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82分钟
播放:
2,886
发布:
4个月前
主播...
简介...
这一期播客是在4月30日录制的,就在我们聊天的过程中,一则“饿了么启动百亿补贴”的推送突然弹窗——这场始于京东高调杀回外卖市场的战役,在五一假期前夜迎来戏剧性转折。
五一期间,京东、美团和阿里巴巴这些大厂,涉及到外卖、即时零售业务的部门,估计都在加班了!
短短五天,中国即时零售版图已肉眼可见地松动:刘强东的"兄弟战术"撕开美团防线,淘宝系趁机打响补贴闪电战,而往日霸主美团的沉默反而更耐人寻味...
本期我们将穿透补贴战的火药味,从三个维度拆解牌局:
1️⃣ 创始人性格如何左右战局:刘强东的"野战派"打法 vs 王兴的"围棋逻辑" vs 阿里系的多平台协同术
2️⃣ 企业基因的明牌与暗牌:京东的供应链执念如何平衡配送时效?美团的地推铁军是否敌不过算法升级?
3️⃣ 用户端的微观战争:当"半小时达"变成基础配置,价格战之外哪些体验正在重构消费决策?
当刘强东携“兄弟”杀回外卖战场,看上去是对美团的宣战,但其实对整个即时零售版图,也产生了重塑式的影响。这期播客,我们从创始人性格、企业基因到市场策略,全方位解读这场由京东掀起,牵动美团、阿里神经的“即时零售新牌局”。
丨主播丨
陶子
丨嘉宾丨
王如晨:夸克点评创始人
苗夏丽:新闻晨报互联网工作室负责人/犀利财经主理人:苗夏丽
| 制作 |
刘是卓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 音乐、21财经APP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
联系我们:taoli1016
00:06 开场:互联网外卖战再起,刘强东高调入局
* 刘强东的高调姿态和新颖的公众沟通方式,标志着互联网巨头开始释放更积极的竞争信号。“学的开始讲话了更多了,这是个好的信号。”
02:53 互联网“下半场”:京东的战略转向与即时零售的必要性
* 互联网行业早在几年前就进入“下半场”,即时零售成为新战场。
* 京东入局即时零售是“必须要做的一个选择”
06:19 京东过往即时零售困境与美团闪购的强势崛起
* 京东收购的达达上市后业绩不佳、持续亏损,最终被京东私有化。
* 美团闪购则表现强劲,已实现盈利,对京东构成压力。
07:44 京东反击的底气:供应链、物流与达达整合
* 京东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沉淀多年的电商供应链和自建的干线物流到末端配送体系,以及对达达的整合。
* 刘强东当年力排众议重金投入物流建设,奠定了京东在品质保障和配送效率上的基础,这是其挑战即时零售的底气所在。
10:35 京东重拾生鲜业务,外卖作为流量跳板
* 外卖是京东获取流量和现金流的“踏板”,为后续拓展生鲜等更多即时零售品类做铺垫和用户心智渗透,京东具备冷链等基础设施优势。
13:08 电商巨头的新战场:京东的增长焦虑与AI故事的缺失
* 在阿里聚焦AI、拼多多发力海外的背景下,京东面临增长压力。
* 此次外卖之战被喻为“古典之战”,资本市场对其未来想象力存疑。
15:27 京东的核心竞争力:聚焦基础设施,物流利润凸显
* 京东物流已贡献集团利润的显著部分,即时零售将进一步带动物流业务增长,这才是京东真正的利润增长点。
17:17 即时零售三国杀:京东、美团、饿了么的补贴与战略
* 饿了么宣布投入百亿补贴,王如晨认为此举不易,关键看补贴如何落地,单纯C端补贴效果有限;市场格局或趋向三足鼎立。
21:26 京东1000万日单的挑战:用户体验与商户系统整合
* 京东短期内通过补贴拉升订单量显著,但补贴停止后的用户留存和向多品类转化是巨大考验,后台服务和算法能力亟待提升。
25:57 运营能力比拼:美团的用户粘性与京东的流量短板
* 美团通过多样化场景和高频服务(如单车)有效激活APP使用,用户粘性强;京东APP的运营成本,还是比较高的。
27:57 京东“品质外卖”的差异化与补贴策略的可持续性
* 京东订单密度提高有助于降低单均亏损,但达到盈亏平衡点仍有难度。
* 京东主打“品质外卖”或为一种差异化和成本可控的策略,避免全面开战。
30:51 行业背景:餐饮竞争加剧与刘强东的精准卡位
