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63分钟
播放:
1.05万
发布:
3个月前
简介...
我们和《商业就是这样》主播许冰清、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聂日明,聊了聊「中产返贫」。
【本期介绍】
在过去两年里,“中产返贫”成了一个频繁出现在社交媒体上的关键词。无论是在新闻还是在消费市场,“返贫感”这一情绪不断回流、蔓延。它既是一种经济指标的疲软体现,也是一种心理层面的广泛共鸣。
但与此同时,关于“中产返贫”的讨论仍多停留在情绪表达与碎片化的案例上,对于它的真实结构、成因与在消费决策上的具体表现,仍缺乏全面观察与深入拆解。
在本期「青沙龙」的上半场,我们邀请了两位长期关注经济、产业和消费趋势的嘉宾,一起拆解“中产返贫”的不同面向,希望用数据+经验,描绘更细致的图景。
“中产返贫”并不只是一个关于收入变化的命题,它更是一个关于预期、身份、风险感的多维坐标。在这个坐标里,个体能否识别自身的真实处境?品牌又能否在消费重构中找到新的立足点?
【本期问题青年】
聂日明,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许冰清,《商业就是这样》主播(@约小亚),原《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阳少,青年志编辑
【收听指北】
02:06 胡润《2019中国新中产圈层白皮书》将中产定义为“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30万元以上,新一线及其他城市家庭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城镇居民”。这个标准为什么太高了?
06:03 在我们讨论“中产”时,需要同时面对两个维度:一是客观层面的经济状况,二是主观上的身份认同。很多人其实已经“中产化”,但他们并不把自己归为中产。
07:34 中产不是宏观数据上的“返贫”,而是心理层面的“失重”。
15:36 在不同线级的城市,“中产返贫”又有哪些差异?
23:52 “县城公务员经济”在去年成为热词,这是否反映了一种趋势——当一线城市的不确定性增加,消费和就业机会反而在向低线城市流动?
28:04 从“白牌”到“平替”,意味着消费者开始质疑原有的品牌“权威”,逐步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新标准,更加关注性价比与情绪价值。
32:21 聂日明认为,过去20年,中国的消费观念经历了剧烈变化,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品类漂移”。如今,传统品牌溢价的逻辑开始崩解,消费向“趋低”而非“降级”转移,并且趋低和趋高在同时发生。
38:07 许冰清提供了一个和彩票有关的消费数据:2024年中国彩票销售收入达6234.86亿元,同比增长7.6%,首次突破6000亿。她认为这些细微的消费变化背后,都与心态密切相关,在下行周期,“暴富的欲望”更加令人心动。
43:34 银发经济的崛起,是否意味着消费增长的动力,从年轻人来到老年人群体了?
48:39 从“公务员穿搭”到“老钱风”,社会情绪如何带动中产消费风潮的转变?
51:53 中国中产是在过去二十年里剧烈变化背景下的“偶发事件”吗?“中产返贫”是周期性的波动,还是长期的结构性变化?
*从新常态、疫情、到新的贸易战,我们所处的时代从不缺少巨变。不论是消费者还是厂商,都不得不面对接踵而至的新挑战。
青年志推出线下系列IP「青沙龙」,尝试通过小规模的线下沙龙,链接媒体、学术、资本、厂商的不同视角,激发深度的讨论,理解正在发生的变化,吸取跨时空、跨学科的视野以求解。
延伸内容:《我们从未“中产”过》
【本期音乐】Grace-Keith Kenniff
【后期制作】竹官
【Logo设计】Sam
【关于我们】
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你还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我们的节目,或者在微信公众号「问题青年Wonderers」/「青年志Youthology」、微博 @青年志Youthology 关注我们,与我们取得联系。
如果感兴趣与我们互动,欢迎添加小助手「olo鸡」的微信:qingnianzhi04,加入我们的读者群。
【本期介绍】
在过去两年里,“中产返贫”成了一个频繁出现在社交媒体上的关键词。无论是在新闻还是在消费市场,“返贫感”这一情绪不断回流、蔓延。它既是一种经济指标的疲软体现,也是一种心理层面的广泛共鸣。
但与此同时,关于“中产返贫”的讨论仍多停留在情绪表达与碎片化的案例上,对于它的真实结构、成因与在消费决策上的具体表现,仍缺乏全面观察与深入拆解。
在本期「青沙龙」的上半场,我们邀请了两位长期关注经济、产业和消费趋势的嘉宾,一起拆解“中产返贫”的不同面向,希望用数据+经验,描绘更细致的图景。
“中产返贫”并不只是一个关于收入变化的命题,它更是一个关于预期、身份、风险感的多维坐标。在这个坐标里,个体能否识别自身的真实处境?品牌又能否在消费重构中找到新的立足点?
【本期问题青年】
聂日明,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许冰清,《商业就是这样》主播(@约小亚),原《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阳少,青年志编辑
【收听指北】
02:06 胡润《2019中国新中产圈层白皮书》将中产定义为“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30万元以上,新一线及其他城市家庭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城镇居民”。这个标准为什么太高了?
06:03 在我们讨论“中产”时,需要同时面对两个维度:一是客观层面的经济状况,二是主观上的身份认同。很多人其实已经“中产化”,但他们并不把自己归为中产。
07:34 中产不是宏观数据上的“返贫”,而是心理层面的“失重”。
15:36 在不同线级的城市,“中产返贫”又有哪些差异?
23:52 “县城公务员经济”在去年成为热词,这是否反映了一种趋势——当一线城市的不确定性增加,消费和就业机会反而在向低线城市流动?
28:04 从“白牌”到“平替”,意味着消费者开始质疑原有的品牌“权威”,逐步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新标准,更加关注性价比与情绪价值。
32:21 聂日明认为,过去20年,中国的消费观念经历了剧烈变化,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品类漂移”。如今,传统品牌溢价的逻辑开始崩解,消费向“趋低”而非“降级”转移,并且趋低和趋高在同时发生。
38:07 许冰清提供了一个和彩票有关的消费数据:2024年中国彩票销售收入达6234.86亿元,同比增长7.6%,首次突破6000亿。她认为这些细微的消费变化背后,都与心态密切相关,在下行周期,“暴富的欲望”更加令人心动。
43:34 银发经济的崛起,是否意味着消费增长的动力,从年轻人来到老年人群体了?
48:39 从“公务员穿搭”到“老钱风”,社会情绪如何带动中产消费风潮的转变?
51:53 中国中产是在过去二十年里剧烈变化背景下的“偶发事件”吗?“中产返贫”是周期性的波动,还是长期的结构性变化?
*从新常态、疫情、到新的贸易战,我们所处的时代从不缺少巨变。不论是消费者还是厂商,都不得不面对接踵而至的新挑战。
青年志推出线下系列IP「青沙龙」,尝试通过小规模的线下沙龙,链接媒体、学术、资本、厂商的不同视角,激发深度的讨论,理解正在发生的变化,吸取跨时空、跨学科的视野以求解。
延伸内容:《我们从未“中产”过》
【本期音乐】Grace-Keith Kenniff
【后期制作】竹官
【Logo设计】Sam
【关于我们】
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你还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我们的节目,或者在微信公众号「问题青年Wonderers」/「青年志Youthology」、微博 @青年志Youthology 关注我们,与我们取得联系。
如果感兴趣与我们互动,欢迎添加小助手「olo鸡」的微信:qingnianzhi04,加入我们的读者群。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袁百万
3个月前
越南
14
我们约老师真是智慧女性 清晰严谨还不失小幽默高情商
王tintin
3个月前
上海
10
这个研究员的观点有点片面…感觉是光看行研皮书,一脑子二手结论,但和实际生活脱节。周末出门逛一下商场,也大概知道现在年轻人的消费是怎么回事了吧。
夏橙Cheng
3个月前
湖南
4
听到约老师的声音,我一下就分辨出来了!

