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74分钟
播放:
264
发布:
2周前
简介...
【本期音乐】
Takes me back home, by Wasia Project
【本期主播】
Eve & Iris
【本期内容】
第一部分:像颂钵一样的余韵,像糯米一样的瓷实
00:21 “名著感”满满的一本书,密密地透露着厚重和从容。
02:05 一套被不断温习的新语言,一段六代人跨越七八十年的故事,在生死之间高速切换
07:28 每个章节开头的文字紧密又工整,中间部分则是温柔、稳当又亲切。
16:21 我们忍不住想——为什么这个故事,明明那么好,却又不算“新”呢?
第二部分:进入书中,分享我们俩各自喜欢的三个片段
全书分为四个主要章节,分别是清晨、正午、黄昏和半个月亮。
20:31 选自第37页——像刚分娩的女人
“河流开始的笔直的,接着微微有了弯曲,随着弯曲度加大,水流急了,河也宽起来了。最后到转弯的地方,堪达罕河就像刚分娩的女人一样,在它旁边溢出一个椭圆的小湖泊,而它的主流,仍然一门心思地向前。”
从“河流像母亲”到“堪达罕河像刚分娩的女人”,比喻一下子有了温度和体温。那种灵性,是一个跟爸爸去打猎的小女孩才能捕捉到的——不受性别、年龄限制,纯粹又坦荡。
26:10 选自第38页,月亮在天上,在水里
“为了避免犯困,我就让头不停地运动着,先仰头看一眼天上的月亮,然后再低头看一眼水中的月亮。看完了水中的月亮,再抬头看天上的月亮。一会觉得天上的月亮更亮,一会又觉得水里的月亮更明净。一会觉得天上的月亮大,一会又觉得水里的月亮大。后来起了一阵风,天上的月亮还是老样子,可是水中的月亮却起了满脸的皱纹,好像月亮在瞬间老了。也就是在那个时刻,我懂得真正长生不老的是天上的东西,水中的投影不管有多么美,它都是短命的。我想起尼都萨满说列娜是和天上的小鸟在一起了,就觉得她是去了一个好地方,而不怕再想起她了。”
孩子的视角,把哀悼变得轻盈又自然。用孩童的眼睛看世界的变化,自然地接受,自然地消化,也就能更平静地面对生命的离开。
33:29 选自第57页,孩子般顶着花篮的母亲
“她说,把伊兰留给我吧。尼都萨满就收起了刀子。母亲领着伊兰,最先离开了父亲,那时风葬的仪式还没开始呢。尼都萨满怕母亲寻死去了,就让依芙琳跟着她。事后依芙琳对大家说,达玛拉在回营地的途中是一路走,一路玩,就像个孩子似的,碰到蝴蝶捉蝴蝶,碰到鸟儿学鸟叫,碰到野花就采上一枝,插到头上。所以到了营地的时候,她满头都是花,就像顶着个花篮。只是到了营地的时候,她不肯进希楞柱,她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她叫着林克的名字,说,你不在了,我不愿意进去,我嫌里面冷清啊。”
当所有人都在“告别”生命的时候,母亲是在“接受”,甚至“创造”爱人的生命全新的样子。因为母亲,父亲变成了蝴蝶、野花、世间万物。这些色彩慢慢积聚到母亲的头上,好像代替父亲心疼着、陪伴着母亲。
42:31 选自第211页,愚痴的安草儿
“我把安草儿留在身边,因为我知道,一个愚痴的孩子,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地方,会遭到其他孩子怎样的耻笑和捉弄。我不想让他受到那样的羞辱。在山中,他的愚痴与周围的环境是和谐的,因为山和水在本质上也是愚痴的。山总是端坐在一个地方,水呢,它总是顺流而下而下。”