* 线下餐饮业态本身竞争激烈,线上平台加剧了这一趋势,商户对美团等平台积怨已久,为京东提供了切入点。
* 刘强东选择在零售企业倒闭潮后、关注就业和内需的节点出击,精准把握了社会情绪和政策风向。
33:41 骑手社保难题:京东的承诺与美团的压力
* 许多外卖员因成本和流动性问题不愿缴纳社保,刘强东承诺为百万骑手缴社保,无疑给美团带来巨大压力。
* 需区分全职与兼职骑手,京东的承诺若能覆盖百万新增全职骑手将是巨大投入,但也利用了政策对零工经济保障的关注。
38:20 刘强东的“兄弟”叙事与公关策略:从精英回归草根
* 刘强东近期与程维等会面、强调“兄弟情谊”,是通过柔性方式传递力量和战略意图,重塑其个人品牌。
* 刘强东从美国归来后的精英形象一度使其与基层疏离,如今重拾“兄弟”叙事,回归其更得心应手的“舒适区”。
44:24 美团的克制与刘强东的破釜沉舟
* 美团在此轮竞争中表现克制,未选择激烈情绪对抗。
* 刘强东此次以高调姿态和积极人设面对公众和战略转型,是深思熟虑后的“需要很大勇气”的决定。
48:09 刘强东的同理心与战略切入点
* 刘强东的宿迁状元、人大社会学背景及创业经历,使其对底层有深刻同理心和生存本能,精准打击商家高佣金和骑手缺保障两大美团软肋。
* 美团也喊冤表示外卖利润微薄,高佣金背后是餐饮业的整体困境,京东规模化后也可能面临类似问题。
51:24 平台经济新阶段:合规、责任与价值回归
* 平台经济已进入合规转型期,企业需在技术投入和社会责任间寻求平衡,回避的问题必须正视。
* 美团等平台一直在优化治理,但在AI浪潮和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其努力易被忽视,刘强东的挑战使其处境微妙。
54:34 王兴的沉稳与美团的潜在变革
* 王兴近年言论减少,心态或有变化,面对社会性话题,打法需调整;美团应稳健展现行动和业绩,而非陷入口水仗。
57:39 美团的护城河:供给能力与大众点评的生态价值
* 美团的两大壁垒:强大的商家供给能力和大众点评的用户内容生态,后者通过“必吃榜”等对行业影响深远。
* 回顾王兴早年“四纵三横”理论,指出大众点评在信息和社区层面为美团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和社交基础,是平台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01:00:19 “榜单经济”的威力:大众点评的内容护城河
* 美团“黑珍珠”等榜单的推出,强调其不以盈利为目的,却成功构建了内容与商家联动的生态,这是其他平台难以复制的。
* 大众点评的部分价值类比于小红书的种草功能,但大众点评与美团交易闭环的结合使其更具商业价值。
01:04:06 领导风格与人才梯队:王兴的体系与刘强东的个人英雄主义
* 王兴是深度思考的“理科生”,注重系统和逻辑,美团人才梯队明显;刘强东更像“文科生”,个人色彩浓厚,京东人才梯队相对模糊。
* 京东通过分拆上市将高管分散,虽削弱母体人才集中度,但也形成了庞大生态;刘强东对达达私有化后的直接掌控也体现其一号位决策力。
01:12:33 商户选择的本质:订单为王,京东的流量激活潜力
* 商家最终选择平台的标准是能否带来持续订单和收益,而非单纯佣金高低,这与当年淘宝面临拼多多竞争的逻辑相似。
* 京东外卖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升APP用户活跃度和使用频次,通过高频外卖带动低频电商销售,盘活流量,降低整体获客成本。
01:16:51 即时零售的复杂性:服务标准化与线下管理难题
* 线下配送会遇到各种预想不到的问题,京东在此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时间打磨服务能力和商户认可度。
01:20:05 终局展望:零售本质不变,承诺兑现是关键
* 未来电商与服务平台的界限将更模糊,前端体验趋同,后端能力形成差异化,零售本质——效率、成本、体验不变。
* 无论竞争如何,最终能让消费者、骑手、商家等生态参与者都受益,并兑现承诺,才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五一期间,京东、美团和阿里巴巴这些大厂,涉及到外卖、即时零售业务的部门,估计都在加班了!
