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41分钟
播放:
150
发布:
4周前
主播...
简介...
这一期是我的单口,讲述“爱”/“亲密关系”这个宏大命题,以及一些心理学相关的知识。
有提到社交媒体上常出现的“回避型依恋”、"焦虑型依恋”,以及关于爱的语言,它给我们带来的创伤,还有在亲密关系中语言起到的作用等等。
如果你对“被爱是不是有条件的”、“一个人怎样才值得被爱”这样的话题感兴趣,那么这一期或许会对你有帮助。
【本期你可以听到的观点】
1.人可以去主动选择接受怎样的所谓“有条件的爱”。
2.长期回避会导致一个人对快乐与痛苦的麻木;焦虑在经历反复创伤失望后,也会形成回避机制。
3.经济学式的“权衡利弊”虽避免短期受伤,却错失体验生命深度的可能。
4.即使结局刺痛(被拒/背叛),投入的过程让人更了解自己,获得承受痛苦的能力。
5.承认脆弱是一种人性,而不是缺陷。
【本期时间轴】
-PART 1 回避型依恋与焦虑型依恋的互相吸引机制
01:00 节目开始,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什么是焦虑型人格与回避型依恋人格?他们之间为什么互相吸引?
08:18 爱总是难以流向那些更缺爱的人,我们该如何接受这种失落?
10:45 心理学所提到的“自我同情”的力量,以及神经科学领域上解释依恋机制的情绪反应,以及如何重塑。
-PART 2 无条件的爱与有条件的爱
14:25 感到人生非常荒诞的时刻,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枚巧克力是什么。
16:20 《心灵奇旅》中22的自我批评,它没有体会过完整的人生,以及无条件的爱,所以它的内心充满了攻击性。
“I am not good enough,nope,no.I need to fill out that last box. You are dishonest, all you make are bad decisions.You are unwise and you won't make it in the world,you are so selfish,and no one want to be around you,loser!The world need the remarkable people,and you are the least remarkable soul I've met.You'll never find your spark,imbecile.”
20:00 不抱有任何期待的爱存在吗?该怎样平衡所谓的期待的爱,怎样做出选择。
-PART 3 语言如何影响我们对爱的观念
25:12 “我们”相比“我”更能拉进2个人的距离。
26:12 语言在爱中扮演巨大的作用,影响一个人的气质。
28:50 为什么人会困在一种“语言困境”中,并自我验证。比如“我是一个没有心的人”、“这条路我还要走很远”、“为什么我连这种事儿都做不好?”、“我不应该有情绪”。
-PART 4 爱的结局与代价
33:00 如果一个人只爱自己,受到伤害后只把自己缩起来,那他的能量就只能自给自足。如果他愿意把能量分给这个宇宙一部分,或许他能变得更加丰盈。
35:22 或许我们需要在年轻的时候体验到某种“刺痛”,这样才会学会珍惜,人的某种韧性与“积极错觉”。
37:14 因为这篇稿子,主播感到幸运。第一次在北京降落时,眼泪不自觉的往下流。
38:55 所谓人类社会构建的爱的结局——本期结语。
【本期你可以听到的金句】
1.你不应该感谢自己给予乞丐善意,而应感谢乞丐给你释放善意的机会。
2.人都是会死去的,只有回忆是无价的。如果因为没有结果就不随意开始的人生是很可悲的。
3.很多话不说出口就不会成为具体的问题,但你说出口后,就会开始重视它。
4.无条件意味着你不需要做到什么,不需要证明什么,不需要承担什么;无论岁月如何使你苍老,无论你踏足山巅还是跌入低谷,也无论你想要实现的梦想多么遥远,与距离,金钱,容貌,财富,地位都没有关系,是时间无法改变的。
5.因为我们都经历过某种刺痛,所以可以更好的抵达彼岸。
【本期出现的作品】
1.电影《爱乐之城》
2.电影《心灵奇旅》
3.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
4.书籍《Self-Compassion》
【本期出现的音乐】
1.一生有你- 水木年华
2.Empty- Greg Mckay
3.less - Nils Frahm
4.some - Nils Frahm
5.Epiphany- 电影《心灵奇旅》
6.Mia & Sebastian's theme-电影《爱乐之城》
7.好久不见(升调)- 陈奕迅
文案:Rain
剪辑:Rain
个人公众号:《无名二十岁》
如果喜欢这期节目,可以以任何方式告诉我们,欢迎点赞收藏转发!大家的支持就是更新最大的动力~
播客「二拾青年」新建立了听友群,欢迎大家加入~可以通过添加我本人的微信扫码邀请!
