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95分钟
播放:
1,505
发布:
4个月前
主播...
简介...
好的清洁,不必以牺牲舒适为代价 | 爱芽猫腹绒电动牙刷
硬毛太伤,震动太烦?试试猫腹绒!
0.08mm极细软毛,温柔包裹,清洁无死角。
科学扫振,高效去渍不伤牙。
爱芽,让刷牙变成享受。
爱芽猫腹绒电动牙刷
进入专属链接直接领券购买
【67💲jVa1eAwhFEB₤ https://s.tb.cn/h.66fSsnI HU006 猫腹绒仿生软毛电动牙刷】
(牙龈敏感的老妈抢走我两支后含泪提醒:备注「 喵叔的听友 」直接多发一支独立包装试用刷头,好用就留下,不好用直接退!)
本期核心议题
当博士帽从光环变枷锁?高校扩招80%,《自然》杂志却揭示七成博士生前途迷茫,36%曾陷心理困境。本期聚焦「高学历牛马」的真实围城:从月入两千的北京土博生存战,到交叉学科的「样样通样样松」焦虑;从实验失败的自我否定循环,到导师关系的微妙平衡术;再到学术霸凌疑云与「青椒」的残酷内卷。读博,究竟是知识朝圣,还是青春豪赌?我们试图描摹当代博士生的压力图谱与突围之路。
本期主播&嘉宾:
喵叔:给大家科普‘理想很丰满,现实有多惨’,兼职提供各种‘别人家博士’的内卷/躺平/跑路案例的素质不详主播。
九月:擅长暗中观察的‘话题补刀手’……为了让父母不吃到稻香村的点心盒子,跑去香港读研。
Jeffrey博士:一个读完博士成功上岸,结果发现岸上全是搁浅前辈的‘前浪’,专业技能是‘笑着流泪写报告’和‘熟练掌握101种自我怀疑姿势’。;
小尘:别人读博愁秃头,我读博当旅游!压力?不存在的!困难?小场面!导师push?我不听!主打一个‘精神内耗?那是啥,能吃吗?’的P人博士预备役!
时间戳导航 & 高能片段
* 02:04 博士生现状:扩招、迷茫与心理困境
* 「全球七成博士对前途迷茫,36%自认有过心理疾病,很多人靠精神药物硬撑。」
* → 数据冲击:“博士已成科研主力军,但精神健康亮红灯。”
* 03:34 科研KPI压顶:博士生的焦虑常态化
* 「焦虑是博士生的常态…因为你毕竟面临这四年的付出,以及你能不能毕业这个压力,包括你怎么样毕业的压力。」
* → 扎心现实:“读博这几年,KPI一直背到毕业论文完成那一天。”
* 05:42 博士待遇低谷:月入两千的高学历牛马
* 「(北京博士生)每个月的收入可能就是两千多…还没有社保。」
* → 生存拷问:“二十好几还在啃老/吃土,高学历换不来体面生活?”
* 08:52 读博价值再思考:除了工资,还有啥?
* 「(读博)更重要的是他锻炼了你做事情的一个思考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能力增值:“博士光环褪色,但底层思维逻辑是核心竞争力。”
* 12:13 「不配得感」:博士生的冒名顶替综合症
* 「当别人称我为博士的时候,我时常有这种恐慌…社会的评判和你自己实际工作的这种差异,会让你觉得有这种不配的感。」
* → 自我怀疑:“论文发了Nature又如何?我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假博士’。”
* 12:53 交叉学科的迷思:样样通还是样样松?
* 「在交叉学科方面,让我感觉到好像如果真的去读一个博士,好像哪儿都钻不深。」
* → 学海无涯:“跨界很酷,但博士要求‘深潜’,广度与深度如何平衡?”
* 14:22 导师箴言:女孩子的青春不该浪费在读博上?
* 「(女导师说)女孩子的青春不要浪费在读博上面…但她尊重我的选择。」
* → 性别视角:“过来人的‘忠告’,是爱护还是刻板印象?”