短短五天,中国即时零售版图已肉眼可见地松动:刘强东的"兄弟战术"撕开美团防线,淘宝系趁机打响补贴闪电战,而往日霸主美团的沉默反而更耐人寻味...
本期我们将穿透补贴战的火药味,从三个维度拆解牌局:
1️⃣ 创始人性格如何左右战局:刘强东的"野战派"打法 vs 王兴的"围棋逻辑" vs 阿里系的多平台协同术
2️⃣ 企业基因的明牌与暗牌:京东的供应链执念如何平衡配送时效?美团的地推铁军是否敌不过算法升级?
3️⃣ 用户端的微观战争:当"半小时达"变成基础配置,价格战之外哪些体验正在重构消费决策?
当刘强东携“兄弟”杀回外卖战场,看上去是对美团的宣战,但其实对整个即时零售版图,也产生了重塑式的影响。这期播客,我们从创始人性格、企业基因到市场策略,全方位解读这场由京东掀起,牵动美团、阿里神经的“即时零售新牌局”。
丨主播丨
陶子
丨嘉宾丨
王如晨:夸克点评创始人
苗夏丽:新闻晨报互联网工作室负责人/犀利财经主理人:苗夏丽
| 制作 |
刘是卓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 音乐、21财经APP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
联系我们:taoli1016
00:06 开场:互联网外卖战再起,刘强东高调入局
* 刘强东的高调姿态和新颖的公众沟通方式,标志着互联网巨头开始释放更积极的竞争信号。“学的开始讲话了更多了,这是个好的信号。”
02:53 互联网“下半场”:京东的战略转向与即时零售的必要性
* 互联网行业早在几年前就进入“下半场”,即时零售成为新战场。
* 京东入局即时零售是“必须要做的一个选择”
06:19 京东过往即时零售困境与美团闪购的强势崛起
* 京东收购的达达上市后业绩不佳、持续亏损,最终被京东私有化。
* 美团闪购则表现强劲,已实现盈利,对京东构成压力。
07:44 京东反击的底气:供应链、物流与达达整合
* 京东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沉淀多年的电商供应链和自建的干线物流到末端配送体系,以及对达达的整合。
* 刘强东当年力排众议重金投入物流建设,奠定了京东在品质保障和配送效率上的基础,这是其挑战即时零售的底气所在。
10:35 京东重拾生鲜业务,外卖作为流量跳板
* 外卖是京东获取流量和现金流的“踏板”,为后续拓展生鲜等更多即时零售品类做铺垫和用户心智渗透,京东具备冷链等基础设施优势。
13:08 电商巨头的新战场:京东的增长焦虑与AI故事的缺失
* 在阿里聚焦AI、拼多多发力海外的背景下,京东面临增长压力。
* 此次外卖之战被喻为“古典之战”,资本市场对其未来想象力存疑。
15:27 京东的核心竞争力:聚焦基础设施,物流利润凸显
* 京东物流已贡献集团利润的显著部分,即时零售将进一步带动物流业务增长,这才是京东真正的利润增长点。
17:17 即时零售三国杀:京东、美团、饿了么的补贴与战略
* 饿了么宣布投入百亿补贴,王如晨认为此举不易,关键看补贴如何落地,单纯C端补贴效果有限;市场格局或趋向三足鼎立。
21:26 京东1000万日单的挑战:用户体验与商户系统整合
* 京东短期内通过补贴拉升订单量显著,但补贴停止后的用户留存和向多品类转化是巨大考验,后台服务和算法能力亟待提升。
25:57 运营能力比拼:美团的用户粘性与京东的流量短板
* 美团通过多样化场景和高频服务(如单车)有效激活APP使用,用户粘性强;京东APP的运营成本,还是比较高的。
27:57 京东“品质外卖”的差异化与补贴策略的可持续性
* 京东订单密度提高有助于降低单均亏损,但达到盈亏平衡点仍有难度。
* 京东主打“品质外卖”或为一种差异化和成本可控的策略,避免全面开战。
30:51 行业背景:餐饮竞争加剧与刘强东的精准卡位
* 线下餐饮业态本身竞争激烈,线上平台加剧了这一趋势,商户对美团等平台积怨已久,为京东提供了切入点。
* 刘强东选择在零售企业倒闭潮后、关注就业和内需的节点出击,精准把握了社会情绪和政策风向。
