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这一集可看作是第二集〈香港特区电影,始于1997〉的姊妹篇,详细讨论当代台湾电影的社会环境、产业起落和艺术成就。
主播:
老马:一个中年影评人,在播客领域重新出发。关于电影,了解的东西还不算少。
阿吴:也是一个中年影评人,也要在播客领域重新出发,有很多观点挑战多数人的常识。
详细时间轴:
04:40 世纪末的低谷
* 八十年代的三类电影:政宣、商业、新电影
* 「台湾卓别林」许不了
* 公营时代的结束
* 琼瑶片退潮
* 独特的配额制
* 影星和技术人才外流
* 电影制作力量转向电视
* 辅导金出台
* 辅导金怪象
* WTO的副作用
* 港片没人看了
* 《鸦片战争》遭冷遇
* 只有李安票房能打
* 朱延平的三板斧
* 艺术片比商业片票房还高
* 杨德昌的远见
* 给我1个亿
* 高贵、寂寞
36:38 新世纪触底反弹
* 2001年是黑暗的谷底
* 官方的挽救政策
* 辅导金的变化
* 城市行销的利弊
* 创投
* 《卧虎藏龙》和《双瞳》
* 陈国富的成长
* 偶像剧是火车头
* 破除媒体垄断,电视业大爆发
* 《蓝色大门》和《盛夏光年》
* 为什么大陆学不了台湾青春片
* 纪录片热潮
* 侯孝贤的误判
59:52 2008年大爆发
* 命名:新新浪潮、后新电影、太超过世代
* 新人辈出
* 十六字箴言
* 走出悲情
* 新关键词:释怀
1:12:53 政经大环境
* 从新闻局到文化部
* 为何成立文化部?
* 学习法国、韩国、加拿大
* 龙应台做了哪些事?
* 2015年,彻底废除审查
* 《电影法》的历史
* 《天边一朵云》到底删不删?
* 对蔡明亮的恩赐
* 《艋舺》《那些年》的分级矛盾
* 意大利、法国、英国的审查黑点
* 《性本爱》为何仍被删剪?
* 《大尾鲈鳗2》差点因政治正确被删剪
* 大陆电影十部配额,差点就改了
* 法国的辅助制度,学不了
* 限制级也可以申请辅导金
* 陈玉珍的荒唐提案
* 辅导金与党派政治
* 金马奖的十年黄金时期
2:04:18 ECFA和两岸合拍
* 和CEPA一样,雷大雨小
* 为什么台湾导演不西进?
* 两岸电影环境差异究竟有多大?
* 香港导演为什么愿意北上?
* 李烈说:我们理解不了
* 陈国富究竟什么心态?
* 《星空》《健忘村》……
2:18:19 电影节难接班
* 四大天王之后,无人可以接班
* 穆勒最后一届的含华量
* 林正盛和张作骥
* 钟孟宏难进戛纳,非水平问题
* 赵德胤实力有限
* 美学+社会议题,尽量都要有
* 文策院的努力
* 拍了一批缝合电影
* 金马前进坎城
* 金鸡在戛纳
2:28:55 侯孝贤、蔡明亮、李安
* 侯导办金马学院
* 光点台北
* 赵德胤:蔡明亮是精神共鸣
* 《少年派》的造浪池
* 李安撑住金马
2:35:49 新本土电影
* 从《海角七号》说起
* 魏德圣的师父:杨德昌和陈国富
* 《海角七号》的文化密码
* 《海角七号》的性别设定
* 《海角七号》和外省人
* 《赛德克·巴莱》的历史观
* 《赛德克·巴莱》的史实和虚构
* 《Kano》如何看待日本殖民历史?
* 台湾的现代化和嘉南大圳
* 1930年代的台湾可以看到阮玲玉的电影?
* 棒球构建共同体
* 还未拍出的「台湾三部曲」
* 《鸡排英雄》的草根逆袭套路
* 《大稻埕》和魏德圣不一样
* 《范保德》里的台湾历史
* 民俗电影:《阵头》《总铺师》《寒单》
* 《孤味》:本土风情、包容和谅解
* 原住民导演陈洁瑶
* 台湾的本土电影和香港并不一样
3:29:38 钮承泽:志大才疏
* 顶级蓝二代出身
* 台湾演艺圈,二代扎堆
* 《情非得已》的伪纪录片模式
* 《艋舺》解构义气
* 《爱》试试水
* 和华谊合作
* 父辈创伤
