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87分钟
播放:
3,724
发布:
1周前
主播...
简介...
【节目简介】
听说,
车企要反内卷咯?
所以是车要涨价了?
供应商要拿到尾款了?
还是开发周期要从一年三款变成三年一款了?
本期《孤岛车谈》中,我跟两位前吉利员工嘉宾一起聊聊在吉利工作的经历,看看在基层员工的角度,内卷是什么。
【话题成员】
罗新雨 底盘电子系统工程师
胡洸久 前吉利中央研究院电子电器模块长(2024-2025)
陈圣夫 前吉利极氪M产品线项目经理(2023-2024)
罗新雨微博@大众风Volkswind
剪辑 猫又,PSC,罗新雨
片尾曲 It's not OK by 新雨&Suno(2025)
【时刻文稿】
2:01 节目背景
7:20 洸玖如何进的吉利
12:58 新雨为何认为杭州湾是地狱
18:00 洸玖在吉利的角色
26:09 圣夫在吉利的角色
33:05 新雨在极星和吉利的合作经历
47:23 极氪的变与不变以及吉利到底是不是新能源时代的大众
58:34 洸玖在吉利中遇到的人斗和内耗
1:06:15 全球汽车行业没有任何希望
【参考链接】
【【专属】乘用车底盘系统开发 车辆动力学原理应用与正向开发工程实践 吴旭亭 系统构建车身动力学底盘知识体系书籍】#小程序://机械工业出版社旗舰店/商品/I4N8mLuPmjWkmRt
【官网 车用动力电池系统设计与制造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电芯产品设计 电池系统产品设计 动力电池产品设计制造方法技术书籍】#小程序://机械工业出版社旗舰店/商品/P8isKji8jO5DkNc
【汽车创新:前沿技术背后的科技原理】#小程序://机械工业出版社旗舰店/商品/7tltQzCQfJUWRVi
【官网 广义车规级电子元器件可靠性设计与开发实践 左成钢 系统介绍汽车电子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与开发 汽车电子 汽车工业技术书籍】#小程序://机械工业出版社旗舰店/商品/dBujAN68sEk1Rzl
【智能驾驶:产品设计与评价】#小程序://机械工业出版社旗舰店/商品/Q8KWriuNDGdzlSs
【官网 智能底盘关键技术及应用 线控执行 融合控制 失效运行 张俊智 智能底盘核心线控执行系统关键技术书籍】#小程序://机械工业出版社旗舰店/商品/5R5ZjdGhScib14A
听说,
车企要反内卷咯?
所以是车要涨价了?
供应商要拿到尾款了?
还是开发周期要从一年三款变成三年一款了?
本期《孤岛车谈》中,我跟两位前吉利员工嘉宾一起聊聊在吉利工作的经历,看看在基层员工的角度,内卷是什么。
【话题成员】
罗新雨 底盘电子系统工程师
胡洸久 前吉利中央研究院电子电器模块长(2024-2025)
陈圣夫 前吉利极氪M产品线项目经理(2023-2024)
罗新雨微博@大众风Volkswind
剪辑 猫又,PSC,罗新雨
片尾曲 It's not OK by 新雨&Suno(2025)
【时刻文稿】
2:01 节目背景
7:20 洸玖如何进的吉利
12:58 新雨为何认为杭州湾是地狱
18:00 洸玖在吉利的角色
26:09 圣夫在吉利的角色
33:05 新雨在极星和吉利的合作经历
47:23 极氪的变与不变以及吉利到底是不是新能源时代的大众
58:34 洸玖在吉利中遇到的人斗和内耗
1:06:15 全球汽车行业没有任何希望
【参考链接】
【【专属】乘用车底盘系统开发 车辆动力学原理应用与正向开发工程实践 吴旭亭 系统构建车身动力学底盘知识体系书籍】#小程序://机械工业出版社旗舰店/商品/I4N8mLuPmjWkmRt
【官网 车用动力电池系统设计与制造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电芯产品设计 电池系统产品设计 动力电池产品设计制造方法技术书籍】#小程序://机械工业出版社旗舰店/商品/P8isKji8jO5DkNc
【汽车创新:前沿技术背后的科技原理】#小程序://机械工业出版社旗舰店/商品/7tltQzCQfJUWRVi
【官网 广义车规级电子元器件可靠性设计与开发实践 左成钢 系统介绍汽车电子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与开发 汽车电子 汽车工业技术书籍】#小程序://机械工业出版社旗舰店/商品/dBujAN68sEk1Rzl
【智能驾驶:产品设计与评价】#小程序://机械工业出版社旗舰店/商品/Q8KWriuNDGdzlSs
【官网 智能底盘关键技术及应用 线控执行 融合控制 失效运行 张俊智 智能底盘核心线控执行系统关键技术书籍】#小程序://机械工业出版社旗舰店/商品/5R5ZjdGhScib14A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一只喵17