* 18:33 博士研究:钻牛角尖的艺术
* 「(博士)你就会发现你真的只是在钻研一个学科里边一个方向里边一个很具体事物的很小的一个东西…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宽泛。」
* → 微观深耕:“改变世界?先从搞懂一个极细分领域的小问题开始。”
* 23:32 情感支撑:读博路上有人陪很重要
* 「你在科研这个道路上,有人能陪着你一起来面对这种困惑或者难题的时候,这种陪伴感是对一个博士来说很重要的。」
* → 抱团取暖:“科研苦旅漫漫,伴侣/同门是重要的心理缓冲垫。”
* 28:03 学历贬值:博士光环正在褪色
* 「等到我今年面临就业市场的时候,就会感觉确实博士也没有怎么样…这种不值钱,我觉得在我身(边)感觉已经非常明显了。」
* → 市场真相:“博士扩招后,‘稀缺性’红利不再。”
* 32:44 去向选择:逃离学术圈,奔赴产业界?
* 「(选择产业)因为它能激发我的兴趣点…大家读博士可能一开始都是奔着高校去的。」
* → 理想与现实:“当科研梦想遭遇‘卷不动’,换个赛道或许柳暗花明。”
* 35:26 薪资鸿沟:行业与时机决定身价
* 「(我们行业博士和研究生)大概两倍左右…互联网的热潮已经过去了。」
* → 职场风向:“选对行业和入场时机,比学历本身更能影响钱包厚度。”
* 40:37 导师关系:如何拿捏相处之道?
* 「有时候你会觉得老师说一些话是在霸凌你,但是慢慢的你就会知道他说一些话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其实还是要自己内心强大。」
* → 向上管理:“内心强大如搅拌机,消化导师‘鞭策’,区分 PUA 与真指导。”
* 44:54 学术霸凌疑云:是严格要求还是人格打压?
* 「学术霸凌表现为导师对博士生人格全方位的打击和不认可…36%的博士生会有心理问题,这与课题压力大、导师的人格羞辱及过分强调人情世故等因素密切相关。」
* → 高压红线:“当指导变成控制,当批评变成羞辱,警惕学术环境中的权力滥用。”
* 49:31 就业困境:理论与市场需求的脱节
* 「企业关心的是你的研究成果能对我的公司能够产生多少价值…他的研究的内容和现在产业实际关心的是不太一致的。」
* → 价值错配:“象牙塔里的高深理论,如何转化为市场看得懂的生产力?”
* 53:14 学术圈怪谈:「学术妲己」与「学术嫪毐」?
* 「(学术妲己)通过与知名人士建立关系以获取利益的女性角色…互相需要,对方如果愿意为他付出,那一定是各取所需。」
* → 圈内秘闻:“资源置换的游戏,是捷径还是歧途?”
* 58:32 无效组会:形式主义的学术交流?
* 「(一周开两次组会)我觉得我就觉得开那么多会有啥用…更喜欢的是不是我为了完成一个任务而去完成一个任务,而是说我真的有有一些想法想跟你交流了,我就私下找你。」
* → 效率吐槽:“三四小时的冗长组会,究竟是为了交流,还是完成导师的KPI?”
* 01:03:42 中外教育对比:主动探索 VS 被逼内卷
* 「(国外)老师不会主动找你,但是你要学会主动去找老师…像我们就是被逼惯了,你要是不逼着我,我可能一年我也不找他。」
* → 模式差异:“自主学习驱动,还是外部压力驱动?”
* 01:07:11 读博初心:是为了解决问题,还是体验人生?
* 「读博士的目的在于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觉得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去亲身经历了,才会懂得它是属于你自己的感受。」
* → 动机探寻:“工具理性 vs 体验主义,你为何而读博?”
* 01:11:10 旅行的意义:跳出舒适区,找到内心力量
* 「一个人旅行,我就发现我对自己更有信心了。那些以前觉得自己无法解决的突发情况,全部都能自己解决。」
* → 自我发现:“Gap Year 的意义在于脱离既定轨道,倾听内心的声音。”
* 01:16:19 职场敲门砖:博士如何证明自身价值?