* 《军中乐园》死了两次
* 大陆梦结束了
3:54:51 08一代第一人:钟孟宏
* 工科背景,留美学艺
* 周游世界,狂拍广告
* 妻子曾少千的帮助
* 所有作品的核心是《医生》
* 《停车》略有匠气
* 《第四张画》反类型片
* 《失魂》的土地隐喻
* 《一路顺风》重构家庭的含义
* 《阳光普照》里阿豪的哲学死亡
* 《瀑布》是女性角度重拍《失魂》
* 东亚家庭结构中的爱和理解
* 为什么不把凶手绳之以法?
* 钟孟宏为什么没有看懂《教父》?
4:34:25 坎坷人生黄信尧
* 丰富经历,底层视角
* 钟孟宏的知遇之恩
* 《大佛普拉斯》
* 《同学麦娜丝》
* 《天皇玉音超推理》
* 他的纪录片水平很高
4:53:18 《血观音》和黑金政治
* 转型过程中的最大弊病
* 棠夫人的政治逻辑
* 原住民的身份证
* 政治和家庭的并置
* 学《唐人街》还是《焦土之城》?
5:00:00 海外华人的电影天堂
* 马来西亚华人,扎堆来投
* 陈哲艺的示范效应
* 赵德胤的台湾梦
* 缅甸老乡:李永超和许鸿财
* 赵德胤除了身份牌,还有什么呢?
* 《再见瓦城》让女性承担了一切
* 《灼人秘密》就是超低配版《穆赫兰道》
* 赵德胤使用吴可熙的方法
5:20:23 台湾也有大片
* 《角头》已经是超级大IP
* 《痞子英雄》除了太悬浮,竟然不差
* 蔡岳勋为什么不拍电影了?
* 翻拍韩国片,大陆台湾不一样
* 《当男人恋爱时》是演员的成功
*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低分高票房
* 《看见台湾》的社会影响力
5:34:18 青春片制霸华语圈
* 父权下的成长
* 不同年代的青春片
* 《九降风》《囧男孩》《渺渺》
* 两个父亲:廖敏雄和张雨生
* 李烈孤注一掷
* 对小确幸的两种看法
* 郑有杰的《阳阳》
* 郑芬芬的《听说》
* 《那些年》结尾创意分析
* 继续幼稚
6:09:19 酷儿电影领先亚洲
* 《孽子》《喜宴》的带头
* 酷儿电影和同志运动的关系
* 身份觉醒和社会浪潮的平行
* 《女朋友。男朋友》和《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十七岁的天空》《成功补习班》《青春并不温柔》
* 《谁先爱上他的》彻底重构家庭
* 《鬼家人》用刻板印象作为喜剧元素
* 跨性别电影:《阿莉芙》《迷失安狄》
6:30:53 底层和边缘人题材
* 台湾底层片,当然不算惨
* 参照考里斯马基和达内兄弟
* 张作骥的底层抱团取暖模式
* 《白衣苍狗》的爱超越物种界限
* 《回光奏鸣曲》的陌生人情缘
* 《强尼凯克》的半亲密关系
* 《小美》的《公民凯恩》式叙事
* 《小雁与吴爱丽》靠社会福利兜底
* 《一家子儿咕咕叫》搭建隐喻系统切入全球化议题
* 传统左翼视角:《一席之地》《爱莲娜》
* 《行动代号:孙中山》的古怪讽刺
7:03:58 高概念类型片
* 程伟豪的修炼
* 《红衣小女孩》系列
* 魔神仔的概念
* 用母性作为恐怖元素
* 性别观太保守
* 父权社会好!
* 《缉魂》的高概念被浪费
* 可惜苏照彬
7:24:05 演员讨论
* 青春魅力型小生大爆炸
* 大陆的演员结构更依赖中生
* 原因:偶像剧和青春片
* Q Place和植剧场的孵化
* 斯坦尼、方法派、迈斯纳技巧、肢体剧场
* 混血演员
* 许光汉:少年感和成熟感
* 吴慷仁的表演方法
* 刘冠廷:透明的玻璃瓶
* 阮经天和赵又廷
* 彭于晏和张孝全
* 张钧甯和许玮甯
* 王净
* 戴立忍
* 陈以文
* 邱泽和郑人硕
* 喜剧天王猪哥亮
8:02:39 总结和延伸
* 重建主体性
* 新加坡是文化沙漠吗?
* 党派政治极化的文化问题
* 消化历史,寻找未来
