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27分钟
播放:
369
发布:
3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想做的人,在想做的时候,做想做的事,想做多少做多少”
——《转型城镇:一场应对气候变化的社区试验》
上面这句话精辟地总结了转型城镇的内核。那么,什么是转型城镇?
几年前,我在法国纪录片《明天》里第一次知道了转型城镇(transition town),当时只是觉得转型城镇的创始人罗伯·霍普金斯(Rob Hopkins)特别逗,手里拿了一张面值21元的社区货币侃侃而谈。
纪录片《明天》剧照,罗伯·霍普金斯谈论他对世界末日的理解
他说:人类对于自己的灭绝有各种精彩绝妙的想象,我们拍摄了各种人类被灭亡的电影,核弹、传染病、僵尸、机器人等等。但我们没有拍如何去解决问题的电影,大家对于解决气候问题的想象是生活会变得悲惨,只能吃发霉的土豆,像世界末日一样。
话锋一转,霍普金斯突然兴奋地说,世界末日多美妙啊,也是重生的契机!具体怎么重生呢?其中给一个方式就是他发起的转型城镇。
《转型城镇:一场应对气候变化的社区试验》这本书介绍了日本的转型城镇——藤野的社区实践,让我对转型城镇有了更多具体的想象。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本书作者对于可再生能源的认知。
“当今世界最丰富却利用得最少的可再生能源是什么?通常的回答是太阳能和风能,但我认为是人类所拥有的创造力。”
这段话让我想到曾经采访过的东京草原公园,发起人下中菜穗女士告诉我,草原公园和家纹一样,是所有人一起创造才得以延续的场所。
注:日本的“家纹”始于平安时代,通过贵族和武士代代相传;到了江户时代,平民也可以使用家纹。所有人都能使用,这些美丽的纹切得以流传下去。
藤野自然风光。图 老汤
同样地,转型城镇的核心不是硬件设施,而是如何唤醒当地居民体内的创造力,创造一个让人最大限度发挥潜力的社会。转型城镇可能就是一片空地,让“想做的人,在想做的时候,做想做的事,想做多少做多少。”
本期播客,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两位嘉宾,一位是这本书的译者Fancy,另一位是零活实验室的老汤。二位都去过藤野,有很多一手见闻,同时也都关注和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
转型城镇日本藤野的存折型社区货币,欠债不用还。图 老汤
我们在这期播客里聊了聊:
转型城镇如何在日本藤野变成了现实?
什么是社区货币?如何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如何一起社区养鸡?剥树皮能让森林更健康?
如何激发人的创造力?如何从零开始实现转型城镇?
本期又有福利啦!
欢迎大家在小宇宙评论区留言,我们会精选三条留言,送出三本《转型城镇:一场应对气候变化的社区试验》。
【本期制作者】
主播:Jing / 明日之路发起人
聊天人:
· Fancy / 《转型城镇》译者
· 老汤 / 零活实验室发起人
音频制作:艾莎
【时间轴】
02:40 对转型城镇的第一印象:尊重当地人,低调融入生活
09:52 藤野在日本是怎样的存在
13:10 藤野新居民来源:艺术家、朴门/华德福、反思311
15:38 藤野的社区货币:用存折记录人的连结,搭建网络
25:00 不用担心负债的社区货币,负债是为了挖掘别人的潜能
31:22 社区货币打破等价交换,个人技能供需让社区流动起来
35:43 日本311后,市民如何让能源自给自足?
43:10 怎么自己装太阳能?可以参加藤野按摩师的工作坊
46:05 森林活动:很疗愈的插棍子?剥树皮能让森林更健康?
57:02 食农活动:社区养鸡怎么搞?本地餐厅如何成为枢纽?
