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60分钟
播放:
1.05万
发布:
3个月前
简介...
2025年4月的中国乒坛,注定不平静:孙颖莎澳门卫冕、中国男乒八年来首失“三大赛”单打冠军、刘国梁卸,来自上海的王励勤接任乒协主席......国球的每一次起落都叩击着国人的心。而当我们回溯国球发展的过往,总绕不开一座城市:上海。
乒乓球运动起源于英国,上世纪初被引入上海并在民间广泛流行,而后逐渐扩展至全国各地。许多国球队的新老主力队员,也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从民国乒乓房到今天的国际乒联博物馆,上海不仅是国球发源地,更以“小球转大球”的智慧,将乒乓球从一项娱乐活动升格为国家运动的象征。
20世纪乒乓球运动在上海究竟有多繁荣?这座城市为国球发展留下了怎样的精神遗产?本期历史学人邀请到金大陆和巫依阳,作为历史研究者,同时也是乒乓球爱好者,两位将为我们讲述上海与乒乓运动之间的故事。
「时间线」
01:25 历史学家为何钟情“小球”的研究?
05:03 民国时期,「国民运动」是什么?
11:17 从民间走向世界:乒乓球在上海
16:31 国际乒联,中国最早加入的国际运动组织
21:45 荣国团、傅其芳、姜永宁...这些归侨球手的力量
24:11 50年代上海乒乓运动的蓬勃景象
28:52 成为国球:既要竞技上成功,也要经过政治洗礼
36:48 冷战背景下的31届名古屋世乒赛
42:12 徐寅生主导了哪些技术变革?
46:47 让球背后,策略还是无奈?
53:57 上海色彩褪去,国球遍地开花
58:54 【片尾曲】The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 & 张乐《Bailemen Swing》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
徐寅生:第26至28届世乒赛男团冠军成员,第28届世乒赛男双冠军。曾任中国乒协主席和国际乒联主席,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
李富荣:中国前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员,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亚乒联终身荣誉主席。
容国团(1937–1968):中国前乒乓球队运动员、国家女队主教练,新中国体育界第一位世界冠军。
傅其芳(1923–1968):曾任中国国家队乒乓球教练,是新中国乒乓球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培养出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张燮林等一批世界级名将。
姜永宁(1927–1968):多次蝉联全国冠军,前中国国家乒乓球队教练。
倪夏莲:卢森堡籍华裔乒乓球运动员,现效力于卡塞尔博士队。
伊沃·蒙塔古(1905–1984):1926年当选国际乒联主席,1976年退休后任国际乒联名誉主席。
林慧卿:中国第一位集世乒赛女团、女单、女双和混双冠军于一身的运动员,中华第一代削球女王。曾任中国乒协副主席、中国侨联第二届副主席。
庄则栋(1940–2013):中国前乒乓球运动员,曾任国家体委主任。1971年在日本名古屋参加第31届世乒赛期间,结交美国运动员科恩,打开了中美两国友好的大门,开启乒乓外交。
后藤甲二:前日本乒乓球协会主席。
荻村伊智朗(1932–1994):日本前乒乓球运动员,曾任国际乒联主席。
樊振东: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国际级运动健将,上海市青联常委、体育界别副主任。
许昕: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世界冠军,现任亚乒联副主席。
「和我们互动」
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
出品人:许知远
特邀主编:高海博
责任编辑:风子thewind
编辑:晴宝
后期:Bitcheese Brew
节目运营:蒋喆 邓纯
乒乓球运动起源于英国,上世纪初被引入上海并在民间广泛流行,而后逐渐扩展至全国各地。许多国球队的新老主力队员,也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从民国乒乓房到今天的国际乒联博物馆,上海不仅是国球发源地,更以“小球转大球”的智慧,将乒乓球从一项娱乐活动升格为国家运动的象征。
20世纪乒乓球运动在上海究竟有多繁荣?这座城市为国球发展留下了怎样的精神遗产?本期历史学人邀请到金大陆和巫依阳,作为历史研究者,同时也是乒乓球爱好者,两位将为我们讲述上海与乒乓运动之间的故事。
「时间线」
01:25 历史学家为何钟情“小球”的研究?
05:03 民国时期,「国民运动」是什么?
11:17 从民间走向世界:乒乓球在上海
16:31 国际乒联,中国最早加入的国际运动组织
21:45 荣国团、傅其芳、姜永宁...这些归侨球手的力量
24:11 50年代上海乒乓运动的蓬勃景象
28:52 成为国球:既要竞技上成功,也要经过政治洗礼
36:48 冷战背景下的31届名古屋世乒赛
42:12 徐寅生主导了哪些技术变革?
46:47 让球背后,策略还是无奈?
53:57 上海色彩褪去,国球遍地开花
58:54 【片尾曲】The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 & 张乐《Bailemen Swing》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
徐寅生:第26至28届世乒赛男团冠军成员,第28届世乒赛男双冠军。曾任中国乒协主席和国际乒联主席,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
李富荣:中国前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员,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亚乒联终身荣誉主席。
容国团(1937–1968):中国前乒乓球队运动员、国家女队主教练,新中国体育界第一位世界冠军。
傅其芳(1923–1968):曾任中国国家队乒乓球教练,是新中国乒乓球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培养出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张燮林等一批世界级名将。
姜永宁(1927–1968):多次蝉联全国冠军,前中国国家乒乓球队教练。
倪夏莲:卢森堡籍华裔乒乓球运动员,现效力于卡塞尔博士队。
伊沃·蒙塔古(1905–1984):1926年当选国际乒联主席,1976年退休后任国际乒联名誉主席。
林慧卿:中国第一位集世乒赛女团、女单、女双和混双冠军于一身的运动员,中华第一代削球女王。曾任中国乒协副主席、中国侨联第二届副主席。
庄则栋(1940–2013):中国前乒乓球运动员,曾任国家体委主任。1971年在日本名古屋参加第31届世乒赛期间,结交美国运动员科恩,打开了中美两国友好的大门,开启乒乓外交。
后藤甲二:前日本乒乓球协会主席。
荻村伊智朗(1932–1994):日本前乒乓球运动员,曾任国际乒联主席。
樊振东: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国际级运动健将,上海市青联常委、体育界别副主任。
许昕: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世界冠军,现任亚乒联副主席。
「和我们互动」
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
出品人:许知远
特邀主编:高海博
责任编辑:风子thewind
编辑:晴宝
后期:Bitcheese Brew
节目运营:蒋喆 邓纯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大力强
3个月前
云南
29
血淋淋的卒年💔(1968):
容国团(1937–1968):中国前乒乓球队运动员、国家女队主教练,新中国体育界第一位世界冠军。
傅其芳(1923–1968):曾任中国国家队乒乓球教练,是新中国乒乓球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培养出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张燮林等一批世界级名将。
姜永宁(1927–1968):多次蝉联全国冠军,前中国国家乒乓球队教练。

