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78分钟
播放:
3,376
发布:
1周前
简介...
发酵为什么迷人?
大概因为它可以有无穷的变化,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风味,像一场冒险。
贵州的红酸汤、牛瘪火锅,云南的霉豆腐,越来越被人熟知。而家常风味里面豆酱、酱油、醋都离不开微生物作用,同样离不开发酵。
本期参加贵阳发酵活动「Perlen噗噜」现场,拉来发酵专业人士,九吋品牌创始人玛丽马与刘新征两位老师,趁新书《发酵中国》发布,一起聊聊发酵世界。
⭐️欢迎收听本期节目,也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自己和发酵食物的故事。
⭐️我们将在8月28日中午12点前,抽取五位有趣留言,送出《发酵中国》一本,祝你开心,生活噗噜噗噜的:
14:21 有冰箱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还要聊发酵?
16:15 德昂族和布朗族的酸茶不一样,侗寨和傣族的酸鱼也有不同
30:59 发酵的可控与不可控
33:58 有哪些一口吃到就发现,这就是当地的味道,这就是这里的风土滋味啊
冲破味觉体系的的独山三酸
西双版纳酸肉
普洱臭豆腐煮鱼
41:30 这豆酱,有奇香。做炸酱面正好(北京人说)
53:47 发酵封存时间:元朝人做乳饼的方法跟今天没什么变化
59:38 没有人类,发酵依然在进行
65:40 初次发酵尝试什么:发酵饮料;烘焙
71:20 贵州发酵风味推荐:铜仁酸萝卜 毕节大方县臭豆干
📒名词说明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元代佚名编撰的综合性日用类书,全书按十天干分甲至癸十集编排,收录家礼家训、农业生产、手工业技术、医疗养生、婚丧礼仪等内容。
Noma餐厅发酵实验
详细介绍了Noma餐厅在发酵领域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包括米麴、康普茶、酱油、味噌、醋、古鱼酱、乳酸菌和黑化蔬果等多种发酵方法。
油米村
1929年,被西方学界誉为“纳西学之父”的约瑟夫·洛克,经四川木里前往贡嘎雪山考察,途中发现了居住在无量河一带的摩梭人支系“Zher-Khin”(日新人)。1947年,他将纳西文化推向世界的著作《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面世,在这里他三次提及了一个当时仅有13户人家的村落——Yu-mi(油米)。
油米村隶属于拉伯乡的加泽行政村,其汉字谐音地名“油米”在阮可语中的含义是“团结的村子”。截至2020年底,这个村落有83户405人。除了两户冯姓汉族人家之外,其余81户皆为摩梭人,其中石姓28户,杨姓33户,阿姓20户。目前村里有9位东巴和2位侠武,终年为老百姓消灾驱邪,传递东巴文化的香火。
——无量河畔摩梭人的生活画卷(作者:孙庆忠 李管奇)
东巴和侠武
东巴是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是纳西族最高级的知识分子。侠武是巴教仪式中的武士形象或具备护法职能。
苏里玛酒
是摩梭人家用传统工艺酿造的美酒。其酿制方法是把青棵、大麦、小麦、荞麦、稗子、玉米、谷子等多种粮食混匀,在大锅里煮熟、烤干,与自采自制的酒药混匀,发酵。
听到的音乐🎵
开头:細野晴臣,鈴木茂,山下達郎 - パッション・フラワー
结尾:YELLOW黄宣,9m88 - 怪天气
【本期主播】
思遥,全网同名 @思遥
闻着臭,吃着也臭的都是谁在吃啊
李牧羊,即刻 @李牧羊
在发酵的海洋里咕噜咕噜咕噜咕噜
【本期嘉宾】
玛丽马:媒体人/创意人/写作者。九吋品牌联合创始人。
刘新征:食品发酵工程师/酿酒师/摄影师。九吋品牌创始人。
2022年联合出版《不可思议的发酵酿造》,
2025年联合出版《发酵中国.云南贵州》。
【更多收听方式】
欢迎在「小宇宙播客app」搜索订阅「七分饱」,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在「苹果Podcasts」上给我们5星好评,或者转发给朋友们一起听,添双筷子,一起吃吃喝喝!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爱发电、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Spotify、Google Podcast、Overcast、Castbox」等音频平台找到我们。
【联系我们】
有兴趣参与我们的对谈,或者寻求合作的朋友可以发邮件到邮箱:[email protected]或添加小助手 vx:qifenbao778
大概因为它可以有无穷的变化,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风味,像一场冒险。
贵州的红酸汤、牛瘪火锅,云南的霉豆腐,越来越被人熟知。而家常风味里面豆酱、酱油、醋都离不开微生物作用,同样离不开发酵。