依旧是把人的品质放进了山水里。“愚痴”在这里不是贬义,而是一种和山水一样的纯粹。山的静、水的动,都能容纳这样的单纯。山水可以愚痴,人也可以愚痴,其实说明“愚痴”在这里,也指大智若愚。
52:40 选自第244页,依莲娜的皮毛画
“依莲娜终于有一天辞了职,带着她的行李回到我们中间。我问她为什么回来了?她对我说,她厌倦了工作,厌倦了城市,厌倦了男人。她说她已经彻底领悟了,让人不厌倦的只有驯鹿、树木、河流、月亮和清风。她这次回来以后,不再使用油彩作画。她开始做皮毛镶嵌画。她把驯鹿和堪达罕的皮毛,依据颜色的差异,裁剪成不同的形状,然后把它们连缀到一起,做成皮毛画。这样的画是以棕黄色和浅灰色为主色调的,画的上部通常是天空和云朵,下部是起伏的山峦或者是弯曲的河流,中间呢,永远是千姿百态的驯鹿。说真的,从依莲娜做皮毛画的那天开始,我的心就不安宁。因为我觉得那些皮毛是有灵性的,让它们做成衣服,为人遮风挡雨,带来温暖,它们也许是心甘情愿的;但一旦你是为了取悦别人的眼睛而把它们弄“得支离破碎,让它成为画悬挂起来,那些皮毛可能就会愤怒。”
用少数珍贵的东西做成艺术——到底是文化的延续,还是掠夺?依莲娜的皮毛画美得令人不安。
01:04:05 第250页,小小的乡,大大的城
“一天就要过去了,天已黑了,我的故事也快讲完了。达吉亚娜他们一定到了布苏了。激流乡现在已是一座空城,那里没有我们的人了。这个小小的乡在我眼里就是一座很大很大的城,我忘不了在商店所看到的那两匹布,一匹青蓝,一匹乳黄,它们一明一暗地站在那里,就像黑夜和黎明。”
在这段口头史诗的尽头,时间过去,小小的乡变成了“大大”的城。这里的“大”并不是指这个地方有多大,而是这个地方容纳的记忆有多大。两匹布一明一暗,就像把温暖、萧瑟、悲喜全都织进去了。
Takes me back home, by Wasia Project
【本期主播】
Eve & Iris
【本期内容】
第一部分:像颂钵一样的余韵,像糯米一样的瓷实
00:21 “名著感”满满的一本书,密密地透露着厚重和从容。
02:05 一套被不断温习的新语言,一段六代人跨越七八十年的故事,在生死之间高速切换
07:28 每个章节开头的文字紧密又工整,中间部分则是温柔、稳当又亲切。
16:21 我们忍不住想——为什么这个故事,明明那么好,却又不算“新”呢?
第二部分:进入书中,分享我们俩各自喜欢的三个片段
全书分为四个主要章节,分别是清晨、正午、黄昏和半个月亮。
20:31 选自第37页——像刚分娩的女人
“河流开始的笔直的,接着微微有了弯曲,随着弯曲度加大,水流急了,河也宽起来了。最后到转弯的地方,堪达罕河就像刚分娩的女人一样,在它旁边溢出一个椭圆的小湖泊,而它的主流,仍然一门心思地向前。”
从“河流像母亲”到“堪达罕河像刚分娩的女人”,比喻一下子有了温度和体温。那种灵性,是一个跟爸爸去打猎的小女孩才能捕捉到的——不受性别、年龄限制,纯粹又坦荡。
26:10 选自第38页,月亮在天上,在水里
“为了避免犯困,我就让头不停地运动着,先仰头看一眼天上的月亮,然后再低头看一眼水中的月亮。看完了水中的月亮,再抬头看天上的月亮。一会觉得天上的月亮更亮,一会又觉得水里的月亮更明净。一会觉得天上的月亮大,一会又觉得水里的月亮大。后来起了一阵风,天上的月亮还是老样子,可是水中的月亮却起了满脸的皱纹,好像月亮在瞬间老了。也就是在那个时刻,我懂得真正长生不老的是天上的东西,水中的投影不管有多么美,它都是短命的。我想起尼都萨满说列娜是和天上的小鸟在一起了,就觉得她是去了一个好地方,而不怕再想起她了。”
