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7分钟
播放:
2,854
发布:
6天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上一期我们的主题是“原生公司创伤”,播出之后,收到不止一个反馈,提到认为自己的“职场伤痛”跟原生家庭有关,有人说“分不清自己的创伤到底来自原生家庭还是原生工作,只知道每天都很痛”。
#本期成员
舒扬;赵楠;薛毅然
#内容概要
01:52 处理人际关系不客观和没弹性,可能有原生家庭烙印
05:25 三种职业的父母,孩子最容易有压迫感
06:15 三种跟父母的关系模式
12:54 过度强势的支配性父母和过度焦虑的唠叨型父母
15:19 “领导站在我身后,我就不会工作了”
20:42 “从小绕着长辈走,中学绕着班主任走”
23:17 “从小住平房,邻里之间很近,知道怎么跟长辈链接”
26:14 另一种原生家庭的烙印是“人一定要靠自己”
30:14 舒扬总结跟上司走得近的两种职场人类型:照顾型和掠夺型
37:07 同时期的两个下属,“有距离”的下属让薛毅然感觉工作起来更愉快
41:23 跟上司亲密无间、啥都能聊,跟原生家庭的氛围有关吗?
49:47 疏离、逃避的行为模式可能跟父母的期待带来的压力有关
52:03 虽然天生敏感,但家庭氛围让薛毅然完成了脱敏训练
53:58 父母是成功人士和非成功人士的家庭,对人有影响吗?
58:12 回应听友提问:我的自主动机很强,该怎么规划职业?
(新听友想了解盖洛普34才干,请前往第二期)
提问听友的才干排序分布:
#制作相关
音乐:Barnville-Free PD
剪辑后期:舒扬
时间轴/简介:舒扬
logo设计:薛毅然、赵楠
#联系我们
微信号:helloworld3333 ,加好友请备注“识人识己”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Cheli
6天前 浙江
8
从现象学社会学的视角,有一段精彩的分析让我印象深刻: “对个体来说,初级社会化自然是最重要的,而次级社会化则需要模仿初级社会化的基本结构。一切个体都出生在某个客观的社会结构中,在这里他遇到了负责自己社会化过程的重要他人。这些重要他人是强加在他身上的。他们对他的境况做出了一种定义,此定义对他来说乃是一种客观现实。因此,个人不仅出生在一个客观的社会结构中,也出生在一个客观的社会世界中。重要他人将世界中转给他,并在中转过程中对这个世界进行修改。他们只会把那些与自己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相符的部分挑出来,而挑选的标准是其独特的个人经历。通过这种双重选择,个体所接受的社会世界就被“过滤”了。下层阶级的孩子不仅吸收了下层阶级看待社会世界的视角,也吸收了父母(或者对他进行初级社会化的其他人)赋予这个社会世界的个性色彩。这个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下层视角可能会引发满足感、顺从感、激烈的愤恨或是翻涌的叛逆。因此,下层阶级的孩子不仅会习得与上层阶级的孩子完全不同的世界,他的习得方式也有可能与隔壁同样的下层孩子有着天壤之别。” ——引自经典社会学著作:《现实的社会建构》 尼采对原生家庭也有非常深刻的反思: “我们是在孩提时期做出这些判断的,并且很少做出改变:我们大多数人一辈子都被孩提时所习惯的判断所操弄。” “信赖自己的情感——这意味着服从祖父母及其祖父母,而不是听命于我们自己身上的诸神:我们的理性和我们的经验。” ——引自:《曙光》
舒扬
6天前 北京
5
还想到一个很重要的点,当时忘了提: 父母在家里谈论社会事务(自己的工作,或者其他社会关系中的事情)的基调、色彩,也可能会给孩子留下很深烙印
不会静音
5天前 天津
2
06:14 笑死了我妈教师我爸警察,所以我现在长大了在外工作,对家里就是抗拒甚至厌恶的状态🙃
舒扬
6天前 北京
2
如果去知乎上看类似"为什么现在都不想生孩子"这种话题,几乎都是强烈的怨愤和发泄式回答,分析性色彩的答案都很稀少。 无外乎是说小时候苦,长大了挣的钱也只够养活自己,以及现在小孩也普遍不幸福……感觉几年前氛围都还没到这种地步
HD15312e
5天前 上海
1
44:59 笑死,我家也是
阿康_0bLX
4天前 江西
0
27:53 27:30 说的太好了,而且领导总希望你一个人承担几个人甚至几个部门的事情,一个项目几个人的事情希望不需要沟通反复磨合就火速完成,甚至说你态度不行,真的很火大无语。
Christine运动去
6天前 陕西
0
您好,请问一下,想找薛毅然老师做咨询,请问该怎么联系呀?是怎么收费的呀?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