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18分钟
播放:
4,346
发布:
1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刚刚在上海举行的waic盛况空前,其中最受瞩目的就是机器人大乱斗。
相信大家都在社交网络上刷到了各类机器人干活的视频,今天这期节目就为大家科普一下——大模型时代,机器人的进展和落地。
起因是7月初,我去往四川绵阳,在制造业龙头富临精工的工厂内,主持了一场特别的发布会。
这场发布会的主角,是一台名叫 A2W的轮式类人型工业级机器人。它的本体研发,是由最近在二级市场大热的明星人形机器人公司——智元所打造,经由另一家明星创业公司安努智能所部署,最终落地到汽零龙头上市公司富临精工的工厂内。
(图为智元机器人远征A2W,正在富临精工的工厂内搬运料箱。)
与传统工业级机器人不同,A2W 结合了最新的AI大模型技术,实现了泛化性,并以通用性为目标,可以自由行走,独立规划、执行任务。
在具身智能爆火的2025,这是全球首场,敢于用直播方式呈现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常态化作业的发布会。
现场,我对三位机器人行业专家进行了3小时的访谈(文字版👉《直击人形机器人在工厂「打工」的 3 小时|对话智元机器人》),还和另一台人形机器人、也就是A2W的好兄弟远征A2,一起搭档主持。非常有趣的体验。想观看这场直播的视频,欢迎关注我的B站账号~
由于这期访谈是在工厂进行,且工厂内的产线在同时作业,所以一些地方的背景音可能略显嘈杂,建议最好在不戴耳机的场景下播放。
这期节目能让我们理解:
一项技术究竟如何在工业场景中落地?
什么是人形机器人,这个行业为何爆火,又在过去一年中经历了怎样的飞跃式发展?
对于业内人来说,相信这期内容也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来自最前线的应用情形、客户体验和最一手的独家访谈。
本期嘉宾:
王闯(智元机器人 通用产品线总裁)
杨曾(安努智能 高级算法总监)
邓扬 (富临精工 创新生产部负责人)
卫诗婕(主持人,商业漫谈Jane‘s talk 创始人)
(从左至右分别是:卫诗婕、王闯、邓扬、杨曾。)
本期Shownotes:
Part 1. 2025,人形机器人为什么这么火?
08:26 2025,人形机器人为什么这么火?
09:15 智元的机器人远征 A2 和 A2W,能干些什么活?
10:10 机器人量产困难详解:供应链、技术、一致性
12:50 为人形机器人造零部件,有哪些难点?
16:42 自动驾驶进入深水区,人才流向机器人领域
Part 2. 理解具身智能:什么是真·人形机器人?
19:08 黄仁勋对具身智能的定义:无人车、无人机、机器狗、人形机器人
19:31 A2W是人形机器人吗?人形的定义:像人一样思考和决策
20:25 人形机器人是未来吗?
22:17 去年waic,只有两家人形机器人能长时间行走
24:09 今年人形突飞猛进,背后的几点原因:技术、产业链、大众关注度
25:12 机器人一天写130幅书法,手没有抽筋
26:50 有些人是看见了才相信,有些人是因为相信才看见
Part 3. 智元的2024-2025: 从量产元年,到商业元年
27:47 「包工头」评价机器人干活:算上人类吃饭休息的时间,快要追平人类了!
34:20 通用机器人,希望它今天可以干这个,明天可以干那个
34:43 通用机器人与传统工业机械臂的区别:能像人一样,应对突发情况
38:52 机器人泛化性现场测试:给机器人「捣乱」,它能处理好吗?
40:34 机器人的「犹豫」和停顿,恰恰是具身智能发展的标志
42:53 「手机、汽车、互联网都是工具,具身智能是伙伴」
45:33 智元、安努智能、富临精工,产业上下游三方是如何走到一起的?「三个首次吃螃蟹的人」
Part 4.揭秘机器人部署:也能养出一个上市公司
48:54 安努智能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50:01 机器人集成部署是一个多大的市场?
51:21 一台 A2W 要多少钱?
53:25 采集数据的重要性:反向定义上游和机器人大脑
58:50 让机器人干活,为什么从搬运料箱这个场景开始?似乎是个很简单的场景?
01:06:55 「(人形机器人)就像一个3岁的小孩,刚学会骑自行车,我们要耐心」
01:08:00 详解一台机器人部署到工厂的全过程
Part 5. 工业级人形机器人背后的技术、和技术选择
01:24:09 泛化性加持的是机器人的上限吗?通用人形机器人背后的核心技术有哪些?
01:26:38 采集的数据究竟是什么数据?客体数据、操作数据、环境数据
01:30:02 真机数据为什么宝贵?那是制造业的壁垒
01:30:37 这些数据被用以训练什么样的模型?
01:35:21 从160秒闭环到40秒闭环,靠的是数据吗?
01:39:20 A2W 用到 VLA (Vision-Language-Action,视觉语言动作模型
)了吗?