* 交给时间,静观其变
主播:
老马:一个中年影评人,在播客领域重新出发。关于电影,了解的东西还不算少。
阿吴:也是一个中年影评人,也要在播客领域重新出发,有很多观点挑战多数人的常识。
详细时间轴:
04:40 世纪末的低谷
* 八十年代的三类电影:政宣、商业、新电影
* 「台湾卓别林」许不了
* 公营时代的结束
* 琼瑶片退潮
* 独特的配额制
* 影星和技术人才外流
* 电影制作力量转向电视
* 辅导金出台
* 辅导金怪象
* WTO的副作用
* 港片没人看了
* 《鸦片战争》遭冷遇
* 只有李安票房能打
* 朱延平的三板斧
* 艺术片比商业片票房还高
* 杨德昌的远见
* 给我1个亿
* 高贵、寂寞
36:38 新世纪触底反弹
* 2001年是黑暗的谷底
* 官方的挽救政策
* 辅导金的变化
* 城市行销的利弊
* 创投
* 《卧虎藏龙》和《双瞳》
* 陈国富的成长
* 偶像剧是火车头
* 破除媒体垄断,电视业大爆发
* 《蓝色大门》和《盛夏光年》
* 为什么大陆学不了台湾青春片
* 纪录片热潮
* 侯孝贤的误判
59:52 2008年大爆发
* 命名:新新浪潮、后新电影、太超过世代
* 新人辈出
* 十六字箴言
* 走出悲情
* 新关键词:释怀
1:12:53 政经大环境
* 从新闻局到文化部
* 为何成立文化部?
* 学习法国、韩国、加拿大
* 龙应台做了哪些事?
* 2015年,彻底废除审查
* 《电影法》的历史
* 《天边一朵云》到底删不删?
* 对蔡明亮的恩赐
* 《艋舺》《那些年》的分级矛盾
* 意大利、法国、英国的审查黑点
* 《性本爱》为何仍被删剪?
* 《大尾鲈鳗2》差点因政治正确被删剪
* 大陆电影十部配额,差点就改了
* 法国的辅助制度,学不了
* 限制级也可以申请辅导金
* 陈玉珍的荒唐提案
* 辅导金与党派政治
* 金马奖的十年黄金时期
2:04:18 ECFA和两岸合拍
* 和CEPA一样,雷大雨小
* 为什么台湾导演不西进?
* 两岸电影环境差异究竟有多大?
* 香港导演为什么愿意北上?
* 李烈说:我们理解不了
* 陈国富究竟什么心态?
* 《星空》《健忘村》……
2:18:19 电影节难接班
* 四大天王之后,无人可以接班
* 穆勒最后一届的含华量
* 林正盛和张作骥
* 钟孟宏难进戛纳,非水平问题
* 赵德胤实力有限
* 美学+社会议题,尽量都要有
* 文策院的努力
* 拍了一批缝合电影
* 金马前进坎城
* 金鸡在戛纳
2:28:55 侯孝贤、蔡明亮、李安
* 侯导办金马学院
* 光点台北
* 赵德胤:蔡明亮是精神共鸣
* 《少年派》的造浪池
* 李安撑住金马
2:35:49 新本土电影
* 从《海角七号》说起
* 魏德圣的师父:杨德昌和陈国富
* 《海角七号》的文化密码
* 《海角七号》的性别设定
* 《海角七号》和外省人
* 《赛德克·巴莱》的历史观
* 《赛德克·巴莱》的史实和虚构
* 《Kano》如何看待日本殖民历史?
* 台湾的现代化和嘉南大圳
* 1930年代的台湾可以看到阮玲玉的电影?
* 棒球构建共同体
* 还未拍出的「台湾三部曲」
* 《鸡排英雄》的草根逆袭套路
* 《大稻埕》和魏德圣不一样
* 《范保德》里的台湾历史
* 民俗电影:《阵头》《总铺师》《寒单》
* 《孤味》:本土风情、包容和谅解
* 原住民导演陈洁瑶
* 台湾的本土电影和香港并不一样
3:29:38 钮承泽:志大才疏
* 顶级蓝二代出身
* 台湾演艺圈,二代扎堆
* 《情非得已》的伪纪录片模式
* 《艋舺》解构义气
* 《爱》试试水
* 和华谊合作
* 父辈创伤
* 《军中乐园》死了两次
* 大陆梦结束了
3:54:51 08一代第一人:钟孟宏
* 工科背景,留美学艺
* 周游世界,狂拍广告
* 妻子曾少千的帮助
* 所有作品的核心是《医生》
* 《停车》略有匠气
