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111分钟
播放:
71
发布:
1个月前
主播...
简介...
摘要:
是什么让一位95后CEO主动降薪、放弃安稳,投身AI创业浪潮?语核科技创始人翟星吉,带领一支平均年龄仅24岁的“特种兵”团队,为企业打造能替代重复性脑力劳动的“数字员工”。
他们拒绝百万元大单,坚持做“难而正确”的反共识产品,并在一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这一期播客,你将听到他如何高效寻找技术合伙人,以及他那套既有理想主义者的笃定,又能在瞬间承认不足、快速迭代的“滑跪”哲学。
shownotes
00:42 语核科技:为企业打造替代脑力劳动的数字员工
· 创始人翟星吉受GPT的“Aha moment”启发,致力于用大模型认知智能替代重复性脑力劳动。
· 核心产品是面向企业的Agent数字员工,旨在解放“996”和“007”的生产力,让员工从事更有价值的工作。
04:27 个人成长: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为成长主动降薪
· 翟星吉认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职业生涯早期,搭上高增长的“大船”是其快速成长的关键。
· 语录:“我永远要的是一种成长的状态,不断的打破自己,不断的迭代的一种状态。”
11:41 创业基因:反共识的选择与寻找技术合伙人的高效路径
· 创业需要做出反共识的选择,因为当风口成为共识时,机会已不属于普通创业者。
· 为启动创业项目,翟星吉在职期间每晚工作至凌晨三四点,通过在GitHub上寻找热门项目作者,高效链接到了技术合伙人池光耀。
19:12 “一拍即合”:理想主义者的同频共振
· 翟星吉与合伙人首次线上交流一小时,不谈商业合作,只聊对技术、产品和未来的疯狂想法,凭信念感与激情打动对方。
· 次日立即线下见面后,双方迅速决定成立公司,体现了理想主义创业者之间的相互吸引与信任。
23:28 从C端到B端:一次代价高昂的认知学费
· 早期产品CopyAsk虽在短期内吸引近10万用户,但因面向大学生市场导致商业模式不成熟,成为创业路上的“学费”。
· 团队为已付费用户持续提供服务,体现了创业的责任感,并在此后开始了长达半年的商业模式探索期。
26:00 奇绩创坛:从“野路子”到系统化创业
· 陆奇博士和奇绩创坛为团队带来了系统性的创业方法论,帮助他们思考创业本质:人的能力与愿景是否匹配。
· 创业初心并非简单的为了名利,而是源于内在驱动力,即使没有奇绩的投资,创业也势在必行。
33:10 团队画像:招募拥有“CEO”特质的特种兵
· 语核科技团队平均年龄仅24岁,招聘标准极高,要求员工具备极客精神、理想主义和极强的综合素质。
· 翟星吉坦言“就是在招CEO”,早期团队最宝贵的财富是人,坚持招募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才。
40:02 认知迭代:从跟不上到领先行业半年
· 团队保持极快的认知迭代速度,从最初跟不上陆奇博士的分享,到在垂直领域认知领先行业三到六个月。
· 快速迭代源于深入产业一线实践,翟星吉坚信“创业者永远应该比投资人更专业”。
42:18 数字员工:重构企业生产力而非“打补丁”
· 数字员工的价值在于直接为业务结果负责(Result as a Service),能清晰计算ROI,而非传统软件提供支撑价值。
· 翟星吉认为传统数字化思维是用AI为旧流程“打补丁”,而语核的思路是直接重构工作流,实现端到端的自动化。
51:22 战略选择:从大客户定义标准,降维打击市场
· 语核选择先与头部大客户合作,意在定义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再将成熟方案降维应用到中小企业。
· 创业初期曾刻意避开依赖过往资源的to B业务,体现了团队追求产品本身价值的初心,而非短期变现。
54:24 护城河:交叉认知优势与年轻的创造力
