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26分钟
播放:
76
发布:
5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关键词:西安 艺术 就业 老师 B站 长沙 油画 艺考 稳定 互联网 插画 房价 家庭 学校 商业美术 改革 归属感 城市生活 上海 抑郁


00:00 西安艺术生的就业波折与现实挑战

一名在西安学习艺术的30岁青年分享了自己从本科毕业后在外工作,再到考取研究生,以及在就业市场中面临的挑战。他提及自己曾有机会成为小学美术老师,但因对未来规划的不同选择而未去就职。之后,他尝试在插画行业工作,却发现实际工作情况与预期有较大差距,最终返回西安,发现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这段经历反映了艺术生在就业市场中的波折和现实挑战。



03:37 艺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与挑战

对话围绕艺术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选择和面临的挑战展开。讨论者最初考虑去长沙发展,后因朋友关系转而前往,但最终决定回到西安寻找机会,包括参加招教考试和寻求合同工作。他们提到,除非是来自中国四大美术学院(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中国美院和鲁迅美术学院)的学生,其他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优势不大。对于没有家庭资源支持的艺术专业毕业生而言,主要的就业路径通常是成为教师或从事设计工作,如美工或艺考培训。



06:01 艺考改革对艺术教育行业的影响

对话讨论了近年来艺考政策改革对艺术教育行业的影响,特别是对艺术生的选择和艺考老师的收入产生了重大变化。在2019年国家对艺考的改革后,艺术领域的范围大幅缩小,艺考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是进入高校的捷径,导致艺术生数量减少,市场变得小。此外,政策改革后,文化课在录取中的比重提高,艺术分的比重降低,这使得艺考老师的收入和工作稳定性受到影响。对于有资源的人来说,成为老板能赚钱,但对于员工而言,收入可能不如以前。



09:02 油画专业毕业生在西安的就业困境与艺术追求

对话围绕一位油画专业毕业生在西安的就业现状展开。虽然对油画专业充满热情,但面对就业市场的局限性,特别是私企的不稳定性和皮包公司泛滥的情况,感到就业前景并不乐观。讨论中提及了深圳、广州等地的动画公司和游戏公司作为可能的就业方向,同时也指出了上海和杭州在艺术相关领域的就业机会更为丰富。尽管面临就业困境,该毕业生仍然坚持艺术创作,将绘画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表达了对创作和作品的持续追求。此外,对话中还涉及到了家庭对婚姻的期望及个人在西安的生活状态。



12:31 商业美术与插画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对话围绕商业美术和插画行业展开,讨论了这些领域中的专业门槛、市场需求、以及变现渠道的挑战。提及了插画和建模作品的潜在高价值,但同时也指出了行业内的竞争激烈和上手门槛问题。此外,还提到了与商业美术相关的项目,如皮套设计,以及长沙和西安两地的生活成本和房价差异。最后,讨论了个人职业规划的调整和面对现实的接受度。



15:53 从抵触到接纳:对教师职业的重新认识

对话者最初对教师行业有莫名的抵触,认为它过于一成不变且主要与孩子打交道,更希望探索外面的世界。但随着经历的增长,他发现外界的复杂和消耗让他重新评价了安稳的普通人生活,认为做一个简单的普通人其实很难。最后,他认识到安稳的生活和教师职业的价值,决定朝着普通人生活的方向努力。



18:54 归属感与城市选择的困惑与思考

对话围绕选择城市生活的目的和归属感问题展开。一方提到,尽管自己是陕西人,但在南方长大,面对城市选择时曾感到困惑,因为归属感不明确。通过文化认同和经历的积累,逐渐明确了留在西安的决定。讨论强调了归属感对现代人选择居住地的重要性,以及这一过程中的困惑和思考。



21:05 自我认知与城市生活选择的矛盾与平衡

对话围绕个人在城市生活中的自我认知、文化认同以及职业选择展开。讨论了抑郁情绪、虚无主义和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强调了在社会中找到锚点的必要性。此外,还探讨了在不同城市寻找合适工作的挑战,以及个人与城市绑定程度的关系,认为找到满意的工作比与城市的文化认同更为重要。



23:59 上海印象与个人成长的反思

对话中双方分享了对上海的印象,认为上海是一个留不下也走不出来的城市,给予了深刻的情感体验。同时,讨论了关于个人成长和选择的思考,强调实践与实际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在30岁节点上对自己生活的重新审视和敲定。提及艺术事业的不确定性,以及个人经历和感悟对形成观点的重要性。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