本期参加贵阳发酵活动「Perlen噗噜」现场,拉来发酵专业人士,九吋品牌创始人玛丽马与刘新征两位老师,趁新书《发酵中国》发布,一起聊聊发酵世界。
⭐️欢迎收听本期节目,也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自己和发酵食物的故事。
⭐️我们将在8月28日中午12点前,抽取五位有趣留言,送出《发酵中国》一本,祝你开心,生活噗噜噗噜的:
14:21 有冰箱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还要聊发酵?
16:15 德昂族和布朗族的酸茶不一样,侗寨和傣族的酸鱼也有不同
30:59 发酵的可控与不可控
33:58 有哪些一口吃到就发现,这就是当地的味道,这就是这里的风土滋味啊
冲破味觉体系的的独山三酸
西双版纳酸肉
普洱臭豆腐煮鱼
41:30 这豆酱,有奇香。做炸酱面正好(北京人说)
53:47 发酵封存时间:元朝人做乳饼的方法跟今天没什么变化
59:38 没有人类,发酵依然在进行
65:40 初次发酵尝试什么:发酵饮料;烘焙
71:20 贵州发酵风味推荐:铜仁酸萝卜 毕节大方县臭豆干
📒名词说明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元代佚名编撰的综合性日用类书,全书按十天干分甲至癸十集编排,收录家礼家训、农业生产、手工业技术、医疗养生、婚丧礼仪等内容。
Noma餐厅发酵实验
详细介绍了Noma餐厅在发酵领域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包括米麴、康普茶、酱油、味噌、醋、古鱼酱、乳酸菌和黑化蔬果等多种发酵方法。
油米村
1929年,被西方学界誉为“纳西学之父”的约瑟夫·洛克,经四川木里前往贡嘎雪山考察,途中发现了居住在无量河一带的摩梭人支系“Zher-Khin”(日新人)。1947年,他将纳西文化推向世界的著作《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面世,在这里他三次提及了一个当时仅有13户人家的村落——Yu-mi(油米)。
油米村隶属于拉伯乡的加泽行政村,其汉字谐音地名“油米”在阮可语中的含义是“团结的村子”。截至2020年底,这个村落有83户405人。除了两户冯姓汉族人家之外,其余81户皆为摩梭人,其中石姓28户,杨姓33户,阿姓20户。目前村里有9位东巴和2位侠武,终年为老百姓消灾驱邪,传递东巴文化的香火。
——无量河畔摩梭人的生活画卷(作者:孙庆忠 李管奇)
东巴和侠武
东巴是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是纳西族最高级的知识分子。侠武是巴教仪式中的武士形象或具备护法职能。
苏里玛酒
是摩梭人家用传统工艺酿造的美酒。其酿制方法是把青棵、大麦、小麦、荞麦、稗子、玉米、谷子等多种粮食混匀,在大锅里煮熟、烤干,与自采自制的酒药混匀,发酵。
听到的音乐🎵
开头:細野晴臣,鈴木茂,山下達郎 - パッション・フラワー
结尾:YELLOW黄宣,9m88 - 怪天气
【本期主播】
思遥,全网同名 @思遥
闻着臭,吃着也臭的都是谁在吃啊
李牧羊,即刻 @李牧羊
在发酵的海洋里咕噜咕噜咕噜咕噜
【本期嘉宾】
玛丽马:媒体人/创意人/写作者。九吋品牌联合创始人。
刘新征:食品发酵工程师/酿酒师/摄影师。九吋品牌创始人。
2022年联合出版《不可思议的发酵酿造》,
2025年联合出版《发酵中国.云南贵州》。
【更多收听方式】
欢迎在「小宇宙播客app」搜索订阅「七分饱」,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在「苹果Podcasts」上给我们5星好评,或者转发给朋友们一起听,添双筷子,一起吃吃喝喝!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爱发电、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Spotify、Google Podcast、Overcast、Castbox」等音频平台找到我们。
【联系我们】
有兴趣参与我们的对谈,或者寻求合作的朋友可以发邮件到邮箱:[email protected]或添加小助手 vx:qifenbao778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BDMoon
1周前
上海
5
发酵真的很有趣哈哈哈。虽然在实验室做发酵实验真的很绝望,但发酵食品真的很有趣,除了酒、酒酿这种接受度比较高的,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食物。作为一个旅游时会打开自己的接受度的人,听到别人说豆汁儿、蓝纹奶酪、酸马奶、绍兴三臭这种食物都会超级引起我的兴趣,目前这些我全都可接受甚至觉得很好吃,尤其是贵州红酸,真的是我旅游时遇到的最爱的食物,现在每个月至少要吃一次,尤其是那种带渣的酸汤,比连锁店的清酸汤有味道很多。还有牛瘪火锅、虾酸那些我都还没试过。听到这个问题我也开始回忆上海的发酵食物,除了酒酿真的没想起什么诶

