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57分钟
播放:
386
发布:
5个月前
主播...
简介...
导语
2025年3月25日下午,站在浦东新区康桥镇周邓公路5358号,抬头就能看到一幢3层建筑上“智元机器人”5个大字,这里其实是智元数采工厂。
这一天下午2点半多,我来到这里时,突然有一种“网红地”打卡的感觉,现场一波接着一波的人来参观,一楼的安保人员满头大汗,他感慨说:“今天破纪录了!现场登记的来访者有30多人!”
3月10日,智元发布智元启元Go-1大模型,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具身业务部总裁、具身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姚卯青说:“不做大模型,机器人是没有未来的”。
3月11日,智元推出了灵犀X2机器人,能玩平衡车、滑板车还能骑自行车,还能手缝葡萄皮……
3月24日晚上,智元机器人融资的消息引起了具身智能行业的关注,150亿元的估值,巨头公司腾讯的领投,都让市场对这家2023年成立、2年多时间融资了9轮的创业公司有了空前的关注。
在智元数采工厂,我在现场看到一批机器人在忙着擦桌子、倒红酒、捡垃圾、插花等动作的采集,还有一些机器人在卧室、卫生间、厨房、超市等场景下进行数据采集,现场还有一批人对人形机器人的操作进行标注,以及几个年轻的工程师在对机器人的动作进行“修正”…真是过足了眼瘾。
面对当下的这一波资本热潮,我与姚卯青展开一场对话。
亮点摘要
00:00-00:33 开场白
人工智能从数字世界向物理世界的外溢,人形机器人成为最符合人类幻想的载体。
03:09-04:04 人形机器人的资本热潮
姚卯青认为当前的资本热度可持续3-5年,政策层面正在鼓励更多风险投资,包括允许50%的投资失败。
05:23-06:11 从春晚开始的一发不可收拾的破圈
从春晚机器人表演开始,机器人技术从行业内热点转变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人们开始期待机器人进入家庭。
09:10-09:52 技术挑战与进展
在数采中心展示的倒水任务,展示了AI自适应能力,但精细任务仍在不断训练完善中。
11:32-13:15 占英伟达的具身智能大模型真机训练数据的80%
智元机器人的开源数据集被广泛使用(包括被NVIDIA使用),约占英伟达具身智能大模型的真机训练数据的80%,远超其他玩家的数据量。
14:07-15:47 用开源战略,推动创新进步
开源不仅帮助建立技术影响力,还能让用户习惯相应的模型和平台,目前智元的数据集在Hugging Face平台已被下载超过13万次。
18:07-19:39 马斯克2万美元的机器人,中国现在就能实现
中国在机器人产业链上具有明显优势,包括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和优秀的产业工人,这使得人形机器人制造成本远低于美国。
27:41-29:06 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何形成护城河?
AI能力是机器人领域最重要的护城河,与大模型行业不同,机器人的AI依赖于硬件和数据,形成了正向循环的"飞轮效应"。
34:05-36:36 2025年的哇塞时刻是什么?
希望能在工业领域实现突破性应用,让100台机器人在工厂稳定工作,用户愿意为此买单,取代人工实现经济价值。
深度洞察
* 具身智能的发展阶段
姚卯青指出,当前具身智能仍处于"GPT-1阶段",即早期萌芽期。
当前最大的限制因素是数据量,与互联网训练数据相比,机器人训练数据仍有几个数量级的差距。不过他认为,中国在硬件制造和数据采集方面的优势,将加速行业发展。
* 商业化路径与价格趋势
智元机器人计划在三年内实现盈利,价格方面将随着规模扩大而下降。
姚卯青表示,特斯拉宣称的2万美元价格点完全可行,特别是在中国的供应链优势下。关键在于找到真正有经济价值的应用场景,比如在发达国家取代高成本人工岗位。
* 人才与创新文化
作为从谷歌和自动驾驶领域转入机器人行业的创业者,姚卯青分享了关于创业环境变化的观察:与五年前相比,当前的融资环境更加严峻,但头部创业公司在吸引顶尖人才方面仍有优势。他认为新技术革命往往不是由上一代成功企业主导,而是由新玩家引领。
* 行业趋势预测
1. 技术与应用:从纯展示到实际商业应用的转变,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关键一年
2. 价格曲线:随着供应链成熟和规模扩大,人形机器人价格将大幅下降
3. 市场竞争:全球市场竞争加剧,中国企业在供应链和数据采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4. 资本趋势:政策支持风险投资,但整体融资环境仍显紧张,具身智能领域的资本热度预计持续3-5年
互动话题
你认为人形机器人最快会在哪些场景中普及?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后续视频也会更新,请关注“犀利财经”的微信公众号,以及“犀利科技”的视频号。
2025年3月25日下午,站在浦东新区康桥镇周邓公路5358号,抬头就能看到一幢3层建筑上“智元机器人”5个大字,这里其实是智元数采工厂。
这一天下午2点半多,我来到这里时,突然有一种“网红地”打卡的感觉,现场一波接着一波的人来参观,一楼的安保人员满头大汗,他感慨说:“今天破纪录了!现场登记的来访者有30多人!”
