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28分钟
播放:
452
发布:
2周前
主播...
简介...
中国饮用水市场的竞争早已进入 “贴身肉搏” 的白热化阶段,农夫山泉、怡宝、百岁山、娃哈哈等头部品牌的角力,本质上是一场关于品牌心智占领与消费场景渗透的较量。透过它们的策略差异,可窥见快消品品牌在同质化市场中破局的核心逻辑。
共谈嘉宾:
钱峻 《钱钱品牌局》主理人 联合主播 / M360 MSAI & 创+平台 创始人
JASMINE 杨志华《钱钱品牌局》联合主播/品牌实战派专家 前百胜餐饮集团市场副总裁
Kant M360智库副总
SHOWNOTES
0:40 中国饮用水市场的五大主力:农夫山泉、怡宝、百岁山、娃哈哈以及的冰露。
3:41 饮用水品牌心智与记忆点是关键
5:54 白岁山以“水中贵族”为定位,通过抽象广告和赞助高端赛事建立独特品牌形象。
7:37 怡宝依托华润集团强大的分销网络,结合体育营销强化健康形象。
11:08 农夫山泉通过在餐饮行业中的创新推广,不仅展示优质水源,也强化了品牌形象。
15:22 农夫山泉品牌微调后品质感品牌感会比以前好,增强它这一块的公信度的。
18:21 娃哈哈90年代通过传统媒体广成为国民品牌。
23:11 农夫山泉在饮用水行业对年轻人市场渗透,在场景上成功延伸。
一、定位锚点:品牌能否被记住的关键
饮用水作为低关注度产品,消费者的选择往往依赖 “潜意识记忆”,而清晰的定位正是激活这种记忆的开关。
* 农夫山泉:用 “天然” 锚定认知
从 “农夫山泉有点甜” 到 “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品牌始终围绕 “天然水源” 构建认知。这种定位不仅区别于纯净水,更通过 “泡茶更好喝”“煮鸡汤更鲜” 等场景化表达,将 “天然” 转化为可感知的价值,形成难以复制的心智壁垒。
* 百岁山:以 “贵族” 制造差异
“水中贵族” 的定位看似抽象,却精准切中高端市场的情感需求。通过赞助高尔夫赛事、网球大师赛等高端场景,搭配 “喝懂水的人选百岁山” 的文案,百岁山成功将 “贵族” 从身份符号转化为 “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在中高端市场占据独特地位。
* 怡宝:靠 “健康” 绑定场景
依托华润集团的分销优势,怡宝以 “纯净” 为基底,通过运动员代言、校园健康计划等营销,将品牌与 “运动”“年轻”“健康” 深度绑定。绿色包装形成强烈视觉符号,低价策略则让 “健康” 变得触手可及。
* 娃哈哈:定位模糊的困境
作为曾经的国民品牌,娃哈哈因 “AD 钙奶”“非常可乐” 积累了国民记忆,但在饮用水领域却始终缺乏清晰定位。从早期的 “纯净水” 到近年的 “家族狗血剧” 营销,品牌形象混乱,难以在消费者心智中留下稳定印记。
二、渠道与分销:快消品的 “生命线”
饮用水的高频消费属性,决定了渠道渗透能力直接影响市场份额。
* 怡宝:背靠大树的渠道霸权
作为华润集团旗下品牌,怡宝借助母公司的零售网络(如华润万家)和供应链优势,实现从一线城市到乡镇市场的全覆盖。“哪里有超市,哪里就有怡宝” 的强存在感,使其即便在低价策略下仍能保持稳定销量。
* 农夫山泉:从货架到场景的全渗透
农夫山泉的渠道策略不止于 “铺货”,更在于 “场景教育”。在餐饮渠道,它通过 “用农夫山泉泡茶”“清水锅指定用水” 等方式,将产品从 “饮品” 变为 “食材”;在校园市场,设立水站提供桶装水配送,如同 “订牛奶” 般培养年轻群体的消费习惯,实现渠道与场景的双重占领。
* 娃哈哈:联销体的兴衰
90 年代,娃哈哈凭借 “联销体” 模式深入乡镇市场,成为当时渠道最广的品牌。但在电商崛起、社区团购普及的今天,传统渠道优势不再,而新渠道布局滞后,导致终端货架位置被边缘化,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三、品牌迭代:坚守辨识度与时代感的平衡
快消品的包装与形象需要 “稳中求变”—— 既不能让老用户 “认不出”,也不能让新用户觉得 “过时”。
* 农夫山泉:细节微调中的品质升级
