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复杂多变且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情绪营销已成为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深度连接、驱动市场增长的关键力量。情绪营销突破了传统营销注重产品功能和价格的局限,深入到消费者的情感世界,挖掘和满足他们内心深处的情绪需求,从而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
那么,情绪营销究竟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魔力?品牌又该如何有效运用情绪营销来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共谈嘉宾:
Amanda 王珺珺 汉威士媒体集团 资深合伙人
JASMINE 杨志华 《钱钱品牌局》联合主播/品牌实战派专家 前百胜餐饮集团市场副总裁
莫胜晖 创+100品牌榜 专家顾问 / MSAI 营销科学家
KANT 媒介360 智库 副总经理
SHOWNOTES
1:07 情绪营销之孤独感:猫猫狗狗经济起来了,溢价非常高。
5:37 情绪营销之音律:带上耳机线,感觉在给我的生活打点滴。
9:12 不同的媒介渠道,小红书、抖音、B站,月活用户是非常的突出。
13:15 多巴胺营销:趋势要去做,但品牌需要有克制性。
19:46 情绪价值从之前的optional,现在变成必选一样。
25:22 品牌保持情绪价值差异性的方式----人无我有。
27:23 作为品牌方来讲,他应该有长期的规划,不管什么样的营销,都千变不离其宗。
情绪营销:孤独感背后的商业新机遇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单身经济蓬勃发展,孤独感成为许多人无法回避的情绪。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推迟甚至不结婚、不生孩子,单人家庭数量不断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毛孩子”—— 宠物,成为了人们情感的重要寄托。宠物相关经济迅速崛起,各类宠物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宠物食品、用品到宠物服务,涵盖了多个领域。
宠物在主人心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主人在为宠物消费时往往表现出“非理性”的一面。他们愿意为宠物购买高价的营养补充剂、优质的生活用品,甚至为宠物打造专属的空间。
这种消费行为背后,是主人对宠物深深的情感依赖,他们在宠物身上找到了陪伴和情感的慰藉。品牌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情绪需求,通过推出高品质、个性化的宠物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在情感上的诉求,实现了商业价值的增长。

场景与媒介:情绪营销的关键渠道
(一)户外:自然疗愈下的消费新趋势
户外场景在情绪营销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渴望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研究表明,接触大自然能够有效缓解压力、改善情绪。“公园 30 分钟” 成为了许多人放松身心的选择,在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成为了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这一趋势带动了户外产品市场的繁荣。消费者在购买户外产品时,更加注重产品的功能、使用体验以及能否带来愉悦的感受。
品牌抓住这一特点,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户外产品,从高性能的运动装备到舒适的露营用品,满足了消费者在不同户外场景下的需求。户外产品品牌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实用性,还注重营造与户外场景相契合的情感氛围,让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享受户外生活,实现情感上的满足。
(二)音乐:情绪共鸣的营销利器
音乐与人类的情感紧密相连,它能够穿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直接触动人们的内心世界。古人对音乐的理解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如甲骨文中药字与音乐的关联,以及《黄帝内经》中关于音律与人体健康的论述。在现代社会,音乐依然是人们疗愈情绪的重要方式。
品牌巧妙地运用音乐这一元素,通过创作与品牌理念和目标受众情感相契合的广告歌曲、音乐视频等,实现与消费者的深度共鸣。
华为 NOVA 11 在毕业季推出的 TVC,基于对年轻人毕业时情感的洞察,将经典歌曲《再见》进行二倍慢速处理,配合校园生活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温馨、不舍的氛围,让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感同身受,引发了他们对校园时光的美好回忆和珍惜之情,从而成功地将品牌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三)社交媒体与视频平台:情绪传播的主阵地
在数字时代,社交媒体和视频平台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互动的主要渠道,也是品牌进行情绪营销的重要战场。
小红书、抖音、B 站等社交媒体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用户在这些平台上分享生活、表达情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社交生态。短视频、短剧、长视频等视频形式则以其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
品牌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目标受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社交媒体和视频平台进行精准投放。对于追求时尚、个性化的年轻消费群体,小红书和 B 站是理想的营销平台,品牌可以通过与平台上的博主合作,发布有趣、有创意的内容,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和参与。
对于更广泛的大众消费群体,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则具有更大的传播优势,品牌可以通过制作具有话题性的短视频,快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引发传播热潮。
热点营销:谨慎入局,实现价值转化
多巴胺营销等热点话题的出现,为品牌提供了新的营销契机。然而,品牌在追热点时必须保持理性和克制。
多巴胺营销以其鲜明的色彩、积极向上的情感表达,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营销界的热门话题。许多品牌纷纷尝试将多巴胺元素融入到产品和营销活动中。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品牌需要考虑自身产品的属性和目标受众的需求,确保热点元素与品牌的核心价值相契合。如果品牌只是盲目跟风,为了追热点而追热点,可能会导致产品与品牌形象不符,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产生混乱。
在多巴胺营销中,一些食品饮料品牌在产品颜色的选择上过于追求多巴胺风格的鲜艳色彩,却忽略了食品安全性和消费者对食品颜色的接受度,结果适得其反。
因此,品牌在追热点时,要充分评估热点与自身品牌的匹配度,谨慎选择营销方式,确保能够实现从热点流量到品牌留量的转化。