1个月前
陕西
34
这期节目做的很勇敢,不仅是车企,这种公司内部的无意义内耗在国内真是普遍现象。
AlexWXY
1个月前
上海
17
在杭州湾这个人造的GeelyStadt的2017年冬天,是我体感上从自由和有创造性的人跌入非常痛苦和迷茫的人矿境地的时刻。当时的自己其实并还未承担任何实际项目任务,领导同事也很呵护我们几个刚毕业的留学生,不过总觉得这个环境哪里不对,这些事哪里不对。
它不是一个个例,而只是整个行业,或者更多行业的一个缩影。我们太容易用宏大叙事来麻痹自己,忘记了对巨大实物中的单个个体的作为人的关怀。可悲的是,今天望去,整个行业都是如此,或者更多行业都是如此。有人谈到此,会论及合资及外企对人的关怀,其实也未必,在有巨大利润可图的年代,他们是还不错,在份额缩减利润下滑的如今,他们也不过是带上伪善面具的一丘之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生活资料分配的问题,如今是展现的淋漓尽致,至于解决办法?只有天知道。🤣
patrick小白
1个月前
澳大利亚
14
作为咱们播客的常驻宁波人,补充一些关于杭州湾的背景知识,帮助大家理解它怎么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1. 杭州湾新区得名自宁波在21世纪前十年最重要的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连接宁波慈溪和嘉兴海盐,把宁波到上海的车程缩短一半)。2001年大桥立项时,宁波市把慈溪经济开发区从慈溪市(县级市)城区搬到了杭州湾大桥宁波一端的庵东镇,并改名为杭州湾新区。
这个名字确实误导性很强,有很多外地人误认为杭州湾新区在杭州(不止是汽车业界的人)。宁波市前些年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把新区名字悄悄改成了“前湾新区”,但效果不彰。
2. 杭州湾新区为什么在这个区位:杭州湾新区的物流区位是很好的,刚好在中国两大港宁波港和上海港之间,大车两个小时内都能到港区,离长三角其他地方也不远。但人流区位确实不行,离宁波城区开车要一个小时以上,离常年名列百强县前茅的慈溪市城区也要接近一个小时。高铁站也要开接近一个小时(毕竟新区规划时中国还没建高铁)。等走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的通苏嘉甬高铁建成以后会好一点。新建的高铁慈溪站离杭州湾只有十几公里。
其实国内的工业园区里,像苏州工业园区这样全方面发展的新城是少数,大部分工业园区都是上班为主缺乏生活配套的。但是在杭州湾,这个问题更突出,因为离现有城区太远了。还有一个原因是虽然杭州湾跟慈溪市区的直线距离只有二十多公里,但与慈溪、余姚的快速路网络一直进展缓慢。很大一个原因是杭州湾新区是县级单位,与慈溪、余姚有竞争关系,他们不愿意给别人做嫁衣。
三、为什么杭州湾生活配套这么差:一方面是因为太远了,另一方面还是得从杭州湾和宁波的历史和自然环境说起。宁波在宁绍平原上,在浙江还算是有点平原的,但不多,而且还有耕地红线的限制,长期没有成片大面积工业园区用来招引大项目(相比之下,几乎完全是平原的苏南就要便利得多)。杭州湾的区位妙就妙在庵东镇周围是沿海滩涂,不占耕地指标,可以大片开发作为工业用地。我在不同时期去过几次杭州湾新区管委会调研,也看过他们不同时期的规划,印象中基本思路就是特别重视亩均效益,在制造业和旅游用地以外,只保留最低限度的居住、商业和生活配套,并没有很好地按新城的思路去发展。记得有次看他们的规划沙盘,清晰标出了肯德基😂。长期没有像样的商场,后来好像还是吉利出钱建了一个。当然也有别的因素,比如发展太全了,跟慈溪城区就有竞争。
杭州湾其实是重点发展旅游的,但是跟杭州湾的居民和牛马没什么关系。杭州湾最西头有一个湿地公园(高圆圆和赵又廷拍《搜索》的地方),还有一个方特东方神画,但是跟本地居民关系确实不大,而且离生活区也不近。
说到底,还是制造业的牛马太任劳任怨了。管委会的朋友曾说,他们试图招揽一些偏服务业的企业过来,既平衡产业也平衡一下男女性别比,结果这类企业的老板跟他们说,我来了以后员工都跑没了,所以不能来。我认识长辈在参与建设杭州湾的医院,十几年来也不是很顺利,很大一个原因是没什么医生愿意来。
四、为什么杭州湾成了吉利城:因为杭州湾是宁波难得的大片工业用地,牌子刚挂起来宁波就开始拿杭州湾新区在全国招汽车企业。最早招揽的是仰融的华晨,仰融出走以后就给已经来宁波的吉利了。之后吉利越发展越大。来杭州湾的第二家主机厂是上汽大众,2013年后生产途昂和斯柯达的SUV,这几年很不景气。
杭州湾也试过发展其他产业。慈溪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家电,但知名企业比如公牛、方太都不太愿意整体搬过来,好像只有方太把总部搬过来了。新区某一任领导(前些年落马)曾经试图争取波音在中国的装配基地,但他后来去了舟山,就把基地带去舟山了(当然最后也只是装修飞机)。