伊斯特
3个月前
四川
12
关于让球,沈志华教授讲过在中朝蜜月期,因为国际上把朝鲜乒乓队打赢了,毛都亲自下令让运动员去朝鲜赔礼道歉来着。
hiro_3BgP
3个月前
新西兰
6
为荣国团感到不值

啵梨叭灵
3个月前
上海
3
哈哈这首结尾曲 好魔性
SilentSolo
3个月前
上海
2
爷叔的沪普听的真亲切

dgkfjheri
3个月前
江苏
2
48:39 哈哈哈感觉主播想cue的话题嘉宾不想接茬啊😂

nikke
3个月前
上海
2
当代史研究的好角度,片尾曲好评
interjuyi
2个月前
广东
1
小时候的教练是容国团的陪练

阿加莎小栗
3个月前
上海
1
14:37 现在兴业太古汇所在位置,抗战胜利后改为新生活俱乐部,检索民国申报数据库就发现当年这里总是举办乒乓球比赛。

蓝精灵和蓝妹妹
3个月前
广东
1
49:02 在名古屋体育馆看到了一面乒乓外交的介绍

丸尾同学
3个月前
北京
1
我来了

啵梨叭灵
2个月前
上海
0
想起电影《绿草地》宁浩导演的关于乒乓球主题的电影

FinHorreya
2个月前
澳大利亚
0
26:18 作为爱好者,我们那时候都要自己去买皮子,贴胶皮,记得当时就去买红双喜的胶皮
AustinL
2个月前
上海
0
10:17 其实观察民国时期的上海一种运动的流行程度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看有没有对应的菠菜

FinHorreya
2个月前
澳大利亚
0
56:49 我的理解是从80年代后期,尤其南巡之后,上海成为一座经济蓬勃发展的城市。机会那么多,谁愿意再把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成绩。经济增量多了,渠道多了,无论是读书做生意出国甚至做高级白领都有的是渠道,那上海的孩子愿意打乒乓球的自然就很少了,我印象中90年代还有一位叫丁什么的擅长打削球
吉米多维奇
3个月前
美国
0
03:21 复旦工会的乒乓房是不是六教旁边那个
补充两句
3个月前
北京
0
不止一次听到为了应付饥荒,到内蒙打黄羊的故事,应该给那些黄羊立个碑。
夢似飞花自在輕
3个月前
安徽
0
21:31 上层喜欢桥牌,怎么没推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