孩子的视角,把哀悼变得轻盈又自然。用孩童的眼睛看世界的变化,自然地接受,自然地消化,也就能更平静地面对生命的离开。
33:29 选自第57页,孩子般顶着花篮的母亲
“她说,把伊兰留给我吧。尼都萨满就收起了刀子。母亲领着伊兰,最先离开了父亲,那时风葬的仪式还没开始呢。尼都萨满怕母亲寻死去了,就让依芙琳跟着她。事后依芙琳对大家说,达玛拉在回营地的途中是一路走,一路玩,就像个孩子似的,碰到蝴蝶捉蝴蝶,碰到鸟儿学鸟叫,碰到野花就采上一枝,插到头上。所以到了营地的时候,她满头都是花,就像顶着个花篮。只是到了营地的时候,她不肯进希楞柱,她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她叫着林克的名字,说,你不在了,我不愿意进去,我嫌里面冷清啊。”
当所有人都在“告别”生命的时候,母亲是在“接受”,甚至“创造”爱人的生命全新的样子。因为母亲,父亲变成了蝴蝶、野花、世间万物。这些色彩慢慢积聚到母亲的头上,好像代替父亲心疼着、陪伴着母亲。
42:31 选自第211页,愚痴的安草儿
“我把安草儿留在身边,因为我知道,一个愚痴的孩子,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地方,会遭到其他孩子怎样的耻笑和捉弄。我不想让他受到那样的羞辱。在山中,他的愚痴与周围的环境是和谐的,因为山和水在本质上也是愚痴的。山总是端坐在一个地方,水呢,它总是顺流而下而下。”
依旧是把人的品质放进了山水里。“愚痴”在这里不是贬义,而是一种和山水一样的纯粹。山的静、水的动,都能容纳这样的单纯。山水可以愚痴,人也可以愚痴,其实说明“愚痴”在这里,也指大智若愚。
52:40 选自第244页,依莲娜的皮毛画
“依莲娜终于有一天辞了职,带着她的行李回到我们中间。我问她为什么回来了?她对我说,她厌倦了工作,厌倦了城市,厌倦了男人。她说她已经彻底领悟了,让人不厌倦的只有驯鹿、树木、河流、月亮和清风。她这次回来以后,不再使用油彩作画。她开始做皮毛镶嵌画。她把驯鹿和堪达罕的皮毛,依据颜色的差异,裁剪成不同的形状,然后把它们连缀到一起,做成皮毛画。这样的画是以棕黄色和浅灰色为主色调的,画的上部通常是天空和云朵,下部是起伏的山峦或者是弯曲的河流,中间呢,永远是千姿百态的驯鹿。说真的,从依莲娜做皮毛画的那天开始,我的心就不安宁。因为我觉得那些皮毛是有灵性的,让它们做成衣服,为人遮风挡雨,带来温暖,它们也许是心甘情愿的;但一旦你是为了取悦别人的眼睛而把它们弄“得支离破碎,让它成为画悬挂起来,那些皮毛可能就会愤怒。”
用少数珍贵的东西做成艺术——到底是文化的延续,还是掠夺?依莲娜的皮毛画美得令人不安。
01:04:05 第250页,小小的乡,大大的城
“一天就要过去了,天已黑了,我的故事也快讲完了。达吉亚娜他们一定到了布苏了。激流乡现在已是一座空城,那里没有我们的人了。这个小小的乡在我眼里就是一座很大很大的城,我忘不了在商店所看到的那两匹布,一匹青蓝,一匹乳黄,它们一明一暗地站在那里,就像黑夜和黎明。”
在这段口头史诗的尽头,时间过去,小小的乡变成了“大大”的城。这里的“大”并不是指这个地方有多大,而是这个地方容纳的记忆有多大。两匹布一明一暗,就像把温暖、萧瑟、悲喜全都织进去了。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