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118分钟
播放:
1.03万
发布:
5个月前
简介...
* 孤独症会传染吗?
* 孤独症会遗传吗?
* 孤独症都是天才吗?
* 疫苗会导致孤独症吗?
* 孩子3岁不会说话是孤独症吗?
* 孤独症可以治愈吗?
* ……
上面这些问题都是人们围绕孤独症所产生的困惑,而当我们接触了孤独症人士的父母和家庭后,才深切地感受到当中最深的误解就来自于父母的自责……他们觉得一定是自己哪里做错了,所以才导致孩子是这样,我猜不少有生育计划或者正在孕期的家庭也会有类似的担忧。
今天是「世界孤独症日」,我们邀请了国内孤独症研究领域的专家王崇颖教授,共同探讨了孤独症背后的病因、具体表现特征、提前筛查方法以及家庭干预困境等问题,希望这样的内容可以帮助更多人了解孤独症,为构建友好型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对谈嘉宾:王崇颖教授
南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孤独症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博士级(BCBA-D)
收听指南
01:00 关于孤独症的快问快答
02:32 孤独症在国内的现状是怎样的?
05:22 如何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这个名字?
10:11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有哪些?
18:18 孤独症患者中,男孩是女孩的4~5倍
19:57 孤独症的原因有哪些?
24:13 父母高龄是孤独症的高风险因素之一
29:37 如果35岁之后要孩子,该做哪些准备?
31:47 自闭症跟孕期用药有关系吗?
33:36 孤独症早发现早干预,效果比较好
36:13 孤独症的发病率是在升高吗?
39:55 家有孤独症孩子,父母面临哪些挑战?
45:58 孤独症的治疗目标应该是什么?
50:55 孤独症孩子是渴望融入到社会的
53:12 孤独症孩子会有特殊的天赋吗?
56:53 父母如何对孤独症孩子做好居家干预?
1:03:53 目前的康复机构鱼龙混杂,家长如何避免受骗?
1:08:55 所谓治疗孤独症的偏方,靠谱吗?
1:11:38 孤独症干预的黄金时期是0~6岁
1:15:39 对孩子真诚的爱,能够突破专业知识的不足
1:19:25 目前融合教育的困境是专业师资不足
1:24:22 国家在医生培训及治疗补助有哪些支持?
1:28:48 孤独症的筛查和干预离不开政府的关注
1:32:15 社会公益对孤独症儿童能够提供哪些帮助?
1:37:40 关于孤独症,哪些方面的进展更值得关注?
1:47:59 数十年一直在研究孤独症,王教授的动力是什么?
1:53:48 有了孩子之后,对孤独症的理解有变化吗?
1:56:00 不管是否生育,保持身心健康都很重要
相关信息
1、《孤独症儿童康复指导—自然发展行为干预模式》
2、《孤独症儿童社交语言和行为早期干预 家庭游戏PLAY模式》
3、王教授导师的博客:deevybee.blogspot.com
制作团队
主播| 老六
嘉宾| 王崇颖教授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孤独症会遗传吗?
* 孤独症都是天才吗?
* 疫苗会导致孤独症吗?
* 孩子3岁不会说话是孤独症吗?
* 孤独症可以治愈吗?
* ……
上面这些问题都是人们围绕孤独症所产生的困惑,而当我们接触了孤独症人士的父母和家庭后,才深切地感受到当中最深的误解就来自于父母的自责……他们觉得一定是自己哪里做错了,所以才导致孩子是这样,我猜不少有生育计划或者正在孕期的家庭也会有类似的担忧。
今天是「世界孤独症日」,我们邀请了国内孤独症研究领域的专家王崇颖教授,共同探讨了孤独症背后的病因、具体表现特征、提前筛查方法以及家庭干预困境等问题,希望这样的内容可以帮助更多人了解孤独症,为构建友好型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对谈嘉宾:王崇颖教授
南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孤独症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博士级(BCBA-D)
收听指南
01:00 关于孤独症的快问快答
02:32 孤独症在国内的现状是怎样的?
05:22 如何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这个名字?
10:11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有哪些?
18:18 孤独症患者中,男孩是女孩的4~5倍
19:57 孤独症的原因有哪些?
24:13 父母高龄是孤独症的高风险因素之一
29:37 如果35岁之后要孩子,该做哪些准备?
31:47 自闭症跟孕期用药有关系吗?
33:36 孤独症早发现早干预,效果比较好
36:13 孤独症的发病率是在升高吗?
39:55 家有孤独症孩子,父母面临哪些挑战?
45:58 孤独症的治疗目标应该是什么?
50:55 孤独症孩子是渴望融入到社会的
53:12 孤独症孩子会有特殊的天赋吗?
56:53 父母如何对孤独症孩子做好居家干预?
1:03:53 目前的康复机构鱼龙混杂,家长如何避免受骗?
1:08:55 所谓治疗孤独症的偏方,靠谱吗?
1:11:38 孤独症干预的黄金时期是0~6岁
1:15:39 对孩子真诚的爱,能够突破专业知识的不足
1:19:25 目前融合教育的困境是专业师资不足
1:24:22 国家在医生培训及治疗补助有哪些支持?
1:28:48 孤独症的筛查和干预离不开政府的关注
1:32:15 社会公益对孤独症儿童能够提供哪些帮助?
1:37:40 关于孤独症,哪些方面的进展更值得关注?
1:47:59 数十年一直在研究孤独症,王教授的动力是什么?
1:53:48 有了孩子之后,对孤独症的理解有变化吗?
1:56:00 不管是否生育,保持身心健康都很重要
相关信息
1、《孤独症儿童康复指导—自然发展行为干预模式》
2、《孤独症儿童社交语言和行为早期干预 家庭游戏PLAY模式》
3、王教授导师的博客:deevybee.blogspot.com
制作团队
主播| 老六
嘉宾| 王崇颖教授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PHY024
5个月前
北京
13
自闭症孩子的妈妈在此🫶

