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49分钟
播放:
102
发布:
4个月前
主播...
简介...
这是一期串台的播客,我受邀到——「力见不止商业」的播客和老朋友们聊了聊。
这期聊天的3个人分别是:
主持人
陶力-南方财经上海新闻中心副主任/21世纪经济报道消费新闻中心主任
嘉宾
林曦-《新粤商》主编
苗夏丽-新闻晨报互联网工作室负责人/犀利财经主理人:
在这一期播客里,大家简单回望了近二十年亲历的中国互联网“黄金时代”,大家如何从报道边缘行业,到见证阿里、京东、小米等巨头崛起的疯狂岁月,包括高频出差、机场写稿的“忙与燃”。
这期播客里有不少生动的细节,比如如何在特殊场合“围堵”刘强东、丁磊,与早期创始人平等对话的难得经历,采访黄峥的坦诚瞬间,以及亲历阿里纽交所IPO等历史性时刻的现场感受。
3个在媒体多年的老朋友,也深入探讨了职业生涯中的瓶颈与坚守,面对行业变迁和个人选择时的思考。在AI浪潮重塑科技格局的当下,大家都强调保持好奇心与学习心态,并尝试以播客等新形式,继续观察、记录和理解这个持续变化的商业世界。
shownotes
00:07 开场:在厕所“堵”大佬与媒体的黄金时代
* 三位资深媒体人(陶力、苗夏丽、林杰克)分享近20年观察互联网行业的经历与见解。
* 回忆入行初期,互联网并非热门领域,记者选择多因个人兴趣或偶然接手“冷门”条线。
* 陶力分享曾短暂离开媒体加入早期百度,后因“记者理想”与对大厂“螺丝钉”状态的不适,重返新闻业。
08:02 黄金十年:亲历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忙与燃”
* 回忆互联网行业报道的“黄金十年”,高频出差(国内外)与碎片化写稿(机场、出租车上)是记者工作常态。
* 见证阿里、京东、小米、美团等公司上市里程碑,深度参与并记录下行业的爆发式增长。
* 林杰克:“我有一年居然攒了200张登机牌,相当于说我几乎每天都在飞。”
13:00 “堵大佬”与平等对话:早期互联网圈的独特生态
* 早期互联网创始人相对平易近人,记者有机会进行近距离甚至“堵人式”采访。
* 苗夏丽分享在特殊场合(如两会厕所、乌镇大会)“堵”到刘强东、丁磊等大佬的经历。
* 林杰克:“很少有行业……创始人或者CEO董事长可以这么容易就访问到的吗?” 对比其他行业,早期互联网圈的交流氛围更显平等和直接。
16:26 难忘现场:从黄峥的坦诚到阿里IPO的历史时刻
* 陶力回忆拼多多上市后采访黄峥,被其疲惫却坦诚沟通(承认公关短板)的状态打动。
* 亲历阿里纽交所IPO,感受中国公司登上世界舞台的历史性时刻与巨大压力,孕期坚持完成大量报道。
* 苗夏丽分享IPO现场“突破”经历,进入敲钟内场与蔡崇信、孙正义等交流,印证记者争取最佳现场的重要性。
23:06 记者印记:突破、笨办法与乌镇的“名场面”
* 好记者需要“突破能力”和韧劲(苗夏丽摔倒后坚持采访),有时“笨办法”是有效途径。
* 林杰克分享早年采访百度文库侵权事件,靠“死等”数小时获得与高管对话机会。
* 乌镇互联网大会提供了难得的松弛交流氛围,诞生了丁磊在“步步莲花”咖啡馆畅谈等采访佳话。
30:20 文字的执念:在商业报道与个人情怀之间
* 陶力被同事评价为写作“有天赋”,高效且逻辑清晰,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深度稿件。
* 早期曾被建议转写情感故事,但始终坚持财经与商业报道领域。
* 对文字和深度报道的追求,源于个人兴趣与“未达巅峰”的自我要求,仍有创作小说的想法。
33:21 瓶颈与坚守:在行业变迁中寻找价值感与内心节奏
* 记者生涯遭遇瓶颈期,易在被事件推着走(如阿里频繁收购)或行业平静期时感到疲惫与迷失。
* 面对大厂高薪诱惑与职业转型,个人选择、家庭平衡(尤其女性)、内心节奏成为重要考量。
* 陶力选择坚守媒体,认为自身尚未做到极致,并将行业新浪潮(如AI)视为再成长契机。
40:08 再出发:拥抱变化,以新方式链接世界
* 看到许多同行转换跑道(去公司或创业),引发对自身坚守的思考与审视。
* 苗夏丽强调保持好奇心与学习状态至关重要,要理解并参与年轻一代(90后、00后)的创新,避免“油腻”。
* 传统媒体面临挑战,播客等新形式成为分享深度观点、进行专业输出、与世界重新链接的尝试。
欢迎大家前往【力见不止商业】的播客去听听,也欢迎订阅我的播客,后续也会陆续更新。