* 「对于博士,企业看重的是他们能否为企业创造不同于他人的价值…利用政府的资源或者利用你学校的资源?搞出一个什么东西来,你把这东西带出来。」
* → 价值变现:“从科研成果到商业应用,博士生需要学会‘翻译’能力。”
* 01:20:17 警惕脱轨:博士教育应与产业需求对接
* 「(博士教育)是脱轨的,就和社会脱轨了。你不明白社会对你的需求是什么…那你就要尽快的明白市场对你的需求。」
* → 未来导向:“读博期间就应明确方向,是深耕学术,还是拥抱市场?”
节目资源
* 报告引用: 《自然》(Nature)杂志关于全球博士生心理健康与职业前景的调查报告。
* 概念探讨: 冒名顶替综合症(Imposter Syndrome)/ 不配得感;学术霸凌;交叉学科;“青椒”(青年教师)困境;学历贬值。
* 教育观察: 国内外(如新西兰、香港)博士/研究生教育模式对比;专硕与学硕培养差异;专业博士学位扩招趋势。
* 社会现象: 菲律宾/东南亚“速成博士”现象;“学术妲己”/“学术嫪毐”等圈内讨论。
听众行动指南
1. 读博前自省: 搜索“冒名顶替综合症自测”,评估自身抗压能力、读博真实动机与期望值。
2. 择校/导攻略: 深入了解目标院校/导师的研究方向、培养风格及实验室氛围,避免信息差陷阱。
3. 心态建设: 学习区分建设性批评与人身攻击,建立健康的心理边界,视挫败为常态。
4. 资源利用: 积极利用学校心理咨询服务、同伴支持网络;关注职业发展中心信息,提前规划。
5. 打破信息茧房: 多与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人交流,了解学术圈外世界,拓宽视野与可能性。
订阅渠道
苹果播客 | 小宇宙 | Spotify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QQ音乐 | 荔枝FM | YouTube | Bilibili
互动方式
微博@喵叔别狐说 / 小红书:播客制作人喵叔 / 微信:jinhuatalk (暗号: 素质不详)
BGM
片头/片尾及歌曲片段 :那吾克热/尤长靖 《飘向北方》
制作团队声明
本期内容探讨博士生群体的普遍压力与挑战,个案经历不代表全部,观点仅供参考。涉及心理健康内容请勿自行对号入座,必要时请寻求专业帮助。高校政策与就业市场瞬息万变,请以官方信息为准。祝各位学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素质不详」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硬毛太伤,震动太烦?试试猫腹绒!
0.08mm极细软毛,温柔包裹,清洁无死角。
科学扫振,高效去渍不伤牙。
爱芽,让刷牙变成享受。
爱芽猫腹绒电动牙刷
进入专属链接直接领券购买
【67💲jVa1eAwhFEB₤ https://s.tb.cn/h.66fSsnI HU006 猫腹绒仿生软毛电动牙刷】
(牙龈敏感的老妈抢走我两支后含泪提醒:备注「 喵叔的听友 」直接多发一支独立包装试用刷头,好用就留下,不好用直接退!)
本期核心议题
当博士帽从光环变枷锁?高校扩招80%,《自然》杂志却揭示七成博士生前途迷茫,36%曾陷心理困境。本期聚焦「高学历牛马」的真实围城:从月入两千的北京土博生存战,到交叉学科的「样样通样样松」焦虑;从实验失败的自我否定循环,到导师关系的微妙平衡术;再到学术霸凌疑云与「青椒」的残酷内卷。读博,究竟是知识朝圣,还是青春豪赌?我们试图描摹当代博士生的压力图谱与突围之路。
本期主播&嘉宾:
喵叔:给大家科普‘理想很丰满,现实有多惨’,兼职提供各种‘别人家博士’的内卷/躺平/跑路案例的素质不详主播。
九月:擅长暗中观察的‘话题补刀手’……为了让父母不吃到稻香村的点心盒子,跑去香港读研。
Jeffrey博士:一个读完博士成功上岸,结果发现岸上全是搁浅前辈的‘前浪’,专业技能是‘笑着流泪写报告’和‘熟练掌握101种自我怀疑姿势’。;
小尘:别人读博愁秃头,我读博当旅游!压力?不存在的!困难?小场面!导师push?我不听!主打一个‘精神内耗?那是啥,能吃吗?’的P人博士预备役!
