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39分钟
播放:
92
发布:
2个月前
简介...
春夏之交,露营、溯溪、徒步等户外活动悄然兴起。近日,海南三亚一名游客遭不明生物咬伤后不幸身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尽管该生物的具体种类尚未确定,但这一悲剧无疑为公众敲响了户外安全的警钟。
芒种过后,正处于民间俗称“五毒月”,随着气温攀升,蛇虫鼠蚁进入活跃期。此时出行,需警惕哪些“高危对象”?一旦被毒物咬伤,应如何紧急处理并正确就医?
本期《健康有方FM》邀请到了两位嘉宾,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金艳新,以及和两栖爬行动物专家林一恒,一起来聊聊相关的知识与应对策略。
本期嘉宾
金艳新 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第八批金山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蛇咬伤针刺疗法”传承人
林一恒 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两栖爬行动物分会秘书长、上海羲源爬宠主理人
本期主播
恒婷 澎湃新闻·湃客编辑
时间轴
02:39 蛇毒,也分这些不同类型
05:10 我国哪些种类的毒蛇最常造成伤人事件?
06:56 记住这几点,快速区分有毒蛇和无毒蛇
12:15 被毒蛇咬了,去医院前你可以先做这些事
16:50 如何第一时间查找到附近具备蛇咬伤诊治能力的医院
18:43 到了医院,救治流程是怎么样的?
20:05 抗蛇毒血清为何“一剂难求”?
21:37 被蛇咬伤后,可能会出现哪些后遗症?
23:19 什么是“蛇咬伤针刺疗法”?
24:08 户外活动,如何防患于未然?
29:05 蛇类为何屡屡出没城市间?
30:35 为何需要研究和保护有毒蛇类?
32:34 对爬宠爱好者的一些呼吁
34:48 在保障生命安全与保护野生动物之间找平衡
本期相关图片⚠️胆小勿看
短尾蝮。摄影:林一恒
菜花原矛头蝮。摄影:林一恒
银环蛇。摄影:马舜
一条王锦蛇正在捕食玉斑锦蛇。王锦蛇和玉斑锦蛇都属于无毒蛇。摄影:胡刚
上图:无毒蛇咬伤口。下图:毒蛇咬伤口。供图:金艳新
蝎子。供图:林一恒
山蚂蟥。供图:林一恒
文字稿详情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991014
制作团队
主播 / 王恒婷
监制、策划 / 徐婉
实习生 / 郑丽丽
这里是由澎湃新闻健康频道出品的播客节目《健康有方FM》。健康有方,聚焦每一个你应该知晓的公共健康日,让健康的生活方式触手可及。
芒种过后,正处于民间俗称“五毒月”,随着气温攀升,蛇虫鼠蚁进入活跃期。此时出行,需警惕哪些“高危对象”?一旦被毒物咬伤,应如何紧急处理并正确就医?
本期《健康有方FM》邀请到了两位嘉宾,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金艳新,以及和两栖爬行动物专家林一恒,一起来聊聊相关的知识与应对策略。
本期嘉宾
金艳新 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第八批金山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蛇咬伤针刺疗法”传承人
林一恒 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两栖爬行动物分会秘书长、上海羲源爬宠主理人
本期主播
恒婷 澎湃新闻·湃客编辑
时间轴
02:39 蛇毒,也分这些不同类型
05:10 我国哪些种类的毒蛇最常造成伤人事件?
06:56 记住这几点,快速区分有毒蛇和无毒蛇
12:15 被毒蛇咬了,去医院前你可以先做这些事
16:50 如何第一时间查找到附近具备蛇咬伤诊治能力的医院
18:43 到了医院,救治流程是怎么样的?
20:05 抗蛇毒血清为何“一剂难求”?
21:37 被蛇咬伤后,可能会出现哪些后遗症?
23:19 什么是“蛇咬伤针刺疗法”?
24:08 户外活动,如何防患于未然?
29:05 蛇类为何屡屡出没城市间?
30:35 为何需要研究和保护有毒蛇类?
32:34 对爬宠爱好者的一些呼吁
34:48 在保障生命安全与保护野生动物之间找平衡
本期相关图片⚠️胆小勿看
短尾蝮。摄影:林一恒
菜花原矛头蝮。摄影:林一恒
银环蛇。摄影:马舜
一条王锦蛇正在捕食玉斑锦蛇。王锦蛇和玉斑锦蛇都属于无毒蛇。摄影:胡刚
上图:无毒蛇咬伤口。下图:毒蛇咬伤口。供图:金艳新
蝎子。供图:林一恒
山蚂蟥。供图:林一恒
文字稿详情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991014
制作团队
主播 / 王恒婷
监制、策划 / 徐婉
实习生 / 郑丽丽
这里是由澎湃新闻健康频道出品的播客节目《健康有方FM》。健康有方,聚焦每一个你应该知晓的公共健康日,让健康的生活方式触手可及。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