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AI 逐渐成为影响教育领域变革的重要力量。本期播客围绕 AI 对教育产业和大学教育的变革展开深度讨论:AI 如何改变大学教育的传统模式?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利用 AI 进行学习与研究?在 AI 时代,大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哪些关键能力?

共谈嘉宾:
庞菊爱 — 宁波大学月湖文化与品牌传播研究院院长 &“对话广告人”公益平台创始人
谭北平 — 营销科学家 MSAI 联合主播 / 秒针营销科学院院长
钱峻 — 营销科学家 MSAI 联合主播 / MSAI M360 创+平台创始人
SHOWNOTES:
3:23 今天研究生用AI读文献,重新思维整理的过程已经外包给AI了。
7:14 AI第一个影响就是, 深度思考和阅读被消亡了。
10:15 AI可以快速提升文献阅读的速度。
15:39 社媒中微小错误的内容,互动效果更好。
19:14 酒精是从猿到人的推动过程,而媒介是从地球人到宇宙人的进化过程。
23:58 AI会在解决方案上整合大量的信息,且偏好相对复杂的信息。
29:54 人变弱小了,AI用它庞大知识量进行了碾压式的攻击,学生很难发起质疑。

AI 冲击下大学教育的变与忧
AI 深度介入大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对传统文献阅读学习模式产生巨大冲击。在新媒体研究课程中,以往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阅读英文文献,自行解决语言难题,梳理文献框架并制作 PPT ,这一过程既培养了知识获取能力,又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但 AI 工具出现后,学生只需一键操作,就能完成翻译和 PPT 生成,导致深度阅读和思考的机会减少,外文学习训练也被削弱。团队协作方面,过去 3 - 4 人组成的团队才能完成的课题,如今单人借助 AI 即可完成,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大幅减少。这种变化虽然提高了任务完成效率,却牺牲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反映出 AI 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教育面临新的困境。
利用 AI 创新教学的探索
面对 AI 带来的挑战,嘉宾们所在团队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他们鼓励学生使用 AI,并引导学生运用 AI 提升学习效果。例如,推荐使用 Meta 工具,该工具能帮助学生从众多文献中提取理论框架,在研究 AI 对市场影响等课题时,可快速获取技术接受模型、资源基础观等相关理论。为帮助学生找到有价值的新命题,还教授了多种方法。逆向思维法,即让学生询问 AI 的知识盲区,挖掘潜在研究方向;对比法,通过让 AI 用不同理论解释同一现象,找出理论间的矛盾点,为研究提供切入点;跨界嫁接法,将不同领域的理论联系起来,像分析酒精、人类进化和媒介的关系,拓展研究视野。这些方法借助 AI 的强大功能,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思路。
学生使用 AI 面临的问题
在学生使用 AI 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AI 提供的信息海量且繁杂,学生缺乏筛选和判断能力,容易在信息洪流中迷失,将大量未经思考的信息堆砌在一起,难以形成明确的研究主题和独特观点。部分学生盲目引用 AI 内容,在不同观点间频繁切换,对研究命题缺乏深入思考和坚持,反映出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缺失。此外,AI 跨学科整合信息的特点对学生跨学科思维提出高要求,但学生在这方面能力不足,难以对 AI 的论断进行有效质疑和挑战,这也限制了学生充分利用 AI 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AI 时代大学教育的应对策略
在 AI 时代,大学教育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变革。在工具使用技能上,应培养学生熟练运用 AI 工具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根据学习和研究需求,精准选择和操作合适的工具。在内容理解与反思方面,着重培养学生对 AI 生成内容的批判性思维,使其能够辨别信息的准确性和价值,不盲目跟从。实操能力培养也不容忽视,加强团队协作训练,模拟真实工作场景中的项目实践,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跨学科思维培养同样关键,打破学科壁垒,鼓励学生融合不同学科知识,更好地适应 AI 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借鉴国外经验,提前开展高校职业化教育,使教育内容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职场环境。

TAKEAWAY
- AI 改变了研究生文献阅读和学习模式,冲击深度思考、阅读及团队协作,教育者需正视这一变化。
- 教育者应引导学生利用 AI 工具,如 Meta、Taro 等,提升学习和研究效率,提取理论框架和管理文献。
- 逆向思维法、对比法、跨界嫁接法等可借助 AI 帮助学生寻找新研究命题,拓展研究思路。
- 学生使用 AI 时易被信息淹没,缺乏筛选判断能力,大学教育要培养学生信息处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 学生盲目引用 AI 内容,缺乏对研究命题的坚持和价值判断,需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 AI 跨学科整合信息,学生跨学科思维不足,大学应加强跨学科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 未来研究生教育要提升学生 AI 工具使用、内容理解反思和实操协作等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 高校可提前开展职业化教育,加强教育与工作场景融合,让学生更好适应职场 AI 应用。
- 文科教育在 AI 时代有更大发展空间,应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研究方向,培养文科学生的独特优势。
- 数字游民兴起,反映出新一代对共创、协作等能力的需求,大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软实力,如领导力、沟通力等,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

互动思考:
- 1.怎样平衡 AI 辅助学习和学生自主能力培养?
- 2.如何引导学生在 AI 提供的跨学科信息里构建知识体系?
- 3.怎么让 AI 教育与现实社会需求接轨?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