时间戳导航 & 高能片段
* 02:04 博士生现状:扩招、迷茫与心理困境
* 「全球七成博士对前途迷茫,36%自认有过心理疾病,很多人靠精神药物硬撑。」
* → 数据冲击:“博士已成科研主力军,但精神健康亮红灯。”
* 03:34 科研KPI压顶:博士生的焦虑常态化
* 「焦虑是博士生的常态…因为你毕竟面临这四年的付出,以及你能不能毕业这个压力,包括你怎么样毕业的压力。」
* → 扎心现实:“读博这几年,KPI一直背到毕业论文完成那一天。”
* 05:42 博士待遇低谷:月入两千的高学历牛马
* 「(北京博士生)每个月的收入可能就是两千多…还没有社保。」
* → 生存拷问:“二十好几还在啃老/吃土,高学历换不来体面生活?”
* 08:52 读博价值再思考:除了工资,还有啥?
* 「(读博)更重要的是他锻炼了你做事情的一个思考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能力增值:“博士光环褪色,但底层思维逻辑是核心竞争力。”
* 12:13 「不配得感」:博士生的冒名顶替综合症
* 「当别人称我为博士的时候,我时常有这种恐慌…社会的评判和你自己实际工作的这种差异,会让你觉得有这种不配的感。」
* → 自我怀疑:“论文发了Nature又如何?我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假博士’。”
* 12:53 交叉学科的迷思:样样通还是样样松?
* 「在交叉学科方面,让我感觉到好像如果真的去读一个博士,好像哪儿都钻不深。」
* → 学海无涯:“跨界很酷,但博士要求‘深潜’,广度与深度如何平衡?”
* 14:22 导师箴言:女孩子的青春不该浪费在读博上?
* 「(女导师说)女孩子的青春不要浪费在读博上面…但她尊重我的选择。」
* → 性别视角:“过来人的‘忠告’,是爱护还是刻板印象?”
* 18:33 博士研究:钻牛角尖的艺术
* 「(博士)你就会发现你真的只是在钻研一个学科里边一个方向里边一个很具体事物的很小的一个东西…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宽泛。」
* → 微观深耕:“改变世界?先从搞懂一个极细分领域的小问题开始。”
* 23:32 情感支撑:读博路上有人陪很重要
* 「你在科研这个道路上,有人能陪着你一起来面对这种困惑或者难题的时候,这种陪伴感是对一个博士来说很重要的。」
* → 抱团取暖:“科研苦旅漫漫,伴侣/同门是重要的心理缓冲垫。”
* 28:03 学历贬值:博士光环正在褪色
* 「等到我今年面临就业市场的时候,就会感觉确实博士也没有怎么样…这种不值钱,我觉得在我身(边)感觉已经非常明显了。」
* → 市场真相:“博士扩招后,‘稀缺性’红利不再。”
* 32:44 去向选择:逃离学术圈,奔赴产业界?
* 「(选择产业)因为它能激发我的兴趣点…大家读博士可能一开始都是奔着高校去的。」
* → 理想与现实:“当科研梦想遭遇‘卷不动’,换个赛道或许柳暗花明。”
* 35:26 薪资鸿沟:行业与时机决定身价
* 「(我们行业博士和研究生)大概两倍左右…互联网的热潮已经过去了。」
* → 职场风向:“选对行业和入场时机,比学历本身更能影响钱包厚度。”
* 40:37 导师关系:如何拿捏相处之道?
* 「有时候你会觉得老师说一些话是在霸凌你,但是慢慢的你就会知道他说一些话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其实还是要自己内心强大。」
* → 向上管理:“内心强大如搅拌机,消化导师‘鞭策’,区分 PUA 与真指导。”
* 44:54 学术霸凌疑云:是严格要求还是人格打压?
