逆全球化掀开序幕:耀途开始更注重全球华人的创业
Part 6. 从极夜到极昼,创业公司与投资机构,如何穿越周期?
01:35:06 2022,硬科技从极夜到极昼,“portfolio 的账面增值在快速提升”,但我们没有那么开心…
01:36:34 赛道爆火后,创业公司要如何消化过高的估值?
01:36:49 “中国投资行业,很多时候是情绪驱动”
01:42:00 投资人往往会在熟悉的赛道中过于谨慎,而在陌生的赛道中过于激进
01:42:26 今天,创业公司的死亡谷是什么?
01:48:07 谈硬科技的并购卡点:海外的「acquire hire」、国内的差异化定价与中国的审核机制
01:51:02 募资的挑战再次出现,耐心资本难拿,但耀途还是找到了长期看好中国的投资人
02:00:55 开源改写了中国 AI
02:04:04 谈 AI 泡沫:过多的资源投入到具身智能行业中,会造成一定的浪费
02:07:21 今天的环境可能很难保持充分的乐观,但坚守换来的价值,还是有充分的斗志留在这个行业……
加听友群👇
关于主理人卫诗婕:早年任职于《人物》、GQ报道、字节跳动。代表作:《ofo的终场战事》、《罗永浩:薛定谔的理想主义》、《朱一旦的枯燥生活》、《中东社交十年风云:金矿、折戟、浪潮再起》、《下一站,沙特》等。作品曾获虎嗅2024年度作者、金字节奖年度新锐作者、网易非虚构文学奖年度作者、全球真实故事奖中文报道十佳。
有关「商业漫谈」:努力做最有生命力的科技商业访谈关注科技、商业、人文,致力于记录时代的商业史。聚焦商业趋势、伦理、竞争、价值。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亦云云云云
5天前
中国香港
7
26:35 这个点好牛,互联网公司其实本质还是服务业,但是科技公司是属于制造业,而如果大家都去服务业了,其实很多技术的发展会停滞,但是如果制造业有非常多的人才,其实可以带来一种增量的提升,而如果把钱投入制造业中,哪怕企业失败了,也为社会培养了更多制造业的人才,最起码我们想要做到的是做大盘子,创造新盘子的事情,而不是把钱花在如何抢占当下这个蛋糕的份额!长远的眼光!
leileimary
5天前
上海
5
听得最累的一期(非常棒),嘉宾讲的干货好多

立善
4天前
上海
3
哇,真硬核的访谈,一线有神灵,太感谢卫老师的访谈了。二级🐶向一级大佬🫡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期待我们的硬科技也越来越好,创业者值得🫡
部分笔记📚
🚀 中国硬科技十年: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
耀途资本的投资历程映射了中国硬科技的进化轨迹:
阶段一(2011-2015):
技术引进从以色列寻找被低估的技术,拿到中国商业化
典型案例:将以色列半导体技术引入苏州,成功上市阶段
二(2015-2019):
本土化创新看到以色列前沿方向,在中国寻找顶级团队复制
典型案例:受以色列AI芯片公司Habana启发,投资了AMD高管创立的汉博半导体,如今成为国内AI推理芯片头部企业
阶段三(2019至今):
产业协同中美贸易摩擦加速国产替代,建立本土化供应链
典型案例:预见无线充电趋势,投资福大半导体,帮助其突破苹果技术壁垒,进入小米、OPPO供应链中国
硬科技的独特优势:
应用驱动创新:15万价位汽车普及激光雷达,倒逼技术迭代
极致内卷:手机厂商18个月开发两款新车,而宝马、大众需要3-5年
工程师红利:过去十年工程师薪酬与海外差距缩小到20-30%
💥 AI时代的全球竞争:
中美以的不同路径阳光对全球AI发展的洞察令人深思:
以色列的隐忧:可能在AI竞赛中掉队,目前只有AI21一家代表性公司
缺乏中美那样庞大的市场和资本投入美国的技术路线
追求"State of the Art",不计成本冲向技术顶峰OpenAI、XAI、Google DeepMind等持续突破模型能力边界
中国的差异化道路:
普惠AI路线:
以DeepSeek为代表,注重低成本、可用化
开源生态:阿里通义等大模型拥抱开源,降低应用门槛
场景落地:在消费电子、汽车等领域快速实现商业化"中国在AI领域已经证明了竞争力,在极度内卷的市场能活下来的产品,去海外一定有竞争力。"
期待中国AI企业出海