还有,我也有视频号,大家有可以去关注哦
这期聊天的3个人分别是:
主持人
陶力-南方财经上海新闻中心副主任/21世纪经济报道消费新闻中心主任
嘉宾
林曦-《新粤商》主编
苗夏丽-新闻晨报互联网工作室负责人/犀利财经主理人:
在这一期播客里,大家简单回望了近二十年亲历的中国互联网“黄金时代”,大家如何从报道边缘行业,到见证阿里、京东、小米等巨头崛起的疯狂岁月,包括高频出差、机场写稿的“忙与燃”。
这期播客里有不少生动的细节,比如如何在特殊场合“围堵”刘强东、丁磊,与早期创始人平等对话的难得经历,采访黄峥的坦诚瞬间,以及亲历阿里纽交所IPO等历史性时刻的现场感受。
3个在媒体多年的老朋友,也深入探讨了职业生涯中的瓶颈与坚守,面对行业变迁和个人选择时的思考。在AI浪潮重塑科技格局的当下,大家都强调保持好奇心与学习心态,并尝试以播客等新形式,继续观察、记录和理解这个持续变化的商业世界。
shownotes
00:07 开场:在厕所“堵”大佬与媒体的黄金时代
* 三位资深媒体人(陶力、苗夏丽、林杰克)分享近20年观察互联网行业的经历与见解。
* 回忆入行初期,互联网并非热门领域,记者选择多因个人兴趣或偶然接手“冷门”条线。
* 陶力分享曾短暂离开媒体加入早期百度,后因“记者理想”与对大厂“螺丝钉”状态的不适,重返新闻业。
08:02 黄金十年:亲历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忙与燃”
* 回忆互联网行业报道的“黄金十年”,高频出差(国内外)与碎片化写稿(机场、出租车上)是记者工作常态。
* 见证阿里、京东、小米、美团等公司上市里程碑,深度参与并记录下行业的爆发式增长。
* 林杰克:“我有一年居然攒了200张登机牌,相当于说我几乎每天都在飞。”
13:00 “堵大佬”与平等对话:早期互联网圈的独特生态
* 早期互联网创始人相对平易近人,记者有机会进行近距离甚至“堵人式”采访。
* 苗夏丽分享在特殊场合(如两会厕所、乌镇大会)“堵”到刘强东、丁磊等大佬的经历。
* 林杰克:“很少有行业……创始人或者CEO董事长可以这么容易就访问到的吗?” 对比其他行业,早期互联网圈的交流氛围更显平等和直接。
16:26 难忘现场:从黄峥的坦诚到阿里IPO的历史时刻
* 陶力回忆拼多多上市后采访黄峥,被其疲惫却坦诚沟通(承认公关短板)的状态打动。
* 亲历阿里纽交所IPO,感受中国公司登上世界舞台的历史性时刻与巨大压力,孕期坚持完成大量报道。
* 苗夏丽分享IPO现场“突破”经历,进入敲钟内场与蔡崇信、孙正义等交流,印证记者争取最佳现场的重要性。
23:06 记者印记:突破、笨办法与乌镇的“名场面”
* 好记者需要“突破能力”和韧劲(苗夏丽摔倒后坚持采访),有时“笨办法”是有效途径。
* 林杰克分享早年采访百度文库侵权事件,靠“死等”数小时获得与高管对话机会。
* 乌镇互联网大会提供了难得的松弛交流氛围,诞生了丁磊在“步步莲花”咖啡馆畅谈等采访佳话。
30:20 文字的执念:在商业报道与个人情怀之间
* 陶力被同事评价为写作“有天赋”,高效且逻辑清晰,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深度稿件。
* 早期曾被建议转写情感故事,但始终坚持财经与商业报道领域。
* 对文字和深度报道的追求,源于个人兴趣与“未达巅峰”的自我要求,仍有创作小说的想法。
33:21 瓶颈与坚守:在行业变迁中寻找价值感与内心节奏
* 记者生涯遭遇瓶颈期,易在被事件推着走(如阿里频繁收购)或行业平静期时感到疲惫与迷失。
* 面对大厂高薪诱惑与职业转型,个人选择、家庭平衡(尤其女性)、内心节奏成为重要考量。
* 陶力选择坚守媒体,认为自身尚未做到极致,并将行业新浪潮(如AI)视为再成长契机。
40:08 再出发:拥抱变化,以新方式链接世界
* 看到许多同行转换跑道(去公司或创业),引发对自身坚守的思考与审视。
* 苗夏丽强调保持好奇心与学习状态至关重要,要理解并参与年轻一代(90后、00后)的创新,避免“油腻”。
* 传统媒体面临挑战,播客等新形式成为分享深度观点、进行专业输出、与世界重新链接的尝试。
欢迎大家前往【力见不止商业】的播客去听听,也欢迎订阅我的播客,后续也会陆续更新。
还有,我也有视频号,大家有可以去关注哦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