Raino_
1周前
四川
3
1:08:37 尝试过酵种面团的发酵 一个极其锻炼耐性的过程😆无论它一开始怎么粗燥 软塌 多点耐心和时间 会收获一个光滑 圆胖 饱满 漂亮的面团 发酵世界的魅力像科学的严谨实践又充满了偶然性的自然魔法!

多层三明治
4天前
河南
1
听了这个播客去搜了德昂族酸茶制作,古树茶,大树茶,高树茶,这些没有的话生态的台地茶也可以做,春季采摘一般是三月份四月份,十二月份到三月份以前叫东茶,春茶比东茶质量好,第一步是采摘,最多一芽两叶,嫩的话一芽三叶,晾晒的厚度是十二毫米,晾晒二十四小时之后,第二天早上开始第二步杀青,杀青工艺有捞青和蒸青,现在也有炒青,蒸青是用木甑子蒸它,摊晾又揉捻,然后冷却,也叫摊晾脱水,冷却的时候去砍大龙竹,一定要是当年的竹子,切成一节一节,一边开口,一边封口,把冷却好的茶叶往里面压紧,压实,压实的时候不能只用手去压实,必须制作一个木头型的舂筒,封口的话,传统是用芭蕉叶,还有各种叶子直接塞进去,这几年的研究,觉得它是有一定的氧气和水分渗进去,现在的话是芭蕉叶封口之后还会裹层外皮,一层就是牛皮纸,牛皮纸防潮,第二道是保鲜膜全部封口,封好口之后找一个适宜的位置,挖个深坑,把封好口的茶叶往坑里面倒立,进行发酵,这个坑的标准一般是1米到1米二,土的质也是很有讲究的是有砂石的地方,水分排的比较好的地方能够去埋制这个酸茶,发酵的时间是102天到365天不等,发酵的时间是根据用途来决定发酵时间的。真的看了这个非遗公开课感觉好有意思。
张祈歌
1周前
上海
1
一提发酵,我最先想到的是那一块红红的腐乳和妈妈蒸的馒头。我的夫人很喜欢品鉴葡萄酒,特别是自然酒,常常有着迷人的风味,这和云贵的家常自然发酵大法异曲同工。很开心能听到这档节目,非常喜欢,加油!

