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93分钟
播放:
5,895
发布:
1周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这期与大家讨论新书《大观园的病根——<红楼梦>人物的身心困局》,嘉宾是本书的作者、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的李远达老师。
* 本期节目有送作者签名书福利,请大家拉到最后。祝各位阅读愉快!
我们会和你聊聊:
* 冷香丸的出场
* 癞头和尚与秃头和尚:文学中的隐喻人物
* 那种病是什么病?
* 钗黛的病,一个天然,一个人工,一个无药可救,一个有药可医
* “时节”、“时令”与“时机”:冷香丸三重时间寓意
* 冷香丸的“时”与“时”宝钗的“时”
* 白与素:冷香丸的色彩哲学
* 甘与苦:冷香丸的味觉旨趣
* 冷”与热:薛宝钗身上的对立统一与先天矛盾
以下是李远达老师提供的参考书目:
1. 陈存仁,宋淇 著《红楼梦人物医事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0.
2. 原所贤,暴连英 著 《红学拾遗 红楼梦医药考辩》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07.
3. 刘勇强《一僧一道一术士——明清小说超情节人物的叙事学意义》《文学遗产》2009,(02):104-116.
4. 刘勇强《小说知识学:古代小说研究的一个维度》《文艺研究》2018,(06):56-67.
5. 马涛《热毒·冷药·雪中高士——释、道哲学光照下的“冷香丸”及其文化寓义》《红楼梦学刊》2019,(01):158-176.
6. 周翎《法天贵真:<红楼梦>的道家生命观及其美学精神》《明清小说研究》2022,(02):113-133.DOI:10.13674/j.cnki.32-1017/i.2022.02.012.
7. 祁梦薇《冷香丸补说》《红楼梦学刊》2024,(05):288-303.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Lilyyoo
1周前 河北
6
周末愉快! 小感:薛宝钗的“热毒”和“冷香丸”是曹公在封建礼教下他内心矛盾的表达。 “热毒”并非生理疾病,是内在生命力的表现。(虽然以冷为外在标签) “冷香丸”是封建礼教对人性的驯化。 “冷”与“热”的对立是曹公对“人性本真”与“社会规训”冲突的具象化,既有同情,又有反思的复杂态度。
枣子树
1周前 广东
6
宝姐姐,林妹妹的病,压根不是医学上的病,是曹公给她们设的人生局。
船长_lm5H
1周前 河北
5
这期嘉宾选择不够好。
HD447172t
1周前 辽宁
5
我觉得“热毒”两个字非常适合现在常说的那句“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就像砒霜把握好剂量也可以治病一样,热本身并没有害,但过度过量就会弊大于利,变成了“毒”。宝钗天生带着热毒,如果没有任何干预,也许长大后也会变成像王熙凤或者晴雯一样,是个风风火火、横冲直撞的性子😁但她得到了冷香丸的方子,也依着方子服药,将她的热控制在一个平衡的维度里,而且这个方子也确实恰到好处,虽然叫冷香丸,但并没有把宝钗变成一个冷性的人,而是一个有温度且于己于人都无毒性的人。
开奥迪的小鳄鱼
1周前 上海
3
我换个思路说下个人的看法吧,就是说在《红楼梦》的文化语境中,薛宝钗的热毒和冷香丸还可以理解为对当时历史背景下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命运隐喻。热毒可以看作女性在封建礼教下被压抑的生命力与情感。宝钗作为一个理想的大家闺秀,被迫将自己的真实情感隐藏在端庄的外表之下,热毒象征了这种压抑所带来的内在冲突。再说冷香丸的寒凉属性和复杂配方象征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严苛要求。女性需要通过极端的自我克制(如同冷香丸的制作过程)来符合社会期待,压制自身的“热毒”,即天性与情感。我理解的宝钗的病症和治疗方式因此不仅是身体上的,也是精神上的隐喻,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规训和压迫。她的端庄与克制并非完全出于本性,而是社会环境与教育的结果。
花遇和风_lHlA
1周前 安徽
3
红楼梦构造的是一个故事,是一个虚幻,是一个切片,也是每个读者的梦。 真亦假时假亦真,黛玉和宝钗有着前世今生的脉络,作为最瞩目的两位姑娘,黛玉和宝钗的人物特色,神秘色彩,文学魅力无疑是独一无二的。 她们的病各有特色,又符合曹公她们的形象背景,冷香丸,美丽的名字底色中,我觉得也代表了宝钗的美好,灵动与冷静。初中读时,也会暗暗将她与黛玉比个高低,现在工作后再看,发现她们就如同各异花朵一般,魅力点不同,越发欣赏她们的姐妹情。
