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7分钟
播放:
573
发布:
2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2025年,电商行业走向复杂和分化。在即时零售战火纷飞、“仅退款”退场、AI电商进入应用期的新变量背景之下,618大促第一阶段开门红已然结束,第二阶段紧随其后拉开帷幕。
去年,行业内卷严重,“最低价”竞争之下很多商家背负着增长压力,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业内经历了“最难”一届618。大量商家在经营上遇到挑战,“卷低价跑量”的模式难以为继,所有人感到精疲力尽。
因此平台开始主动解绑套路化促销,电商行业从“疯狂内卷”走向“理性竞合”,硝烟味淡了,整个电商江湖也弥漫着与以往不同的平静,商家不再奢求爆发式的增长业绩。
但与此同时,今年大促时长再次超越以往,虽然平台活动规则简化,疲劳的消费者却更难打动了。未来当电商大促“造节”的红利衰退,竞争回归到产品力与经营本质,618又会走向何方?
史上最长618,消费者敏感度下降
今年618从5月13日就开始提前启动,比去年提早了7天,直到6月20日战线整整拉长至39天,创下历年最长纪录,其中还穿插着“五一”假期、母亲节、520和端午节等一场接一场的节日活动。
从活动机制的角度看,今年各大平台确实拿出了诚意。淘宝天猫放弃沿用多年的“满减凑单”变成“官方立减”,相比于往年,消费券的门槛也更低了,再叠加国家补贴和平台百亿补贴扶持,力求给消费者直接的价格体验。京东、抖音电商也同样主推直降和补贴的直观促销形式。
在大促节的鼎盛时期,直到2017年之前,品牌促销多是动辄五折、七折的降价方式,行业增长也笼罩在节日狂欢的氛围下,但之后促销模式变得越来越复杂,平台开始出现满减券和预售付尾款。当购物变成计算优惠、凑满减的考场时,消费者开始疲累,同时增长红利见顶后,“造节”的刺激效应也逐渐衰退。
如今平台主动简化规则、加大扶持力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的支出就能得到提升,恰恰相反,他们似乎变得更难打动了。
……
界面新闻记者 | 程璐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