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96分钟
播放:
119
发布:
3周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Lin曾在国内从事商业咨询和品牌策划,后来赴欧洲创业,涉足餐饮和硬件产品。他曾申请研究“饮食人类学”,165人竞争一个名额未能成功。随后,他调整方向,在四十岁时用人类学方法攻读管理学博士。
拥有咨询公司背景和创业经历的Lin一直对人类学充满兴趣。在过去的咨询项目中,他通过沉浸式体验和访谈调研,为国内外品牌提供了全新的消费者洞察视角。
在研究方法上,Lin更倾向于Enactive ethnography(有时译作“具身民族志”、“亲身民族志”),强调研究者通过身体参与、感官体验和实践行动来理解研究对象的世界,而不仅依赖观察和访谈。
他以“走路”研究为例,认为要真正理解某人如何走路,不仅需要观察或询问,还需亲身跟随、用脚感受节奏、路线和身体感知,才能获得“在场”的理解。
Lin强调“问题先行,方法随问题而定”。在以“数据驱动”为主的商业世界中,他认为定性研究同样重要。定性研究的意义不在于“可复制性”或“代表性”,而在于发现可能性、意义与语境,为产品、服务设计和用户洞察带来价值。
人类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消费和商业。比如,针对最近国内的外卖大战,Lin关注的是这对饮食文化带来的冲击。他现在基本不点外卖,即使回国,也会步行到家附近的餐馆用餐。他说,走路去餐馆的过程提供了场景切换的机会,让人观察变化的世界,而不是老待在电脑屏幕前或密闭空间里。
Lin的话让我想到,在北京这样一个缺乏“步行空间”的城市里,大家对商业和政治的探讨看似热烈,但是否过于沉浸在一个又一个的密闭空间里,忙于坐地铁、坐车穿梭于不同“场子”之间,忽略了具身感受。
全球范围内,人文社会科学正面临发展的挑战。学者如何介入现实,为社会问题提供答案,不同学者有不同做法。人类学领域也有类似讨论。除了传统人类学,快速民族志、数字民族志、视觉人类学、行动人类学等新兴领域正与社会现实深入互动,有助于学科发展,也让社会受益。
Lin每周工作学习时间达80-100小时。欧洲职场并非都是悠闲的躺平地,创业圈和技术圈也有许多勤奋的人。只是法律与社会保障对员工保护更强,而工作动力往往来自内在热爱。
也许,生活越有保障的地方,人们就越倾向于为热爱而工作。
本期职场人类:
Lin - 商业人类学实践者,用民族志方法连接学术与创业,现居欧洲研究创业者身心健康。
文元 - 本职品牌公关与内容营销,期待在AI时代找到身体原力,驾驭欲望职场。
本期导航:
00:18 从国内商业咨询到欧洲创业,中年转身三次申请读博
04:09 申请饮食人类学,但在165 :1的竞争中败下阵
12:21 读人类学硕士中途退学,后转而申请商学院曲线学习人类学
16:51 用人类学的方法研究商业,这个世界是可以被解释的
25:46 没有真正的 part-time 博士,每周 80–100 小时
28:36 Enactive Ethnography:亲自去体验,用身体去感受。商学院教授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发顶刊
30:51 走路的研究:跟着人一起走,感受他们脚步的节奏、路线和途中发生的小事
34:35 定性研究的魅力: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和背后的意义
41:53 人类学在欧洲:数字民族志、快速民族志兴起,与传统长田野的碰撞
57:59 欧洲职场不全是“躺平”:创业圈和技术圈同样拼命,更多是因为热爱
01:05:57 四十岁应该在做什么?社会时钟、金钱观与生活选择
01:10:14 对消费主义保持冷淡态度的人,能做好商业研究吗?
01:12:23 带跨国公司高管进社区,让他们真切感受本地文化
01:20:22 聊山姆中国市场风波:本地农夫市场依然重要,山姆需要竞争对手制衡
01:25:46 外卖大战会如何重塑中国的饮食文化
01:28:23 走路去餐馆,不只是吃饭,还能观察街景、和店主聊天
01:30:30 步行的意义:场景切换、放空,发现城市的另一面
策划制作:职场人类学实验室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