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100分钟
播放:
1.31万
发布:
2个月前
主播...
简介...
还记得十年前、也就是2015年的6月12日,上证指数冲上5178点,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最高点。这轮牛市,相信是很多85后、90后听友经历过的投资巅峰,当然后来的股灾也有可能是大家投资生涯中痛苦记忆的起点。
此刻正值5178点10周年,我们跟嘉宾楚团长一起来盘点一下,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杠杆牛市和股灾,以及这10年A股的变迁。
优质评论换免费Alice系统账号活动持续进行中~
===============================
本期嘉宾:
楚团长 小宇宙播客:楚团长聊聊天
本期主播:
@石磊TheAttract 微博:石磊Attractor_MS
@敏-姐 公众号:刘敏的咖啡馆
本期文字稿有两篇,从不同视角成文,正好拼成一个完整脚本:
楚团长篇:5178点10周年,A股变得更好了吗?
敏姐篇:5178点10周年,A股变得更好了吗?
==============时间线==============
🎯part 1:与5178点相遇
01:58 数据回顾:2015年的6月12日,上证指数5178点成为10年来的高点,牛市的疯狂与崩溃;
05:39 楚团长入市的故事:2013年光大乌龙指前一天,市场已经跌无可跌;
08:42 楚团长在券商营业部亲历的股灾客户暴仓故事与分级B的恐怖下跌;
我觉得分级基金也是中国金融系统的一种隐喻,永远都在小心翼翼地市场化探索,但接到了市场风险之墙后,又会有用一种不计代价的形式回到原地。
11:25 大佬集体出面号召救市,大户刘益谦央视二套直播买股票,C罗的皇马中国行给A股加油,市场(或者监管部门)以一种荒诞的近乎行为艺术的方式展现了救市的决心;
我在金鱼缸里目睹了一场海啸,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
16:39 石磊的陆家嘴回忆:2014年私募的小资金竟然能把大市值的国有银行股拉涨停;
19:26 2015年上半年,大家都知道是泡沫,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破,也寄希望于后面有更傻的人接盘,总想赚最后一块钱;
20:34 本轮牛市的推动的本质原因:杠杆。等到监管开始查场外杠杆的时候,一切都结束了;
23:55 敏姐补充回忆当年的无风险致富之路:打新股。探讨中国新股为什么会赚钱的根本原因——A股是个融资市(当然,这也是股市亏钱的一个重要原因);
🎯part 2:股灾之后这10年的市场轨迹
27:30 敏姐把这10年分成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是2016~2018,是风险出清与制度重塑期;
* 第二阶段是2019~2021,是创新驱动与结构牛市期;
* 第三阶段是2022至今,是内外挑战下的高质量发展探索期;
28:24 楚团长回顾2015年之后的10年市场发展:
* 2015年资金面和基本面的双主线共振;
* 2016年的游资炒作概念;
* 2016、17年的全国大棚改,房地产港股行情;
* 2017年的漂亮50行情;
* 2018年的商誉减值,创业板大跌;
* 2019年之后的基本面牛市;
* 2022年之后资产负债表衰退与产能过剩;
光明源于黑暗,但黑暗涌现光明。
35:27 石磊从长尺度视角梳理这10年资本市场变化的核心驱动:
长尺度:A股若是以年线视角来看,它的主要驱动就是资本回报,而且也是根据基本面在定价——
* 2016年~17年的价值投资范式;
* 2019~20年的成长型景气度投资范式;
* 2022年之后的自由现金流红利策略;
短尺度:充分理解资金情绪和投资者结构以及政策冲击,构建反脆弱架构——
* 2016年的熔断;
* 2018年的大股东爆仓;
* 2023年的小盘股暴跌;
* 2025年的关税冲击。
39:52 楚团长:股市是性格缺陷的放大器,在短尺度上,大家一般都是用无序在参与无序。只有看清谨慎逻辑,找到投资信仰,才能用有序去拥抱无序。
市场是个海洋,它可能也有洋流那样的规律,但很多时候浪花是没有理由的。只有自己成为有动力的船,才有可能安全地穿过大风大浪。但是如果完全没有面对浪的打算和应对机制,可能一个浪打过来就把我们给淹死。
43:39 敏姐的应对策略:认清自己的能力边界,做好风险敞口和现金流管理,把资金交给专业合适的人打理;
44:10 石磊再从A股投资者结构视角,来看市场的生态变化:
* 2016年之前,大户坐庄收割散户;
* 2016年起,外资大规模流入;
* 2022年之后,外资撤退,机构投资者由公募基金主导变成险资和国家队主导;
不同的资金属性体现了这同的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也让A股产生了不同的阶段性定价范式和交易模式;
44:47 最后从收益来源来拆解A股10年的发展:
全A指数10年收益基本为0,原因是什么呢?