* 「学术霸凌表现为导师对博士生人格全方位的打击和不认可…36%的博士生会有心理问题,这与课题压力大、导师的人格羞辱及过分强调人情世故等因素密切相关。」
* → 高压红线:“当指导变成控制,当批评变成羞辱,警惕学术环境中的权力滥用。”
* 49:31 就业困境:理论与市场需求的脱节
* 「企业关心的是你的研究成果能对我的公司能够产生多少价值…他的研究的内容和现在产业实际关心的是不太一致的。」
* → 价值错配:“象牙塔里的高深理论,如何转化为市场看得懂的生产力?”
* 53:14 学术圈怪谈:「学术妲己」与「学术嫪毐」?
* 「(学术妲己)通过与知名人士建立关系以获取利益的女性角色…互相需要,对方如果愿意为他付出,那一定是各取所需。」
* → 圈内秘闻:“资源置换的游戏,是捷径还是歧途?”
* 58:32 无效组会:形式主义的学术交流?
* 「(一周开两次组会)我觉得我就觉得开那么多会有啥用…更喜欢的是不是我为了完成一个任务而去完成一个任务,而是说我真的有有一些想法想跟你交流了,我就私下找你。」
* → 效率吐槽:“三四小时的冗长组会,究竟是为了交流,还是完成导师的KPI?”
* 01:03:42 中外教育对比:主动探索 VS 被逼内卷
* 「(国外)老师不会主动找你,但是你要学会主动去找老师…像我们就是被逼惯了,你要是不逼着我,我可能一年我也不找他。」
* → 模式差异:“自主学习驱动,还是外部压力驱动?”
* 01:07:11 读博初心:是为了解决问题,还是体验人生?
* 「读博士的目的在于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觉得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去亲身经历了,才会懂得它是属于你自己的感受。」
* → 动机探寻:“工具理性 vs 体验主义,你为何而读博?”
* 01:11:10 旅行的意义:跳出舒适区,找到内心力量
* 「一个人旅行,我就发现我对自己更有信心了。那些以前觉得自己无法解决的突发情况,全部都能自己解决。」
* → 自我发现:“Gap Year 的意义在于脱离既定轨道,倾听内心的声音。”
* 01:16:19 职场敲门砖:博士如何证明自身价值?
* 「对于博士,企业看重的是他们能否为企业创造不同于他人的价值…利用政府的资源或者利用你学校的资源?搞出一个什么东西来,你把这东西带出来。」
* → 价值变现:“从科研成果到商业应用,博士生需要学会‘翻译’能力。”
* 01:20:17 警惕脱轨:博士教育应与产业需求对接
* 「(博士教育)是脱轨的,就和社会脱轨了。你不明白社会对你的需求是什么…那你就要尽快的明白市场对你的需求。」
* → 未来导向:“读博期间就应明确方向,是深耕学术,还是拥抱市场?”
节目资源
* 报告引用: 《自然》(Nature)杂志关于全球博士生心理健康与职业前景的调查报告。
* 概念探讨: 冒名顶替综合症(Imposter Syndrome)/ 不配得感;学术霸凌;交叉学科;“青椒”(青年教师)困境;学历贬值。
* 教育观察: 国内外(如新西兰、香港)博士/研究生教育模式对比;专硕与学硕培养差异;专业博士学位扩招趋势。
* 社会现象: 菲律宾/东南亚“速成博士”现象;“学术妲己”/“学术嫪毐”等圈内讨论。
听众行动指南
1. 读博前自省: 搜索“冒名顶替综合症自测”,评估自身抗压能力、读博真实动机与期望值。
2. 择校/导攻略: 深入了解目标院校/导师的研究方向、培养风格及实验室氛围,避免信息差陷阱。
3. 心态建设: 学习区分建设性批评与人身攻击,建立健康的心理边界,视挫败为常态。
4. 资源利用: 积极利用学校心理咨询服务、同伴支持网络;关注职业发展中心信息,提前规划。
5. 打破信息茧房: 多与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人交流,了解学术圈外世界,拓宽视野与可能性。
订阅渠道
苹果播客 | 小宇宙 | Spotify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QQ音乐 | 荔枝FM | YouTube | Bilibili