未来趋势:技术赋能、融合共创
(一)技术赋能:精准洞察与创意激发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情绪营销将迎来新的变革。AI 技术能够对海量的消费者数据进行分析,精准识别消费者的情绪变化和需求。
通过对社交媒体评论、消费者反馈等数据的挖掘,品牌可以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喜好、不满以及潜在的需求,为产品迭代和营销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AI 还能够帮助品牌创作更具吸引力的营销内容。品牌只需输入相关关键词和要求,AI 就能快速生成各种风格的文案、图片甚至视频。这些内容不仅能够满足品牌在不同营销场景下的需求,还能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提高营销效果。

(二)线上线下融合:打造全域沉浸式体验
未来的情绪营销将不再局限于线上或线下的单一渠道,而是实现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打造全域沉浸式体验。
品牌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品牌传播和产品推广,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兴趣;在线下,通过开设实体店、举办快闪活动、开展户外体验等方式,让消费者亲身感受品牌的魅力。
品牌可以在线上发布产品信息和营销活动预告,吸引消费者参与线下活动。在线下活动现场,消费者可以亲身体验产品的功能和优势,与品牌进行互动交流,感受品牌所传递的情感价值。
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方式,能够让消费者在不同的场景下都能与品牌产生情感连接,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三)消费者与品牌共创:平等对话与价值共享
在消费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消费者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 Z 世代消费者,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品牌的信息和产品,而是渴望与品牌进行平等对话,参与到品牌的发展过程中。品牌也逐渐意识到消费者的这一需求,开始积极寻求与消费者的共创合作。
海尔通过收集网友的意见和建议,对产品进行改进和创新,让消费者感受到自己的声音被品牌重视。
雷军与消费者保持密切的互动,倾听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和支持。这种消费者与品牌共创的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消费者的参与度和忠诚度,还能为品牌带来新的创意和发展思路,实现品牌与消费者的价值共享。
应对挑战:避免同质化与自嗨式营销
(一)差异化竞争:突出品牌独特价值
在情绪营销的浪潮中,品牌面临着同质化的挑战。许多品牌在营销内容和方式上相似,难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品牌需要寻找自身的差异化优势,突出品牌的独特价值。
品牌可以通过切细分市场,满足特定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在奶茶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品牌专注于为儿童或减肥人群提供定制化的奶茶产品,通过减少添加剂、控制糖分等方式,满足了这部分消费者的特殊需求,从而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品牌还可以在产品功能、品牌故事、服务体验等方面下功夫,打造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
(二)科学评估:摆脱自嗨式营销陷阱
自嗨式营销是品牌在情绪营销中容易陷入的另一个陷阱。品牌在营销过程中,如果只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而忽略了消费者的感受,就可能导致营销活动无法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最终以失败告终。
为了避免自嗨式营销,品牌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从多个维度对营销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转评赞数据、二创情况以及评论中的情感倾向,了解消费者对营销内容的参与度和情感反应。
关注营销活动对品牌销售、留资、领券等实际业务指标的影响,确保营销活动能够真正为品牌带来价值。
情绪营销为品牌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品牌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情绪需求,结合自身的定位和优势,选择合适的营销场景、渠道和方式,谨慎追热点,积极应对未来趋势,避免同质化和自嗨式营销。
只有这样,品牌才能在情绪营销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实现品牌价值的持续增长。
TAKEAWAY
1、单身经济催生孤独情绪,宠物相关品牌借人们对 “毛孩子” 的情感依赖,实现情绪营销的商业价值。
2、户外场景因能疗愈情绪,带动户外产品消费注重功能与体验,为品牌营销提供方向。
3、音乐与情感紧密相连,品牌运用音乐元素创作契合内容,可引发消费者深度共鸣。
4、社交媒体和视频平台用户活跃,品牌应依据定位和受众选择平台,进行精准情绪营销。
5、品牌追热点要理性克制,评估热点与自身匹配度,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
6、AI 技术助力情绪营销,可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生成创意营销内容。
7、线上线下融合打造全域沉浸式体验,能增强消费者与品牌的情感连接。
8、消费者渴望与品牌共创,品牌应积极互动,实现与消费者的价值共享。
9、品牌可通过切细分市场等方式,突出独特价值,避免情绪营销同质化。
10、建立科学评估体系,从多维度评估营销效果,防止陷入自嗨式营销。
思考点
1、除文中提及的,还有哪些新兴社会情绪可能为品牌带来营销机遇?
2、在多平台营销时,品牌如何确保情绪营销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3、当行业内普遍采用某种情绪营销方式后,品牌怎样快速创新破局?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