HD129417u
1周前
四川
1
34:51 虾酸,吃过一次以后,发现完全吃不来,我甚至连着一周做了关于虾酸的噩梦。

山月1988
1周前
江苏
1
好高兴和期待国内出了自己的发酵圣经读物,一直对发酵有浓厚的兴趣,读过一些书,都是国外的,涉及写到中国的反而很少,更多的还是烘焙和酿酒这些大宗产物,我小时候身边接受到的食物却很少被提及,一想到中国这么一个发酵如此丰富又具有包容性的发酵大国,没有自己的一本优质的发酵读物,还是很可惜的,听说你们要一直按地域出版下去,非常高兴,也希望能早点读到老师们辛苦创作的书。

ZhEach
5天前
陕西
0
说到发酵的魅力,对我来说,它就是一种“活的滋味”。身处陕西和川渝交界的地区,一方面从西北的角度出发,对发酵的初印象可能是酸菜浆水的味道,第一次去北京喝到豆汁时,我的评价就是,这不就是浆水味道的米糊嘛;另一方面,川渝的泡菜也是关于发酵的一种味道记忆。当然,随着去过的地方越来越多,对于发酵也有着越来越深刻的理解与体验。不确定性,正是发酵最迷人的地方。它连接着我们的过去(传统、家族记忆)和现在(不断探索的新风味)。

momo_abcdefg
1周前
江苏
0
人类驯化微生物的方式,大差不差。然后,自然条件,文化,食材不同,有万千变化。我小时候,亲友还自己晒酱油呢。
哄哄MJ
1周前
北京
0
小时候没有概念,长大后自己下厨房,才越发觉得,发酵是时间和大自然送给人类的礼物🎁。而且,把食物的特性扬长避短了,鲜味突出,且更柔和更容易被身体吸收。同时发酵食物也具有多样性,比如腐乳就有很多种类,南北风味儿差异巨大。物质和物流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能享受到发酵食物带来的美味,真的很幸福了。(突然发现我家冰箱里发酵食物也越来越多)㊗️大家都能够找到并享受适合自己的发酵食物!

Jiuchiyikou
1周前
浙江
0
噗噜噗噜感觉发酵真是一个好东西

Meannnn
1周前
广东
0
我真的很爱发酵酸奶!最爱夏天自己发酵酸奶!每天最最最期待的就是早餐的水果酸奶杯,很容易!小白也很容易上手,成功之后会对发酵打开很多信心呢!

山月1988
1周前
江苏
0
如果没有我自己腌制的辣椒酱,我很难想像从哪里找到自信和别人聊自己做的菜有多好吃,因为大家从大众菜谱视频里学习的调味都差不多,趋同化大于差异性,而我自己会常备一些辣椒酱,很简单,小米辣辣椒剁碎过筛,蒜和姜蓉,加盐糖与柠檬汁,一点白酒,为了让剁椒酱更具复合味,也会剁一点泡辣椒加入进去,每次我也只做一两斤的量,再加不加木姜子或紫苏,就试当时手头的材料而定了。做菜想要加辣的时候就取它一勺,都免除了另外切辣椒姜和蒜,烧菜很方便,而且轻微的乳酸作用,让那道菜变得更出众。

好丽谢
1周前
北京
0
就像酒和茶,咖啡也和发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重的发酵会带来更多样的风味,但重发酵也经常带来不愉悦的味道(浑浊、乳酸、酒精感),另外特定品种的酵母定向发酵带来的独特风味削弱了大家所认为的产地风土特色,并且也常引来这究竟是发酵带来的味道还是人工添加的风味物质的争论,导致咖啡领域发酵上的探索常遭到咖啡爱好者的褒贬不一,感觉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xiaoxiaoo
1周前
四川
0
42:54 好好奇到底是什么味道啊!求分享卖家

阿列克谢耶维奇奇
1周前
江苏
0
发酵真的是神奇的东西,我从小就喜欢吃酸味的食品,爱喝酸奶,爱吃东北酸菜,喜欢醋,喜欢吃泡菜,从单纯的买来吃到自己尝试制作,我今年刚刚经历了自己腌酸菜失败,发酵带来的未知性真的是彻底的盲盒
思遥吃饱没
1周前
浙江
0
⭐️欢迎收听本期节目!也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自己和发酵的故事。我们将在8月28日中午12点前,抽取五位有趣留言,送出两位嘉宾的新书《发酵中国·云南贵州》,祝你胃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