从早期的红色包装到标注 “源自千岛湖”“长白山” 等水源地信息,农夫山泉的包装始终保持核心视觉符号(红色主色调、山水图案),却通过增加水源地说明、优化字体设计等细节,强化 “天然、安全” 的品牌认知,契合当下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
* 百岁山:抽象广告的争议性传播
百岁山的 “贵族” 广告虽因 “服化道粗糙” 引发讨论,却通过 “外国演员 + 欧式场景” 的视觉冲击,成功将 “水中贵族” 的定位植入心智。这种 “争议性传播” 虽有风险,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反而比 “平庸的正确” 更易出圈。
* 娃哈哈:停滞的形象困局
娃哈哈的包装多年未做实质性升级,被消费者吐槽 “村味十足”。品牌试图通过 “家族剧” 营销吸引关注,却偏离了产品本身,导致 “话题热度” 无法转化为 “品牌认同”,反而加剧了形象的混乱。
四、启示:饮用水品牌的破局公式
从头部品牌的竞争态势来看,成功的饮用水品牌需具备三大要素:
1. 清晰的定位:找到差异化的核心价值(如天然、高端、健康),并通过持续传播强化认知;
2. 高效的渠道:不仅要 “铺得到”,更要 “融得进”—— 将产品嵌入消费者的生活场景(餐饮、校园、运动等);
3. 迭代的智慧:在保持辨识度的前提下,通过包装升级、营销创新贴合时代需求,避免品牌老化。
对于面临困境的饮用水品牌而言,不如回归产品本质,重新锚定品牌定位,在渠道与场景上寻找新的突破口。毕竟,饮用水的终极战场,永远是消费者的 “日常选择”。
TAKEAWAY
1、清晰的品牌定位是低关注度产品占领用户心智的核心。
2、渠道渗透能力直接决定快消品市场份额,需覆盖全场景。
3、品牌形象需在保持辨识度的同时,随时代需求微调升级。
4、场景化营销能突破产品固有属性,开辟新消费场景。
5、争议性传播虽有风险,但可能比平庸表达更易出圈。
6、传统渠道优势会随市场变化弱化,需及时布局新渠道。
7、绑定特定情感或价值主张(如健康、高端)可强化品牌差异。
8、品牌营销需围绕产品本质,避免偏离核心的话题炒作。
9、年轻群体是关键市场,需通过精准方式培养消费习惯。
10、头部品牌需兼顾定位坚守、渠道创新与品牌迭代,全方位发力。
思考点
1、低关注度产品如何通过定位与场景创新打破同质化竞争?
2、品牌在保持辨识度与实现时代感升级之间应如何平衡?
3、渠道布局与品牌营销的协同对快消品市场突围有何关键作用?
共谈嘉宾:
钱峻 《钱钱品牌局》主理人 联合主播 / M360 MSAI & 创+平台 创始人
JASMINE 杨志华《钱钱品牌局》联合主播/品牌实战派专家 前百胜餐饮集团市场副总裁
Kant M360智库副总
SHOWNOTES
0:40 中国饮用水市场的五大主力:农夫山泉、怡宝、百岁山、娃哈哈以及的冰露。
3:41 饮用水品牌心智与记忆点是关键
5:54 白岁山以“水中贵族”为定位,通过抽象广告和赞助高端赛事建立独特品牌形象。
7:37 怡宝依托华润集团强大的分销网络,结合体育营销强化健康形象。
11:08 农夫山泉通过在餐饮行业中的创新推广,不仅展示优质水源,也强化了品牌形象。
15:22 农夫山泉品牌微调后品质感品牌感会比以前好,增强它这一块的公信度的。
18:21 娃哈哈90年代通过传统媒体广成为国民品牌。
23:11 农夫山泉在饮用水行业对年轻人市场渗透,在场景上成功延伸。
一、定位锚点:品牌能否被记住的关键
饮用水作为低关注度产品,消费者的选择往往依赖 “潜意识记忆”,而清晰的定位正是激活这种记忆的开关。
* 农夫山泉:用 “天然” 锚定认知
从 “农夫山泉有点甜” 到 “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品牌始终围绕 “天然水源” 构建认知。这种定位不仅区别于纯净水,更通过 “泡茶更好喝”“煮鸡汤更鲜” 等场景化表达,将 “天然” 转化为可感知的价值,形成难以复制的心智壁垒。
* 百岁山:以 “贵族” 制造差异
“水中贵族” 的定位看似抽象,却精准切中高端市场的情感需求。通过赞助高尔夫赛事、网球大师赛等高端场景,搭配 “喝懂水的人选百岁山” 的文案,百岁山成功将 “贵族” 从身份符号转化为 “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在中高端市场占据独特地位。
* 怡宝:靠 “健康” 绑定场景
