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张兵(西湖大学 干细胞与可再生生物学实验室 特聘研究员)
🎙️本期主播:沈是
——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长期轻断食的朋友们,也许要在头发和脂肪之间作出一些抉择。
北京时间12月14日,《细胞》Cell报道了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湖实验室张兵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指出间歇性禁食会诱发激活的毛囊干细胞凋亡,从而抑制毛囊再生和毛发生长。间歇性禁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轻断食。
张兵团队主要从事皮肤各类干细胞的调控机制以及皮肤和毛发再生的研究。张兵曾在博士后研究期间发现精神压力导致白发的生物学机制,成为Nature 2020年度十大科学发现之一。面对由黑变白的实验小鼠,当时不少网友产生了共情,纷纷前来询问:
“小鼠除了长白发,还脱发了吗?”
现在,实验室里,无名鼠辈终究还是丢失了毛发。对人来说,毛囊虽小,但也是“头顶大事”。只是,小鼠实验无法完全模拟人生,张兵说,还有更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 时间轴
02:08 头发与干细胞
04:36 精神压力与毛发
08:00 轻断食研究的缘起:一次意外
15:09 学精了的小鼠
19:48 饥饿在器官间“传递”
25:42 生命不在于“折腾”
33:00 过度氧化
43:52 人是复杂的
📠 名词解释
🚩1994年,瘦素(Leptin)首次被发现,这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张兵团队的研究显示,当小鼠经历饥饿时,瘦素分泌减少,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激活,由肾上腺向血液中释放皮质醇和肾上腺素,这些激素进入皮肤,“指挥”真皮脂肪细胞进行分解,释放出游离的脂肪酸。相比葡萄糖,脂肪酸是一种更高效的能量供给方式。
🚩氧化应激,是指生物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的一种状态。
🚩毛囊干细胞的激活使毛囊进入生长期,从而促进毛发的生长。张兵团队发现,恰恰是刚激活的毛囊干细胞“受不了”脂肪酸代谢。

随饥饿潜入夜,杀毛囊于无形
艺术插画 by 眼眼
三组小鼠的毛发恢复情况对照
荧光染色下的毛囊干细胞(蓝色)和脂肪(红色)
荧光染色显示,脂肪细胞随着禁食时间的拉长而慢慢脂解缩小(箭头所指部分)
脂肪(淡黄色部分)分解后释放大量游离脂肪酸,刚苏醒的毛囊干细胞(淡绿色部分)开始凋亡,间歇性禁食让这个过程循环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