· 语核最大的护城河是“认知”,团队兼具制造业业务、企业数字化和AI产品三重深度理解,形成独特的交叉优势。
· 翟星吉认为大模型时代,创造力比学术背景更重要,年轻人没有历史包袱,这正是创业最适合的年龄。
1:04:25 经营哲学:有所为有所不为,拒绝“百万元级”订单
· 语核主动拒绝金额巨大但偏离产品核心价值的项目,坚持只赚客户为Agent核心能力认同的钱。
· 这种“取舍”源于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对长期价值的追求,是95后、00后创业者区别于上一代的显著特征。
1:11:04 创业者特质:精力旺盛,战略性“偷懒”与“滑跪”精神
· 翟星吉认为自己精力旺盛、擅长团队赋能,能从日常事务抽身,聚焦战略,这是他适合创业的重要原因。
· 他被朋友形容为“滑跪”,表达时极为笃定,但一旦发现错误,又能立刻放下身段迅速调整,在自信和开放间取得平衡。
1:25:16 走出迷茫:在至暗时刻,从失败和阅读中汲取养分
· 回顾过去的失败项目,翟星吉认为教训虽惨痛,但快速复盘、吸取经验让他获得成长,从不内耗。
· 在长达半年的战略迷茫期,他通过大量阅读和与上百位客户深度交流,最终加工并提炼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1:44:23 给年轻人的建议:选择朝阳行业,加入有理想的团队
· 对年轻人最重要的建议是选择一个有巨大潜力的朝阳行业,并在大的机会面前,选择有理想有追求的团队。
· 语录:“其实没有人真正的想躺平,只是他们不相信努力就会有收获这件事了。所以说还是要有信心,对未来要有信心。”
1:47:10 终局思考:AI应用进入落地阶段,中国与世界同台竞技
· AI行业已从理论研究转向应用落地,创业的关注点从“学术大牛”转向“产业一线的年轻人”。
· 在AI应用层,世界优质供给只在中国和美国,中国创业者已具备与全球顶尖团队同台竞技甚至更优的能力。
感谢收听,欢迎评论!
后续也会有视频更新,可以到微信搜索“犀利科技”或“犀利财经”,或者到B站搜索“夏丽巴人”,欢迎关注。
是什么让一位95后CEO主动降薪、放弃安稳,投身AI创业浪潮?语核科技创始人翟星吉,带领一支平均年龄仅24岁的“特种兵”团队,为企业打造能替代重复性脑力劳动的“数字员工”。
他们拒绝百万元大单,坚持做“难而正确”的反共识产品,并在一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这一期播客,你将听到他如何高效寻找技术合伙人,以及他那套既有理想主义者的笃定,又能在瞬间承认不足、快速迭代的“滑跪”哲学。
shownotes
00:42 语核科技:为企业打造替代脑力劳动的数字员工
· 创始人翟星吉受GPT的“Aha moment”启发,致力于用大模型认知智能替代重复性脑力劳动。
· 核心产品是面向企业的Agent数字员工,旨在解放“996”和“007”的生产力,让员工从事更有价值的工作。
04:27 个人成长: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为成长主动降薪
· 翟星吉认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职业生涯早期,搭上高增长的“大船”是其快速成长的关键。
· 语录:“我永远要的是一种成长的状态,不断的打破自己,不断的迭代的一种状态。”
11:41 创业基因:反共识的选择与寻找技术合伙人的高效路径
· 创业需要做出反共识的选择,因为当风口成为共识时,机会已不属于普通创业者。
· 为启动创业项目,翟星吉在职期间每晚工作至凌晨三四点,通过在GitHub上寻找热门项目作者,高效链接到了技术合伙人池光耀。
19:12 “一拍即合”:理想主义者的同频共振
· 翟星吉与合伙人首次线上交流一小时,不谈商业合作,只聊对技术、产品和未来的疯狂想法,凭信念感与激情打动对方。
· 次日立即线下见面后,双方迅速决定成立公司,体现了理想主义创业者之间的相互吸引与信任。
23:28 从C端到B端:一次代价高昂的认知学费