「二拾青年」是一档聚焦于当代青年问题,个人成长的播客节目。
记录这个时代普通人的思考,分享20+青年们的所见所得,希望解决一些困惑,带来一些启发。
「关于主播」
杨雨:INFJ,关注电影、哲学、社会、历史。一名在破碎与悲观中重建的人,想在有生之年帮助到很多人的人,不断探索生命可能的人。
有提到社交媒体上常出现的“回避型依恋”、"焦虑型依恋”,以及关于爱的语言,它给我们带来的创伤,还有在亲密关系中语言起到的作用等等。
如果你对“被爱是不是有条件的”、“一个人怎样才值得被爱”这样的话题感兴趣,那么这一期或许会对你有帮助。
【本期你可以听到的观点】
1.人可以去主动选择接受怎样的所谓“有条件的爱”。
2.长期回避会导致一个人对快乐与痛苦的麻木;焦虑在经历反复创伤失望后,也会形成回避机制。
3.经济学式的“权衡利弊”虽避免短期受伤,却错失体验生命深度的可能。
4.即使结局刺痛(被拒/背叛),投入的过程让人更了解自己,获得承受痛苦的能力。
5.承认脆弱是一种人性,而不是缺陷。
【本期时间轴】
-PART 1 回避型依恋与焦虑型依恋的互相吸引机制
01:00 节目开始,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什么是焦虑型人格与回避型依恋人格?他们之间为什么互相吸引?
08:18 爱总是难以流向那些更缺爱的人,我们该如何接受这种失落?
10:45 心理学所提到的“自我同情”的力量,以及神经科学领域上解释依恋机制的情绪反应,以及如何重塑。
-PART 2 无条件的爱与有条件的爱
14:25 感到人生非常荒诞的时刻,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枚巧克力是什么。
16:20 《心灵奇旅》中22的自我批评,它没有体会过完整的人生,以及无条件的爱,所以它的内心充满了攻击性。
“I am not good enough,nope,no.I need to fill out that last box. You are dishonest, all you make are bad decisions.You are unwise and you won't make it in the world,you are so selfish,and no one want to be around you,loser!The world need the remarkable people,and you are the least remarkable soul I've met.You'll never find your spark,imbecile.”
20:00 不抱有任何期待的爱存在吗?该怎样平衡所谓的期待的爱,怎样做出选择。
-PART 3 语言如何影响我们对爱的观念
25:12 “我们”相比“我”更能拉进2个人的距离。
26:12 语言在爱中扮演巨大的作用,影响一个人的气质。
28:50 为什么人会困在一种“语言困境”中,并自我验证。比如“我是一个没有心的人”、“这条路我还要走很远”、“为什么我连这种事儿都做不好?”、“我不应该有情绪”。
-PART 4 爱的结局与代价
33:00 如果一个人只爱自己,受到伤害后只把自己缩起来,那他的能量就只能自给自足。如果他愿意把能量分给这个宇宙一部分,或许他能变得更加丰盈。
35:22 或许我们需要在年轻的时候体验到某种“刺痛”,这样才会学会珍惜,人的某种韧性与“积极错觉”。
37:14 因为这篇稿子,主播感到幸运。第一次在北京降落时,眼泪不自觉的往下流。
38:55 所谓人类社会构建的爱的结局——本期结语。
【本期你可以听到的金句】
1.你不应该感谢自己给予乞丐善意,而应感谢乞丐给你释放善意的机会。
2.人都是会死去的,只有回忆是无价的。如果因为没有结果就不随意开始的人生是很可悲的。
3.很多话不说出口就不会成为具体的问题,但你说出口后,就会开始重视它。
4.无条件意味着你不需要做到什么,不需要证明什么,不需要承担什么;无论岁月如何使你苍老,无论你踏足山巅还是跌入低谷,也无论你想要实现的梦想多么遥远,与距离,金钱,容貌,财富,地位都没有关系,是时间无法改变的。
5.因为我们都经历过某种刺痛,所以可以更好的抵达彼岸。
【本期出现的作品】
1.电影《爱乐之城》
2.电影《心灵奇旅》
3.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
4.书籍《Self-Compassion》
【本期出现的音乐】
1.一生有你- 水木年华
2.Empty- Greg Mckay
3.less - Nils Frahm
4.some - Nils Frahm
5.Epiphany- 电影《心灵奇旅》
6.Mia & Sebastian's theme-电影《爱乐之城》
7.好久不见(升调)- 陈奕迅
文案:Rain
剪辑:Rain
个人公众号:《无名二十岁》
如果喜欢这期节目,可以以任何方式告诉我们,欢迎点赞收藏转发!大家的支持就是更新最大的动力~
播客「二拾青年」新建立了听友群,欢迎大家加入~可以通过添加我本人的微信扫码邀请!
「二拾青年」是一档聚焦于当代青年问题,个人成长的播客节目。
记录这个时代普通人的思考,分享20+青年们的所见所得,希望解决一些困惑,带来一些启发。
「关于主播」
杨雨:INFJ,关注电影、哲学、社会、历史。一名在破碎与悲观中重建的人,想在有生之年帮助到很多人的人,不断探索生命可能的人。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