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59分钟
播放:
3,246
发布:
4个月前
主播...
简介...
亲爱的朋友,你好,欢迎来到《向后一步》第十一期。这一期我邀请到了我的法学院好朋友Erica,一起聊聊“优绩主义”框架下的“卷”与“躺平”。
“卷”与“躺平”这两个词语,你一定不陌生。它们几乎成了这个时代最具象的行为符号。你是否有时会质疑,为什么要把个人行为简单归类为“卷”与“躺平”?你是否有时会追问,除了“卷”与“躺平”,我的人生是否还有第三种可能?你是否有时会思考,”卷”与“努力”,“躺平”与“自由”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聊了自身的教育经历,聊了我们那些不知为何而努力的痛苦,以及努力过后的虚无。我们尝试理解优绩主义的内核——它是如何将世俗成就与自我价值划上等号,又如何悄然地让每个人成为焦虑、羞耻和孤独的共同体。我们尝试探索粉碎优绩主义价值后,我们将如何重建自身的价值秩序,寻求个人的幸福。我们也在谈话中认识到,优绩主义最大的陷阱,是让人在比较、证明和瞭望中,忘却自身的独特性。
如果你在“卷”与“躺平”之间踌躇、挣扎,如果你在“无效竞争”之中感到痛苦、虚无,如果你的内心有“自我”与“他人”的声音在拉扯,我想,这期节目可能会给你带去一些小的启示。
-本期概览-
00:47 在优绩主义背景下,什么是“卷”,什么是“躺平”
06:59 从欧洲和美国的学校评分体系看“卷”与“不卷”
13:01 觉醒时刻:努力后的深刻虚无,让我怀疑体系
14:59 优绩主义的核心:将世俗成就与自我价值划等号
17:28 赢家匮乏,输家羞耻,优绩主义让所有人不幸福
20:52 优绩主义下的教育:始终缺位的的自我探索与认可
23:36 随之而来的问题:替代性价值体系的缺失
26:14 乐观视角:把人生当做价值探索/排序的旅途
30:15 悲观视角:系统性压迫真的可以得到解决吗
33:40 系统压迫下,个人的力量真的如此微小吗?
40:40 “卷”与“躺平”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
48:10 痛苦源于对他人的比较,与对未来的幻想
53:41 相信自我的独特,幸福是向内探索
-本期嘉宾-
Erica
-背景音乐-
王菲:《归途有风》
“卷”与“躺平”这两个词语,你一定不陌生。它们几乎成了这个时代最具象的行为符号。你是否有时会质疑,为什么要把个人行为简单归类为“卷”与“躺平”?你是否有时会追问,除了“卷”与“躺平”,我的人生是否还有第三种可能?你是否有时会思考,”卷”与“努力”,“躺平”与“自由”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聊了自身的教育经历,聊了我们那些不知为何而努力的痛苦,以及努力过后的虚无。我们尝试理解优绩主义的内核——它是如何将世俗成就与自我价值划上等号,又如何悄然地让每个人成为焦虑、羞耻和孤独的共同体。我们尝试探索粉碎优绩主义价值后,我们将如何重建自身的价值秩序,寻求个人的幸福。我们也在谈话中认识到,优绩主义最大的陷阱,是让人在比较、证明和瞭望中,忘却自身的独特性。
如果你在“卷”与“躺平”之间踌躇、挣扎,如果你在“无效竞争”之中感到痛苦、虚无,如果你的内心有“自我”与“他人”的声音在拉扯,我想,这期节目可能会给你带去一些小的启示。
-本期概览-
00:47 在优绩主义背景下,什么是“卷”,什么是“躺平”
06:59 从欧洲和美国的学校评分体系看“卷”与“不卷”
13:01 觉醒时刻:努力后的深刻虚无,让我怀疑体系
14:59 优绩主义的核心:将世俗成就与自我价值划等号
17:28 赢家匮乏,输家羞耻,优绩主义让所有人不幸福
20:52 优绩主义下的教育:始终缺位的的自我探索与认可
23:36 随之而来的问题:替代性价值体系的缺失
26:14 乐观视角:把人生当做价值探索/排序的旅途
30:15 悲观视角:系统性压迫真的可以得到解决吗
33:40 系统压迫下,个人的力量真的如此微小吗?
40:40 “卷”与“躺平”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
48:10 痛苦源于对他人的比较,与对未来的幻想
53:41 相信自我的独特,幸福是向内探索
-本期嘉宾-
Erica
-背景音乐-
王菲:《归途有风》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