Rain10
5个月前
北京
12
孤独症孩子的妈妈来了!沙发!
抒绎
5个月前
山西
7
您好,我是一名残疾人工作者,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并不算富裕的孤独症儿童家庭在机构训练中宁肯自费,也不愿享受政府救助项目,主要原因是怕孩子被录入系统后,影响日后升学结婚,甚至考公入伍,我们很无奈,但让年轻父母一下子接受孩子的人生从此没有这些可能也很残忍。如果儿童康复是由教育部门或者卫健部门主管,家长的接受度是不是会好一些呢?

AnkyoO
5个月前
上海
6
19:21 关于男性女性的阿斯伯格综合症(孤独症谱系下的一种)症状的区别,我之前看过一次演讲,就是关于其实女性的症状和男性完全不同,其原因在于对于女性的社会规训会让女性阿斯伯格综合症人群更善于学习模仿社会上的社交活动。这样的原因导致很多女性不能被及时得到干预。

Rain10
5个月前
北京
2
19:43 这种观点特别伤害家长。冰箱妈妈早就已经被科学界否定了。

Rain10
5个月前
北京
2
20:23 没有原因,就是运气不好。

艾利
5个月前
上海
2
31:32 六老师这点提的太好了,只让孕妇心情好就是耍流氓
栗子球_Q3Ex
5个月前
吉林
2
42:17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阿入入入入
5个月前
浙江
2
我的堂姐是孤独症,我的大伯大娘一直不敢再要别的孩子,觉得愧对姐姐。看到标题抓紧点了进来,但是不太敢分享。
HD938670f
5个月前
美国
2
22:27 我是一位科研工作者,工作也涉及神经科学领域。我对嘉宾关于遗传因素和后天养育的观点有一些不同的想法,科学界普遍认为孤独症是遗传因素和后天养育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关于遗传因素和发病率的研究都是相关性的研究,人们并没有发现决定性的遗传因子,而目前鉴定出的snp位点等遗传因素也只能说是增加发病风险。而后天养育环境和方式,特别是早期的养育环境会影响神经通路的建成,从而影响孤独症的发病率。我没有责怪孤独症人群父母的意思,只是想对嘉宾说父母的养育方式完全没有影响这一说法进行一点探讨。

谷莠
5个月前
四川
1
53:10 身为高敏太懂了,我们不是讨厌社交,而是期待太高而屡屡受挫
Lynne琳琳酱
5个月前
广东
1
08:23 虽然我还没听完这集播客,非常开心老六请到嘉宾来聊 asd 孤独症 相关内容
希望老六可以介绍下同样是神经和精神发育障碍的 adhd 俗称多动症,胖虎大雄综合征
29.5 岁的我确诊(去了三甲医院,后面考虑再去北京确定),通过听书《分心》系列书籍以及《看见她们ADHD女性的困境》,知道女性的确诊晚于男性,晚确诊对他们的伤害也会非常大,由于女性的激素周期变化影响,在不同时期(月经,怀孕,妊娠,产后,更年期)造成负面影响比普通女性会更严重,比如产后抑郁发生概率。
近年在网络上赛博确诊 adhd 的网友也更多,🥲会担心真正的 adhd 反而没办法获得应有的帮助,而且在我学习了解过程中发现其实关于女性 adhd 相关的研究也不是很容易获取。希望老六可以科普一下
幸运的事我应该是轻症➕一路上非常幸运的有很多贵人扶持,幸运的自己做了决定,高考读江苏的大专再专插本上岸本科,且从事软件测试工作 7 年(也是自己找到感兴趣的事情)

