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54分钟
播放:
626
发布:
1个月前
简介...
上一期节目中,我们共读了《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前三章,也即小说的第一部。
在第一部中,卡拉马佐夫一家人及相关人物悉数登场,辗转于修道院、女地主家、老卡拉马佐夫家……渐渐呈现出一幅以父子矛盾为核心的爱恨情仇与思想冲突交织的俄国小城图景。
相较于第一部中大量的背景铺陈和剑拔弩张的矛盾冲突,第四章到第六章的故事显得和缓了一些,但又是庞杂丰赡而不显混乱的,发展出了“弑父”主线之外的其他故事线:既描写了阿廖沙和丽莎间、卡佳和伊凡间的爱情故事,也关照着俄国底层民众的贫苦生活,还讲述了伊凡对信仰的摇摆及长老充满救赎光芒的皈依。
在这三章中,通过人物间的交往和对话,各色人物的声音此起彼伏,从少年的恋爱絮语,到青年的激昂雄辩,再到临终老者沉朴的回望讲述,生机勃勃地呈现出了那个时代俄国人的爱与恨,幻灭与信仰,欢欣与痛苦,罪恶与救赎……
陀思妥耶夫斯基只是站在人间,却同时写出了地狱与天堂。
而其中对信仰的探讨也带给当代的我们以启发——
如何去爱?如何爱生活本身,爱具体的人?
这一期,就让我们一起来读《卡拉玛佐夫兄弟》正文的第四到六章。
【时间轴】
02:45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越读越精彩的小说
03:55 第四章至第六章的情节简介
09:20 阿廖沙像是一面映照其他人物的镜子
11:00 小说的结构:从复调小说到枝繁叶茂的树状结构
13:40 支线故事一:阿廖沙和伊凡的爱情故事
19:35 小说中的人物尤其是各组couple有着相互映照的关系
22:15 支线故事二:俄国底层民众的生活故事
23:15 退休军官斯涅吉廖夫家的“丧子”,与卡拉马佐夫家的“弑父”形成对照
25:20 同样是关心民族命运和国民性的作家,鲁迅是战士,老陀则如同庖丁解牛的“屠夫”
27:45 支线故事三:信仰者的种种面目(佐西玛长老VS.费拉蓬特神甫VS.伊凡VS.乌合之众)
37:00 老陀关于信仰的立场:在伊凡和佐西玛长老之间
42:40 当代的读者怎样理解本书中的信仰?
47:00 若将宗教信仰替换为当代语境中的爱,那么我们,当如何去爱?
【本期提及】
陀斯妥耶夫斯基 - 《卡拉马佐夫兄弟》 - 徐振亚、冯增义译,上海三联书店
Hubert Dreyfus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系列讲座“解读卡拉马佐夫兄弟”
李昂 - 中篇小说《杀夫》
【本期音乐】
背景曲:Sergei Rachmaninoff & 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 - Piano Concerto No.2: I(来自专辑《Sergei Rachmaninoff: Plays and Conducts, Vol.1》)
片尾曲:Seiji Ozawa & Boston Symphony - Carmina Burana: Omnia sol temperat(布兰诗歌)(来自专辑《Orff: Carmina burana》)
【本期摘录】
摘自正文第四章“折磨”:
“你们应该知道,亲爱的,我们每一个人对世界上所有的人和所有的事都是有罪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不但是因为我们都参与了整个世界的罪恶,而且每个具体的人对于世界上所有的人和每个人都是有罪的。”
摘自正文第五章“赞成与反对”:
