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31分钟
播放:
455
发布:
4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这两天看到一张图片,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很具体地表达了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面对工作和陪伴孩子时的矛盾纠结,突然有点共情。
在准备怀孕生小孩之前,我们总觉得自己也是孩子,面对自己生活的困难偶尔也会手足无措,而现在在怀孕生产这件事情越来越明确具象强烈的时候,实际问题的挑战难度也大大地提高了起来。谁来照顾,住房安排,小孩的教育,这些都是需要现在考虑和做出决定的事情。可是无论怎么选,怎么权衡,似乎都很难找到满意的答案。
ONE电台前面有一期节目,叫时间会给我答案。微博会给我们推多少多少年前的哪一天发了什么。不知道7年后刷到现在微博的时候,会给出一个什么样的答案。
00:00 孕中期的身体和心理变化
阿亮同学在本周开始明显感受到孕期的身体变化,包括体力下降、容易疲劳以及肚子逐渐增大。此外,她还提到肚皮偶尔会痒,晚上更容易感到困倦。心理上,她开始感受到即将成为母亲的情绪变化,比如更容易感动,这些变化可能与激素水平的改变有关。
03:08 孩子出生后,是请月嫂还是靠父母?
对话围绕是否请月嫂来帮助照顾新生儿进行了深入讨论。最初考虑依赖父母的经验,但考虑到父母的年龄和体力,以及可能存在的生活习惯和观念差异,决定请月嫂分担压力更为合适。尽管请月嫂会增加经济负担,但可以避免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和习惯冲突,月嫂的专业知识也能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也提到需要与父母进行充分沟通,以确保月嫂和家庭成员间的顺利过渡和协作。
10:43 房到住时方恨小
如何解决因家庭成员增加而引起的空间不足?讨论了多种解决方案,包括租房、买房或改造现有住房,但每种方案都有其利弊。讨论中提到了做出重大决策时的焦虑和不确定性,以及在有限信息下做出选择的挑战。此外,还探讨了在当前情况下,如何平衡当前需求与未来可能的变化,以及如何在有限资源下做出最优选择。
17:10 万万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人吃胎盘?
在一次午餐聊天中,一位同事提到她在生孩子后,听从医生建议将胎盘带回家并加工成胶囊食用。这引发了关于胎盘食用有效性的讨论,并提及了一个电影的情节,讲述了一位女性通过食用特殊胎盘制成的食物试图恢复青春。这段对话反映了人们对于胎盘的迷信观念和对传统偏方的信任,同时表现出在现代城市中仍存在这样的观念和做法。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鱼_zSZm
4个月前 重庆
2
请月嫂太重要了好吧。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当然是月子中心和月嫂都可以选,退一万步,至少(能力允许)还是要请月嫂的,长辈也那么多年不带娃生疏了,观念、口味、心情,处处都是可能会产生矛盾的点,没有月嫂万万不行。
松鼠不是鳜鱼
4个月前 江苏
1
婆婆是长辈 月嫂是你的雇员
Stella小鹿
4个月前 江苏
1
月嫂可以做简单的家务的,我们家之前就是月嫂和妈妈,新生儿睡觉时间多,可以的
7点一起发大财
3个月前 浙江
1
小杨医生还是要多点耐心 感觉阿亮同学在交流中微微有点被强势了。
7点一起发大财
3个月前 浙江
1
作为和阿亮同学孕周几乎一样的孕妇,听小杨医生说的话会有点小生气。本来婆媳关系就很难处理,再加上孕妇产后情绪以及男方无法一直长期在家里感受和体会,这个时候如果有个第三方在的话,确实可以作为“中立”方。小杨医生提到的如果有月嫂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婆婆公公,我个人认为婆婆公公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作为月嫂的“监督方”。以及网上看到过一些情况,婆婆一个人照顾大人小孩两个人,有会很辛苦然后被累出病的,所以不论是对妻子还是对父母来说,个人认为请月嫂是个折中选择(相对于月子中心)。【个人观点嗷】
7点一起发大财
3个月前 浙江
1
04:49 比起沟通问题 关系问题,花点钱完全没事。建议小杨医生还是要多现在对方角度感受一下孕妇的“不安全感”,当然如果小杨医生可以整个月子全程陪同的话。
HD639561z
3个月前 中国香港
1
要为小杨医生说点话,小杨医生的核心观点是预期管理。 阿亮同学很显然受到了周围人的影响,还讨论到胎盘的问题,这是典型的“身边统计学”(希望阿亮同学别生气)。 阿亮同学是在银行工作,你去问周围同事的关于生产的意见和经验,这有点像什么呢?像你问小杨医生,一些金融问题,理财怎么买,股票好不好,资产怎么配置(难怪买房买在了最高点)。 身边、枕边就有一个经过多年专业医学训练的人,他如果不专业,是个庸医,那跟他离婚啊。明明那么专业,他的意见作为参考的权重,理应非常大。 理解阿亮同学想要找月嫂的理由,毕竟是第一次生孩子。在现代医学看来,月子就是一种陋习,当然不知道阿亮同学计划怎么度过生产的第一个月,如果严格遵循传统,不洗澡,不下床,那等着你的是严重的个人卫生问题,产褥疮,甚至是血栓。 如果只是希望有人照料家务,倒也好。在北欧等国家,政府对夫妻双方都能分配到产假,甚至有的政府要求男性强制休假一段时间,和孩子培养感情,承担家庭责任。在中国这种情况不太允许,寻找外部协助没啥问题。 如果真的要按照个例参考,完全靠夫妻双方,甚至单身母亲也有不少过了那个阶段,为什么不参考那些情况呢? 在我看来,长辈和月嫂都不靠谱,在中国这种大环境下,他们的观点很难跟最新的学术观点接轨,无论最后是谁,最后都免不了冲突。 阿亮同学觉得月嫂是雇员,但是业主和月嫂的之间有冲突的情况又不是没有,你不能仅凭身边的人的经历,就假设自己的情况。 当然不知道长辈是什么情况,阿亮同学生产应该就是夏天吧,我记得之前,每年夏天都能看到一些新闻,说山东一些产妇,生产后严格遵循传统,大热天不下床盖棉被,结果中暑热死了。 现在吵,把问题说清楚,商量清楚,比真到那个时候来不及了要强。也许你们结婚很长时间了,因为体内激素的问题导致心情不好,小杨医生平时工作也那么忙,总之要沟通和规划。
steve0928
3个月前 北京
0
09:10 听来听去,男方不就是不想请
omige
3个月前 福建
0
06:03 两个人这就吵起来了吗
Stella小鹿
4个月前 江苏
0
可以请两个月月嫂,两个月后就可以自己带了,请个钟点工做饭搞卫生就可以了,等要去上班的时候,再决定后续怎么搞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