* 《第四张画》反类型片
* 《失魂》的土地隐喻
* 《一路顺风》重构家庭的含义
* 《阳光普照》里阿豪的哲学死亡
* 《瀑布》是女性角度重拍《失魂》
* 东亚家庭结构中的爱和理解
* 为什么不把凶手绳之以法?
* 钟孟宏为什么没有看懂《教父》?
4:34:25 坎坷人生黄信尧
* 丰富经历,底层视角
* 钟孟宏的知遇之恩
* 《大佛普拉斯》
* 《同学麦娜丝》
* 《天皇玉音超推理》
* 他的纪录片水平很高
4:53:18 《血观音》和黑金政治
* 转型过程中的最大弊病
* 棠夫人的政治逻辑
* 原住民的身份证
* 政治和家庭的并置
* 学《唐人街》还是《焦土之城》?
5:00:00 海外华人的电影天堂
* 马来西亚华人,扎堆来投
* 陈哲艺的示范效应
* 赵德胤的台湾梦
* 缅甸老乡:李永超和许鸿财
* 赵德胤除了身份牌,还有什么呢?
* 《再见瓦城》让女性承担了一切
* 《灼人秘密》就是超低配版《穆赫兰道》
* 赵德胤使用吴可熙的方法
5:20:23 台湾也有大片
* 《角头》已经是超级大IP
* 《痞子英雄》除了太悬浮,竟然不差
* 蔡岳勋为什么不拍电影了?
* 翻拍韩国片,大陆台湾不一样
* 《当男人恋爱时》是演员的成功
*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低分高票房
* 《看见台湾》的社会影响力
5:34:18 青春片制霸华语圈
* 父权下的成长
* 不同年代的青春片
* 《九降风》《囧男孩》《渺渺》
* 两个父亲:廖敏雄和张雨生
* 李烈孤注一掷
* 对小确幸的两种看法
* 郑有杰的《阳阳》
* 郑芬芬的《听说》
* 《那些年》结尾创意分析
* 继续幼稚
6:09:19 酷儿电影领先亚洲
* 《孽子》《喜宴》的带头
* 酷儿电影和同志运动的关系
* 身份觉醒和社会浪潮的平行
* 《女朋友。男朋友》和《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十七岁的天空》《成功补习班》《青春并不温柔》
* 《谁先爱上他的》彻底重构家庭
* 《鬼家人》用刻板印象作为喜剧元素
* 跨性别电影:《阿莉芙》《迷失安狄》
6:30:53 底层和边缘人题材
* 台湾底层片,当然不算惨
* 参照考里斯马基和达内兄弟
* 张作骥的底层抱团取暖模式
* 《白衣苍狗》的爱超越物种界限
* 《回光奏鸣曲》的陌生人情缘
* 《强尼凯克》的半亲密关系
* 《小美》的《公民凯恩》式叙事
* 《小雁与吴爱丽》靠社会福利兜底
* 《一家子儿咕咕叫》搭建隐喻系统切入全球化议题
* 传统左翼视角:《一席之地》《爱莲娜》
* 《行动代号:孙中山》的古怪讽刺
7:03:58 高概念类型片
* 程伟豪的修炼
* 《红衣小女孩》系列
* 魔神仔的概念
* 用母性作为恐怖元素
* 性别观太保守
* 父权社会好!
* 《缉魂》的高概念被浪费
* 可惜苏照彬
7:24:05 演员讨论
* 青春魅力型小生大爆炸
* 大陆的演员结构更依赖中生
* 原因:偶像剧和青春片
* Q Place和植剧场的孵化
* 斯坦尼、方法派、迈斯纳技巧、肢体剧场
* 混血演员
* 许光汉:少年感和成熟感
* 吴慷仁的表演方法
* 刘冠廷:透明的玻璃瓶
* 阮经天和赵又廷
* 彭于晏和张孝全
* 张钧甯和许玮甯
* 王净
* 戴立忍
* 陈以文
* 邱泽和郑人硕
* 喜剧天王猪哥亮
8:02:39 总结和延伸
* 重建主体性
* 新加坡是文化沙漠吗?
* 党派政治极化的文化问题
* 消化历史,寻找未来
* 交给时间,静观其变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卧阑听雨
2个月前
湖南
45
8个小时😨,超级巨辩啊,这是我花的最值的199块钱😎