“趁着还有时间,我要赶紧独善其身,所以我坚决拒绝最高和谐。这种和谐还抵不上那个受尽折磨、用拳头捶打自己胸脯、在臭气熏天的厕所里向‘上帝爷爷’祈祷的女孩的一滴眼泪,抵不上的原因在于她的眼泪是无法抵偿的。她的眼泪理应得到抵偿,否则不可能有和谐。你用什么,究竟用什么去抵偿呢?难道这能抵偿吗?难道用报复的办法吗?可是报复对我有什么用呢?把凶手打入地狱对我有什么用呢?那些孩子受尽折磨已经死了,地狱又能改变什么呢?既然是地狱,哪里还有什么和谐可言?我愿意宽恕,愿意拥抱,但我不希望再有苦难。如果孩子的苦难是为了凑满赎买真理所必需的苦难总数,那我预先声明,整个真理抵不上这样的代价。最后,我也不希望母亲和唆使一群猎狗撕碎她儿子的凶手相互拥抱!她不应该宽恕他!要是她愿意,她可以宽恕自己,让她宽恕凶手给她这个当母亲的带来的无边苦难,但是她那惨死的孩子的苦难,她没有权利宽恕,她不应该宽恕凶手,哪怕孩子自己宽恕了也不行!既然如此,既然他们无权宽恕,那么和谐又在哪里呢?全世界有没有一个能够而且有权宽恕的人?我不要和谐,出于对人类的爱我不希望和谐。我情愿保留未经报复的痛苦,最好还是保留我那未经报复的痛苦和我那未经平抑
的愤怒,哪怕我错了也心甘情愿。再说大家对和谐的价值估计得也太高了,我们完全支付不起这张过于昂贵的入场券。所以我要赶紧退还这张入场券,只要我是个诚实的人,那就应该尽快退还。我现在做的就是这件事。我不是不接受上帝,阿廖沙,我只是恭恭敬敬地把入场券还给他。”
摘自正文第六章“俄罗斯教士”:
“他们有科学,但科学中只剩下了属于感官的东西。至于精神世界,人的高尚的另外一半,则被他们以一种得意的甚至仇恨的心情完全排斥、摈弃了。世界宣告了自由,最近一段时期叫得特别响,但在他们宣扬的自由中我们究竟看到了什么呢?只有奴役和自杀!”
【本期主播】圈圈、刀刀
【音频制作】刀刀、圈圈
【配乐策划】刀刀、圈圈
【介绍文案】圈圈
【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小宇宙、苹果播客等专用播客APP,订阅收听我们的播客「潜行者 StalkersRadio」,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同名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本节目所有发言仅代表发言者个人立场。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在第一部中,卡拉马佐夫一家人及相关人物悉数登场,辗转于修道院、女地主家、老卡拉马佐夫家……渐渐呈现出一幅以父子矛盾为核心的爱恨情仇与思想冲突交织的俄国小城图景。
相较于第一部中大量的背景铺陈和剑拔弩张的矛盾冲突,第四章到第六章的故事显得和缓了一些,但又是庞杂丰赡而不显混乱的,发展出了“弑父”主线之外的其他故事线:既描写了阿廖沙和丽莎间、卡佳和伊凡间的爱情故事,也关照着俄国底层民众的贫苦生活,还讲述了伊凡对信仰的摇摆及长老充满救赎光芒的皈依。
在这三章中,通过人物间的交往和对话,各色人物的声音此起彼伏,从少年的恋爱絮语,到青年的激昂雄辩,再到临终老者沉朴的回望讲述,生机勃勃地呈现出了那个时代俄国人的爱与恨,幻灭与信仰,欢欣与痛苦,罪恶与救赎……
陀思妥耶夫斯基只是站在人间,却同时写出了地狱与天堂。
而其中对信仰的探讨也带给当代的我们以启发——
如何去爱?如何爱生活本身,爱具体的人?
这一期,就让我们一起来读《卡拉玛佐夫兄弟》正文的第四到六章。
【时间轴】
02:45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越读越精彩的小说
03:55 第四章至第六章的情节简介
09:20 阿廖沙像是一面映照其他人物的镜子
11:00 小说的结构:从复调小说到枝繁叶茂的树状结构
13:40 支线故事一:阿廖沙和伊凡的爱情故事
19:35 小说中的人物尤其是各组couple有着相互映照的关系
22:15 支线故事二:俄国底层民众的生活故事
23:15 退休军官斯涅吉廖夫家的“丧子”,与卡拉马佐夫家的“弑父”形成对照
25:20 同样是关心民族命运和国民性的作家,鲁迅是战士,老陀则如同庖丁解牛的“屠夫”
27:45 支线故事三:信仰者的种种面目(佐西玛长老VS.费拉蓬特神甫VS.伊凡VS.乌合之众)
37:00 老陀关于信仰的立场:在伊凡和佐西玛长老之间
42:40 当代的读者怎样理解本书中的信仰?