01:02:50 三鹰野菜村:维持了40多年的食物买手店
01:09:00 小山女士:不用一直高亢工作,核心可以解散
01:13:10 实现转型城镇的12个步骤
01:24:18 日本另类生活方式案例:长野循环生活民宿和平之家
01:30:45 类似藤野的北京辛庄,房租越来越贵了
01:38:10 韧性:内核稳定,降低欲望,在哪里都能生活下去
01:48:45 如何激发人的创造力:缺乏、空间、正向激发、自发集结、没有KPI
02:01:10 打开天线,对自己的热情负责,找到自己的转型城镇
【本期出现的音乐】
Sound Effects from Pixabay
Les jolies choses
【延伸阅读】
· 什么是转型城镇?|《转型城镇:一场应对气候变化的社区实验》分享
· 东京的草原公园:一个自由的公共空间
· Slow Small Simple 2025可持续地球生活节 in 上海(4/18~20)
· 分享 | 日本的学习型民宿(《碧山10:“民宿主义”》)
【更多内容】
可见微信公号“明日之路 明日之食”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青梦-教育创变者
3个月前 四川
2
1:51:55 之前是在公众号看到《转型城镇》一书的推荐,原本就在做环保气候可持续议题的自己,敏锐嗅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内容。 代币机制:脑海里先是蹦出了日剧《住宅区的两人》和大陆综艺《桃花坞》,就是一种宁静安详的生活。目前我所在的社区,用NFT和玩籽,类似web3数字资产的操作,来活跃主理人,赋能彼此,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相比于国内数字游民社区,新旧农人的杂糅,藤野这里的人们,更具有我要主动建构场域,并建立更加紧密情感链接的诉求。 自然教育:芬兰的自然教育火爆全球,但从小到大日本动漫里的乡野(电线杆、水稻田、电车旁、食物特写之类),才是我向往的生活,明儿要去驻村了,期待带着这期新内容,奔赴不一样的小清新日常。(这三个月在北京根与芽第五期长风行动里,也带领着组内伙伴们,一起整合城乡资源,疗愈大家的“自然缺失症”) 顺势而为:之前去广州某农场参访调研的时候,TA们新农人书架上都会有一本老子的《道德经》,利用其讲解注释,学习无为而治,无为无所不为的经典智慧,比如厨余堆肥、生物制药、没有繁复包装等。 开放空间:当事人议事,团结更多的人,让TA们做自己想做的事,论内生驱动力的重要性。 可持续生活:降低欲望、循环使用,坚持长期主义,拒绝短平快的形式化、利欲熏心,寻求韧性发展。 之前看过纪录片《地球改变之年》(疫情期间),刚刚又准备去观摩《明天》(世界已经有90亿人口啦?想起了英剧《万物既伟大又渺小》)。成都目前都37℃了,高温热浪来得太早了(去年是八月份,我不用空调多年,有点熬不住了),但一直以来,如果没有一些人已经做的,正在做的环境友好建设,去做利益对冲,或许这个世界,早就没法居住了。(话说朴门培训,价格太贵了)
宇宙de裁缝
3个月前 广东
1
1:58:39 这本《转型城镇》微读还没有上架,1:01:00 朴门,华德福,阿纳斯塔夏,等等社区都值得体验一下
yamama
2个月前 广东
0
1:23:15 节目挺好,不过提个小小建议,像“转型城镇”“社区货币”这种不是人人都熟悉的概念,直到节目都过去三分之二才提出来是不是迟了一些?最好在节目开头就把这些重要的概念简要地先介绍一下,这样会让人听得更明白,整体听感会好很多
亚当乐园
3个月前 广西
0
感谢这期节目的分享,在听到藤野的货币机制时,给我这样一种感觉:似乎像藤野这样的转型城镇,在做的事情,是把原来已经被模糊掉的一些事情,重新以具体的形式带到面头上来,给大家重新认识。像货币这件事,虽然现在人们对它背后的真正含义已经很模糊了,但它原本就是 “一般等价物”,一定数量的货币就相当于,一定数量的资源,一定数量的劳动。 这些资源如果没有得到利用,它是会流失的,就像大米没有给需要吃的人,时间久了就会霉掉,因此货币闲置久了,是会贬值的,因为所掌握的资源没有被利用起来。藤野那样的货币形式,好像把货币原本的这个含义,以原始的方式展现了出来,这种展现是很有意义的,人们对很多事情的源头含义都已模糊。
高能量厨子
3个月前 广东
0
有意思,好感兴趣!!!
高能量厨子
3个月前 广东
0
学习可持续生活
絕藝
3个月前 四川
0
老汤老师是姓汤不,内沙里也是有个汤老师,鄙人也刚好姓汤,生态农业界充满水哈
絕藝
3个月前 四川
0
区块链雏形,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认可的账本?
散币游勇
3个月前 湖北
0
养育一套货币流通体系需要一整个村庄的力量,工作坊现场就像路边的修车摊或缝纫铺公开匠人流程,人情和礼物关系让债务变得有伦理上的神性,失信人不存在的主体都是执牛耳者,如果说爱情是最小的共产主义那市政则是最小的社会主义,第三空间模糊了私有财产和公地的边界,自给自足是空中楼阁互助合作才谈得上范式转换,雪国之恋里的坚韧和物尽其用,海女中的复兴羁绊和活力偶像,在八岳山麓只需八平米共享照护,二手经验也需要流动,城市让人自由,小镇提供温馨,马克思个人全面发展列斐伏尔日常生活革命到格雷伯无政府,朴门生态村遍地开花,抱团养老势不可挡,小泉今日子打了样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