Helen_sT6o
2个月前
北京
36
比我命长
ComeAsYouAre
2个月前
北京
32
直接听到明天早上《狂野时代》首映结束

IncliningEar
2个月前
浙江
31
很喜欢的主题。祝福台湾电影,祝福台湾。
Helte
2个月前
广东
22
再造电影播客!

此厢为谁感伤
2个月前
重庆
19
听台湾电影的发展历程,包括之前讲侯孝贤的,眼见整个社会氛围随着制度转型变得越来越宽松自由,电影也只是对这种文化氛围的映射,有种终于从束缚中挣脱出的如释重负。他们怎么可能愿意走回头路。这期听着又欣慰又心酸。
Ahyeon_J
2个月前
中国香港
18
花这199的时候,想到如果每集都是第一集那种就不亏。结果大餐完全在后面,太值了
杨路6816
2个月前
黑龙江
16
天天盼,夜夜盼……
Yu-.
2个月前
北京
15
每天听一小时,正好能听一周
John小彭
2个月前
江苏
12
张大春的播客 我们的老台北 访谈朱延平的 2期 讲了许不了的事情 有兴趣的可以听一听
ShareHHolder
2个月前
广东
12
早上苦逼地准备去公司,看到推送,心头一颤,好像缓解了一些我的压力,和麦当劳一样成为我生活的一剂良药,😋😋😋

诺斯费拉条
2个月前
山东
7
1:09:08 哭到瘫痪气绝身亡笑死我了

吃苹果不吐葡萄皮
2个月前
上海
6
00:59 刚好最近听波米金马十年,昨晚又重看了阳光普照🥺
Molly_0l5O
2个月前
天津
6
2:24:14 但就是《星空》让当时高三的我改掉志愿,学了电影。我永远记得那天放学后,妈妈做了西红柿炒鸡蛋,我在葱花炝锅的香味里打开视频网站,看到这部新上的片,到徐娇演的女主角和大象走在街上那个镜头时,忽然心底涌起一股无法抑制的热潮,感到我这辈子只想做一件事,就是为拍出好电影而奋斗。那时小马奔腾这家公司还在,我第一次注意到陈国富这个名字,觉得自己如果大学毕业后能进这家公司工作就太好了。虽然后来祛魅了,我还是很喜欢林书宇,想拍那样的电影。
家豪仔
2个月前
广东
5
强迫症,再录3分钟凑够500分钟!
HD266237k
2个月前
河北
5
1:37:29 好突兀的一句脏话哈哈哈哈哈哈哈
阿蚂裹
2个月前
四川
4
时长再创新高?

柯紫
2个月前
江苏
3
8:15:03 啊面会菜,片尾放这首太合适了

Tooerr
2个月前
四川
3
这个周末我只有听这一集播客这一件事

Fan23
2个月前
美国
3
看到时长心满意足

紅塵過客
2个月前
河南
3
开头什么音乐啊?@老马@阿吴
苦实
2个月前
江苏
3
沙发!!
岚jan
2个月前
上海
2
4:16:19 钟导也是内地广告大片的常客,汽车客户尤其喜欢找他,他开价也是广告导演里顶级的。许多我们熟悉的汽车广告片,都是他拍的。

诺斯费拉条
2个月前
山东
2
2:27:48 “大陆很容易出一些够不上戛纳水平的片”吓死了还以为暗指今年和去年,结果话锋一转是王小帅,哈哈哈哈哈

令狐_
2个月前
浙江
1
24:19 朱延平后期应该说是傍对了周杰伦吧,当年周天王的号召力 可是能让我那个万年每天只放一场电影的小县城 出现加场的程度🤣(《不能说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