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嘉宾:CC,95后,上海某券商资管品牌从业者,播客原教旨主义者兼制作人
特邀嘉宾:酒神之舞,85后,曾任“券商+基金”品牌负责人,金融播客资深观察者
主持人,陈俊岭,80后,曾任公募资管营销策划负责人,“深聊投资人”播客主理人

录这场播客,由来已久。

我们三位都曾在或正在金融机构做过品牌,负责公司的公众号、视频号、播客的内容生产和呈现。

播客,作为音频传播的载体,在金融圈才刚刚起步,但近半年,似乎有“风起来了”。

就拿公募基金来说,至少有十几家公司开通了播客,还有更多机构,准备在2025年试水。

单从金融播客赛道而言,玩播客最踊跃的有两类人,一类是各家金融机构的品牌部(有的是电商部、市场部,也有的是产品部,指数部),另一类是财经自媒体人,他们原本是图文大V,现在都对声音传播,表现出一定的兴趣。

不过,从平台角度看,听播客的人数增长并没有呈现“指数级爆发”,即便是小宇宙CEO对未来,也希望更多的听众听播客,这是所有一切的前提。

有数据显示,国内12.4亿网民中,超过10亿人只刷短视频,而信息高密度的图文,和主打松弛感的长音频,受众仍是“少数派”。

对于创作者来说,他们越来越形成了共识,平均一个小时的播客节目,完播率通常在40%以上,甚至更高,这是公众号、视频完全不可比拟的。

即便是在B站拥有千万粉丝,制作相当精美的非遗类中视频,其完播率甚至都不到8%,主理人自爆2024年负债150万,只接了两条广告。

超长的完播率和长尾效应,这是金融机构热衷于玩播客的“共同审美”,但如何制造一期有专业、有故事、有嚼头、有后劲的播客,依然是行业面临的痛点。

这场播客录制于2024年冬至前夜,我们仨聊了两个多小时,这期播客呈现出的80分钟,有很多观点的碰撞,我们既是播客的重度听友,又是播客的操盘人,同时又超出现象层面的表述,有一些深度的思考。

欢迎入群交流——

本期节目时间轴(拒绝AI,纯手工整理)

00:30  主持人介绍嘉宾和录播客缘起

01:30     CC听了2000多个小时

02:00     酒神听播客“需要一个场景”

05:00    我是播客的“原教旨主义”

07:00    95后身边,经常交流“最近听了啥播客”

09:00    80后身边,更喜欢看文字

10:30    图文、视频与音频三者的长与短

11:50    为何金融机构热衷做播客?

12:50   中国有12.4亿网民,超过10亿的人只刷短视频

14:40   基金公司做播客:“我要铺这个平台”

16:00   播客完播率达到50%-60%

18:20  最多时一天录四场,1小时节目背后需要投入10小时

20:30  金融机构做播客: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22:00  广深地区比京沪晚半拍,很多大V尝试做播客

23:00  播客更接近“真实”,适合品牌建立信任感

25:40   不足之处:播客的“带货链条”太长了

28:00  公募播客演化:从故事路线到专业路线

30:00   两个不错的案例:国泰的宠物经济与中欧的黑悟空

32:00  VC也开始做播客

33:30  并不是所有基金经理都适合做播客

36:00  如何看待视频播客和一鱼多吃?

39:00  小宇宙CEO:感谢你安力我

41:00  夜深人静也会迷茫:来自宏观与个体

44:00  播客更适合有深度的思考

46:00  三类播客受欢迎:恐怖猎奇、情绪安抚与高信息密度

48:00 基金经理画外音:上班可真难!

50:00  二刷《破地狱》:处理情绪非常重要

53:00  做播客如何受欢迎:有嚼头、有后劲

57:30  没有大场面的《破地狱》,为何成为港片最佳

59:00  路演信息要不要放在播客里?

60:30  金融人职业习惯与受众需求的矛盾

61:00 孟岩神作贵在真实的感情表达

63:00  播客即兴很有魅力,松人与紧人

66:00  普通人的叙事,需要适当“跳出来”

68:00  有阅历的嘉宾更受平台欢迎?

70:00  什么样的主播最受欢迎?

73:00  《好东西》电影里的男性角色,都是温柔型

74:40   找对象要找温柔一些男生

76:00   北派男性主播风格与《老炮儿》

主播...
陈俊岭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