01:39:25 智元工业落地的技术路线选择:成功率不做到99.9%,进不了工厂
01:42:35 智元做机器人的特点和优势
Part 6. 展望未来:通用类人形机器人落地的速度
01:46:15 通用工业机器人未来还能做什么:搭建一张场景天梯图
01:50:54 未来三年内,机器人成本可能下降超 50 %?「我觉得保守了」
彩蛋🎉:01:55:08 我和我的主持人搭子——人形机器人 A2 一起主持的开场(没想到,这么快就真的体验了人机协作😂)
一台机器人做出创新,背后的程序员们👇
加听友群👇
有关主理人:卫诗婕,独立商业作者,曾任《极客公园》执行总编,早年任职于《人物》、GQ报道、字节跳动。代表作:《ofo的终场战事》、《罗永浩:薛定谔的理想主义》、《朱一旦的枯燥生活》、《中东社交十年风云:金矿、折戟、浪潮再起》、《下一站,沙特》等。作品曾获虎嗅2024年度作者、金字节奖年度新锐作者、网易非虚构文学奖年度作者、全球真实故事奖中文报道十佳。
有关「商业漫谈」:这是一档关注科技、商业、人文的深度访谈节目,致力于记录时代的商业史。聚焦商业趋势、伦理、竞争、价值。
(本期访谈录制的收工现场照)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GOOD棒
1个月前 广东
2
✅打卡🛋🛋🛋
卫诗婕_商业漫谈Jane
1个月前 北京
2
先做个提示哈:这期因为是在工厂录的,现场噪声非常大,所以我的声音也被迫很大(😂),同时一些地方因为背后有喷气的工业设备声音超大,所以音质欠佳。
god放下车的宠儿
1个月前 广东
1
听了2次,对半听完了,谢谢前线记者探寻一个项目落地生根时的“科技创新切片”,务实进取的感觉虽然没有影视里那种张力,但能感受到后背一次又一次去调研、摸索、匹配、收集、期待、失败、复盘、改善、进步,然后试图通过稳定性和品质去接受市场检验,特别是3mm和5mm处挂零件处的感受,巨大的商海和各种角逐,在酷炫和叙事之间,如何选择更合适的场景切入自己的产品,如何选择笃定的坚持,对于务实的创业者来说的确在冉冉升起。
张立行
1个月前 广东
1
🤖 **人形机器人行业现状** - 2025年人形机器人行业迎来爆发,技术进步显著(如从行走不稳到能跑能跳舞) - 关键技术突破包括强化学习带来的拟人化运动、多自由度协同控制、感知-决策-执行闭环能力 - 中国产业链优势(工程化能力、成本控制、丰富工业场景)加速商业化落地 🏭 **工业落地实践(富灵精工案例)** - 轮式双臂机器人ARW在工厂的料箱搬运场景实现常态化作业 - 当前能力:40秒/箱(人工30秒)、15公斤负载、24小时作业、自主避障纠错 - 部署挑战:节拍优化、环境适应性调试、异常处理(耗时1个月现场调试) 🔧 **技术核心突破** - 多模态数据采集(视觉识别、力控、导航等)反哺模型迭代 - 小脑控制技术:全身协同运动规划(7自由度双臂+移动底盘) - 与传统工业机器人差异:环境泛化能力>固定编程、本体复用性高 🔄 **产业协作模式** - 本体研发(智源)→场景部署(安努智能)→终端应用(富灵精工) - 三方价值: - 智源:通用本体+算法平台 - 安努:工程化落地+数据回流 - 富灵:提供真实场景验证 💡 **未来展望** - 短期(1-3年):成本降低50%、负载提升至30公斤、更多简单场景复制 - 长期愿景: - 通过数据飞轮实现"看一眼就会"的通用智能 - 构建工业场景能力天梯图,渐进式拓展应用边界 - 最终实现"人类管理机器人,机器人完成体力劳动"的生产模式 🚀 **行业关键认知** - 商业化铁三角:技术可行性×场景价值×成本合理性 - 当前阶段应专注"能用"而非"炫技",选择ROI明确的场景突破 - 需要产业耐心:如同培养三岁孩童,需持续投入成长时间
晞仔
1个月前 上海
1
1:14:53 对于客户的非常简单的问题,感觉回答的还是有点费劲,😵‍💫
知与行_bx0U
1个月前 四川
0
虽然但是,这厂房没有做空气净化。实在是没有必要这样着装
leileimary
1个月前 上海
0
00:00 关于机器人产业我感触最深的是前同事在大概2019年的时候离职去了一家精密科技公司。那时候我连这个公司做什么的都不知道,而今后知后觉给这位同事的前瞻性点赞
ROBBY_SXXH
1个月前 上海
0
在哪里能看到直播或者视频啊?
Flowing_qcWJ
1个月前 上海
0
第一
康特特
1个月前 北京
0
来听了😶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