* 一是企业端:资本回报ROE从12%→7.9%,30%跌幅;
* 二是市场端:市净率PB从2.5→1.54,40%跌幅;
* 三是制度端:总市值从53万亿→86万亿,62%涨幅,被新增融资拿走;
* 四是成本端:0.3%~0.5%的交易费用。
所以,如果一家公司的静态ROE是9%的话,那么估值每年拖累3~5%,市场融资跌幅5%,最后总收益约等于0
🎯part 3:A股真的在变好吗?
52:02 楚团长:答案是在变好
* 新国九条:要求央国企注重市值管理,强调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 中国人的卷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无论从商业模式还是护城河角度,都有了强大的竞争力;
* 低利率时代股市的长期吸引力在提高;
* 以汇金为代表的国家队,也亲自下场买了万亿etf;
56:34 石磊:2022年之后,A股的生态发生了转变
上市公司融资性现金流第一次出现负值;
长期配置型资金大举增持红利类资产;
63:43 2019年大牛市到来的原因讨论
* 2016~2019 产业刚刚经历了一轮供给侧改革,产能过剩问题在2016年之后得到缓解,资本开始回暖;
* 2018年大股东质押融资爆仓;
* 2019年影子银行紧缩,民营经济座谈会,信贷放水,光伏、半导体等成长型行业时代来临;
* 资管新规后资金从非标转向权益市场的巨大体量;
71:11 楚团长对公募基金生态的深入理解:
* 要从历史和全局的角度来评价一个行业的发展;
* 基金经理的工作是资产管理,业绩比较基准是建立在beta(市场整体趋势收益)基础上的;
* 财富管理端销售基金,应该对客户的收益负责,但财富管理行业是在打破刚兑那一刻才刚刚起步,还太年轻;
* 基金销售的主要模式就是动量销售,因此非常容易追涨杀跌;
* 电商卖基金的模式,奇葩的首页两个基金AB test的电商逻辑;
* 基金高质量发展方案中的漏洞;
* 投资者才是自己家庭财富健康度的第一负责人;
85:40 石磊经营8年吸引子的资产配置服务的切身体验:
* 从投资者到财富管理,再到资产管理的整个财富生态里,存在买方投顾这一断点;
* 资产配置组合服务无人承接;
* 大部分FOF做的是选明星基金经理,把业绩好的基金组合成一个拼盘;
90:47 总结:
* 中国的资本市场在2022年之后,整体变得更好,对投资者,尤其是长期投资者更加友好;
* 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优秀的价值红利型企业和创新成长型企业,都存在投资价值;
* 中国每一轮产业结构转型股市都有巨大的贡献;
* 中国人的养老问题等等财富堵点,都需要更健康的资本市场。
此刻正值5178点10周年,我们跟嘉宾楚团长一起来盘点一下,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杠杆牛市和股灾,以及这10年A股的变迁。
优质评论换免费Alice系统账号活动持续进行中~
===============================
本期嘉宾:
楚团长 小宇宙播客:楚团长聊聊天
本期主播:
@石磊TheAttract 微博:石磊Attractor_MS
@敏-姐 公众号:刘敏的咖啡馆
本期文字稿有两篇,从不同视角成文,正好拼成一个完整脚本:
楚团长篇:5178点10周年,A股变得更好了吗?
敏姐篇:5178点10周年,A股变得更好了吗?
==============时间线==============
🎯part 1:与5178点相遇
01:58 数据回顾:2015年的6月12日,上证指数5178点成为10年来的高点,牛市的疯狂与崩溃;
05:39 楚团长入市的故事:2013年光大乌龙指前一天,市场已经跌无可跌;
08:42 楚团长在券商营业部亲历的股灾客户暴仓故事与分级B的恐怖下跌;
我觉得分级基金也是中国金融系统的一种隐喻,永远都在小心翼翼地市场化探索,但接到了市场风险之墙后,又会有用一种不计代价的形式回到原地。
11:25 大佬集体出面号召救市,大户刘益谦央视二套直播买股票,C罗的皇马中国行给A股加油,市场(或者监管部门)以一种荒诞的近乎行为艺术的方式展现了救市的决心;
我在金鱼缸里目睹了一场海啸,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
16:39 石磊的陆家嘴回忆:2014年私募的小资金竟然能把大市值的国有银行股拉涨停;
19:26 2015年上半年,大家都知道是泡沫,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破,也寄希望于后面有更傻的人接盘,总想赚最后一块钱;
20:34 本轮牛市的推动的本质原因:杠杆。等到监管开始查场外杠杆的时候,一切都结束了;
23:55 敏姐补充回忆当年的无风险致富之路:打新股。探讨中国新股为什么会赚钱的根本原因——A股是个融资市(当然,这也是股市亏钱的一个重要原因);
🎯part 2:股灾之后这10年的市场轨迹