永远的小黑和妮妮
5个月前
上海
1
31:58 怀孕就是一个心理负担很大的事啊...本来就会担心自己的身体情况和生活变化,怎么去要求一个妈妈“要开心”。何况生活本身就充满起伏很变化,只能去接纳自己的开心焦虑悲伤,而不是只有“开心”吧。

MG_DBnK
5个月前
江苏
1
ɡū dú zhènɡ
亦称“自闭症”。以社会互动、语言交流以及兴趣行为等表现异常为临床特点的神经发育障碍。
孤独症,也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通常在婴幼儿时期发病,主要表现为社交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核心症状
- 社交交往障碍: 孤独症儿童往往对他人缺乏兴趣,不会主动建立社交关系,且难以理解他人的情感和行为。
- 交流障碍: 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交流的问题,如叫名字时无反应、不与人眼神交流、缺乏共同关注等。
- 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 患儿通常对某些特定的兴趣或活动表现出异常强烈的依恋,并且坚持固定的行为模式。
其他症状
- 智力发育迟滞: 许多孤独症儿童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迟滞,但也有智力正常甚至超常的情况。
- 感官异常: 对某些声音、光线、质地等可能会有异常强烈的反应,或完全无感。
干预与治疗
孤独症没有根治的方法,但通过早期干预和长期的专业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干预措施包括行为疗法、特殊教育等,同时家长的悉心照料也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认知
尽管孤独症是一种伴随终生的疾病,但通过增加公众对孤独症的了解和认知,可以减少误解和污名化,帮助孤独症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

MG_DBnK
5个月前
江苏
1
研究者估计ADHD的发病率占美国学龄儿童的3%至7%(Root&Resnick,2003)。许多研究表明,患有多动症的男孩多于女孩。然而,研究还表明,文化偏见(例如,性别期望)会导致在女孩中诊断出的多动症患者较少,从而导致很难准确地估计性别差异。然而,在一项对成人进行的大规模研究中,3.2%的女性和5.4%的男性达到了多动症的诊断标准(Kessler et al.,2006a)。这些数据可能准确反映了人一生中的性别差异。那些被诊断为多动症的男孩和女孩表现出了相同的问题行为模式(Biederman et al.,2005)。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儿童克服了多动症。在133个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儿童(4~12岁)中,42%的人在21岁的时候不再表现出多动症(Fischer et al.,2005)。58%的年轻人依然表现出了多动症,他们在大量认知任务中的成绩低于控制组。
ADHD诊断的复杂之处就在于,事实上很多孩子都倾向于表现出短暂的注意缺陷、多动或冲动。因此,这一诊断有时是备受争议的:人们担心孩子正常的无序状态被贴上不正常的标签。但是,现在很多临床医师一致同意,一些孩子的行为达到了适应不良的水平,也就是说这些孩子无法控制他们的行为或者完成各种任务。尽管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多动症诊断过度,但是研究证据否认了这一看法(Sciutto&Eisenberg,2007)。实际上,正如前面所指出的,人们对女孩中多动症患者的诊断可能不足。by《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中文版)》
HD246562k
5个月前
北京
1
六老师,四月的征稿开始了吗~刚发现2、3月有整稿,遗憾错过,时刻关注,准备4月投~
滚师傅
4个月前
美国
0
47:52 可以问下这篇公众号文章在哪里能看到吗

HALORRAINE
4个月前
广东
0
57:29 请问孤独症人士能够感受到快乐吗?如果可以,感觉身边的人会觉得有希望很多。
榕橙日记
5个月前
江西
0
1:49:34 哪个博客
迪西嘻
4个月前
瑞士
0
给老六和其他听众朋友们推荐一个综艺节目《Love on the spectrum》, 内容是在自闭症谱系中的人们寻找爱的过程。里面有20多岁的年轻人也有60多岁的老年人,他们和正常人一样或者比正常人更勇敢的追求幸福的样子,每次都看的我哈特软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