互动方式
微博@喵叔别狐说 / 小红书:播客制作人喵叔 / 微信:jinhuatalk (暗号: 素质不详)
BGM
片头/片尾及歌曲片段 :那吾克热/尤长靖 《飘向北方》
制作团队声明
本期内容探讨博士生群体的普遍压力与挑战,个案经历不代表全部,观点仅供参考。涉及心理健康内容请勿自行对号入座,必要时请寻求专业帮助。高校政策与就业市场瞬息万变,请以官方信息为准。祝各位学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素质不详」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天宫十八号
4个月前
山东
2
这个小姑娘真是无忧无虑啊,甚至感觉有点过分天真了。这就是良好家境给的底气吗🏳
多啦YO梦
4个月前
上海
2
姑娘还没活在社会里,完全依靠爹妈在无忧无虑的生活,有点羡慕!等离开了爹妈,早晚会被社会毒打的!,哈哈哈哈哈
HD901702w
4个月前
北京
1
导师的梦魇,哈哈哈🤣

路过的雨
4个月前
上海
1
1:14:21 个人成长是否真的要借助科研实现,是一种艰难的考验,我觉得至少要给自己建立生活的参照系,也就是寻找更多评价体系

Real_muse
4个月前
四川
1
1:31:22 听到这里确实是有点被这姑娘的优越给弄得有点不适了…… 然而这个不适更多是来源于我自己,which is even sadder😭

路过的雨
4个月前
上海
1
1:11:16 科研不仅仅在于科研能力和理想热情,还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个人掌控之外的东西了

Iris-here
4个月前
江西
1
女孩的家庭既能在经济上给予支持,又在精神上提供托举。简直像童话故事,太幸运了,希望她能一直纯粹地按照自己的心意做选择,尽情体验人生。

侠骨书生
3个月前
江西
0
女孩好欢乐,一点都不内耗
霸气薯片
3个月前
河北
0
这位博士说的真的很好,博士群体很能共情。但男主播听起来让人不适
lily_Wr9E
4个月前
浙江
0
是不是喵叔在之前的的节目提到过这两位,说过2人都是单身看下有没有机会发展一下的,但是听下来,真的不太合适,他们的价值观的差别挺大的。
musi_bs
4个月前
上海
0
作为二十年前的理科硕士生,我早就体会到了穷人就不该读早点出去赚钱,一方面是实验没有好的结果发不了要求if的文章带来的压力,一方面是穷,压力巨大
李多人不怪
4个月前
福建
0
好羡慕小姑娘,有后盾的年轻真好,想想我16岁时就为了去深圳的路费在村里的砖厂烧了两个月的砖😭
HD682573t
4个月前
山东
0
我喵叔,你总能找到一个单纯的女孩来做嘉宾
琥珀色月牙--zZ
4个月前
江苏
0
1:14:26 小姑娘主打一个没苦要硬吃,即使已经看到别人的痛苦但是还是觉得不真实,必须要体验一下才能满足,支持小姑娘。

SScarlet
4个月前
中国澳门
0
36:47 😂😂😂😂😂

路过的雨
4个月前
上海
0
39:12 学术探究路上的正反馈太重要,而博士是在人类知识的前沿进行全新的、孤独的探索,往往容易遭受无数次的挫败、不断推翻自己的研究,当然一点点突破所带来的精神愉悦确实是无与伦比的

路过的雨
4个月前
上海
0
50:22 这里涉及的应该是学术培养是面向人类可能世界的发展,还是面向当下市场的问题,经济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对于企业而言生存成为了第一位,理论探索的确有“滞后性”……
守护星_wZ9S
3个月前
北京
0
早几年,我跟小尘想法就有很类似的地方,二十左右的年纪就该这样敢闯敢做,相信美好呀,要不什么年纪还会这样呢?如果幸运家里支持,那就好好利用,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沪上卷甘蔗
4个月前
福建
0
听起来博士最好的发展是 1进高校 2进体制

嘟嘟Sam
3个月前
尼日利亚
0
嗯 也许读博真的挺不容易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