xyz2025牛
1周前 广东
2
(❁´◡`❁)*✲゚*(❁´◡`❁)*✲゚*
massage
1周前 安徽
2
其实我一直不明白这一点,宝钗为人相比于林妹妹自然是相对热络的,性子也会照拂到所有人,那应该是那种很暖特质,为啥房间里那种布置会那么单调(“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岸上只有一个土定瓶”),相反林妹妹虽然性子有点孤芳自赏,人家家里书架尽是书,内心世界看起来异常丰富,所以宝钗真的是受到了冷香丸药物的影响导致她在面对自己独处空间的时候更加克制咯
大魔王童童
1周前 山西
1
嘉宾老师语速有点急迫,刘主播这样娓娓道来很适合慢炖,当然嘉宾老师肯定是学富五车,只是在播客平台上这样讲话有点显得浮躁,中间提问刘主播喜欢什么颜色那段,有点像传销老师检查你有没有认真听课。
HD232270n
1周前 上海
1
李远达老师确然人文学养超高,其次才是其医学人文学养,从冷香丸引申到“饮冰食檗”已经涉入文学上的象征与哲学上的隐喻,很受益,我觉得薛宝钗恰似曹雪芹笔下一位诗化的“渐冻症患者”,如主播刘老师所说“黛玉病不治,宝钗病可治”,其实不然,宝钗的“可治”不过是藉冷香丸继续冷却与僵化她的生命活力与热情,比之黛玉泪竭而逝,宝钗的渐冻而亡更具隐性的悲剧感。李老师讲到身心困境,以现代性精神危机切入,宝钗似乎需要在一个异化的社会中,个体为了生存而进行的自我规训,如何演绎了在意识清醒下的缓慢精神死亡,被社会之毒、历史之毒(从胎里带来)、礼教之毒感染,并用社会、历史、礼教所提供的解药进行自我冷却,最终被冻结,作为解药的冷香丸短暂压抑了“热毒”,延缓了发作,麻痹了病痛,造成了成瘾性依赖,最终疏离、冷漠、人性趋于退化。她曾凡心偶炽,孽火齐攻(脂批),却不同于“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也不同于李老师提及的白居易的“饮冰食檗”、梁任公的饮冰室,以饮冰室为例,取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欤”,冷香丸虽似饮冰的变体,但后者仿佛恐其热力不够,对使命坚守不够,故而说“饮冰十年,难凉热血”,梁启超一生就怕自己不能燃透,岂如宝钗解药般自我规训、压抑、冷却。由是,曹雪芹关于冷香丸的药方是其文化病理学上的思考,用社会的、历史的、礼教的药方自我疗愈,却渐次被这药方绑架、冻结,这或许才是曹公写出宝钗服用冷香丸背后更为深刻的悲剧成因。宝钗的卧室是雪洞,婚姻是金簪雪里埋,命运是冰雪招来露砌魂,金锁锁住热血,冷香冷却青春,热与火被污名为热毒孽火,有点进入《聊斋志异•罗刹海市》的感觉,最后,宝钗是她病症的囚徒,也是自己的医生,治疗即病征,她依靠冷香丸来维持社会、历史、礼教上的所谓健康、贤良、驯顺,却最终加速了她作为人的持存、降格、陨落与消亡。有点啰嗦与聒噪了,抱歉,哈哈。
HD225885z
1周前 江苏
1
说个题外话,好多年前任贤齐和杨千嬅有个电影,杨千嬅演的公主天生体臭,任贤齐演的医生给她配的药就是冷香丸,他们两走遍四季雨露风霜,去采花集水。
库拉酱
1周前 江苏
1
我一直以为林黛玉得的是肺结核,面色苍白身体柔弱,经常咳嗽带来的脸颊淡淡红晕。 另外书中除了身体上的疾病,也有不少精神方面的,比如甄士隐疯了,贾宝玉和凤姐被下咒后也疯了,得了癔症。
Jissoo
1周前 江苏
1
利利主播,想念建筑师zee 来做客🥹🥹🥹
森森FS
1周前 甘肃
1
听完这期正好满100小时啦!
ofmewooo
1周前 江苏
1
感觉声音有点像文化有限的星光。
Vickyhy
1周前 美国
1
我小时候读过一本我爸年轻时买的红学期刊,里面有一篇文章写冷香丸,说宝钗的“热毒”是代表她世俗功利心强,比如劝宝玉上进,“好风凭借力”;“冷香丸”又是说她个性冷酷无情。我当时十岁左右,都觉得作者黑宝钗黑的太离谱了,她怎么都不对。喜欢这里大部分人的解读,还是带着曹公对于青春的慈悲心,带着现代人对于古代女性困境的理解来看宝钗和其他人的。
立鹤
1周前 江苏
1
来了!
北京冯迪
1周前 北京
1
👍👍👍
余心拙
1周前 浙江
1
突然想到,茄鲞有点类似老杭州人从前常常会烧的一道菜—酱丁,用肉丁笋丁茭白丁香菇丁花生米豆腐干等等(依据手边材料而定),炒制后用黄豆酱收干,在没有冰箱的年代里也可以放好几天,随时可以拿出来下饭
云漠水寒处
6天前 山东
0
10:42 贾瑞被凤姐弄了之后也是一个和尚来的好像在门外
余心拙
1周前 浙江
0
38:40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