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84分钟
播放:
156
发布:
4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Show Notes简介
大家好,我是苗夏丽。
这期节目嘉宾:灵宇宙创始人顾嘉唯。
这一期播客,是在4月11日商汤科技开放日之后第二天,赶在他回北京之前,临时约的一次对话。
这位前微软、百度研究院的技术极客,“百度少帅”计划的青年科学家,MIT TR35全球创新精英,带着十年前就已孕育的“万物有灵”的宏大愿景,在2016年毅然投身创业洪流。
当AGI的浪潮席卷而来,我们该如何想象人与机器的未来?
从打造销量近千万的儿童陪伴机器人Luka卢卡,到亲历“九死一生”、“扒了几层皮”的商业淬炼,再到如今聚焦物理世界交互、布局AI原生硬件,顾嘉唯的每一步都踏在非共识的探索之路上。
2023年,顾嘉唯迈向了创业的第二站——在大模型风潮中成立灵宇宙智能科技。对话当天,他脖子上戴着的一款方型智能硬件,是公司团队在这一波AIGC浪潮下发布的Ling!AI 学伴小方机,一款AI原生智能硬件。
他为何坚信“关系式交互”将取代屏幕主导?
为何执着于收集看似不起眼的物理世界数据?
他如何思考AI伙伴、未来生活、乃至婚姻家庭?
顾嘉唯说,“一个公司只有享受时代的能力。”
其实整个对话中,顾嘉唯有他关于宏大愿景的仰天式思考,也有在创业中经历的立地式沉淀,AI的进化路径、穿越周期的创业韧性与节奏感……这场对话里都有体现,希望对你也有启发。
后续相关视频,也会发布到“犀利科技”的视频号上,欢迎关注观看。
这是顾嘉唯在2025CES现场
时间线shownotes
00:26 从大厂研究员到AI创业者:感知AI时代的探索与实践
· 顾嘉唯,85后连续创业者,拥有清华、微软、百度AI研究背景,专注于人工智能与人机交互。
· 首次创业(2016年)正值感知型/分析型AI浪潮,不同于当下的生成式AI(AIGC)。
· 成功打造了面向0-8岁儿童的家庭陪伴机器人Luka卢卡,销量近千万,利用视觉识别技术解决读绘本痛点。
05:10 “终端”而非“产品”:Luka卢卡的进化与“万物有灵”的交互愿景
· Luka卢卡被设计为可OTA升级的“终端”,能随技术发展,比如大模型不断进化,提升交互能力。
· 当天佩戴的新硬件是“AI原生智能产品”,代表了AI发展的下一阶段。
· 早在创业初期就确立“物灵科技”(万物有灵)的长远理念,预见AI将赋予万物交互能力。
· 提出“点物赋灵”概念,未来通过终端设备,物理世界本身将成为可交互界面。
12:44 九死一生:选择教育赛道与穿越企业经营困境
· 早期探索多种机器人形态,最终选择教育场景是因为用户需求明确:解决家长陪伴阅读时间不足、能力有限的问题。
· 对比扫地机器人,教育陪伴机器人的价值在于解决育儿“恐惧”,未来潜力可能更大。
· 创业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曾因背后上市公司问题经历近乎破产,通过MBO重组自救,“扒了好几层皮”,韧性很重要。
16:45 创业者的节奏感与“人机共生”的初心
· 创业者需聚焦,确保现金流才能发展第二曲线,节奏感至关重要。
· 创业第一关是找准并解决真实的用户需求,避免“噱头”产品。
· 创业的深层动机是探索“人机共生”,用机器简化复杂的人际关系,对抗孤独,甚至认为AI能解决养老和育儿的核心痛点,降低生育恐惧。
22:36 瞄准阿尔法世代:构建下一代AI原生数据资产
· 立地仰天,产品研发需务实落地,才能支撑远大愿景。
· “阿尔法世代”是AI时代原住民,将他们作为核心用户,旨在从小积累全生命周期的用户数据,这是未来AI公司的核心资产。
· 儿童对“万物有灵”接受度高,是巨头可能忽视的“利基市场”,为创业公司提供机会。
29:12 物理世界的人机交互数据:AI迈向具身智能的关键燃料
