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0】好消息!「不碍事儿」荣获 2024 CPA 中文播客奖
·【02:37】从传统播客媒介用户,创业成立播客公社
·【06:23】CPA 中文播客社区与播客公社的关系
·【11:08】播客商业化的探索与尝试
·【27:23】播客的赞赏取决于和听众的强链接
·【39:00】短视频被算法淹没,播客让听众自主选择
·【45:16】作品是作品,传播是传播
·【50:29】播客是一手资料的关键来源
·【59:04】国内叙事型播客的稀缺
·【1:13:28】希望推动残障人士参与播客产业链条
·【1:19:05】未来,播客有望渗透生活场景的方方面面
·【1:24:18】期待以往某嘉宾返场

图:桌面上放置着「不碍事儿」获得2024年度第三届CPA中文博客奖公益环保类年度播客的奖杯
各位「不碍事儿」的听众朋友应该有留意到我们的节目在去年荣获2024 CPA 中文播客奖 - 年度公益环保类播客。远在大洋彼岸的主理人炜军,趁热打铁邀请到了CPA中文播客社区/播客公社发起人老袁做客本期「不碍事儿」,听听他以专业的角度如何看待播客的发展,以及播客实现商业化都有哪些路径。
聊起各自对播客的定义,炜军以“赛博收音机”的角度来理解播客,而老袁最早接触播客是在2014年前后。当时老袁在湖南山里采风,网络信号不稳定,只好通过喜马拉雅、网易云等媒介平台听听相声、听听歌,直到无意间收听了平台推送的某档播客内容,这种不受生活场景限制,用声音拓展认知边界的方式,让老袁对播客产生了充分的兴趣。在2018年,他开始创业做媒介相关工作,发现播客的商业化潜力,决定将播客作为创业项目,播客公社由此诞生。
经过时间的沉淀,尤其近两年,无论是听播客还是做播客,已形成一种新潮流,这就不得不提到播客作为内容创作者的新赛道,该如何打通商业化路径?老袁称:“播客商业化可能方向,包括广告合作、付费节目、赞赏性收入等。”他也表达了当前对播客商业化趋势的担忧,并且说:“播客的商业化评估应该从流量思维转向收听时长和人群覆盖。”

图:带着帽子和眼镜的素描漫画版老袁
不过,令老袁确信的是,相比短视频,播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与使用场景。
对比海外的播客生态,以及自己的观察,他认为海外播客的形式多样,叙事型播客(如广播剧、有声剧)非常流行,而中文播客更多的则以聊天的形式展开,缺乏叙事型内容,这代表着中文播客未来有很大的潜在空间。同时,播客在海外学术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播客作为口述的一手资料,是呈现完整信息来源的关键,即便大家的主观解读有所不同,但音频传递的信息、情绪等,是相对完整、客观、真实的。
此外,炜军和老袁还探讨了播客对残障社群的价值,老袁希望未来能够推动残障人士参与到播客产业链条中,并通过播客传播共益企业的理念。最后,CPA中文播客社区欢迎在播客产业链条中的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加入,欢迎感兴趣的播客创作者进行「CPA│播客公社」成员申请,具体详情可点击:《播客公社公约发布:为独立播客创作者提供专业服务》。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