33:41 骑手社保难题:京东的承诺与美团的压力
* 许多外卖员因成本和流动性问题不愿缴纳社保,刘强东承诺为百万骑手缴社保,无疑给美团带来巨大压力。
* 需区分全职与兼职骑手,京东的承诺若能覆盖百万新增全职骑手将是巨大投入,但也利用了政策对零工经济保障的关注。
38:20 刘强东的“兄弟”叙事与公关策略:从精英回归草根
* 刘强东近期与程维等会面、强调“兄弟情谊”,是通过柔性方式传递力量和战略意图,重塑其个人品牌。
* 刘强东从美国归来后的精英形象一度使其与基层疏离,如今重拾“兄弟”叙事,回归其更得心应手的“舒适区”。
44:24 美团的克制与刘强东的破釜沉舟
* 美团在此轮竞争中表现克制,未选择激烈情绪对抗。
* 刘强东此次以高调姿态和积极人设面对公众和战略转型,是深思熟虑后的“需要很大勇气”的决定。
48:09 刘强东的同理心与战略切入点
* 刘强东的宿迁状元、人大社会学背景及创业经历,使其对底层有深刻同理心和生存本能,精准打击商家高佣金和骑手缺保障两大美团软肋。
* 美团也喊冤表示外卖利润微薄,高佣金背后是餐饮业的整体困境,京东规模化后也可能面临类似问题。
51:24 平台经济新阶段:合规、责任与价值回归
* 平台经济已进入合规转型期,企业需在技术投入和社会责任间寻求平衡,回避的问题必须正视。
* 美团等平台一直在优化治理,但在AI浪潮和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其努力易被忽视,刘强东的挑战使其处境微妙。
54:34 王兴的沉稳与美团的潜在变革
* 王兴近年言论减少,心态或有变化,面对社会性话题,打法需调整;美团应稳健展现行动和业绩,而非陷入口水仗。
57:39 美团的护城河:供给能力与大众点评的生态价值
* 美团的两大壁垒:强大的商家供给能力和大众点评的用户内容生态,后者通过“必吃榜”等对行业影响深远。
* 回顾王兴早年“四纵三横”理论,指出大众点评在信息和社区层面为美团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和社交基础,是平台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01:00:19 “榜单经济”的威力:大众点评的内容护城河
* 美团“黑珍珠”等榜单的推出,强调其不以盈利为目的,却成功构建了内容与商家联动的生态,这是其他平台难以复制的。
* 大众点评的部分价值类比于小红书的种草功能,但大众点评与美团交易闭环的结合使其更具商业价值。
01:04:06 领导风格与人才梯队:王兴的体系与刘强东的个人英雄主义
* 王兴是深度思考的“理科生”,注重系统和逻辑,美团人才梯队明显;刘强东更像“文科生”,个人色彩浓厚,京东人才梯队相对模糊。
* 京东通过分拆上市将高管分散,虽削弱母体人才集中度,但也形成了庞大生态;刘强东对达达私有化后的直接掌控也体现其一号位决策力。
01:12:33 商户选择的本质:订单为王,京东的流量激活潜力
* 商家最终选择平台的标准是能否带来持续订单和收益,而非单纯佣金高低,这与当年淘宝面临拼多多竞争的逻辑相似。
* 京东外卖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升APP用户活跃度和使用频次,通过高频外卖带动低频电商销售,盘活流量,降低整体获客成本。
01:16:51 即时零售的复杂性:服务标准化与线下管理难题
* 线下配送会遇到各种预想不到的问题,京东在此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时间打磨服务能力和商户认可度。
01:20:05 终局展望:零售本质不变,承诺兑现是关键
* 未来电商与服务平台的界限将更模糊,前端体验趋同,后端能力形成差异化,零售本质——效率、成本、体验不变。
* 无论竞争如何,最终能让消费者、骑手、商家等生态参与者都受益,并兑现承诺,才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