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31分钟
播放:
5,773
发布:
4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李昀鋆,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博士后
在我的研究中,很难说有谁真的找到了回答为什么的答案,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想通了”。慢慢地我意识到,对年轻子女来说,父母为什么会在他们还年轻的时候死亡,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无解的。很多苦难之所以苦,也正是因为无解。
2014年,母亲因病突然离世,李昀鋆的人生像被按下了暂停键,陷入沉重的昏暗。她没有一天不会想起母亲,但却不知道怎样处理这份伤痛,身边的人似乎也很快恢复了“正常”。直到后来到港中大读书,她才发现,原来自己的这种情绪和伤痛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叫作“哀伤”,而且它是一门被认真研究的学问。
从那时起,她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下定决心做一个关于丧亲和哀伤的研究。她想知道,死亡和哀伤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其他经历丧亲的人又是怎样处理自己的哀伤?经过了重重波折,她招募到了44位经历过父母离世的年轻子女,倾听他们几乎从未向人诉说的哀伤故事。
她看到,对于这些年轻人而言,在青少年或成年初期失去父母,是一场足以改变人生的巨变。哀伤并不会随着时间消退,甚至十年之后,那份痛楚依然清晰如初。她也意识到,哀伤并非仅由“父母离世”这一死亡事件永久地决定,而是被家庭互动、社会环境、文化禁忌、生命历程等多重因素持续地塑造着。
但无论哀伤呈现怎样的形态和变化,所有的感受都是正常的。哀伤不是病,不需要被“治愈”。哀伤是爱,是我们想要继续爱她/他,即使她/他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时间轴】
00:07 有人曾和我说过一个比喻:“父亲去世后,我的人生就像变成了一个城中村。”
02:57 这其实是一个被整个社会遗忘的人生第一次。
09:21 绝大多数年轻子女告诉我,在父母离世的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多年里,他们的日常生活被各种激烈的哀伤情绪充斥着。
13:29 “节哀顺变”究竟是什么意思?年轻子女真的会像文化期待和教导那样“节哀顺变”吗?
20:08 年轻子女们并不会被动接受一个突然混乱的世界,而是会拼命想得到一个回答“为什么”的答案。中国人常说的“想通了”,在年轻子女的经验里很少出现。
28:39 哀伤不是病,不需要被“治愈”。哀伤是爱,是我们想要继续爱她/他,即使她/他已经去世了。
👇旁听香港中文大学陈智豪教授的课程《与哀伤共存》,李昀鋆写下的课程期待。
👇第16位研究参与者杨小姐形容自己经历丧亲之后的三年生活
👇正常哀伤和延长哀伤障碍的区别
👇第10位研究参与者陈小姐为了照顾母亲,刻意隐藏自己的哀伤,却被母亲误解。
👇不幸但又无法逃避的一个生命真相是,我们所有人都将是、正是或曾经是与哀伤共处的人。愿您平安,与您拥抱。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lake
4个月前 河南
19
亲人离世不是一时的暴雨,而是一生的潮湿
JeanMu
4个月前 北京
12
十六岁的时候我失去了母亲,十六年后我也成了妈妈。我和我的孩子都出生在六月,我和妈妈都在盛夏做母亲。有了孩子之后去给妈妈扫墓,十几年来我第一次在她墓前崩溃痛哭,告诉她她做姥姥了,她有了一个很可爱的外孙。如果有下辈子,希望我可以做妈妈的母亲,和她的缘分长一点再长一点,健康呵护她一生。
黄河口大忽悠
3个月前 山东
3
父母在两年之内因病相继离世的时候,我还不满四十岁,现在我已经五十一了,我悲伤的冰山还没有融化。
HD887906t
4个月前 美国
2
我最近也经历了母亲去世的痛苦,之后一直在寻找类似的节目,希望能听到一些共鸣和讨论。非常感谢主播选择这个题材并深入研究,对我来说,听到这些类似的经历真的带来了很大的安慰和力量。
HD886607r
4个月前 广东
2
无法想象这个话题 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 只可能是手足无措 哀伤 茫然 自责 ,趁现在还有机会 抓紧时间爱,别让自己后悔
