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12分钟
播放:
1,931
发布:
3个月前
主播...
简介...
你是否曾在市场大跌时感到束手无策、充满无力感?这期节目,我想从投资心理学的角度,和你聊聊股债组合与动态平衡。这不仅是一种投资策略,更能帮助我们克服“习得性无助”,在动荡中找回宝贵的“控制感”。通过有计划的再平衡操作,我们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将市场下跌视为机遇,从而稳定心态,更从容地应对投资挑战。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利用这个工具,不再被市场波动牵着鼻子走。
00:00:00 股债平衡与投资中的“控制感”
* 本期探讨股债组合的动态平衡策略,重点关注其在投资心理学上的价值。
* 引出核心问题:如何在市场动荡中克服无力感,获得“控制感”。
* 提及与 AI Grok3 交流后,发现股债平衡对克服投资无力感有独特作用。
00:01:21 理解“控制感”及其在投资中的重要性
* 解释心理学概念“控制感”:个体相信自己能影响事件结果的心理状态。
* 区分两种控制感:直接控制(通过行为主动影响)与次级控制(调整内心适应现实)。
* 指出满仓套牢时的无力感源于失去直接控制,易导致“习得性无助”。
00:03:14 股债组合与动态平衡的基本原理
* 简述股债组合定义:投资组合中同时包含股票和债券两类资产。
* 举例说明:以60/40股债比例为例,解释初始配置。
* 阐述动态平衡操作:市场波动导致比例偏离后,通过买卖恢复预设比例(跌时买股卖债,涨时卖股买债)。
00:05:13 股债平衡如何提供“直接控制”
* 股债组合加动态平衡的核心优势:提供了“行动的可能性”。
* 市场大跌时,投资者可通过卖债买股主动应对,而非被动等待。
* 这种“行动感”本身就能缓解焦虑,提升心理上的控制感,稳定情绪。
00:06:30 股债平衡如何实现“次级控制”(心态调整)
* 引用巴菲特观点:视市场大跌为买入打折商品的机会。
* 解释为何普通人难有此心态:满仓套牢时无钱加仓,下跌只会带来痛苦。
* 股债平衡策略使投资者拥有“弹药”,能在大跌时加仓,心态向巴菲特靠拢,视下跌为机遇。
00:08:21 规则化操作:预设剧本减少焦虑
* 股债平衡提供了一种规则化的投资框架,预先设定了应对市场波动的操作。
* 当市场下跌时,操作(卖债买股)是计划内行为,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
* 类比:如同焦虑时打扫房间,规则化的投资行为有助于维持心理秩序。
00:09:55 降低风险感知:改善持有体验
* 股债组合天然波动性低于全仓股票,降低了整体投资风险。
* 在市场大跌时,组合的实际损失相对较小,有助于投资者保持更平稳的心态。
* 对比过去几年满仓权益基金的糟糕体验,股债组合能显著提升持有感受。
00:10:53 实践建议一:设定清晰的再平衡规则
* 强调规则化的重要性,建议设定明确的再平衡触发条件(如偏离预设比例一定百分比)。
* 分享个人经验:可根据市场估值调整再平衡的触发阈值和频率(高估值时降低频率,低估值时可更积极)。
* 警示:避免在市场高位过于频繁地接盘下跌的股票。
00:12:21 实践建议二与三:书面记录与个性化配置
* 建议用文字记录投资计划和每次操作的复盘,强化规则感和控制感。
* 强调个性化配置: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用“100-年龄”法则确定权益比例)设定适合自己的股债比重。
* 合适的风险配置有助于长期持有策略,避免因无法承受波动而中断。
00:00:00 股债平衡与投资中的“控制感”
* 本期探讨股债组合的动态平衡策略,重点关注其在投资心理学上的价值。
* 引出核心问题:如何在市场动荡中克服无力感,获得“控制感”。
* 提及与 AI Grok3 交流后,发现股债平衡对克服投资无力感有独特作用。
00:01:21 理解“控制感”及其在投资中的重要性
* 解释心理学概念“控制感”:个体相信自己能影响事件结果的心理状态。
* 区分两种控制感:直接控制(通过行为主动影响)与次级控制(调整内心适应现实)。
* 指出满仓套牢时的无力感源于失去直接控制,易导致“习得性无助”。
00:03:14 股债组合与动态平衡的基本原理
* 简述股债组合定义:投资组合中同时包含股票和债券两类资产。
* 举例说明:以60/40股债比例为例,解释初始配置。
* 阐述动态平衡操作:市场波动导致比例偏离后,通过买卖恢复预设比例(跌时买股卖债,涨时卖股买债)。
00:05:13 股债平衡如何提供“直接控制”
* 股债组合加动态平衡的核心优势:提供了“行动的可能性”。
* 市场大跌时,投资者可通过卖债买股主动应对,而非被动等待。
* 这种“行动感”本身就能缓解焦虑,提升心理上的控制感,稳定情绪。
00:06:30 股债平衡如何实现“次级控制”(心态调整)
* 引用巴菲特观点:视市场大跌为买入打折商品的机会。
* 解释为何普通人难有此心态:满仓套牢时无钱加仓,下跌只会带来痛苦。
* 股债平衡策略使投资者拥有“弹药”,能在大跌时加仓,心态向巴菲特靠拢,视下跌为机遇。
00:08:21 规则化操作:预设剧本减少焦虑
* 股债平衡提供了一种规则化的投资框架,预先设定了应对市场波动的操作。