· 早期产品CopyAsk虽在短期内吸引近10万用户,但因面向大学生市场导致商业模式不成熟,成为创业路上的“学费”。
· 团队为已付费用户持续提供服务,体现了创业的责任感,并在此后开始了长达半年的商业模式探索期。
26:00 奇绩创坛:从“野路子”到系统化创业
· 陆奇博士和奇绩创坛为团队带来了系统性的创业方法论,帮助他们思考创业本质:人的能力与愿景是否匹配。
· 创业初心并非简单的为了名利,而是源于内在驱动力,即使没有奇绩的投资,创业也势在必行。
33:10 团队画像:招募拥有“CEO”特质的特种兵
· 语核科技团队平均年龄仅24岁,招聘标准极高,要求员工具备极客精神、理想主义和极强的综合素质。
· 翟星吉坦言“就是在招CEO”,早期团队最宝贵的财富是人,坚持招募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才。
40:02 认知迭代:从跟不上到领先行业半年
· 团队保持极快的认知迭代速度,从最初跟不上陆奇博士的分享,到在垂直领域认知领先行业三到六个月。
· 快速迭代源于深入产业一线实践,翟星吉坚信“创业者永远应该比投资人更专业”。
42:18 数字员工:重构企业生产力而非“打补丁”
· 数字员工的价值在于直接为业务结果负责(Result as a Service),能清晰计算ROI,而非传统软件提供支撑价值。
· 翟星吉认为传统数字化思维是用AI为旧流程“打补丁”,而语核的思路是直接重构工作流,实现端到端的自动化。
51:22 战略选择:从大客户定义标准,降维打击市场
· 语核选择先与头部大客户合作,意在定义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再将成熟方案降维应用到中小企业。
· 创业初期曾刻意避开依赖过往资源的to B业务,体现了团队追求产品本身价值的初心,而非短期变现。
54:24 护城河:交叉认知优势与年轻的创造力
· 语核最大的护城河是“认知”,团队兼具制造业业务、企业数字化和AI产品三重深度理解,形成独特的交叉优势。
· 翟星吉认为大模型时代,创造力比学术背景更重要,年轻人没有历史包袱,这正是创业最适合的年龄。
1:04:25 经营哲学:有所为有所不为,拒绝“百万元级”订单
· 语核主动拒绝金额巨大但偏离产品核心价值的项目,坚持只赚客户为Agent核心能力认同的钱。
· 这种“取舍”源于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对长期价值的追求,是95后、00后创业者区别于上一代的显著特征。
1:11:04 创业者特质:精力旺盛,战略性“偷懒”与“滑跪”精神
· 翟星吉认为自己精力旺盛、擅长团队赋能,能从日常事务抽身,聚焦战略,这是他适合创业的重要原因。
· 他被朋友形容为“滑跪”,表达时极为笃定,但一旦发现错误,又能立刻放下身段迅速调整,在自信和开放间取得平衡。
1:25:16 走出迷茫:在至暗时刻,从失败和阅读中汲取养分
· 回顾过去的失败项目,翟星吉认为教训虽惨痛,但快速复盘、吸取经验让他获得成长,从不内耗。
· 在长达半年的战略迷茫期,他通过大量阅读和与上百位客户深度交流,最终加工并提炼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1:44:23 给年轻人的建议:选择朝阳行业,加入有理想的团队
· 对年轻人最重要的建议是选择一个有巨大潜力的朝阳行业,并在大的机会面前,选择有理想有追求的团队。
· 语录:“其实没有人真正的想躺平,只是他们不相信努力就会有收获这件事了。所以说还是要有信心,对未来要有信心。”
1:47:10 终局思考:AI应用进入落地阶段,中国与世界同台竞技
· AI行业已从理论研究转向应用落地,创业的关注点从“学术大牛”转向“产业一线的年轻人”。
· 在AI应用层,世界优质供给只在中国和美国,中国创业者已具备与全球顶尖团队同台竞技甚至更优的能力。
感谢收听,欢迎评论!
后续也会有视频更新,可以到微信搜索“犀利科技”或“犀利财经”,或者到B站搜索“夏丽巴人”,欢迎关注。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