牛牛果酸酸奶
4个月前 江苏
1
声音一出来已经跟着难受了。目前可能更多不是难受于父母离世的感觉,而是难受那种痛苦不愿被他人理解和看见的感觉。
Lulu杨晴
3个月前 江西
1
我父母健在。但不同的是,从踏进社会的那一年起,就在开始做心理建设,「父母很快会离开」的心理建设。可能说这话不吉利,但是这种想法,让我更多的有在当下去尽可能的陪伴、尽可能的对他们好…不仅是关于他们,还另外做了心理准备,接受自己随时会突然离开的情况….. 世事无常,无常才是常态,接受这两点,珍惜现在父母健在、我也健康的时光..对我来说就足够了。
两wo小豌豆
3个月前 四川
1
爸爸在我7岁那年意外去世了,他是一位电力工人。记得那天早上,有雾,天蒙蒙亮,他背着哐哐当当的工具,再也没回来。那时的我,无法真正理解什么叫死亡,于是在爸爸的葬礼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等到大人提醒我该哭时,我又配合地嚎啕大哭。或许,爸爸只是去执行一个非常隐秘的任务,等任务结束后,他就会回来。直到,长大,爸爸依旧没有回来。爸爸去世的时候,妈妈躺在病床上打着吊针,她好像疯了一样,一遍一遍喊着爸爸的名字。所有人告诉我,你要听话懂事,照顾好妈妈。于是,我听话懂事,照顾好妈妈,不提爸爸。在长大的过程中,我看起来乐观开朗,但内心其实荒凉不堪。直到读研的时候,我求助于心理咨询看是,她帮我把封锁在内心深处的7岁小孩释放出来时,我才知道,7岁那个小可怜的自己,真让人疼惜。这篇播客让我感触很深,也基本上是哭着听完。现在的我,28岁了,读了研究生,在一家央企工作,不算好也不算坏,还是会突然在某个时刻想到爸爸,但我也能正面对待自己的情绪,与自己共生。
悦怿_5C3I
4个月前 江苏
1
主播声音的颤抖是因为紧张还是因为在哭
奔跑的五花肉_e3H5
3个月前 河南
1
17岁,妈妈因为癌症去世,18岁父亲再婚。虽然父亲和阿姨对我不错。大学毕业后,一人独立在外地工作至今,每逢和同事喝完酒到家,自己都是会大哭一场。总感觉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但是又在极力保护自己内心的小我,生怕那一脆弱的我被别人发现。 十几年了,我现在33岁,未婚独居,这几年的悲伤越来越强烈。
Jadore22
3个月前 陕西
0
共情了,我也不敢在妈妈面前表达哀伤,但是在街上看到和爸爸相似的身影,和他年龄相仿的人,我都会恍惚。看到有人陪着自己年老的父母,我会嫉妒为什么他们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
容容_D8mT
3个月前 四川
0
我反复听了好几遍,抚慰自己的哀伤。24岁我大学刚毕业妈妈去世,明年就二十年了,在最初的几年我无法说出妈妈两个字,我不在家人身边时我可以想哭就哭,但确实没有能力去表达自己的哀伤,对妈妈深深的愧疚也规训了我以后的道路,只要有机会我就回家足不出户陪着我奶奶,尽可能的对我爸爸好,而这些只是在填补我内心的深洞。
大宝她娘
3个月前 天津
0
我觉得我和妈妈哥哥只是在假装正常生活,实际上我们仨都被爸爸离开这件事摧毁了,身体反应是最诚实的:妈妈得了甲亢,我长胖二十斤,哥哥严重失眠和酗酒。已经过去了五年,看起来我们正常生活,但我知道不是的。
Lin_aa
3个月前 重庆
0
从讲述者的声音听到了一些梗咽 抱抱你
喜欢可爱的话痨
3个月前 江西
0
12:00 听不下去了
不懂礼帽
3个月前 北京
0
我也是一个失去母亲的年轻女生。真的很能共情主播所讲的内容,感谢你做了这样的研究,也很心疼你。因为写这样一篇博士论文,要反复揭开自己的伤疤,承受论文的压力还要承受哀伤的压力。
HD224302z
3个月前 江苏
0
只有哀伤时间过长或影响到工作和生活时,哀伤要拿出来处理。父亲是突然离世,我大概是6个月内极度悲伤,2年内想起时会流泪,之后才能和外人谈论父亲,整体上工作和生活很正常,但情绪低落,无意义感很强烈。 还有一点感同身受很难,我有时谈论家人时,只有经历过哀伤的人会听明白我讲的话,其他未经历的人会无感。 哀伤在合适的安全环境表达出来很重要,这样人会顺畅一些,其次,在哀伤中去感知自己的感受,可以发觉自己真实的想法:是遗憾?是愧疚?是不舍?是自我的成长?因很多人面临此事时,大部分哀伤似乎在哭自己……
魔仙堡进修
3个月前 四川
0
20:20 外公去世的时候,我妈也问过我这样的问题“你是不是不伤心,你都没有哭”。我从小跟着外公外婆长大,外公去世那年我也才17岁,正经历高考。我只记得住校的时候无数次从梦中哭醒,因为梦见失去了外公,想要抓住妈妈却抓不住
夏天的天
3个月前 广东
0
漫长的潮湿
君莫笑c
3个月前 新疆
0
年轻时候父母的离世是无法愈合的伤口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