依托华润集团的分销优势,怡宝以 “纯净” 为基底,通过运动员代言、校园健康计划等营销,将品牌与 “运动”“年轻”“健康” 深度绑定。绿色包装形成强烈视觉符号,低价策略则让 “健康” 变得触手可及。
* 娃哈哈:定位模糊的困境
作为曾经的国民品牌,娃哈哈因 “AD 钙奶”“非常可乐” 积累了国民记忆,但在饮用水领域却始终缺乏清晰定位。从早期的 “纯净水” 到近年的 “家族狗血剧” 营销,品牌形象混乱,难以在消费者心智中留下稳定印记。
二、渠道与分销:快消品的 “生命线”
饮用水的高频消费属性,决定了渠道渗透能力直接影响市场份额。
* 怡宝:背靠大树的渠道霸权
作为华润集团旗下品牌,怡宝借助母公司的零售网络(如华润万家)和供应链优势,实现从一线城市到乡镇市场的全覆盖。“哪里有超市,哪里就有怡宝” 的强存在感,使其即便在低价策略下仍能保持稳定销量。
* 农夫山泉:从货架到场景的全渗透
农夫山泉的渠道策略不止于 “铺货”,更在于 “场景教育”。在餐饮渠道,它通过 “用农夫山泉泡茶”“清水锅指定用水” 等方式,将产品从 “饮品” 变为 “食材”;在校园市场,设立水站提供桶装水配送,如同 “订牛奶” 般培养年轻群体的消费习惯,实现渠道与场景的双重占领。
* 娃哈哈:联销体的兴衰
90 年代,娃哈哈凭借 “联销体” 模式深入乡镇市场,成为当时渠道最广的品牌。但在电商崛起、社区团购普及的今天,传统渠道优势不再,而新渠道布局滞后,导致终端货架位置被边缘化,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三、品牌迭代:坚守辨识度与时代感的平衡
快消品的包装与形象需要 “稳中求变”—— 既不能让老用户 “认不出”,也不能让新用户觉得 “过时”。
* 农夫山泉:细节微调中的品质升级
从早期的红色包装到标注 “源自千岛湖”“长白山” 等水源地信息,农夫山泉的包装始终保持核心视觉符号(红色主色调、山水图案),却通过增加水源地说明、优化字体设计等细节,强化 “天然、安全” 的品牌认知,契合当下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
* 百岁山:抽象广告的争议性传播
百岁山的 “贵族” 广告虽因 “服化道粗糙” 引发讨论,却通过 “外国演员 + 欧式场景” 的视觉冲击,成功将 “水中贵族” 的定位植入心智。这种 “争议性传播” 虽有风险,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反而比 “平庸的正确” 更易出圈。
* 娃哈哈:停滞的形象困局
娃哈哈的包装多年未做实质性升级,被消费者吐槽 “村味十足”。品牌试图通过 “家族剧” 营销吸引关注,却偏离了产品本身,导致 “话题热度” 无法转化为 “品牌认同”,反而加剧了形象的混乱。
四、启示:饮用水品牌的破局公式
从头部品牌的竞争态势来看,成功的饮用水品牌需具备三大要素:
1. 清晰的定位:找到差异化的核心价值(如天然、高端、健康),并通过持续传播强化认知;
2. 高效的渠道:不仅要 “铺得到”,更要 “融得进”—— 将产品嵌入消费者的生活场景(餐饮、校园、运动等);
3. 迭代的智慧:在保持辨识度的前提下,通过包装升级、营销创新贴合时代需求,避免品牌老化。
对于面临困境的饮用水品牌而言,不如回归产品本质,重新锚定品牌定位,在渠道与场景上寻找新的突破口。毕竟,饮用水的终极战场,永远是消费者的 “日常选择”。
TAKEAWAY
1、清晰的品牌定位是低关注度产品占领用户心智的核心。
2、渠道渗透能力直接决定快消品市场份额,需覆盖全场景。
3、品牌形象需在保持辨识度的同时,随时代需求微调升级。
4、场景化营销能突破产品固有属性,开辟新消费场景。
5、争议性传播虽有风险,但可能比平庸表达更易出圈。
6、传统渠道优势会随市场变化弱化,需及时布局新渠道。
7、绑定特定情感或价值主张(如健康、高端)可强化品牌差异。
8、品牌营销需围绕产品本质,避免偏离核心的话题炒作。
9、年轻群体是关键市场,需通过精准方式培养消费习惯。
10、头部品牌需兼顾定位坚守、渠道创新与品牌迭代,全方位发力。
思考点
1、低关注度产品如何通过定位与场景创新打破同质化竞争?
2、品牌在保持辨识度与实现时代感升级之间应如何平衡?
3、渠道布局与品牌营销的协同对快消品市场突围有何关键作用?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