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Neo。上次录节目之后发生了好多事情。 对我自己而言,我则是开始使用融资盘投资日股。对我来说这在过去是天方夜谭,我这种人居然会用融资盘。。。不过这个事情听起来有点耳熟啊,因为巴菲特在过去五年里不断地增持日本五大商社的股份。他是用公司在日本发日元债,巴菲特的策略核心是“借低息日元买高股息日股”. 这一策略回头来看非常牛逼。
而且五大商社的业务对巴菲特来说也很好理解。他实现了“无风险收益放大”的经典操作。这种模式在低利率环境中尤为有效,也解释了为何伯克希尔持续加码日元债和日股
我完全是后知后觉,我为什么要这个时候用日元融资盘呢?明明日本央行貌似是要加息了。
其实本质上还是因为
然后最近川皇上台以后搅乱了世界,这才是我用融资盘的根本。整个世界的股票都发生了暴跌。我总不能在日经指数创新高的时候去买吧?最近就等到了合适的机会。我关注不少的日本企业,也出现了回调了,好不容易任天堂也回调了,万代南宫梦也回调了,科乐美也回调了。五大商社也回调了。有很多优质的日本上市企业,都只有在TSE 可以买到,所以关注日股就成了一个顺其自然的事情。
而日本的加息步伐现在也被打乱了,就算要加,估计也很难加太快,加太高了。因为日本也面临经济挑战,尤其是丰田等出口企业在中国市场受挫之后。
所以在 IB 的日元融资盘利率可以拉到 1.6% 左右的情况下,我觉得即使比巴菲特的融资利率高(那不废话嘛,我能比他低还了得),还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融资利率了。即使加息预期加到位了,也依然可以接受。就像上面说的,日股的套利空间恐怕会长期存在。用融资盘风险最大的情况还是汇率风险。
由于是融资盘,所以还是要小心极端的情况发生,尤其是目前川皇朝令夕改以及恐吓式谈判的逻辑。万一市场发生一个深 V,哪怕第二天恢复,只要跌够狠,也可能会导致钱没有。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买了 10 家日本企业,尽量分散投资,而且以商社为底仓,增加抗波动的可能同时获得尽量多的分红。
这十家企业分别是五大商社、东日本 JR、三菱日联 UFJ、科乐美、任天堂、万代南宫梦。
这是一个抄袭巴菲特作业的事情本质上来说。而且在川皇开始脱离 Musk 的中肯建议之后,日本可能会开始变得越来越偏向于一个中立国的态度。成为中美对抗之外的重要的经济大国,猥琐发育。
所以可以看得出,这些上述的企业虽然都是日本企业,但是他们都有大量的海外收入,或者正在不断地扩大海外收入,对美国和本国的一些地缘政治风险进行了对冲。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巴菲特会把商社的股权上限 10%打满。如果巴菲特继续扩大对日本的投资,这也不会有什么奇怪的。
商社和自民党是高度绑定的,这些商社百年来通过官商势力,联姻,等等手段不断地开始渗透到各个层面。比如现在首相石破茂的妻子就曾经在丸红商社工作。
巴菲特看中的不止是套利,还有商社海外扩张,把控了政治主导权等等因素。单纯从商业逻辑上来说,商社的业务仍然有相当大的发展。所以这是在套利基础之上的一个估值和商业洼地挖宝的事情。
当然了日本股市本身就有很多优质的公司存在,只不过用融资盘来说,直接购买大量 beta 过高的公司会很危险。因为在川皇朝令夕改,恐吓式的外交和贸易策略之下。任何大盘的波动如果拉爆杠杆,早就死的不明不白了。1:1 的杠杆就意味着所有的跌幅都会被放大一倍。10% 的下跌就等于 20% 的下跌。
商社过去这些年里最大的回撤幅度也有 30% 左右,1:1 的杠杆就等于 60% 的下跌,如果正好遇到全球股市都大跌,那可能就会触及平仓线了,这可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所以相对来说把杠杆控制在 0.5 倍很重要,而且最好资产池里面配置有美债。这样可以避免平仓线突然变动,也可以控制好下跌幅度对融资盘的影响。
下跌 10% 等于 15% 还是可以接受的。这样 30% 的极限下跌也就是 45% 的下跌,再加上有美债配置,平仓线不会有过多变动。保证了平仓线和极端波动的时候依然至少有 20-30% 的空间。
我们普通人和巴菲特不一样,他发日元债就没有这个风险,所以千万要小心,不要随便上杠杆。普通人可是没有日元债的优势。我们拿到一点安全的杠杆都是需要精打细算的。
没有极端波动固然好,光是长期的利息套利就有得吃了,有的话就要及时地控制好杠杆率,避免发生平仓的事件。另外一个就是刚才说的,要平均投资下去,10 家企业同时都遭遇 30% 以上的回撤还是比较罕见的。尤其是稳健的资产。
当然了如果你买得早,比如你在伊藤忠商事 3000 就买了,现在都 6000 了,你的安全边际就大很多了。
一位朋友跟我说 Beta 不好的时候,短期或者长期套息都是确定性更大的策略。
在此基础之上,如果能同时获得一些 Alpha,你已经是赚了。以上就是为什么最近忙着买日股的原因,其实本质上和抵押掉房产去想办法吃稳定的债券利差是一个道理,但是还能获得一些 Alpha。
好了这一集就分享到这里。byebye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