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这是一本很有争议的书,有说它是神作,让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有说它是各种观点拼凑而成的毒鸡汤,你怎么看?
在上期我给大家分享了大脑三兄弟、焦虑的本质以及元认知,在本期我会给大家分享学习力、我对写作的看法、看一本书是不是真的讲究缘分,以及听到干货的播客要不要做笔记
本期内容如下:
在AI时代我们学习的意义发生了2个转变。从“记忆知识”到“运用知识”、从“学习知识”到“学习如何学习,因此,学习的核心不再是掌握某个具体的知识,而是培养“元学习能力”——即快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我总结出来的非常深刻的一点就是:只要你学习力够强,再加上长期主义,这世上就没有你啃不下的事情
专注-学习的基石,三个问题帮助你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专注力和学习状态
- 1. 你的注意力是被动吸引,还是主动选择?你是被手机、社交媒体牵着走,还是能主动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 2. 你的沉浸度如何?是分心走神,还是极度专注?你能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中,还是总是三心二意?
- 3. 你的练习量够吗?是浅尝辄止,还是大量投入?你是稍微学一下就停下,还是愿意花大量时间刻意练习?
学习力7讲:匹配、深度、关联、体系、打卡、反馈、休息
- 匹配: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


- 深度:学习金字塔和阅读金字塔


- 关联:新知识需要缝接才能为我所用

- 体系:知识体系≠认知体系、“学术知识体系”和“个人知识体系”的区别


- 打卡和休息:建议自己理解
- 反馈:无反馈,不学习,持续正向的反馈是产生学习差异的关键。“跳过原理、直接实操”是可行的

4、人生五件套-写作:巨大的生产力
- 费曼技巧:用自己的语言,且是最简单的语言去表达一件事
- 1)别人没理解我们所说的那一定是我们的表述有问题
- 2)学习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认知另一种事物,人类只能通过已知事物解释未知事物,类比就是连接他们的桥梁。
5、为什么《认知觉醒》的评价会两极分化?
- 期待、认知水平、实践程度和个人经历不一样
6、“看书讲究缘分”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
- 看书确实讲究“缘分”,但这种“缘分”并不是玄学,而是时机、状态和成长的结合
7、听播客听到喜欢的内容,想做笔记,应该怎么做?
回忆法:直接回忆今天听过的内容,能回忆多少就记多少
主播...

会发光的邵邵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