* 当市场下跌时,操作(卖债买股)是计划内行为,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
* 类比:如同焦虑时打扫房间,规则化的投资行为有助于维持心理秩序。
00:09:55 降低风险感知:改善持有体验
* 股债组合天然波动性低于全仓股票,降低了整体投资风险。
* 在市场大跌时,组合的实际损失相对较小,有助于投资者保持更平稳的心态。
* 对比过去几年满仓权益基金的糟糕体验,股债组合能显著提升持有感受。
00:10:53 实践建议一:设定清晰的再平衡规则
* 强调规则化的重要性,建议设定明确的再平衡触发条件(如偏离预设比例一定百分比)。
* 分享个人经验:可根据市场估值调整再平衡的触发阈值和频率(高估值时降低频率,低估值时可更积极)。
* 警示:避免在市场高位过于频繁地接盘下跌的股票。
00:12:21 实践建议二与三:书面记录与个性化配置
* 建议用文字记录投资计划和每次操作的复盘,强化规则感和控制感。
* 强调个性化配置: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用“100-年龄”法则确定权益比例)设定适合自己的股债比重。
* 合适的风险配置有助于长期持有策略,避免因无法承受波动而中断。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独步91
3个月前
浙江
3
正在用股债平衡配置的我小板凳坐好了!
买基金理财五年了,听了9000多小时播客(投资理财、历史哲学、心理学…),问自己的能力与欲望?金钱与生活?理财的目的?最后觉得股债平衡配置最适合我。
自己的股债平衡配置中股票占比是220—34(年龄)—10 X PE(沪深300指数),每月发了工资就买基金,保持满仓股债平衡,平衡差值超10%就卖出买入保持重新平衡。
股票基金中300指数基金占一半未来会增加些A500,再加几个看好的基金经理的基金(换手率低,五年内最大回撤低于25%,五年收益比300指数高20%以上 ,管理规模,投资年限 和年收益率 ),行业基金我没能力判断风口所以不看。
要提醒自己当PE小于11或大于14时,要采取紧急调仓机制,防止在股市低谷和高峰时加减仓不及时;当PE在11~14之间时,允许用长时间(暂定半年)来缓慢调整股债平衡仓位。
买基金理财五年,股债平衡方程式使用才一年多,需要持续优化,来规范自己人性贪婪和恐惧的弱点,为调仓提供理性的锚点。
现在持有的基金在过去三年亏损期间,我也敢发了工资就加仓(24年8月份股债比是71:29),晚上也能安心入睡,这是为自己45岁时能提前退休准备的养老账户。
我在小红书会每个月记录一次自己的理财收益和股债比,已经记录快两年了。2024年收益率14.16%,年最大回撤13%,三年亏损总算回本了(〜 ̄▽ ̄)〜
Ass嘟嘟
3个月前
河北
2
「控制感」
直接控制(积极控制):自己通过行为影响一件事。
次级控制(消极控制):调试自己的内心适应现实。
满仓:习得性无助,因为满仓了,除了在底部低位割肉外,什么都做不了。
「股债再平衡」
股债组合 + 动态平衡:市场波动导致比例偏离后,通过买卖恢复预设比例(跌时买股卖债,涨时卖股买债)。
1)直接控制
相比满仓套牢,股债平衡有了行动的可能性,积极的用行动应对下跌,重新获得控制感。减少无所作为带来的焦虑感,投资情绪更加的平复。
2)改变心态
股市大跌不是一件坏事。
巴菲特:视市场大跌为买入打折商品的机会。
如果满仓套牢无钱加仓,下跌只会带来痛苦。
而股债平衡随时可以加仓,意味着每一次下跌都是一次买入便宜货的机会。
3)规则化
用规则化的行为避免焦虑,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在投资中,股债平衡是一种事先设定好、更高级的规则化。
4)降低风险感知
相比全仓股票,投资波动较小,面对市场大跌造成的损失较小,改善持有体验。
「小建议」
1)设定清晰的再平衡规则
设定明确的再平衡触发条件(如偏离预设比例一定百分比)。
在A股估值较高时,拉大偏离量。避免在市场高位过于频繁地接盘下跌的股票。
高估值时降低频率,低估值时可更积极。
2)书面记录
用文字记录投资计划和每次操作的复盘,强化规则感和控制感。
3)个性化配置
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设置适合的股债比重(比如“100-年龄”法则确定权益比例),避免因无法承受波动而中断。
首席大熊猫
3个月前
广东
1
个人最大的感觉就是股债组合可以让人避免市场打折的时候没有子弹
河流的赤子
3个月前
山东
0
来了

鹿加加
3个月前
山东
0
当时我在想,如果我只做股债再平衡我可能会再加一个动态比例

John_xu
3个月前
中国香港
0
老师这期剪辑重复的内容有点多哇稍微有些影响听感🫡
HD815625z
3个月前
四川
0
该多久动态平衡一次呢?

鹿加加
3个月前
山东
0
我知道股债再平衡,但是我没有使用股债再平衡,我是一部分仓位红利不动,另一部分做的中证500网格,几年做一个两部分仓位的再平衡,因为我感觉股债再平衡类似于带底仓的网格策略,所以我是分开做的,不知道这样理解或者这样操作合不合理,有什么建议

Tsingyii
3个月前
新加坡
0
请教老师,常见的债的标的是什么?
神经蛙_ybjO
3个月前
黑龙江
0
再平衡的债大部分用货币基金代替了,因为一则债的利率太低了,二则A股的抽风性,债基的流动性还是不如货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