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34分钟
播放:
1,615
发布:
4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这一期,是一次几乎没有台本的对话,由丁猫讲述本月回家乡成都的所见所闻开始。
当城市化进程加速,原先的烟火气和草根性会消失吗?这是丁猫一直以来对自己家乡发展越来越快而心生矛盾的原因。从东边的东郊记忆到西边的西村大院,这趟“建筑巡礼”看似是走访了荣获普奖的刘家琨的两座代表作,但我们真正想讨论的,其实是这些公共空间与城市居民之间,是否还存在真实的连接。
我们聊到西村大院,它巨大的体量与割裂的使用感让人难以亲近;也聊到东郊记忆如何在运营者的不断调试中逐渐聚起了人气,但又不免落入“打卡景点”的套路中。那些原本承载城市公共性和文化精神的空间,是否还能在商业逻辑与真实生活之间,找到新的平衡?
不过,比起这两个建筑,我们还是更着迷于成都的一些“非打卡区”的街巷日常。修表的裁缝铺、推车卖猪蹄的小贩、藏在居民楼里的野梨树书店……这些低调却生动的生活场景,构成了我们记忆中那个安逸、温暖、有烟火气的成都。
在成都快速更新的背景之下,我们试图捡回一些不该被城市遗忘的日常。一点人情味、一点街头感、一点与邻里之间真实可触的关系。
城市在变,但你是否也会和我们一样,在寻找那些你熟悉的“城市的气味”?
| Timeline |
01:53 成都越来越像上海,总觉得哪里有问题
02:46 刘家琨获普奖,重新看待西村大院和东郊记忆
07:18 为什么西村大院的商业这么难?
10:42 20多年前的紫荆也曾经是城市边缘的新区
14:58 一条具备生活气息的小马路应该有哪些元素存在?
18:05 野梨树书店用100来告别
23:58 任何一座城市都不用效仿他者
27:09 回到上海,什么是上海的烟火气?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Adaladala
4个月前 四川
2
好喜欢这期分享!作为一个出生长大在紫荆的小孩,即使长大后搬到了更城南,还是会时不时回去转转。那边有开了十几年的文具店和鲜奶屋,有很传统的书店,卖文具、畅销书和教辅,每次去都会带几本杂志,那里是报刊亭消失后,唯一还能在社区买到杂志的地方。走在街上也会想起这里曾经是小学放学常去的刨冰店,店主很爱在小电视上放猫和老鼠,那条街上是曾经跟妈妈一起租碟片的音像店,那是我最早看迪士尼的地方。大概是前两年,一家修鞋匠的小店也闭店了,后来我就不知道哪里能补鞋了。也很喜欢像野梨树这样的新店,让已经不住在那边的我也可以有个落脚点。虽然很多童年的关系都已经不可追回,但还是很珍惜城市里这些记录过去的地方😭
到里斯本看海
4个月前 浙江
1
挺好,希望早日再去成都,上次七八年前去,都没有想到要系统性逛
HD591090q
4个月前 四川
1
西村和东郊两个定位不太一样,东郊记忆以前是东区音乐公园,偏向城市大区的辐射范围游客比较多,西村更像社区公园和留白地,周围的居民多。个人感觉西村更聚气,不知道主播是不是在中午时段去的西村,所以溜达的人比较少。另外勘误一下,家琨建筑没有搬到蓝顶艺术区,事务所就在玉林颂隔壁的居民楼里(连通的)。
不爱吃面爱吃卤煮
4个月前 未知
0
来了
Leon_SEp5
4个月前 未知
0
上个月到太古里 看到入驻的品牌感觉到东京
到里斯本看海
4个月前 浙江
0
15:02 体育设施和商综复合在一起不是很有意思吗,为什么会心理拒绝呢
大力强
4个月前 云南
0
什么 野梨没了吗
何幸好
4个月前 北京
0
普利兹克奖
漂泊信天翁
4个月前 福建
0
前几次是自驾去成都,最近一次是两年前,在机场打车去市区,那时候机场有一些网约车的乱象,包括胡乱加价、拒载等,不知道这两年是否有改善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