LeonUp
3个月前
上海
3
今天才知道约老师本科是复旦学环境的😎

Poponana
3个月前
江苏
3
约老师最后的那句……简直让人想哭

依依719
3个月前
北京
3
研究员爹味过重🙄
王凯_
3个月前
宁夏
2
男嘉宾说话口齿不清,听的好难受

林希圣
3个月前
四川
2
没有肖老师捧哏,听着有点不习惯。

独步91
3个月前
浙江
2
还是贫民的我小板凳坐好了!(家庭年收入不足10万,无房)
我爱我爱烁烁
3个月前
江西
1
16:47 买房有小孩怎么能算中产返贫?!?

青梦-教育创变者
3个月前
四川
1
00:00 不是返贫 是一直都贫
大灰狼sir
3个月前
北京
1
这大舌头,酸爽

KujoJotaro
3个月前
安徽
1
啊知道约小亚的真名了

嘟啦77
3个月前
上海
0
19:32 hhh 老师 体制内都还好吗。

嘟啦77
3个月前
上海
0
31:41 啊不 优衣库是日本🇯🇵的
Yue_XCR9
3个月前
上海
0
41:12 并没有啊…
遠_YH85
3个月前
上海
0
58:39 老二facebook

大力强
3个月前
云南
0
哈哈哈哈 痛苦话题
王柠檬社交版alpha10
3个月前
内蒙古
0
这不双厨狂喜吗~(¯▽¯~)~商业➕青年

猫Sir充电中
3个月前
北京
0
不消费不能称之为中产😏

PrinceRYAN
3个月前
北京
0
原因是房间里的大象,大家都知道都不说

-阳少-
3个月前
北京
0
本期播客文字摘录,欢迎戳👉https://mp.weixin.qq.com/s/rhN-__qGlIEbV6yoIz1d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