bst
5天前
北京
3
这篇好厉害,希望以后更多的这种有洞见有经验有趣的投资人
Amy雯雯
4天前
上海
2
继JK和谢杨之后,新的最喜欢的一期~ 期待更多这样硬科技领域拥有全球视野的投资人来分享😊
Ryan玛卡巴卡
5天前
北京
2
午休听完了 大哥好丝滑 不愧是搞硬科技的

颍州太史
5天前
广东
2
耀途很牛的,还有白总复旦背景

都听听看看
2天前
广东
1
知识量好大的一期,嘉宾说话自带倍数hhhh

立善
4天前
上海
1
感谢杨总的分享,坚持十年 📈 穿越周期的投资智慧:
在泡沫中寻找真金 经历十年风雨,杨总分享了宝贵的投资经验:
判断创始人的秘诀:
非正式场合观察:散步、吃饭时的真实反应
关键问题:如果变现8000万,你还会创业吗?
细节洞察:对企业设想的天花板,面对挫折的应对方式
应对泡沫的策略:
2021-2022年AI芯片估值虚高,部分公司估值达20亿美金
差异化定价:后期投资人拿一倍,中期拿年化8%,早期拿两倍
创始人回购:卖老股资金借回公司,保持估值同时获得现金流
并购市场的挑战:海外常见"Acquire for Hire"模式:
1亿美金收购50人团队
中国现状:
杀价严重,常按累计融资额定价,缺乏对人才的尊重硬科技并购应该给创始人体面退出的方式,这样才能鼓励更多人投身创新。
🌟 十年创业感悟:
保持初心,活在牌桌上从2015年创立耀途资本,杨总和合伙人Jerry经历了中国VC行业的巨大转变。
最难忘的时刻是创业初期在特拉维夫跑步时,两人讨论第一个基金是募2000万还是5000万人民币的场景。
"再难也不会比我们刚起步的那两三年难,今天我们还有充分的斗志在这个行业。"
十年间,他们从两个非金融出身的理工科年轻人,成长为硬科技投资领域的老兵。
他们的故事证明:在VC行业,活下来本身就是一种胜利,而支撑他们走下去的,是对科技的信仰和对创新的执着。
🫡致敬🫡致敬🫡致敬 遵循内心calling,唯有热爱才能抵御岁月漫长🥰这样的漫谈也是一种热爱❤️
一期一会,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HD623819s
4天前
陕西
1
讲的很棒!对科技投资有很深的理解👍👍👍
亦云云云云
5天前
中国香港
1
1:48:07 这个真的是中国企业可以学习的地方,其实听过很多中外的对比,发现中国的发展速度确实是其他的一些国家难以比拟的,但是很多的制度上,企业的运作模式上,国外的企业都比中国好太多,希望以后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之后,这些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的解决吧!
哈勃Bob
1天前
北京
0
内容好丰富 让我好好学习了中国硬科技
主持人和受邀人在投资领域的沉淀都好牛
好节目啊 赞👍🏻👍🏻👍🏻👍🏻

黑羽快斗
1天前
江苏
0
很聪明
许维在湖畔第六年
2天前
浙江
0
盛科的剑勇哥也是我招进湖畔的😎
Alex_Z
3天前
日本
0
以色列最近的行为就是种族灭绝 当年被屠者,先变成了屠者,真是可怕

星辰大海在哪里
4天前
上海
0
老高确实是一个优秀的以色列人

冬阳Sunshine
4天前
北京
0
嘉宾的思考真不错,有可分享的社交媒体账号吗,即刻,X,神马的~

颍州太史
5天前
广东
0
英菲尼迪,后来被华发收购了,变成国资控股后就没有什么声音了
小考拉Steve
5天前
美国
0
Free Palestine!
leileimary
5天前
上海
0
对了,那天经过五角场即刻和小宇宙在一起的logo引起了我的注意。结果回来一查,这两家是一个老板。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