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38分钟
播放:
429
发布:
1年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这一期我们继续聊回避。


在上一期的节目中,我和豆豆、田田三个回避型人类,结合我们自己的日常经历和感受,分析了回避型表现出来的一些共性。比如分享欲低、害怕冲突、在关系中很容易放弃。


回避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冷淡,甚至冷漠,自私,逃避,拒绝沟通。究其根本,其实是因为回避在早期成长过程中,对于依恋关系的需求没有得到正向而持续的回应,因此婴幼儿为了回避这种对于痛苦的感受,就压抑和否认了对于依恋关系的需求,并且把亲密、依恋视为危险,把他人、世界视为不可信任,因此大多数回避型人格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的忍受度是比较低的。同时,很多应该在早期发展出来的能力,比如沟通表达、理解共情、面对冲突、处理情绪这样的能力,也因为对需求的否认和压抑,而停止了发展。


所以,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迷思,那就是,回避型能够和自己的压抑共存吗?那些压抑的需求有随着时间而消失和释怀吗?


本期看点:


01:57 成长停滞在否认需求的那一刻,回避是隔绝痛苦的防御模式。


03:01 回避对亲密忍受度低,容易感到被侵犯个人边界。


03:29 没有得到过无条件肯定的回避,终其一生都很难走出“内心匮乏”的自恋。


07:15 低探索欲带来低自我效能感,回避不相信自己的选择和想法,行动力低下。


11:37 有时候养育者给我们的很多,却没有看到回避真正的需求和喜好。


16:02 上头快,下头快,回避在亲密关系中慌忙寻求“无条件的爱”,结果往往是不断碰壁。


17:27 和安全型人类建立亲密关系,是回避型自我修正的一条捷径。


19:13 回避型和焦虑型伴侣,哪个对回避型的杀伤力更大?


20:44 和回避建立亲密关系,你可能会经历什么?


24:36 回避自救法一:发展心智化,保持正念,意识到自己的消极想法和客观事实是分开的,与被侵害的感觉做对抗。


25:50 回避自救法二:需求外显化,及时说出内心的需求和不适,从小事做起,尝试克服对冲突和拒绝的可怕构想。


26:56 回避自救法三:满足自恋,建立内在安全基地,对自己做所有你希望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无限宽容、同情、照顾、宠溺。


28:24 回避自救法四:主动获取积极情绪,尝试在各类任务中融入活动,创造舒适区,寻找自己的乐趣,改变持续的情绪低压状态。


31:55 觉察自己,表达自己,重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是走向进步的必经之路。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2024看见自己的勇敢
1年前 四川
2
我个人感觉回避型的人比普通人更难面对和接受自己的缺点,这么想的话 自救的路都显得要难度更大一些。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吗?
momo_yrkH
1年前 北京
0
“爱无能”不是绝症,努力改变自己就能走出困境。会有人喜欢你们的,要相信自己哦!
西卡西卡Krystal
11个月前 北京
0
33:59 说实话我不觉得回避型+偏回避型能有很好的结果,或者解决主播们的问题,安全型的人,安全型和焦虑型也想要,也没有那么好“抢到”,和焦虑型磨合反而是常见的
HD106474t
1年前 江苏
0
13:15 这一点我也有体会的。我理解这个其实是家长在孩子的幼年时期以社会性的标准或者所谓“为你好”的想法来替孩子做决定,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自己喜欢没有用,“有用”才是有用的想法;进而表达自己的喜好其实是有风险的,自己先要用那个“有用”的标准去衡量一下。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