这些年杭州湾发展的另外三大战略产业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有些半导体企业)和通用航空。但这三个产业的规模整体都比较小,比汽车产业小一到两个量级,在宁波的区位效应也不是很强,而所谓数字经济里又有不少主机厂的供应商。因此杭州湾的汽车产业产值占比至今还在六成以上,其中大半又是吉利的,自然就成了“吉利城”。
McTurich
1个月前
上海
12
感叹这期又创造了新高度,人类社会中企业何以存在?其中人类的角色应该是什么?本质问题追根究底才是以人为本,已经远远超过了产品、行业乃至产业的范畴
HD739992r
1个月前
浙江
10
全集听了两遍。这期的主题与内容,只适合播主与嘉宾来谈了,汽车媒体要顾忌车厂甲方、在职员工要保住工作避免风险,知道内情也不会指名道姓聊哪家车厂。别的不说,吉利内部的部门墙与battle是真实存在的。作为外部金融合作机构,22年1月疫情期间到杭州的吉利大厦跟极氪总部开会,一个小会议室挤进20多个极氪人员,至少三个部门:用户增长、财务金融、技术,很多问题聊到中间都要会后再等内部沟通。接下去两年又跟区域城市端的人员打交道,销售、交付、金融,各管一块,交叉的业务互相甩锅拆台。 对客的策略调整公布,也是很随意。 还好在我们业务开展期间,对接算是顺畅,真的很庆幸不在极氪内部工作。 这个企业文化职场文化像屋子里的空气,作为个体只能像生物一样自适应或被进化。车企在竞争中要撑住才能不下桌,在任何企业想留下来的打工人也要持有守住自己的竞争壁垒才能存活。 比亚迪、华为、小米,也很难排除类似吉利的内部问题吧。 特斯拉的员工为了冲kpi也有自费锁单。
HD1026211j
1个月前
浙江
10
谢谢新雨老师和两位嘉宾,爱死这期播客,充满人文的一期交谈,身为汽车行业一员,深有感触.
砍樵人
1个月前
浙江
9
真是听着都觉得窒息...
Linus_wood
1个月前
上海
9
偶然听到这期节目,作为一个在各种类型oem工作过的人来说,非常开心能有一期节目从个体的视角去审视整个中国的汽车行业,不是从业者可能无法理解目前汽车打工人的窘境,但汽车作为最复杂最贵产业链最长的消费品,这种内卷是会层层传递到最上游的,表面上买车便宜了,但其实这是有代价的,无论是质量层面或者是生活中你没有意识到的方方面面。
行者_Lu5d
1个月前
浙江
8
内容很真实,人在长期高压且忙碌的情况下已经没有感情了,人与人见面挤不出笑脸。我的BASE在杭州湾但常年在各生产基地做项目。这几年项目周期越来越短,越来越难做了。
dinozhen
1个月前
重庆
7
洸久说现在的年轻人“没吃过好的”,确实这样,现在稍微有点遵守点劳动法的合资外资企业都被干趴下了,自主品牌的崛起固然令人骄傲,但这个行业的从业者面临的也是越发严峻的工作环境。
一只喵17
1个月前
陕西
6
中国车企的反内卷从来都是反市场内卷,再怎样也不会放过普通员工🤷
隐隐约约有听说
1个月前
广西
6
主持人说得太对了 我们已经看了太多大环境下的“必须”而忽略了人的“必须” 没有什么是真正必须的 刨开来看也只是你企业想盈利而已
HD114455m
1个月前
浙江
5
十年汽车小兵,杭州湾干过两年,节目里讲的很真实。真的很悲观,我目所能及的,中国汽车行业工作环境,大同小异。目前依旧在坑里。
HD203333i
1个月前
上海
5
浙江的私企真的都吃人不吐骨头压榨。如果 byd 的降本是靠垂直整合,那吉利是真的纯靠压榨劳动力
_No_One_
1个月前
上海
4
15:13 杭州湾 十几公里的工厂 十几公里的住宅区。
周周_0e4e
1个月前
浙江
4
When a mechine is not a mechine.狠狠共情了
TQ1
1个月前
广西
4
作为一个领克车主非常感谢孤岛车谈做了这期节目,让我心头的疑惑一下子解开了,就是为什么吉利的车总是让人感觉差一口气,很敷衍,好像没有任何人在为最终的用户体验负责。我想在这种有毒的职场环境下,用户大概是最不重要的吧
AlexWXY
1个月前
上海
4
42:06 你的目的是什么?这句话太经典了
听雨细谈
1个月前
安徽
3
工程机械行业一样如此。徐工,三一,潍柴,恒立,这些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都是把人拼命的卷。
前段时间去恒立交流,一年未见的工程师变胖了很多,他说这一年的时间几乎都是在现场,客户,公司间出差。恒立甚至把海外工厂的工会都给撤了,很优秀。
这好像制造业的宿命。
TQ1
1个月前
广西
2
1:13:37 陈圣夫的一通解释明显是偷换了概念并且逻辑不通,把这种有毒的职场归咎于价格战,但是明明行业里还有那么多车企并不是这么变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