47:00 若将宗教信仰替换为当代语境中的爱,那么我们,当如何去爱?
【本期提及】
陀斯妥耶夫斯基 - 《卡拉马佐夫兄弟》 - 徐振亚、冯增义译,上海三联书店
Hubert Dreyfus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系列讲座“解读卡拉马佐夫兄弟”
李昂 - 中篇小说《杀夫》
【本期音乐】
背景曲:Sergei Rachmaninoff & 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 - Piano Concerto No.2: I(来自专辑《Sergei Rachmaninoff: Plays and Conducts, Vol.1》)
片尾曲:Seiji Ozawa & Boston Symphony - Carmina Burana: Omnia sol temperat(布兰诗歌)(来自专辑《Orff: Carmina burana》)
【本期摘录】
摘自正文第四章“折磨”:
“你们应该知道,亲爱的,我们每一个人对世界上所有的人和所有的事都是有罪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不但是因为我们都参与了整个世界的罪恶,而且每个具体的人对于世界上所有的人和每个人都是有罪的。”
摘自正文第五章“赞成与反对”:
“趁着还有时间,我要赶紧独善其身,所以我坚决拒绝最高和谐。这种和谐还抵不上那个受尽折磨、用拳头捶打自己胸脯、在臭气熏天的厕所里向‘上帝爷爷’祈祷的女孩的一滴眼泪,抵不上的原因在于她的眼泪是无法抵偿的。她的眼泪理应得到抵偿,否则不可能有和谐。你用什么,究竟用什么去抵偿呢?难道这能抵偿吗?难道用报复的办法吗?可是报复对我有什么用呢?把凶手打入地狱对我有什么用呢?那些孩子受尽折磨已经死了,地狱又能改变什么呢?既然是地狱,哪里还有什么和谐可言?我愿意宽恕,愿意拥抱,但我不希望再有苦难。如果孩子的苦难是为了凑满赎买真理所必需的苦难总数,那我预先声明,整个真理抵不上这样的代价。最后,我也不希望母亲和唆使一群猎狗撕碎她儿子的凶手相互拥抱!她不应该宽恕他!要是她愿意,她可以宽恕自己,让她宽恕凶手给她这个当母亲的带来的无边苦难,但是她那惨死的孩子的苦难,她没有权利宽恕,她不应该宽恕凶手,哪怕孩子自己宽恕了也不行!既然如此,既然他们无权宽恕,那么和谐又在哪里呢?全世界有没有一个能够而且有权宽恕的人?我不要和谐,出于对人类的爱我不希望和谐。我情愿保留未经报复的痛苦,最好还是保留我那未经报复的痛苦和我那未经平抑
的愤怒,哪怕我错了也心甘情愿。再说大家对和谐的价值估计得也太高了,我们完全支付不起这张过于昂贵的入场券。所以我要赶紧退还这张入场券,只要我是个诚实的人,那就应该尽快退还。我现在做的就是这件事。我不是不接受上帝,阿廖沙,我只是恭恭敬敬地把入场券还给他。”
摘自正文第六章“俄罗斯教士”:
“他们有科学,但科学中只剩下了属于感官的东西。至于精神世界,人的高尚的另外一半,则被他们以一种得意的甚至仇恨的心情完全排斥、摈弃了。世界宣告了自由,最近一段时期叫得特别响,但在他们宣扬的自由中我们究竟看到了什么呢?只有奴役和自杀!”
【本期主播】圈圈、刀刀
【音频制作】刀刀、圈圈
【配乐策划】刀刀、圈圈
【介绍文案】圈圈
【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小宇宙、苹果播客等专用播客APP,订阅收听我们的播客「潜行者 StalkersRadio」,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同名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本节目所有发言仅代表发言者个人立场。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留白WhiteInk
1个月前
上海
2
老朋友们还在吗,正好也是今年才看完

秋秋人保护视力
1个月前
江西
1
恭喜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