27:30 敏姐把这10年分成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是2016~2018,是风险出清与制度重塑期;
* 第二阶段是2019~2021,是创新驱动与结构牛市期;
* 第三阶段是2022至今,是内外挑战下的高质量发展探索期;
28:24 楚团长回顾2015年之后的10年市场发展:
* 2015年资金面和基本面的双主线共振;
* 2016年的游资炒作概念;
* 2016、17年的全国大棚改,房地产港股行情;
* 2017年的漂亮50行情;
* 2018年的商誉减值,创业板大跌;
* 2019年之后的基本面牛市;
* 2022年之后资产负债表衰退与产能过剩;
光明源于黑暗,但黑暗涌现光明。
35:27 石磊从长尺度视角梳理这10年资本市场变化的核心驱动:
长尺度:A股若是以年线视角来看,它的主要驱动就是资本回报,而且也是根据基本面在定价——
* 2016年~17年的价值投资范式;
* 2019~20年的成长型景气度投资范式;
* 2022年之后的自由现金流红利策略;
短尺度:充分理解资金情绪和投资者结构以及政策冲击,构建反脆弱架构——
* 2016年的熔断;
* 2018年的大股东爆仓;
* 2023年的小盘股暴跌;
* 2025年的关税冲击。
39:52 楚团长:股市是性格缺陷的放大器,在短尺度上,大家一般都是用无序在参与无序。只有看清谨慎逻辑,找到投资信仰,才能用有序去拥抱无序。
市场是个海洋,它可能也有洋流那样的规律,但很多时候浪花是没有理由的。只有自己成为有动力的船,才有可能安全地穿过大风大浪。但是如果完全没有面对浪的打算和应对机制,可能一个浪打过来就把我们给淹死。
43:39 敏姐的应对策略:认清自己的能力边界,做好风险敞口和现金流管理,把资金交给专业合适的人打理;
44:10 石磊再从A股投资者结构视角,来看市场的生态变化:
* 2016年之前,大户坐庄收割散户;
* 2016年起,外资大规模流入;
* 2022年之后,外资撤退,机构投资者由公募基金主导变成险资和国家队主导;
不同的资金属性体现了这同的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也让A股产生了不同的阶段性定价范式和交易模式;
44:47 最后从收益来源来拆解A股10年的发展:
全A指数10年收益基本为0,原因是什么呢?
* 一是企业端:资本回报ROE从12%→7.9%,30%跌幅;
* 二是市场端:市净率PB从2.5→1.54,40%跌幅;
* 三是制度端:总市值从53万亿→86万亿,62%涨幅,被新增融资拿走;
* 四是成本端:0.3%~0.5%的交易费用。
所以,如果一家公司的静态ROE是9%的话,那么估值每年拖累3~5%,市场融资跌幅5%,最后总收益约等于0
🎯part 3:A股真的在变好吗?
52:02 楚团长:答案是在变好
* 新国九条:要求央国企注重市值管理,强调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 中国人的卷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无论从商业模式还是护城河角度,都有了强大的竞争力;
* 低利率时代股市的长期吸引力在提高;
* 以汇金为代表的国家队,也亲自下场买了万亿etf;
56:34 石磊:2022年之后,A股的生态发生了转变
上市公司融资性现金流第一次出现负值;
长期配置型资金大举增持红利类资产;
63:43 2019年大牛市到来的原因讨论
* 2016~2019 产业刚刚经历了一轮供给侧改革,产能过剩问题在2016年之后得到缓解,资本开始回暖;
* 2018年大股东质押融资爆仓;
* 2019年影子银行紧缩,民营经济座谈会,信贷放水,光伏、半导体等成长型行业时代来临;
* 资管新规后资金从非标转向权益市场的巨大体量;
71:11 楚团长对公募基金生态的深入理解:
* 要从历史和全局的角度来评价一个行业的发展;
* 基金经理的工作是资产管理,业绩比较基准是建立在beta(市场整体趋势收益)基础上的;
* 财富管理端销售基金,应该对客户的收益负责,但财富管理行业是在打破刚兑那一刻才刚刚起步,还太年轻;
* 基金销售的主要模式就是动量销售,因此非常容易追涨杀跌;
* 电商卖基金的模式,奇葩的首页两个基金AB test的电商逻辑;
* 基金高质量发展方案中的漏洞;
* 投资者才是自己家庭财富健康度的第一负责人;
85:40 石磊经营8年吸引子的资产配置服务的切身体验:
* 从投资者到财富管理,再到资产管理的整个财富生态里,存在买方投顾这一断点;
* 资产配置组合服务无人承接;
* 大部分FOF做的是选明星基金经理,把业绩好的基金组合成一个拼盘;
90:47 总结:
* 中国的资本市场在2022年之后,整体变得更好,对投资者,尤其是长期投资者更加友好;
* 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优秀的价值红利型企业和创新成长型企业,都存在投资价值;
* 中国每一轮产业结构转型股市都有巨大的贡献;
* 中国人的养老问题等等财富堵点,都需要更健康的资本市场。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