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61分钟
播放:
422
发布:
2个月前
主播...
简介...
本集播客邀请了两位AI陪伴类产品的资深技术、内容从业者,一同来探讨以Character AI为代表的AI陪伴类产品的发展、现状、困境与想象空间
【405游局播客简介】
405游局是游戏行业的几位朋友共同发起的播客,AI和游戏的磨合由来已久,但是生成式AI发展以来,我们越发的相信及期待AI和游戏可以摩擦出更大的火花、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希望也能深入其中,去观察、参与、见证这一变化的发生。
我们希望在这里邀请更多AI x 游戏行业的从业者,从产品、技术、工具、商业的视角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特别鸣谢:感谢十二海里编辑部的录制场地
【本期简介】
从AI应用发展以来,陪伴类产品一直都是被热议的话题,从character AI开始,到后来陆续出现的猫箱、Talkie、LoveyDovey、SillyTavern酒馆社区等等,我们看到了这个赛道的疯狂增长,也看到了在商业模式、用户留存、产品同质化等等方面的困境与挑战。今天,我们邀请了从业者一起来深度聊聊对于这类产品的一些体验与思考
本期嘉宾:
孙皓丨资深创业者,原远光灯(museland)核心成员
深海火柴丨现AI乙游类产品策划,原游戏公司资深文案策划,酒馆社区作者
如果对我们聊的内容和话题感兴趣,欢迎添加微信:lingmo1314,备注405游局,加入听友群,给我们提供选题建议,和我们展开聊聊
【时间轴】
02:25 CAI到底是什么?
05:11 做游戏文案和做CAI策划,后者是要去告诉AI如何扮演一个角色,而不是直接写出文本,差别还是挺大的。而且对技术理解也有了一定要求
06:50 CAI赛道目前遇到的瓶颈:包括了成本高、数据飞轮难形成、用户输入的ROI低、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产品同质化等等
11:30 玩CAI产品的以90、00后的城市孤独群体、学生为主,为虚拟内容的付费意愿强。在美国市场观察到的用户群体为小于18岁的学生、家庭主妇和孤独老人等,他们在寻求刺激或在虚拟世界中获得现实难以达成的“自我实现”、
14:11 还在这个赛道坚持的人,可能在软硬结合、细分群体和需求的切入等方向有坚持,人都有脱离现实、进入叙事意境的扮演欲望,这个需求不会消失
17:15 有两种明确的需求方向:让二次元角色来到三次元陪伴(电影《Her》模式),以及用户进入二次元世界(《头号玩家》模式)
18:32 产品方提高用户的沉浸感,在内容上要保证角色的情感一致性和真实性,让用户感受到“有温度”的陪伴;技术上需要有机结合多模态,避免让用户“出戏”
22:42 在数据指标上,终极指标是“留存率”,次级指标是“对话轮次”,还会有多重的数据来共同监控。而作为内容创作者,会更看重用户的直接发奎
25:12 创作者生态(UGC)在其中的角色与价值,在这类产品中,用户交互就已经在创作,活跃的用户往往就是创作者本身
29:32 对新手推荐的cAI类产品:酒馆的自由度、天花板最高,社区氛围好,但有一定的技术门槛;characterAI对纯新手最友好
35:03 如何理解prompt工程
39:02 不同模型在role play上的特点
41:12 为了让用户能够用自然语言编辑足够多的可能性,平台是会选择大包大揽还是给予用户更大的发挥空间?
44:22 Vibe coding对没有代码基础的创作者帮助很大,而长期来看,vibe coding的天花板就是编程的天花板
49:48 商业化模式的讨论,目前能看到的可能都不是最终形态
53:28 cCAI产品的最终形态是什么样的?做成什么可以达到体验的击穿?
本次讨论中谈到了一些cAI的产品如下:
Character AI,星野,猫箱,Lovey Dovey,SillyTavern酒馆
【405游局播客简介】
405游局是游戏行业的几位朋友共同发起的播客,AI和游戏的磨合由来已久,但是生成式AI发展以来,我们越发的相信及期待AI和游戏可以摩擦出更大的火花、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希望也能深入其中,去观察、参与、见证这一变化的发生。
我们希望在这里邀请更多AI x 游戏行业的从业者,从产品、技术、工具、商业的视角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特别鸣谢:感谢十二海里编辑部的录制场地
【本期简介】
从AI应用发展以来,陪伴类产品一直都是被热议的话题,从character AI开始,到后来陆续出现的猫箱、Talkie、LoveyDovey、SillyTavern酒馆社区等等,我们看到了这个赛道的疯狂增长,也看到了在商业模式、用户留存、产品同质化等等方面的困境与挑战。今天,我们邀请了从业者一起来深度聊聊对于这类产品的一些体验与思考
本期嘉宾:
孙皓丨资深创业者,原远光灯(museland)核心成员
深海火柴丨现AI乙游类产品策划,原游戏公司资深文案策划,酒馆社区作者
如果对我们聊的内容和话题感兴趣,欢迎添加微信:lingmo1314,备注405游局,加入听友群,给我们提供选题建议,和我们展开聊聊
【时间轴】
02:25 CAI到底是什么?
05:11 做游戏文案和做CAI策划,后者是要去告诉AI如何扮演一个角色,而不是直接写出文本,差别还是挺大的。而且对技术理解也有了一定要求
06:50 CAI赛道目前遇到的瓶颈:包括了成本高、数据飞轮难形成、用户输入的ROI低、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产品同质化等等
11:30 玩CAI产品的以90、00后的城市孤独群体、学生为主,为虚拟内容的付费意愿强。在美国市场观察到的用户群体为小于18岁的学生、家庭主妇和孤独老人等,他们在寻求刺激或在虚拟世界中获得现实难以达成的“自我实现”、
14:11 还在这个赛道坚持的人,可能在软硬结合、细分群体和需求的切入等方向有坚持,人都有脱离现实、进入叙事意境的扮演欲望,这个需求不会消失
17:15 有两种明确的需求方向:让二次元角色来到三次元陪伴(电影《Her》模式),以及用户进入二次元世界(《头号玩家》模式)
18:32 产品方提高用户的沉浸感,在内容上要保证角色的情感一致性和真实性,让用户感受到“有温度”的陪伴;技术上需要有机结合多模态,避免让用户“出戏”
22:42 在数据指标上,终极指标是“留存率”,次级指标是“对话轮次”,还会有多重的数据来共同监控。而作为内容创作者,会更看重用户的直接发奎
25:12 创作者生态(UGC)在其中的角色与价值,在这类产品中,用户交互就已经在创作,活跃的用户往往就是创作者本身
29:32 对新手推荐的cAI类产品:酒馆的自由度、天花板最高,社区氛围好,但有一定的技术门槛;characterAI对纯新手最友好
35:03 如何理解prompt工程
39:02 不同模型在role play上的特点
41:12 为了让用户能够用自然语言编辑足够多的可能性,平台是会选择大包大揽还是给予用户更大的发挥空间?
44:22 Vibe coding对没有代码基础的创作者帮助很大,而长期来看,vibe coding的天花板就是编程的天花板
49:48 商业化模式的讨论,目前能看到的可能都不是最终形态
53:28 cCAI产品的最终形态是什么样的?做成什么可以达到体验的击穿?
本次讨论中谈到了一些cAI的产品如下:
Character AI,星野,猫箱,Lovey Dovey,SillyTavern酒馆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