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2年10月,谢尔曼坦克在第二次阿拉曼会战中初登战场,开始了长达三十余年的一线服役生涯。在广袤的北非战场,在意大利的市镇乡野,盟军坦克手和他们的谢尔曼在实战中面对强敌,在战火中经受考验,茁壮成长。
DieGeschichte aller bisherigen Panzers ist die Geschichte von Turmzahlkämpfen!
本期嘉宾:丑客 兜帽诺
[时间轴]
00:44 两位熟悉的老朋友
00:55 前摇结束
01:25 加扎拉会战的失败,带来巨大压力
03:16 “给我坦克”
06:27 兄弟,我好急
07:45 改计划,直接运坦克过去,你们自己开吧
11:15 英军换帅
12:09 谢尔曼将军总算到第一线了
16:33 亮相阿拉曼
19:39 遭遇德军第十五装甲师
20:41 这跟格兰特是不一样的,跟格兰特
24:18 美国陆军地面部队(AGF)
28:04 该由谁去打坦克?
29:40 怎么还是步骑那两套啊
30:40 从AGF理念看谢尔曼的设计思路
33:05 装甲巨兽横行的苏德战场
36:10 轴心国势力在北非战场开始瓦解
39:00 李将军挨一顿胖揍
40:00 美军谢尔曼部队初战失利,折戟沉沙
43:00 欧塞利塔峡谷突破战
48:10 I have the High Ground
50:20 虎式坦克怒啖谢馒头
54:45 独立重装甲营
1:00:58 苦守卡塞林山口
1:05:30 北非战役的最终胜利
1:07:16 部队编制的问题与改进
1:11:36 突袭安其奥,攻占罗马城
1:13:27 西西里登陆战
1:15:00 谢馒头痛殴虎式坦克
1:16:05 再就业了
1:19:00 长途奔袭,拿下巴勒莫
1:20:39 在摸索中成长
1:21:16 艾姆恰的故事要开始了
1:22:45 谢谢收听,下期再会
· 延伸阅读

一张模糊但珍贵的历史照片——第一辆谢尔曼坦克于1942年8月运抵开罗。

英国、新西兰和南非装甲部队在北非战场接受M4A1谢尔曼坦克的操作说明。

第二次阿拉曼会战期间,英军车组集体大劈叉登上谢尔曼坦克群的盛况。

莱斯利·麦克奈阿将军站在AGF旗帜前。

黑豹坦克最早的量产型号D型,正从德国工厂运出,准备前往库尔斯克。摄于1943年夏。

一张著名的宣传照,展示了美第十三装甲团的米德上尉正在自己的M4A1坦克炮塔上观测卡塞林山口附近荒原的情景。照片摄于1943年2月24日。

亨利·加登纳中校和他的座车“亨利三世”合影,这是一辆M4A1坦克。

一辆谢尔曼坦克驶过死气沉沉的突尼斯街市。照片摄于1943年5月10日。

在硝烟散去之后的西吉布吉德战场(现突尼斯境内),德第501重装甲营一连的一位军官正在监视一辆弹药殉爆后被烧得焦黑的M4A1坦克。一些受损程度较低的谢尔曼在此役后被运回德国接受调查。照片摄于1943年2月。

美军军官在检视被德军丢弃的虎式坦克,摄于1943年春季。该车原属501重装甲营的一连,在1943年2月被编入第十装甲师第七装甲团三营,成为其第七连,因此战术呼号也变成以“7”开头。它后来曾在美国阿伯丁武器试验场博物馆露天展出。1989年借到德国展出,后运送到本宁堡(现在的摩尔堡)的美国陆军装甲兵军校。

卡塞林山口的美军M4A1坦克,摄于1943年2月。

在北非战场,德军士兵正打量一辆被摧毁的M4A1坦克。

在突尼斯战役中,谢尔曼坦克暴露出被击中后容易殉爆的致命缺陷。

美第十三装甲团的M4A1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北部的加普亚附近休整。摄于1943年11月29日。

在安其奥附近,一辆美军M4A1坦克的车组正饶有兴致地观看友军布置用于迷惑敌军的充气假坦克。照片摄于1944年5月20日。

美第一装甲师的M4A1坦克正在横渡意大利中部的阿尔诺河。照片摄于1944年9月1日。

1943年4月21日,盟军在北非战场回收著名的“131”号虎式坦克。这辆坦克来自德军第504重装甲营一连三排,4月19日它的车长指挥塔遭到英军丘吉尔坦克的6磅炮弹直接命中,虽然没有被击穿,但是里面的防弹玻璃崩裂使车长受伤,后乘员放弃车辆。它目前收藏在英国坦克博物馆,是世界上唯一一辆完备可运作的虎式坦克,曾参演电影《狂怒》。
空空如也