· AI发展的下一阶段,是从虚拟世界走向物理世界,需要机器理解并与物理环境交互。
· 当前AI(尤其是大模型)严重缺乏人类在物理世界中操作、交互的第一视角数据。
· 硬件是获取物理世界数据的关键媒介和通道,而非终点。
喂养足够多的物理世界交互数据,是实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的前提。
36:30 下一代计算平台:重构信息分发与科技向善的平衡
· 新型AI原生硬件有望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解决手机在物理世界交互中的不便,获取更丰富的空间交互数据。
· 预测AI Agent将重构信息分发模式(如电商,由AI决策购买),用户只需关注“七情六欲”,生活趋于简化。
· 科技发展由人性,比如懒惰驱动,AI与人类价值观对齐,需要规则引导,但不能因噎废食。
41:47 从手机中心到AI原生:探索新硬件形态与“LingOS”构想
· 分析了电影《Her》的交互模式:核心是能感知物理世界的终端(胸前设备),而非耳机本身。
· 预测手机的主导地位在未来5-10年不会改变,智能眼镜等目前更多是手机周边或显示器,难以独立。
· 推出硬件设备,是瞄准尚无手机的青少年群体,构建长期用户价值(LTV)。
· 提出“LingOS”概念:一个可迁移的AI核心是灵魂,承载用户记忆与智能,未来可在不同硬件形态间切换。
49:23 “南坡”路径:以数据为核心,走非共识之路
· 坚信数据是AI的根本,选择了一条类似特斯拉FSD的“南坡”路径:先铺设能收集物理世界数据的终端,积累数据资产,而非直接造复杂硬件(“北坡”)。
· 获取海量、真实的物理世界交互数据,是通往通用具身智能的关键。
· 对比自动驾驶领域,Waymo(激光雷达)代表北坡,Tesla(视觉+数据)代表南坡,两者可能殊途同归,但数据优势是核心。
59:39 持续进化的终端:产品迭代与“万物有灵”的长期主义
· Luka卢卡作为“终端”,持续通过软件升级进化,硬件换代是正常的产品生命周期。
· 对新产品的期待:覆盖更宽年龄段,具备更高用户粘性,其提供的独特价值将逐步克服使用场景限制。
· 强调长期主义: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万物有灵、人机共生”理念的数据资产公司,LingOS是核心载体。
1:06:28 拥抱变化:AI时代的创业挑战与公司价值观
· 人形机器人目前仍处早期阶段,像个稻草人,通用物理智能的实现需要适配各种场景的AI OS。
· AI时代创业的核心挑战是应对剧烈变化和不确定性。
· 公司价值观强调“拥抱变化”和“移步换景”,开放心态、换位思考,以适应快速迭代的环境。
· 做软硬一体的终端能更好享受技术红利,避免纯应用层“雕花”被技术迭代颠覆的风险。
1:12:15 创业的进阶与AI破茧:重塑学习、认知与年龄界限
· 创业需经历用户需求验证、商业模式升级、构建竞争壁垒等阶段,确保走在有积累的“延长线”上。
· AI有望彻底改变教育模式,破茧,实现个性化、以世界为课堂的终身学习。
· AI可能打破年龄对创业的限制,通过赋能工具,让经验丰富者也能快速学习、适应新周期,实现“穿越周期”的创业。
1:17:50 AI工具赋能认知,原生硬件承载未来
· 未来的认知能力,更多取决于运用AI工具探索世界、辅助思考的效率。
· 手机并非AI Agent的最佳载体,需要更无缝、更懂用户的AI原生硬件形态出现。
· 最终成功需要依靠AI伙伴、创业伙伴和生态伙伴的合力,而非个体单打独斗。
感谢收听,欢迎订阅,欢迎留言。
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到“犀利科技”的视频号关注,后续会有系列短视频推出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