3月10日,智元发布智元启元Go-1大模型,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具身业务部总裁、具身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姚卯青说:“不做大模型,机器人是没有未来的”。
3月11日,智元推出了灵犀X2机器人,能玩平衡车、滑板车还能骑自行车,还能手缝葡萄皮……
3月24日晚上,智元机器人融资的消息引起了具身智能行业的关注,150亿元的估值,巨头公司腾讯的领投,都让市场对这家2023年成立、2年多时间融资了9轮的创业公司有了空前的关注。
在智元数采工厂,我在现场看到一批机器人在忙着擦桌子、倒红酒、捡垃圾、插花等动作的采集,还有一些机器人在卧室、卫生间、厨房、超市等场景下进行数据采集,现场还有一批人对人形机器人的操作进行标注,以及几个年轻的工程师在对机器人的动作进行“修正”…真是过足了眼瘾。
面对当下的这一波资本热潮,我与姚卯青展开一场对话。
亮点摘要
00:00-00:33 开场白
人工智能从数字世界向物理世界的外溢,人形机器人成为最符合人类幻想的载体。
03:09-04:04 人形机器人的资本热潮
姚卯青认为当前的资本热度可持续3-5年,政策层面正在鼓励更多风险投资,包括允许50%的投资失败。
05:23-06:11 从春晚开始的一发不可收拾的破圈
从春晚机器人表演开始,机器人技术从行业内热点转变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人们开始期待机器人进入家庭。
09:10-09:52 技术挑战与进展
在数采中心展示的倒水任务,展示了AI自适应能力,但精细任务仍在不断训练完善中。
11:32-13:15 占英伟达的具身智能大模型真机训练数据的80%
智元机器人的开源数据集被广泛使用(包括被NVIDIA使用),约占英伟达具身智能大模型的真机训练数据的80%,远超其他玩家的数据量。
14:07-15:47 用开源战略,推动创新进步
开源不仅帮助建立技术影响力,还能让用户习惯相应的模型和平台,目前智元的数据集在Hugging Face平台已被下载超过13万次。
18:07-19:39 马斯克2万美元的机器人,中国现在就能实现
中国在机器人产业链上具有明显优势,包括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和优秀的产业工人,这使得人形机器人制造成本远低于美国。
27:41-29:06 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何形成护城河?
AI能力是机器人领域最重要的护城河,与大模型行业不同,机器人的AI依赖于硬件和数据,形成了正向循环的"飞轮效应"。
34:05-36:36 2025年的哇塞时刻是什么?
希望能在工业领域实现突破性应用,让100台机器人在工厂稳定工作,用户愿意为此买单,取代人工实现经济价值。
深度洞察
* 具身智能的发展阶段
姚卯青指出,当前具身智能仍处于"GPT-1阶段",即早期萌芽期。
当前最大的限制因素是数据量,与互联网训练数据相比,机器人训练数据仍有几个数量级的差距。不过他认为,中国在硬件制造和数据采集方面的优势,将加速行业发展。
* 商业化路径与价格趋势
智元机器人计划在三年内实现盈利,价格方面将随着规模扩大而下降。
姚卯青表示,特斯拉宣称的2万美元价格点完全可行,特别是在中国的供应链优势下。关键在于找到真正有经济价值的应用场景,比如在发达国家取代高成本人工岗位。
* 人才与创新文化
作为从谷歌和自动驾驶领域转入机器人行业的创业者,姚卯青分享了关于创业环境变化的观察:与五年前相比,当前的融资环境更加严峻,但头部创业公司在吸引顶尖人才方面仍有优势。他认为新技术革命往往不是由上一代成功企业主导,而是由新玩家引领。
* 行业趋势预测
1. 技术与应用:从纯展示到实际商业应用的转变,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关键一年
2. 价格曲线:随着供应链成熟和规模扩大,人形机器人价格将大幅下降
3. 市场竞争:全球市场竞争加剧,中国企业在供应链和数据采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4. 资本趋势:政策支持风险投资,但整体融资环境仍显紧张,具身智能领域的资本热度预计持续3-5年
互动话题
你认为人形机器人最快会在哪些场景中普及?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后续视频也会更新,请关注“犀利财经”的微信公众号,以及“犀利科技”的视频号。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